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The Privileges

2011年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的finalist,說的是一對年紀輕輕即結婚的俊男美女、育有一對兒女並且白手起家變成富豪的家庭故事。
小說一開始的婚禮故事,便揭示了作者挖掘在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下、體現近乎刻板之印象的人物角色的意圖;作者很有野心地不讓善惡分明、因果報應等通俗正義得以在故事中實現(故事中男主角透過內線交易致富卻未受到任何懲罰),也很刻意地不去做過於露骨或者鮮明的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價。
只是自己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不得不說對作者流於片段而無法適當連貫的敘事結構感到有些失望;雖然作者時而顯露出其剖析與描繪特定人物性格與情緒的紮實功力,特別是點出女主角的非情冷酷以及男主角的幾乎自虐的自我要求,但總括來看,整個故事難以跳脫刻板印象的重新構建與再製,再加上作者刻意不去道德批判銅臭味讓其流於通俗正義的情感抒發,更讓其所著重的角色刻劃顯得失去鵠的與重心。
作者說故事的重點到底什麼?作者希望讀者從這本小說中得到除了加深對有錢人或所謂特權階級的刻板印象之外的何種啟發?這是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浮出的疑問。
不能說這是本不好看的小說,但是卻是本看完後也不能說自己看了有多深多大感觸或省思的小說。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晚景淒涼的研討會

當這次丹麥出差所參加的研討會進行到最後一天,現場參與稀稀落落,最大的會場空位甚多,還有零星昨天的參與者所留下的垃圾,這樣的景象真讓自己有些感慨。而最後一場圓桌會議討論之議程,雖然自己本來參與的意願就不高,但是懷抱著有始有終的某種自虐性的自我要求情結,自己還是帶著筆電坐進會場,邊打著這次的出國報告,邊等待會議之開始;只是想不到(或者也是有一些預感會發生如此情事)等到的是最後一場議程取消的宣布。
其實從一開始知道這個研討會並決定參加,主觀上自己一直有所忐忑不安,畢竟討論議題與計畫執行方向能有多大的構連是個問題;而隨著時間逼近,會議議程之安排與走向開始有了變化,而自己也隱約感覺到這場研討會籌辦上的不順遂,只是木已成舟,還是硬著頭皮前來參加。
自己所參加的分眾討論工作坊,共有三篇原訂發表的文章在最後一刻取消其發表,而讓原本議程之吸引力失色不少。而一開始參與情況就不是相當理想的研討會,最後變成令人感覺蕭瑟的冷清會議,或者部分也是由於其籌辦並不順遂、最後討論之主題內容紛雜卻又乏善可陳所造成。最後一天的午餐明顯縮水,變成只提供三明治,也增加了自己心中唏噓傷感的感覺。
參與這場研討會也是自己到目前為止出國出差的經驗中,感覺出國報告最難處理的一次,雖然自己已經利用晚上在旅館的空檔時間,勉強地把報告完成,但是沒有討論內容呈現之中心主軸、沒有太多有趣或新鮮的資訊可以提供、亦沒有什麼讓自己有所啟發的心得或感想可以分享,讓自己對這份報告有著相當的抱憾與不滿意。不過相較與其他人的出國報告,或者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總之,有著幾位國際知名學者參與的研討會,到頭來還是淪為晚景蕭索淒涼的結局,讓自己有種該自我反省、或說是警惕的想法,自己的研究方向也該好好的爬梳整理一下了,不能再亂槍打鳥下去了。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2011年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的得獎作。本來對於書名有所不解,google了一下才理解,goon squad指的是一幫惡棍或壯漢的意思,而套在小說敘事內容上,應該說的是書中各故事軸的主角,或多或少都有性格缺陷,甚至是遊走在社會邊緣吧!
小說由許多獨立但是又有人物與情節彼此連結的篇章所構成,主要圍繞著搖滾樂、媒體公關形象、科技進展與社會變遷、人事起落等外在事件,以及身處其中之各個不同主角的情緒思想與人際關係的轉變。
必須說這本小說寫得有點炫技與匠氣,有著部分譁眾取寵的文字敘事樣式以及透過科技感與窺探特定次文化所形成的新奇元素,許多獨立篇章的故事讀完有讓人有避重就輕、待續未完的感覺,這是否是作者刻意的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自己在國外出差的過程中進度提前地讀完這本書,不可否認其敘事有著相當的易讀性與引人入勝之處;作者兩三筆點明角色性格,與聚焦事件所反映之社會文化與人性糾結的功力,均有其可看之處。
自己認為,這本小說最主要表達的意旨,就是隨著時間人都會成長或至少轉變,所有的曾經,不論多戲劇性或多麼高潮的迭起,最後都會塵埃落定,除了記憶(甚至是稀薄的)之外留不下太多痕跡。人到頭來都會走出自己生活的軌道或者安身立命之道,過去終會是過去,時間終讓人走出過去而不再回頭。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哥本哈根機場的中文指標


在哥本哈根的國際terminal看到中文的指示並沒有什麼好驚訝的,簡體繁體的問題也不用太有意識或計較(雖然其似乎有些簡繁混雜),只是其所使用的字體對一個習慣「正式」或「端莊」中文字體的人來說,是有點不能適應的詼諧亦或是輕佻。
或者對丹麥人來說這樣的漢字字體是具藝術性而具有輕鬆的美感;他們或者不能理解中文字型的端正或者穩重的美感。應該無意要戲謔什麼或者嘲諷什麼吧!畢竟要以使用字體來表達不尊重的態度,可能還是要有點文化背景吧!
當然是否中文字體在公眾場合指標或者正式文書上就必須要使用端正的字體呢?這樣的文化制約也是可以思索的問題。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長了見識、多了體悟

這次出差至丹麥的飛行轉機途中,在第一段台北飛曼谷的機上,鄰座坐著一位要去泰國橡膠製品廠指導如何使用其公司所設計販售之製品機台的工程師;在經歷過飛行一開始的尷尬期後,飛行的後半段自己和對方便聊了起來,雖然讓自己無法依照計畫讀完一篇文章,卻讓自己長了不少見識,所以是相當值得的有趣經歷。
例如現在輪胎為何不再需要內胎的原因,是因為在當前的輪胎製程中有使用橡膠氣囊,其充氣後可以將生產中的輪胎撐開誠與鋼圈密合;而在這樣的製程中所使用的橡膠氣囊,從原本只能使用一次到現在可以重複使用到生產二十多次,是材質與製程其他因素(壓力、加熱程度、射出過程等)的技術進步展現。
再如美國飯店大廳所使用之大型地毯下的橡膠止滑墊,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因為成品過於龐大,為節省運送成本便成為巴西橡膠製品廠的大宗生意;塑膠可以做到的事情橡膠或可以做到,但是橡膠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塑膠做不來的;塑膠不能耐油、沒有彈性、不能耐溫差,而橡膠材質卻可以做出許多特質的變化。
還有一些族繁不及備載的知識都讓自己有上了寶貴一課的感覺;這位工程師出差國外,不是要去其他國家工廠指導其所設計新機台的操作使用、就是被請去維修或處理意外問題;常常出國到東南亞國家的他,卻只有小學畢業、英語不通技術指導全靠現地操作示範與比手畫腳、技術累積與創新能力是靠自己從十四歲開始工作的經驗累積。
想想自己平常所接觸的科技研發菁英,可能會暗自鄙夷英文能力不夠、沒有喝過洋墨水的人,頂著博士光環卻不見得能創造出這位工程師所接觸或努力耕耘的市場規模與產值。想著不切實際也看不到具體成果出口的未來前瞻科技願景,台灣所謂傳統產業的技術優勢卻面臨斷層與競爭問題而逐漸逸失,台灣的產業政策是否要看著那些其實台灣根本沒有足夠資源去競逐的所謂前瞻產業科技之創新市場呢?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冷感

總是追求審議辯證社會建構之論述與意義的自己,也逐漸無法簡單相信符碼與指稱的表層解讀。
而在過度自我克制與限縮的生活態度與處事風格下,太多事情因為覺得就算追求到也難逃虛妄或不過如此的結局,太多價值與目標禁不起自己的檢視與批判,所以到頭來自己的熱情便難以被點燃,慾望往往容易失去興頭而如一陣煙飄散。
甚至是生理上自己也變得越來越能耐受,也越來越不容易被挑發。是種生理與心理的麻痺化,也越來越少事物可以帶自己暫時脫離麻木與淡漠的情緒與感覺。
是否只能越走越偏鋒呢?追求更驚世駭俗、旁門左道的刺激或想法,讓自己活著的感覺能維持一定熱度,而不至於冷感到底。
但是追求秩序感且生性墨守成規的自己,能有多少脫軌或偏差的勇氣與行動力?或者倒果為因地說,自己的冷感不也是自己堅持秩序感的原因與結果?

秩序感

一不小心,過度要求生活結構清晰、井然有序的自己,就會有偏執狂與躁鬱症的傾向,而在個人問題被心理與精神疾病化的當代,可能就必須尋求諮商甚至是醫療的協助。
事例一:在自己尋求把所有代辦事項密集接續辦理、以追趕的速度趕著自己安排的緊湊行程表、毫無必要地讓自己陷入緊張之壓迫感的同時,遇到意外遇見的舊日同學,尷尬、難以說明、緊張無所適從等等情緒,讓因為秩序感被打亂的自己有著許多突梯荒謬的舉動與發言。
事例二:又到了必須出國出差的時候,心中不斷盤算著出國前應該如何準備讓自己生活受到最小干擾、回國後應該如何盡速讓自己生活回到慣常、把所有雜務或瑣碎事情處理殆盡,而把自己搞得過分慌張、思緒無謂地複雜且紊亂起來;因為不想讓自己的生活秩序偏離太久、想著減少問題之同時反而讓自己被問題糾纏。
因為不喜歡自己生活的步調與排序被打擾,所以只能與其他人事物維持著一種制式而形式的關係;因為追求秩序感,所以孤獨與無趣也就是必須忍受的缺陷。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postpiracy generation

今天閱讀小說時所學到的新辭彙,意指沒有著作權或者創作所有權概念的世代,視透過網路不付費取得數位影音作品為理所當然,且能振振有辭地主張一些沒有經過深入辯證的理由。
「常常就只有一首歌好聽的專輯,還訂這麼高價」,但是或可換個角度想:如果那首歌真的好聽,根據市場價格決定的法則,那首歌就值一張專輯價格之價值,而其他的歌就只是無用的贈品。
「不付費下載是對不認真製作唱片之公司的懲罰」,說這種言論的人難道是月光仙子嗎?也太自以為是地正義氾濫吧!不買正版就是種抵制了,非法下載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佔人便宜還要自命清高。
完全無意為不求上進的唱片公司或電影公司說話,流行影音產業完全是陷入創意枯竭的窘境,噱頭、置入性行銷與複製文化圖騰的感官刺激,讓產品消費者的視聽經驗變成飲鴆止渴、徒增空虛。但是文化的貧瘠與文化產品的沉淪是互為因果的關係,人類社會文化的庸俗化與感官化,也不全是文化影音產業的錯誤。要說誰該被懲罰或者該反省,不能支持有價值作品的我們大眾,無論是透過合法或非合法的管道去取得那些廣為流傳、濫竽充數的次等作品,都是文化沉淪的幫兇。
自己不是要鼓吹高尚文化精英論點,而是要說所有人都是文化社群中維繫特定文化型態的一份子,我們都是透過自己的行為再製出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文化。流行影音作品了無新意不能成為不尊重別人努力的理由,除非要完全推翻資本主義的經濟基本原則,不然使用者付費本是應該,否則自己要怎麼說服別人該對自己工作的貢獻付出對價或報酬?
其實並無意深入去批判postpiracy generation主流論述的是非對錯,而是更想指出,對於自己的價值立場不能或選擇不去深入探究與思辨,只停留在自欺欺人的層次上甘於接受自己的偏頗或者膚淺,或者才是更關鍵的問題:沒有具備反思能力的文化主體,也就沒有具反思能力的社會文化;遠比沒有透過消費支撐流行影音產業之經濟基礎來得嚴重的是,沒有思考批判主流論述的能力、而僅是人云亦云的文化貧瘠。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Ransom

2011年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的shortlister,是澳洲作家David Malouf的作品。
特洛伊戰爭故事中的一小片段,在作者的想像力與文字功力中被渲染放大;Achilles為兄報仇而殺了特洛伊的王子Hector,特洛伊國王Priam為贖回兒子屍體而隻身帶著作為贖金的財寶、在庶民挑夫的陪伴下進入敵人陣營,與Achilles有了微妙且相互影響的互動。
篇幅算短的小說放大了某個在傳說史詩中相當細微、未被著墨的枝節:特洛伊國王褪下王的神化尊貴裝飾,以一介凡人的姿態經歷喪子且必須贖回其屍骨的屈辱與冒險;過程中人性的複雜與幽微逐漸顯現,王的圖騰形象與備受保護的崇高亦逐漸轉化,最後王與Achilles都被這場虛妄甚至是荒謬的經驗所改變,英雄或者君王都只是肉身的凡人,在人性晦暗與情感糾結中顯得普通卻又獨特。
一開始不是很融入這本書的敘事中,但是到了Priam登場後,小說的故事就變得有趣許多,作者的文字美學亦越來越有感染力,為這本書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