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猿の悲しみ

為2013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長編および連作短編集部門候補作,作者樋口有介先前的作品〈刑事さん、さようなら〉亦曾被選為去年同獎項之候補作。
做為本書主角的社會派硬底子偵探,是一名有殺人前科且入監服刑過、30出頭而受雇於遊走灰色地帶之老律師(亦為其當時案件的辯護律師)所經營事務所的女性調查員,骨子是美女卻幾乎毫無打扮、且因為工作疲累而顯出如同吸血鬼般的面容,在少女時期入監服刑時生產、於是成為育有一名不到校之帥氣男高中生兒子的單親母親,兒子生父是政治世家、前途無量的英俊新生代。
本書故事一開始,主角著手調查嫁給職棒明星球員的模特兒是否有任何醜聞,可以讓兩人的離婚不會變成男方必須支付高額贍養費;而後因與大財閥聯姻而成為高官要員的老律師同窗,委託就其私生子是否涉入一名女性獨立編輯被殺之案件進行調查,但之後該名從事自由攝影師工作的私生子也身亡。而後故事情節逐漸走向黑暗金權與社會體制不公等人性醜惡上,就如同書名所提示的,人類不過就是社會化的猿猴,有著難以抑制的動物性慾望與本能。
書中最後結局不是正義伸張而是妥協,一連串事件的幕後黑手是個關懷弱勢與強烈權力控制欲集於一身的千金小姐;對照自己這陣子的一些體悟與遭遇,突然覺得這樣的矛盾衝突反而是正常或者自然的人性複雜所在,不只是善惡分際是灰色的,而是善良本身就可能也是一種追求秩序的控制欲,有同情心也會是暴君,就如同歷史上許多帝王都有著許多讓人直覺矛盾的故事或南轅北轍的評價。
書中主角總是在面對不公不義或者必須妥協的無能為力時,自言自語地說著自己應該務實、自掃門前雪且當下最重要的是自己兒子的人生;必須壓抑自己的正義感以及對己身遭遇的怨懟與不安,主角性格的描繪或是本書中對自己而言最有感觸也最值得一讀的賣點。
不過如同作者先前入圍同獎項之候補作一樣,敘事結構的不夠嚴謹與敘事節奏不夠順暢有層次感,雖說是瑕不掩瑜但還是敗筆。龐雜的枝節與太多重複的主角心理獨白,或者可以更精鍊而達到更好的敘事效果。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カード・ウォッチャー

逛書店時原本考慮購入有入圍獎項、分成上下兩冊的長篇作品,但偶然瞥見石持浅海的新作品,也就是本書,被其簡潔設計的封面以及短小精鍊的篇幅所吸引,並覺得書外的介紹語有引發自己的好奇與興趣,所以便衝動購入,想一探究竟這本所謂「新感覚ロジカルミステリー」的推理小書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一家工廠研究室裡面的員工幾乎都是超時工作,在沒有請領加班費也幾乎沒有使用有薪休假的同時,一個研究員因為椅子損壞意外而受了傷;該名研究的老婆與友人(都曾是該工廠員工)向「労働基準監督署」申請職災調查,而在調查官來到之前,負責準備文件與接待的總務職男員工在倉庫裡面發現一名研究員的遺體,並在女課長的指示下,因為害怕遺體被認定是過勞死而影響調查結果並擴大事態,便開始展開隱蔽事實的行動。在本書中扮演負責邏輯推理之偵探角色的調查官登場,除了檢查勞動環境、調查研究室工作出勤狀況並詢問所有在場員工之外,其識破了已經是遺體的研究員被宣稱因為身體不適而回家休養的謊言,並以縝密的邏輯推演指出為何會發生這起造成一人身亡的事故。
本書讀來是感覺輕鬆無負擔,故事敘述並沒有太大高潮迭起、而是平順卻不失結構性與趣味感的敘事結構。在設定為於工時過長的勞動環境中進行勞動檢查的情境裡面,作者鋪陳了一個謎團以及對應於該謎團的所有「合理」舉動,並從一個外部檢查官的視點去推理出這個謎團為何會演變出來的緣由。不是複雜而設計巧妙縝密的大詭計,卻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邏輯論理有條有理,讀來有趣還可以體會一些社會實況,本書可以說是清爽易入口的小菜,而不失娛樂小說之閱讀價值。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CD店取貨有感

昨天又是每週固定報到的西門町海外輸入CD店「通勤」日,但是這次一進入店內卻給了自己一種受到衝擊的感覺。雖然沒有環顧店內進行確認,但直覺自己應該是店內唯一的顧客,而櫃檯後方的貨架彷彿是被刻意清空地,少了大概兩排原本應有之等待被取貨的CD。再怎麼說昨天應該是進貨日,自己用半帶戲謔的語氣詢問老闆怎麼都沒有人,老闆回說其實最近都這樣、下午時段更慘,而自己聽到這樣答案驚覺自己好像有些太不得體,帶點慌忙地找出一個應該是沒有韓團出片的爛理由來給自己台階下。
全球的CD銷量都在呈現急速下滑的趨勢,而就日本流行音樂產業的情況,根據之前讀到的新聞分析,日本去年實體音樂產品彷彿迴光返照的景氣回春,其實是拜鎖定中壯年族群的老牌天團精選輯、以及是在販售握手劵或投票劵而非CD的偶像團體所賜。說是音樂產品消費者逐漸流向數位下載,但是數位下載的銷量是否能跟實體音樂產品的全盛時期相比,好像也還是個不能被披露的危險真相。音樂產業失去了創意與感動人心的力道,就像好萊塢電影一樣,連流行都流行得欲振乏力,空洞得就像只是在加深人類當代社會的迷失感而已。
最近自己有在follow的一些日本獨立樂團,在實體音樂產品出版供應鏈都自顧不暇時,或者都開始一些限定販售管道或僅提供數位下載的音樂推廣販售模式,而走一種小眾紛絲團的經營模式,打的是身分認同與社群聯繫的品牌行銷牌。或者是自己解釋過多,把只是險中求生的生存之道想得太過謀略,但是即使有可以突破音樂產業不振的突圍之道,越來越沒有讓人感動或者可以被催眠的歌曲,或者才是音樂產業漸漸流失人心的原因吧!
開始有些擔心之前老闆所說的結束營業是否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真,而自己是否真的要被迫去適應、必須改變多年來像吸食鴉片般之生活型態的不可抗力轉變。一個還可以讓自己安身立命的時代好像一直在崩解、在消逝,看著這個趨勢而無能為力的自己,除了嘆氣又能如何?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葬式組曲

本書目前是2013年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候補作,其中一章《父の葬式》則是2013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候補作。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辦喪禮(葬式)被視為奢侈無用的國家社會裡,國家透過法令政策來遏止喪禮的舉辦並鼓勵死後遺體直接火化埋葬(直葬),但只有一個地方政府透過地方自治條例來保障喪禮可以被舉辦。書中女主角在22歲時繼承父親死後所留下的葬儀社並擔任社長,從社員全部離職的困境中發展成三名正式員工的小公司。三名男性員工分別是擔任偵探角色、背景成謎的資深禮儀師,曾任職於軟體公司、對葬儀社工作毫無經驗的年輕員工以及具備出家僧侶身分的員工。
第一章《父の葬式》是以過世之日本酒廠釀酒師離家創業的設計師兒子為第一人稱敘事者,在其擔任喪主的過程中逐漸推理出死去父親出人意表遺願背後的真意,而故事本身是人性動機的探究而沒有太多的犯罪氣息。進入第二章《祖母の葬式》,第一人稱敘事者換成年輕員工,而被偵探推理出來的真相則是隱藏死者真實身分的詭計,但結局仍是通俗劇的圓滿。在第三章《息子の葬式》中第一人稱敘事者換成在民營殯儀館工作的前演員,故事除了最後被解決的小孩遺體消失之謎外,還有第一人稱敘事者從過去解脫的心境轉變。接下來的《妻の葬式》則是將第一人稱敘事者換成了職業為直葬業者、同時也是女主角童年玩伴的老公,面對女主角童年玩伴令人困惑而突如其來的「自殺」,擔任書中偵探角色的資深禮儀師破解了其老公為何會聽到老婆聲音的幻聽之謎。到了最後一章《葬儀屋の葬式》,一開始是具備出家僧侶身分的員工突然意外身亡,但是隨著做為本章第一人稱敘事者的女主角逐漸迫近事實核心,前面章節看似獨立的故事被串起,全書的犯罪氣息變得相當濃厚,所有死亡的人均非自然死亡、病死、意外或自殺,而是一連續殺人案件的犧牲者。
本書讀完之後只能說是令人驚喜的有趣。雖然在amazon.co.jp上的評論指摘出扭轉故事並串起本書各篇故事的結局是多餘而廉價,但自己卻不排斥這樣匠氣且刻意製造意外高潮的結局,因為在犯罪氣息逐漸濃厚之各篇章故事的堆疊下,以一個扭轉故事中世界與人物像的衝擊性結局來收尾,並不會太過不自然而有達到令人驚呼的效果。此外,就算不去檢討結局的過於刻意或流於畫蛇添足,將前面各篇章故事當成獨立短篇來看也已經是足夠有趣,除了有謎團與推理之外,也還有一些人性觀照的啟發在。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記憶體容量的虛與實

自己對於所謂的3C產品不是這麼了解,對於CD與書本的偏執消費更是自己仍是上個世紀守舊派人士的最佳證明。唯一擁有的i字頭產品,姑不論其產品型號已是過去幾代的東西,對自己來說,其只是個隨身聽功能的音樂播放器而已。
之前一次被要求作業系統升級讓自己的i字頭產品當機,只好到授權維修中心尋求協助並重灌其系統;這次被要求更新則是每次下載不到三分之一就中斷,原本想是不是自己3G網卡資訊傳輸有問題,但是再度求助授權維修中心後,服務人員告知是自己為該i字頭產品所留下的記憶體空間不足,所以其沒有足夠備用空間下載新版本的作業系統並進行更新。
號稱有8G容量的產品,並不等於就是有8G的儲存空間,一個產品有8G的記憶體,卻還必須分出部分記憶體空間用來儲存系統作業用的軟體或應用程式。而對於科技產品使用並不嫻熟的自己來說,這次的事情讓自己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地知道了、除了作業用軟體會佔據名為8G的記憶體空間外、還必須挪出足夠空間讓系統更新可以被進行;也就是說自己可以放在i字頭產品裡面的歌曲數量,最好是維持在4到5G以內。
天真地以為說有8G記憶體空間的產品就可以用來儲存8G量的檔案,是自己的知識不足與不諳世事;這個世界上說有8G容量的產品,從來就沒打算讓人儲存8G量的檔案,其所表達的是種「能力」而非「實情」,是種「往往不會實踐的可能」而非「應該會如此的保證」。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Unformed Landscape

作者為瑞士籍作家Peter Stamm,其目前是2013年 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 finalist。自己是因為他的入圍而得知本書,看了一下amazon.com的平均評價覺得或值得一讀而購入閱讀。本書譯者根據書後介紹是曾翻譯多名德文作家作品的有經驗譯者,雖然自己並沒有去細查本書原文到底是何種語言,同時對於瑞士籍作者寫作一篇發生在北極圈內邊界小鎮之故事的原因以及立基也毫無頭緒或想法,但是回歸本書是本小說,想著譯者也是共同作者、原作者或者曾經旅居許多地方,就不想再去多做調查,而想直接進入故事。
本書篇幅方才160多頁,描繪的是一名年近30卻已離婚育有一子、居住在挪威、瑞典與芬蘭邊境交界之小鎮上、擔任邊境官員的女子,其結識家境富裕、卻虛構許多生活經驗的第二任丈夫,在得知真相後女主角與兒時熟識友人發生關係,並在丈夫家人的黑函攻擊中,拋下工作與小孩,逃離小鎮而展開了南向旅行。在沒有真正目的地而狀似流浪的旅程中,女主角找到一位到處商務旅行、維修水產工廠設備的友人,發生關係而後決定重回故里。重回故里後女主角拒絕丈夫父親所提出的復合邀約,與兒時友人結合並移居城市,展開時間不斷平凡如常流動的生活。
本書沒有什麼縝密鋪陳的敘事結構,更不是甚麼高潮迭起或深入人性衝突的故事;其像是一部低調沉緩的文藝電影,鏡頭中有著更迭變換的風景,時間的膠捲以其自身緩慢的速率捲動,而人物也在淡淡卻深入淺出的情緒中過著其人生,遭遇著其日常生活並做著沒有辦法完全被論理解釋的選擇與行動。
但是在這樣低調沉緩的氛圍中,卻讓人可以共感到女主角在宛如航海、周遭人事物並未定型完全、有著許多陌生與不確定的生活旅程中,為自己情緒找尋安定來源、為自己生活找尋出口或立足點的生命基調。不是讀來讓自己思緒會被激盪觸發的作品,而是要去體會但不深究其低調情感的作品。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Date Insurance

今天在日本YAHOO網站首頁上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ひどい初デート」を補償する保険〉,文中敘述在英國有公司推出一種保險,會提供理賠來補償因宛如災難般之第一次約會所遭受的時間與金錢損失。除此之外,該篇報導還說明目前該保險產品之投保人限定是女性。
心中有著好奇與狐疑,想像著這樣的保險要如何確認理賠與否或估算理賠金額多少等問題。而當自己循著新聞中所提供的資料找到英文的資訊內容時,發現刊載有關date insurance資訊的網站confused.com並非是由保險公司所營運,而是一個提供不同保險產品價格與條件比較資訊的網站,所以當其在相關資訊網頁中未言明date insurance這個保險產品是由哪家保險公司所提供時,啟人疑竇之處又更多了。果不其然,將網頁拉到底部,發現這樣一段較小字體的文字說明:「If you haven't guessed by now, this is a joke - there isn't really such a thing as Date Insurance. But wouldn't it be nice if there was?」,這一切不過是個杜撰的玩笑,或許有創意但卻是現實中不可行的方案。
日本YAHOO網站煞有介事地報導,以訛傳訛地使用其他網站不負責任的資訊內容,或者說明了網路世界的浮濫資訊完全是質量良莠不齊,以及現代資訊產製者或傳播者的素質下滑是舉世皆然的情況。但是進一步地想,為什麼這樣的資訊會被誤認為真的,是因為語不驚人死不休、新鮮能顛覆既有認知的故事或者論述就是好東西,還是因為這個世界的重商主義已經讓人們傾向相信、所有看似有賺頭的生意都有可能會有人去做?
不論是因為它是刺激讀者感官的新鮮事還是因為它是被捷足先登的商機,之所以這個虛構的date insurance會成為一則以假亂真的新聞,或還有一個對自己而言更深層的問題需要被提問,亦即是為什麼會認為糟糕的約會是件可以被理賠或賠償的損失?難道當事人不是與有過失嗎?還是說當這樣的風險負擔被攤分後,人們就可以不用去想、一場糟糕約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虛構真實

曾經有一段時間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些言說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研究,所以自己也就不應該訝異於語言論述的建構力量,有沒有獨立於語言建構之外的事實是個大哉問,但是至少可以比較沒有爭議地主張的是,人類會受到自己語言表述的限制,而僅能認知到特定論述版本所表徵出的真實。
不過即便如此,有時候自己在面對與自己認知版本差距過大、或者在面對論理邏輯難以自圓其說的現實論述時,仍會對於言說者背後的意圖、甚至是惡意感到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是厭惡感。在驚訝於為何有人可以操弄語言虛構現實到這般明目張膽之地步的同時,自己就算再怎麼可以接受現實是可以有多重的敘述與解讀,還是對於言說者把聽者當成愚者或者根本不在乎聽者理性思辨能力地自顧自滔滔不絕、長篇大論的行徑,感到荒謬甚至是匪夷所思。
如果言說者是自欺欺人,覺得三人成虎是讓現實如自己所願地發生的好方法,那麼越是強調、越是希望別人被說服或者希望自己被說服的部分陳述,就是言說者所想要建構之真實中做薄弱或不經挑戰的部分。如果言說者是刻意甚至是充滿惡意地操弄事實來產生某種效果,那就會讓人不禁懷疑,到底是多麼有價值的東西、或者是多麼需要被殲滅的敵人,讓言說者必須如此大費周章地杜撰對其有利的真實?而這個對其有利是真的有利嗎?還是只是更無謂的虛妄?
阿Q一點看,自己最近被許多人當成很好騙的白癡這件事,或者也是荒謬到可以讓自己發笑的程度吧!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夏服パースペクティヴ

目前是2013年日本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候補作。
書中主要擔任「華生」角色的敘事主角為快要廢團的高中電影研究社社長,在因緣際會下與唯一的後輩社員、同時亦是書中神探角色的才華洋溢個性派美少女,一起參加了新銳女影像導演所邀集之短篇半紀錄片的製作合宿,並來到了從廢棄中學校舍所改裝成的山中攝影棚。在拍攝進展的過程中,女主角被「虛構」地謀殺了兩次,從密室中發射的十字弓箭以及從密室中消失的犯人,成為導演對於偵探所設下的提問,而一直在過程中成為參考佐證、由不同人物所進行之不同角度拍攝過程側拍,其實並非中立客觀的觀察與記錄,而是帶有虛構操弄成分的影像製作。
但故事進入後段,真實的殺人案件發生,虛構密室詭計的構想者以及失蹤的導演均遭到殺害,甚至是屍首異處。密室詭計所牽連的是一個潛藏在秘密地下室的「外部」人士,而兩個過去事件的因緣以及意外的天災,讓受害者一一浮現,並誘導出加害者的動機與相互牽連的行動。
雖然透過次要敘事者敘事觀點的穿插,讀者可以得知過往事件的發生,但是從虛構密室的不公平推理條件設定(設局的導演並非中立)、到真實案件的意外性,本書的推理並非謎團與解謎直接對應的線性關係模式,而添加了不少曲折與扭轉。就本格推理來說,這樣的謎團詭計設計與敘事情節開展,算是具可讀性的巧思與匠工。
不過除了推理小說的閱讀樂趣外,本書的虛構設定性與不切實際感,讓通篇故事讀來就也只有推理閱讀的樂趣,而無其他可能的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