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Let Me Be Frank With You

2015年the Pulitzer Prize在Fiction類的finalist。以第一人稱意識獨白的手法書寫看似結構鬆散、情節紊亂瑣細、體裁更近似叨絮風格之散文的四篇故事,雖然敘述個人感懷與際遇的主角是同一人,部分情節也是相互呼應與連貫,但是四篇故事還是可以獨立分開閱讀,而就算其被放在同一本書中,看來作者也並沒有要刻意將故事收束或要將讀者帶到縝密構築的結局。
在襲擊美東造成嚴重災情的颶風過後,主角因為搬遷到離海岸較遠的地方所以住處未受毀損。從房地產經紀人之職業退休的主角,在四篇故事中分別遭遇到四個從不同角度切入居住與回憶等課題的事件:接手主角先前接近海岸之住宅的男子,在該住宅被颶風全毀後找上主角,希望主角就其是否應該將產權賣給在災區收購房產土地之地產公司提供建議;一個過去曾住在主角現在住宅的陌生女子突然到訪,女子在距離感微妙的交談中向主角揭露過去發生在主角現在住宅的悲慘事件;主角的前妻因為罹患阿茲海默症而住進離主角住所很近的長照設施,主角前往探視並在格格不入的氛圍中面對讓自己尷尬又陌生的前妻;一個主角並不認為有交情的朋友,在因病行將就木之時亟欲見到主角一面,而在主角勉為其難前往探視時,卻得到對方一個只為解脫自己罪惡感的告解。
作者透過主角敘說了許多瑣碎的軼事,亦對許多現象與人性進行分析甚至批判,更有許多對人生的體悟或感懷。只是沒有明確的敘事架構與情節走向,讓人會誤解作者只是自我滿足與便宜行事地說著自己想表達的議論,因為寫不成精緻的小說而只能用隨筆或散文的風格來掩飾。但是即便如此,作者書寫人性與生活的深度與力道、精準與細膩,也足以讓本書有值得一讀的價值。
「Just as there's no right way to plan a life and no right to live one─only plenty of wrong ways」,書中這句話觸發自己不少感懷與省思。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あぶない叔父さん

日本推理小說家麻耶雄嵩的新作。雖說是短篇推理小說集,但是事件發生的地域被侷限在小鎮裡,而登場之主要人物在性格設定與角色關係上又是具連貫性與累積性的發展,這樣的構成與設計,比較像是所謂一話完結的電視推理劇,也可能是為之後系列作品化在鋪設基礎。
只是相較於作者之前的作品〈さよなら神様〉(順道一提,該書為2015年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說部門受賞作),本書並不太能展現作者挑戰打破推理小說框架窠臼的才情、詭譎到令人絕倒的想像力以及巧妙揉合黑色幽默與本格推理的創作功力,反而是事件情節設計平庸、敘事結構鬆散甚至紊亂、主要人物設定單薄而平面。
當然,在本書中作者仍然有想要顛覆本格推理小說公式或法則的雄心壯志。窩居或者說是出自沒有想法而自願被困在偏鄉小鎮的高中生主角,其父親為寺廟住持,而其叔父則是被周遭人認為不成材的萬事通打工達人。每篇故事中的事件,看似謎團難解卻到頭來都有主角叔父涉入其中,而且都是因為意外或偶然,可能是不小心導致被害者死亡或目擊到事件發生,為了避免不必要麻煩便進行湮滅證據或偽裝工作。所以書中沒有神探,只有一個敘說事件真相並將事件解釋成一切都是湊巧的「當事人」,雖然往往事件背後的動機或成因與這個「當事人」都沒有太大直接的牽連。
話說這樣的設定應該會相當精彩或至少可以達到不錯的閱讀娛樂效果,但是不知是事件設計本身太過粗淺簡略,還是作者玩弄恰巧與偶然的因素玩得過頭,在本書各篇故事中重複出現的情節模式,讓閱讀逐漸走向感覺失焦、無趣與荒謬的窘境。主角的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原本應該是要充分展現黑色幽默的效果,卻反而給人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幽默的元素不夠到位就會顯得像是東施效顰,反而成為故事中事件推理情節鋪陳的累贅。
只能說期待作者下部作品可以修正這次在企圖挑戰推理小說可能時所出現的偏差。但是持平來說,本書也不是真的「一無是處」,因為作者企圖挑戰推理小說可能這件事本身,就有值得閱讀之價值,即使結果不如自己預期。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ラプラスの魔女

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新作,根據書帶上的介紹,本書被稱為「空想科学ミステリ」,是「作家デビュー30年、80作目の到達点」。
如果透過腦部手術讓人類可以擁有超級電腦般的運算能力,在相關資料數據以及變因參數都被掌握的同時,可以建立出預測模式並將特定事件或現象的結果估算出來,且更勝於電腦預測模式的是,人腦可以掌握人性這個極端複雜且細緻的變因,則這樣的人類會如何、或說該如何、存活在這個應該是充滿意外與不可預期的世界中?因為具備估算出未來的能力,本書女主角反而有更多沉默與封閉,並在書的結尾說出這樣的最後一句話,「それはね、知らないほうがきっと幸せだよ」。
而這樣的能力如果被使用來復仇,可以透過掌握天時地利人和而預測自然災害或意外事件會在何時何地與如何發生,甚至在條件配合下製造出「災害」或「意外」,讓「意外身亡」變成預謀的必然,則這是謀殺嗎?強烈的動機以及難以立證之行為手段與結果間的因果關係,是否會難以透過司法制度將犯人定罪?
在本書中,具備前述能力的少年面對異於平常的家庭慘劇,在奇蹟生還並取得前述能力後假裝失去記憶,策劃可以完美偽裝成「意外」的殺人並靜待可以執行的時機,而具備同樣能力的女主角開始追蹤隱匿行蹤的少年並希望可以阻止少年,而在少年執行計畫的過程中,一名地球科學的教授以及一名警察被捲入事件中,並透過兩人的追查與推理,將事件原本散落而難以被認為有牽連的片段收束整理出可以向讀者交代的真相。
作者作品的特色(就自己沒有讀過幾部其作品的粗淺認知),或者就是一開始鋪陳許多散落而難以被認為有牽連的片段,並在之後將之收束成一個縝密架構的故事,而本書中各片段,因為題材的奇想性與天馬行空,更是有種很難整合的南轅北轍感。就這點來說,作者在本書中完成收束片段的工作,就足見作者的想像力、創作功力與技巧。
只是題材本身太過奇想,當閱讀到差不多中段時,其實讀者差不多已經了然於心這次作者要玩什麼梗,在失去新奇感與期待的狀況下,本書就很難再激起閱讀上的火花。至於題材本身,對自己來說實在太缺乏現實感,所以無法很投入,也就更加減損了自己的閱讀興致。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ヒポクラテスの誓い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新作,講述在大學法醫學教室內透過解剖遺體來傾聽死者遺言、找出真正死因並釐清事件真相的故事,並藉由粗暴衝撞體制與現實但卻大快人心的衝突情節來製造閱讀的娛樂效果。
原本對法醫學稱不上有興趣卻被內科教授送到法醫學教室實習的女實習醫生、言語辛辣而作風蠻橫卻有超凡法醫學識與技藝的教授、因傾慕前述教授之學識技藝而來到日本的美國籍女副教授、配合著教授蠻橫粗暴甚至是違反法規行為的警察,四個各具形象性格之人物角色在五起看似獨立的事件中固定登場,在日本法醫界的嚴峻現實中橫衝直撞地找出真相,並在最後挖掘出五起事件的共通之處,讓本來在每個事件最後被遺留下來的謎以及其所涉及之教授令人不解的行動,都伴隨著真相大白而有了解答。
把事件推理的敘事融入在特定職業領域的現實中其實是不容易實踐的企圖,特別是所選擇的職業領域其實並非前人未踏的新大陸。從前述角度切入檢視,作者這次在本書中的表現算是有維持水準,只是相較於之前作品〈スタート!〉,不論在事件推理的敘事或職業領域的現實描繪上都顯得較為平庸而少了讓人可以拍案叫絕之處。
不過,本書做為一本娛樂小說,還是有其值得一讀之處,作者所書寫的五起事件並不是在重複搬弄相同的敘事架構與情節模式,而是在不同的設定主題下,透過不算是太複雜的事件推理,來呈現法醫界中某些對立的元素,或者更正確地說,作者所企圖製造出來的對立元素。
以年輕女實習醫生做為主角,便不能免俗地要在本書中帶入成長小說的成分。從務實且毫無熱情地冷眼旁觀法醫界的現實以及質疑批判教授的蠻橫胡來,到最後體會法醫學可以深入著力之處以及教授作為背後的真意與苦心,這樣的成長故事雖然八股,但是在本書中讀來卻也還不至於太過老套而無趣,毋寧說還算可以激起一點感同身受的熱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