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きっと誰かが祈ってる

日本小說家山田宗樹的作品。對比之前自己所閱讀過的作者其他作品,〈百年法〉、〈ギフテッド〉以及〈代体〉,本書的題材與風格不免讓自己想像,作者是有了什麼心境上的變化,讓其做出這樣彷彿打掉重練的創作路線大轉向。當然,自己過往所讀過的作者作品並不多,所以要評斷作者風格是否前後迥異,恐怕是欠缺立場與資格,但至少自己過往購入作者作品閱讀時所期待會在其中找到的元素,在本書中幾乎是不見蹤影,光是這點就讓自己對作者寫作風格的廣度有了全新的認識。
要說自己這次在閱讀本書時,跟過往閱讀作者其他作品時相比,所感受的最大差異是什麼,一言以蔽之,應該就是寫實感吧!作者過去透過想像出特定科幻元素並將之融入現實人類社會來寫作寓言故事的創作風格與手法,雖然所產出的成品並非沒有現實感(正確說來,這裡所謂的現實感,應該是指這些作品中完全虛構的情節,透過寓言故事的表現,導引讀者去省思其所身處的現實),但是其與本書故事所帶給讀者的鄰近感,也就是感覺其所描述事件可能發生當下時空的某處,相比起來是完全不同層次與面向的東西。
本書故事的鄰近感並不是來自其所營造出的溫情主義,因為雖然作者在過往作品中是生硬嚴肅地在摸索人類社會制度的應有樣貌,但是其所書寫出的故事情節並非沒有對人性情感的溫厚有所著墨,所以即使本書故事的核心之一是在描述擬制親情的真切與溫馨,也就是聚焦在鋪陳人性情感的溫暖敦厚,但是溫情主義並不是在作者過往作品中完全缺乏的元素。本書的鄰近感與寫實感,是因為其沒有使用科幻元素來拉出距離,讓讀者可以在故事對現實之省思過於直白時,可以躲進虛構幻想中稍事休息;在本書中作者就是寫出一個某些橋段此時此刻可能正在世界某處真實發生的故事,要不讀者就是對其現實性完全否定,要不讀者就是完全接受故事中所書寫的人性,不論其是溫馨或殘忍、美好或醜陋。
作者在本書中所處理的敘事格局相對是縮小許多,並不是因為其篇幅的小而美,而是因為本書故事的敘事架構簡單,並無太多的懸疑或轉折起伏來製造敘事的戲劇張力。當然,這並不是說本書是過於平淡或不夠精彩,而是要表達本書並非是透過縝密構思的懸宕起伏情節以及令人料想不到的轉折來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本書很直接地書寫一個溫情甚至到有點濫情的故事,其中敘述一個被收養的女童在養父母以及外公接連過世後,被毫無感情的阿姨以及心狠手辣的男人差點推入火坑,而在嬰幼兒養護機構任職的女主角因為曾經照護過女童而好奇女童目前生活過得如何,並在女主角其實已經有點逾越界線的熱心介入下,成功搭救女童讓其免於受到更進一步的傷害。故事並不懸疑但時而有緊張感,並沒有意外轉折卻還是有引人入勝之處。
該如何拿捏公私領域的界線,該如何界定是適度關心還是過分偏執的干涉,以及該如何讓自己的情感不會因為過度投入而無法收放自如,或許是本書所點出讓人可以有所省思的課題吧!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シャーロック・ホームズ対伊藤博文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岡圭祐的長篇小說作品。本書所描述的故事是,虛構的小說人物福爾摩斯到日本,與實存的歷史人物伊藤博文,一起解決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大津事件」,雖然該事件的發展與演變,已被改寫並加入許多與史實不符的虛構情節。
對自己來說,作者在本書中是否巧妙地融合史實與虛構、是否有相當的考據來支持其虛實融合的情節鋪陳等,都不是很需要深究的問題。反而是作者如何描繪福爾摩斯這樣一個「大名鼎鼎」的虛構小說人物、如何讓這個人物已經完整封閉的虛構人生經歷岔出一條分歧來另闢敘事空間、如何讓這個人物進入日本現代化的歷史時空與背景情境中而不會讓人感覺突兀、滑稽或荒謬等,才是自己對本書會想側重評價的面向。
作者筆下的福爾摩斯,被設定是在與莫里亞蒂死鬥後假死逃亡到日本,同時寄居在過往曾有過短暫交集的伊藤博文家中,進而涉入當時日本與俄國間一觸即發會演變成戰爭的外交危機。這樣的設定讓福爾摩斯有更多必須去思慮的人性與現實,例如對其兄長安排其逃亡出國之行為的批判,以及在日本受到文化衝擊進而省思人類社會應有面貌等。有趣的是,本書特別聚焦在兄弟情誼以及日本演變成法治社會等兩個面向上,前者是對親情關係的觀察與反思,後者則是對現代化這個命題進行探討。當然,做為通俗娛樂小說,本書的「嚴肅」對自己來說是程度剛好的淺薄,並不會喧賓奪主地減損故事主軸情節的娛樂性。另一方面,因為這樣的設定,不可避免地給福爾摩斯更多「凡人」與「平庸」的形象,而不只是冷靜論理的推理機器而已。然而,作者添加了這些對人性情感與歷史社會的反省,雖然因為適度的淺薄所以不至於影響到自己對故事主軸情節的閱讀,而自己也不是感覺作者這些添加是多麼突兀或者不自然,但是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卻還是不免感覺這些添加是有些多餘,或許還是因為其淺薄所以引起不了自己的共鳴,覺得這些添加可有可無吧!
至於作者所構思出來的故事主軸情節,則可以說是表現達到應有水準,轉折令人無法預料,故事內容所涉及的元素亦頗具創意。例如,作者利用當時日本社會對西方科學知識毫不質疑並通盤接受的文化意識,設計出一場要讓日本社會無法進步的龐大政治陰謀:透過刻意隱匿有關於環境公害的科學研究成果,讓「求知若渴」的當時日本政府接收不到相關資訊,進而讓其因為沒有問題意識而無法及時介入解決問題。前述情節橋段當然有其浮誇不合理之處,然而純就構思本身的新鮮度與新穎性而言,這樣的情節設計讀來是很有意思,且相當有娛樂性。重要的是,對自己這個有興趣在探討語言建構真實議題的人來說,這樣的情節設計可以讓自己過往粗淺的研究心得有所發酵。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ブルース

日本小說家桜木紫乃的作品,単行本版本在2014年12月出版,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為在2017年11月出版的文庫本版本。
雖然是短篇小說連作集的形式,個別篇章所敘述的故事情節都有其可以獨立閱讀的起承轉合,但是因為存在著貫穿全書的敘事時序與人物,所以本書便又兼具了長篇小說的實質內涵。本書的敘事架構是透過在個別篇章故事中做為第一人稱敘事者的不同女性人物,敘述其遇到貫穿全書的男性人物所發生的事件或遭遇,以及因而產生的情感與體悟。除了第一章是跨時期地交代了貫穿全書的男性人物在青少年時期與晚年的遭遇外,各篇章的故事大致上是按照時序編排,所以該男性人物的人生經歷其實是在本書中被有條理順序地呈現出來,其從在人生底層掙扎、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累積資源、變成在地方呼風喚雨的一方之霸,中間的成長與轉變,便是本書整體敘事的轉折與起伏。
只是透過不同女性人物的視角來敘述男性人物的轉變,這樣隔一層紗的敘事手法,是本書創意巧思之所在,卻也成為本書的侷限。雖然在不同女性人物的眼中,男性人物隨著其人生時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其對異性有著特殊魅力的外貌以及身體上讓人會特別注意到的特徵,卻是不變的特色,也一再地被反覆敘述。然而,因為個別女性人物主要是在敘述自己的遭遇與情感,所以男性人物雖然是全書的主角,卻是個別篇章故事中的配角,做為敘事者的女性人物就男性人物所提供的資訊是有所偏頗而且支離破碎,所以即使讀者努力拼湊,卻也難以完整而深入地理解或掌握男性人物的性格與特質。
當然前述敘事手法所製造的效果可以說是作者的意圖,因為男性人物的形象有所模糊或缺漏之處,便是留給讀者發揮想像力去填補或增色的空間。只是對自己來說,作者這般的敘事手法過於「狡猾」,是避重就輕地不去交代難以合理說明的細節,所以男性人物就可以隨作者的意,擁有複雜的身世與貧窮的出身,曾經出賣肉體與不擇手段詐欺拐騙,到後來轉變成可以出手替人清除債務、在地方大肆收購建物、靠財力操控地方政治的大人物,但是過程卻完全未被說明。更重要的是,對男性人物性格特質的描述淺薄而雜亂,雖然個別女性人物的敘述必然會有瞎子摸象的效果,所以矛盾是在所難免甚至是必要的,但是淺薄雜亂卻是作者所造成的結果,也是無法被接受的缺陷。
撇開作者是否成功塑造男性人物的問題不論,對個別女性人物之慾求、思緒與情感的深刻描寫,或者才是作者應該被期待有所表現之處。然而,因為生活的不圓滿而總是處在悲憐情緒的女性人物,被男性人物所療癒、救贖、利用甚至不當對待,作者在本書各篇故事中所書寫的女性情慾,在自己看來是沒有達到其應有的表現水準。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都知事探偵・漆原翔太郎 セシューズ・ハイ

日本推理小說家天祢涼的作品。本書與自己過往曾讀過的作者另一部作品《葬式組曲》有著類似的敘事架構:一開始讓人感覺是設定好故事背景情境並有重複登場之人物的短篇小說連作集,但是讀到最後一章才發現,作者在前面各章故事都安排了伏筆,然後到最後才將之全部收束,並讓本書成為一部有著起承轉合、頭尾連貫的長篇小說。
自己之所以會想要購入本書閱讀,並非是因為自己想要密切追蹤作者的作品出版動向,而是自己好奇,作者透過本書的設定到底可以玩出什麼樣的把戲。誠如書後〈解説〉所言,書中的第一人稱敘事者,亦即是虛構之東京都知事的秘書,常常搖擺在,要把虛構之東京都知事這位主角認定為「事件解決の天才」還是「おバカな政治家」的兩種極端想法間,而本書也是透過這樣衝突元素的並陳來製造出帶有揶揄諷刺性質的幽默效果。
本書所書寫的政治其實相當簡單且非現實,或許可以說是帶有脫力系的喜感,所以如果太認真嚴肅看待,就會誤判了作者設定政治活動場域做為謎團事件發生背景的意圖:作者想要的是創新的想像空間,其所訴求的是幽政治一默,但是並沒有要擔負起認真討論政治這樣的重責大任。作者的意圖或可從其在創作書寫事件時所選擇的題材上看出。透過丟擲冰淇淋之行動來表達對政治人物的嘲弄、在地吉祥物的人型大玩偶被潑上墨汁、可以一妻多夫的虛構國家公主來訪卻發現其寶石不見蹤影等,這些題材或許都不是在現實生活的醜陋政治中會真實發生的事情,也不是嚴肅的政治論辯所會討論或關注的課題。即使在最後收尾的大事件中,作者讓虛構的日本總理是以一個看似認真嚴肅的政治課題為動機(只是表面上的冠冕堂皇,真實動機另有其他)來策劃並執行一個誇張的陰謀,但是這個動機所涉及社會與經濟狀況並非敘事重點,其充其量只是讓虛構之日本總理的行動能夠被解釋而已,虛構之日本總理的荒謬野心才是故事要置重的焦點。
至於作者操弄政治的元素並將之用來包裝謎團事件與推理過程的敘述,這樣的敘事設計是否是明智之舉,又是否從結果來看是成功的,答案會因為所依據的價值標準而有所不同。對自己來說,通俗娛樂小說本無須太過認真嚴肅,所以如果作者想要訴求的是幽默,那即使敘事情節誇張甚至在現實中不合邏輯,只要在其自成一格的敘事世界中言之成理便可。不過,如果作者要訴求的幽默並沒有被好好醞釀出其應有效果,而謎團事件與推理過程的敘述也沒讓人感覺特別有趣,那麼本書的表現就只能說是平平了。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賛美せよ、と成功は言った

日本推理小說家石持浅海「碓氷優佳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不過不到190頁的篇幅,讓自己對於使用「長篇」二字有所遲疑。
自己過往曾經讀過,系列作品的第一部《扉は閉ざされたまま》,以及故事背景時間設定在主角高中時期的短篇小說連作集《わたしたちが少女と呼ばれていた頃》。在前者中,讀者一開始便知道在封閉宅邸中所發生殺人案件的真兇是誰,而主角與真兇間的鬥智與攻防過程便是故事的賣點所在。而後者所收錄的個別故事,雖然其所敘述的可能是所謂「日常生活之謎」,但是其敘事的重點不在現實感,而是在主角反覆論證與思辨的推理過程上。或者這就是系列作品的特質所在:故事只是個工具,其設定與鋪陳只是要讓一個由作者所設計出來給讀者看的腦力激盪遊戲可以被呈現,所以故事不用太貼近現實,重要的是主角如何展現其過人的智力。
本書的故事讓主角參加了久疏聯絡的高中時期補習班同學聚會,這場聚會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其中一個同學成功獲得創業機會並實現高中以來所懷抱的夢想。在慶祝活動進入高潮的時候,另一名目前事業陷入危機的同學,突然拿起酒瓶砸向受邀參加聚會的當時補習班老師的頭部,並造成後者身亡。主角與本書故事敘事者發現,成功同學的妻子,也是當時補習班的同學之一,其表情透露出其實其已預想到這場意外的發生。而後故事的敘事方向便轉向描述,敘事者從旁觀察,主角與成功同學之妻子間,如何透過對話一來一往的攻防過程。主角嘗試破解成功同學妻子所企圖建構的事件解讀,並試圖釋明成功同學妻子是否有誘導事件之發生以及為何要如此做的理由。而成功同學妻子則一再將參加聚會的其他同學拉入攻防中,誘使這些人說出對自己有利的心聲或意見。
這樣的故事情節其實讀來頗為新鮮有趣,雖然幾乎沒有什麼現實感。當然,如果硬要自圓其說,可以說就是因為聚會成員對於實現夢想的成敗太過偏執,所以才會保持聯絡、相互取暖、像是信徒般地仰慕補習班老師並依據其建議來行事;但是面對人生順風或逆流的心情,即使是被誘導的情緒爆發,也不至於如書中所描述的單純與淺薄。不過,既然系列作品的特質是給讀者看一場「推理對話劇」而不是「人生百態浮世繪」,那麼主角與其他登場人物間的鬥智攻防過程是否被書寫得縝密有條理,情節轉折是否被鋪陳得令人意外且具戲劇張力,或許才是比較重要的閱讀重點,因為要閱讀能啟發對人性或現實之省思的虛構故事,挑選本書或許就是個錯誤。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覆面作家

日本推理小說家大沢在昌的短篇小說集,集結其自2007年至2017年所發表、以推理小說家為主角並以第一人稱敘事的8篇短篇小說。
要說書中各篇故事的主角,其人物設定是作者投射自己的形象,或許也是並非毫無根據的推論,畢竟作者透過主角去審視或剖析的出版業界內幕或小說家日常生活,都讓人讀來感覺很寫實、生動而深入。然而,自己會比較傾向於認為,作者其實是塑造出一個虛實參半的推理小說家形象,提供作者自己可以在其中隨意操弄紀實與虛構的空間;作者是在對自己實際生活經驗的描述中,添加自己想美化或想製造出效果的想像或創作,而前者的比例甚至可能會比讀者所猜想的還要少。
只是前述推敲也不見得有什麼意義,因為故事主角是不是作者的投射,或者帶有幾分作者的神韻,這些問題能否有正解或答案是什麼,對於閱讀本書故事並享受作者所創造出來的娛樂效果而言,其實並無太大影響。就像書中主角在多篇故事裡一再反覆說明的,其身為推理小說家,即使其創作讀來讓人感覺很有真實感,但是其並不會以在現實中實際發生的事件做為基礎來進行創作,而是會完全從自己的想像出發來虛構出故事,因為真實事件不見得有戲劇張力也不見得夠曲折有趣。作者只是選擇性地展現給讀者,作者假設讀者會期待看到或者看到會覺得有趣的「推理小說家」形象,它不是在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某某人,也不見得必須要觸及到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某個面向。
在〈確認〉這篇故事裡,主角回應世上是否真有職業殺手存在的問題,其表示雖然其寫過有殺手登場的故事,但是從動機、現實性與人性等面向來看,其實是很難認為以接受委託殺害他人維生的人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主角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如果是為了錢去替人殺人,則就投資報酬率來說,搞詐騙集團這樣的犯罪型態還比較容易賺到錢;殺人一旦完成後就有被抓的可能性,而在過往曾經殺過數人的犯行中只要有一件立證成功,那殺手的職業生涯便告終,這樣的風險也未免過大。依樣畫葫蘆地把前述推論放在推理小說所書寫的各樣事件上或許都可以成立:真實的犯罪或許少了引人入勝的趣味與想像空間,但多了讓人不忍卒睹的殘酷,所以不能成為小說的題材,就像職業殺手只能浪漫地存在於虛構世界中,在現實中它就會只是個無法賴以維生的行業而已。
〈村〉是另一篇可以體現前述意旨的有趣故事。位於郊區、感覺與世隔絕的獨立村落,其實是讓擁有大筆不法金錢但是需要從世間消失之人暫時棲身的地方;然而,現實裡誰會營運這樣的村落,其完全不被世間人所注意到的隱蔽性可以有多高,卻也好像是不能被認真檢證的問題。只是,這篇故事讀來有趣,可以享受到作者豐富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娛樂性與敘事張力,這就是小說的價值所在,並無任何必要得把虛構情節套到日常生活中,硬要去思辨其到底有多真實的問題。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花咲舞が黙ってない

日本小說家池井戸潤所出版的文庫本小說,收錄其於2016年1月至10月在《読売新聞》報紙上所發表的連載內容。根據書後所附〈解説〉之說明,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本書是作者在其先前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後所延續創作出的作品,並使用連續劇的劇名來做為書名,而該劇名在當初連續劇所改編的原著短篇小說集中並未出現。本書雖然分成七個章節並具備一章一獨立故事的短篇小說連作集形式,但是對自己來說,則比較像是採用適合被改編成連續劇的敘事架構形式,即雖然前幾章是「一話完結」的故事形式,但同時亦鋪陳出一條敘事伏線,讓其到最後幾章可以變成一個結尾的高潮故事,如此便形成一種綜合章回小說與連續劇的敘事型態。
本書前幾章所敘述的獨立事件,比較是在描述以銀行為背景情境所發生的事件,並由主角二人的搭檔來解開事件背後的謀略甚或是犯罪。在〈たそがれ研修〉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連鎖餐廳業者,指控銀行內部有人不當告知其競爭對手有關其展店事業計畫之內容;而最後被主角二人所揪出的真犯人,則是在銀行升遷無望而意圖跳槽到前述競爭對手公司去的銀行管理職。〈汚れた水に棲む魚〉則是在敘述新創事業淪為黑道的洗錢工具,而當主角二人揭開真相時,銀行內部的黑手卻出面阻止主角二人繼續追究銀行內部犯下嚴重不當行為者的責任。這些故事其實讀來都還頗具娛樂性,甚至可以觸發一些省思。雖然這些故事表面上還是在敘述主角二人揭露他人罪行的通俗劇情,但是在這些故事所描述事件中登場的特定人物,卻因為可以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這些人物的對應點,所以可以觸發自己對現實與人性的一些感想。例如,用銀行無法提供自己光明未來為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罪行的銀行管理職,因為要保住公司而落入他人陷阱並偏離自己當初理想的新創企業經營者等,都是可以觸發自己出一些想法的故事人物。
隨著情節的開展,本書故事的敘事格局也開始越來越擴大。本書的最終故事是在描述,銀行員知悉放款客戶不當行為卻隱匿不報,並進而牽扯出銀行內部所存在之不能說的秘密,即銀行高層在進行見不得光的行為,而主角二人被迫解散,其中一人被流放降職到地方小分支機構去,則是開啟了主角二人查出銀行高層協助政客籌措政治資金的契機。雖然作者仍然維持書寫銀行內部不當事件以及主角二人透過調查揭露真相的敘事體裁,但是卻也加入作者所擅長、多方勢力角力的情節描繪,進而讓本書故事有了風格上的轉變。然而這樣的風格轉變,對自己來說卻反而是讓本書故事平庸化,因為雖然故事本身讀來還是有其娛樂性,但是卻因為少了可以觸發感想的元素,而有肥皂劇化的趨勢。
至於在本書中作者筆下知名人物的登場,對自己來說則不過是種噱頭,因為知名人物的特質並沒有太多的發揮,雖然其對情節的演進仍然有其作用,但是其所被描繪出來的形象是平板而失焦,彷彿其只是讓故事情節得以發展的工具而已。不論是作者是出於玩心還是有想要串接不同系列作品的企圖,對自己來說,作者這樣的安排都有點流於做作刻意,其實是畫蛇添足。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樹海警察

日本推理小說家大倉崇裕的新作。閱讀之前以為本書會是作者發展新系列的首部作品(當然如果本書的市場反應不佳,應該就不會有續作),但自己讀完以後卻覺得,或許作者並不一定有這樣的意圖。
當然,作者還是可以基於本書的設定發展出後續的故事,同時其也在本書敘事中埋著未完待續的伏筆,所以其從本書發展出系列作品的可能性不能不說仍是相當濃厚。但是對自己來說,本書設定其實發揮空間有限,而作者在本書中似乎也是毫不吝嗇地就把好的段子大放送般一次出清。更重要的是,作者雖然先敘述了兩起獨立的事件並藉以帶出主要人物的過往經歷,但是卻將本書收尾在第三起讓大反派現身的事件上,感覺上像是把在本書背景環境中所發生的事情做了歸結,讓本書變成一部有起承轉合的獨立作品,在結尾的地方不是設下開放式的待續,而是一個故事到此可以見好就收的句點。
必須要說,本書故事的設定其實相當新鮮且有創意,而作者實現其創意的技巧與執行力也是其應有的表現水準。名為樹海的一片森林,對日本人來說,是自殺者會選擇了結其生命的地方,也是殺人犯可以選擇棄屍的地方,所以關於樹海有著各式都市傳說,也有著無窮無盡的想像。以樹海做為原點出發,作者虛構了一個警察體系的冷衙門,僅僅只有四人編制的特別單位,專門負責第一線處理在樹海發現遺體的通報事件並判斷其是否是自殺還是需要後續調查的刑事案件。前述發想給了作者兩條可以並行處理的敘事軸線,一是邊陲冷衙門內的職場人際關係以及該冷衙門與警察主流體系間的格格不入,另一則是樹海遺體在被發現後,辨別其身分與判斷其是否具備事件性往往有相當難度。作者在本書中對於兩條軸線均有相當的處理,前者提供了作者發揮其書寫黑色幽默功力的空間,後者則是讓作者在有趣設定也是限制的情況下,仍要鋪陳出能引起讀者興趣的謎團事件以及出人意表的真相。
作者描述一個警界菁英被派來接掌前述特別單位,在其自身信念與周圍氛圍完全無法調和的情況下,其逐漸融入特別單位人際關係的過程,以及在前述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幽默橋段與荒謬情景。因為警界菁英是真的相信其信念,所以到頭來反而可以獲得特別單位中其他人的信任與認可,雖然警界菁英不斷被吐槽甚至愚弄,但是這些諷刺甚至戲謔的情節發展到最後,還是導向溫情而正面的結果。作者的黑色幽默並沒有虛妄或無奈的底蘊,而是只有溫情主義且無傷大雅的博君一笑,不過既然是通俗娛樂小說,這樣便也足夠,甚至是綽綽有餘。
至於在敘述樹海遺體被發現後調查其死因的事件上,對自己來說,作者的表現是差強人意,雖然不是有什麼瑕疵,但是也沒有特別精彩。
在第三起事件中,最後大反派其實是以替人將屍體運送至樹海進行遺棄處置為業,雖然這樣的構思有趣也特別,但是作者的鋪陳卻略顯粗製濫造,讓通篇故事給自己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覺得結尾收束得有點雜亂。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作者意圖不如自己所想,其還是想要後續發展出系列作品,但是如果其結尾是如此收束,則後續可以如何開展或許便會是個問題。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The Nine Tailors

甫一開始便停滯不前的「經典推理小說探索計畫」,終於在時隔兩個多月後,展開第二部作品的閱讀。本書被英國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選為「the Top 100 Crime Novels of All Time」的第18名,亦被美國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選為「the Top 100 Mystery Novels of All Time」的第28名。本書相較於自己就前述計畫所閱讀的首部作品《The Big Sleep》,排名較不亮眼,而相較於作者Dorothy L. Sayers的其他作品,本書排名表現也是次於《Gaudy Night》。不過能入選百大並且也還算是名列前茅,本書也不能說不算是經典吧!
本書可以說集結了許多在推理小說中會被慣常使用的元素,包括暗號、無名屍、隱姓埋名並偽造身分的逃亡者、複數人物的行動環環相扣成複雜的謎團等。然而本書不僅是在謎團事件的敘事上用了多重元素來建構出複雜而難解的推理迷宮,其更獨特的地方是加入change ringing這個相當有英格蘭特色的文化元素,並且很富巧思與創意地將之緊密地與暗號以及殺人做結合。
只是雖然說本書所使用的元素,部分已經發展成為被廣泛使用到有點浮濫地步的套路,但是即便有這些在現在讀來可能不再讓人感覺新鮮或驚奇的情節設定,本書的故事還是給人不到最後無法預想真相的懸疑感,讓人讀來彷彿墜入五里霧中而一直找不到通往真相的路。一旦當讀者讀到最後獲知作者所安排的真相時,卻又無法不承認,作者用來收束其所鋪排之複雜敘事的真相,是如此單刀直入、簡潔明快且合情合理,讓人只能佩服作者縝密細膩的布局與巧思。這或許就是本書時至今日讀來讓人還是可以感覺其歷久彌新之魅力、進而能成為經典的過人之處吧!
作者的企圖心或許不僅是要寫出讓讀者讀到最後一頁才能窺知真相的偵探推理故事,還要把犯罪與謎團結合到更具時代感的時空背景以及更具真實感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故事環繞在人口規模有限、有點遺世獨立氛圍的小鎮中教區牧師的生活日常,有著在外面世界發生的戰事以及單身女富豪所帶來的祖母綠項鍊。項鍊被竊後成為一直未被尋獲的贓物,被牽連其中的關係人命運因此改變,而這些牽連與改變便成為後來無名屍被殺害的起因。作者最後運用教堂鐘聲的寓意,給了真相一個警世的道德意涵。這不僅是突顯出偵探主角具備道德正義感的正面性格與形象,更是讓故事結局從一個出人意表的意外,變成一個陳述善惡終有報之道德主張的寓言。
不過,即使作者把本書故事情節的層次感處理得豐富厚實,並且讓多種元素無違和感且不做作地結合成整體的敘事,但是太豐富的內容卻也讓閱讀形成負擔。雖然本書不能被歸類為嚴肅而深刻的文藝小說,但是因為作者也沒打算讓本書僅僅只是書寫虛構犯罪、挑戰讀者智慧的犯罪推理小說,所以本書還是有點脫逸了僅僅為了娛樂讀者而創作的分際,讓故事有了更多的細節,進而製造出閱讀上的負擔。簡單來說,本書給了東西太過豐富,所以讓閱讀容易分心,也讓敘事節奏變得有點拖泥帶水而不夠明快。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共犯関係

本書為日本出版社角川春樹事務所所出版的文庫本短篇小說集,集結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間在該出版社所發行月刊「ランティエ」上所發表的五篇短篇小說。自己會購入本書閱讀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本書所設定主題「共犯關係」引起自己的興趣,好奇這樣的主題能被如何發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想開始接觸其中幾位作者的作品,在先前均未讀過他們作品的情況下,從單篇短篇小說開始,或許是比較可以控制風險的選擇。
本書中讓自己最感到意外的作品是似鳥鶏的〈美しき余命〉。這篇故事其實寫得很有瑕疵,但是卻因為其所選擇的題材、觀察人性的切入角度以及情節轉折的鋪陳都表現得不錯,於是產生了瑕不掩瑜的效果,也讓自己讀完後有正面的觀感與評價。因酒駕肇事而失去所有家人的少年,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疾病而死期就在眼前;其被一家三口所收養,養父母與姐姐都非常溫暖的付出,給少年相當豐富的愛。然而當少年奇蹟式地存活下來,原本的溫暖與疼愛都不復存在,有的是不知所措與尷尬的距離感,因為原本應該被送別而要活在回憶裡的人,卻活下來繼續影響著周遭人的生活。酒駕肇事者的配偶因為賠償金而登門要殺害少年及其養父母家庭,少年自願被殺來換取其他三人的存活成為新聞媒體大肆報導的美談,然而真正的事實卻是,另外三人成為「共犯」合力將少年推上死路,犧牲他來換取自己的存活。本篇故事部分段落其實是累贅,敘事其實可以更精煉,讓張力更大、情緒的餘韻更加厚實。然而由於故事本身所講述的人性太過切中要害而精彩,所以就算自己對於其敘事架構與節奏有相當意見,也還是在閱讀後被觸發出一些感想與體悟。
〈Partners in Crime〉的表現則算是符合自己期待,雖然沒有驚喜,但是閱讀起來也還算樂在其中。從一開始閱讀就猜想作者應該會安排一個翻轉來給主角一個落難式的懲罰,而即使有此預期,卻還是感覺作者最後所設計出的轉折是出人意表的變化。萌生殺意的主角在殺人未果後卻發現自己被迫背上殺妻的嫌疑,此時作者告訴讀者,真正的「共犯」以及其犯案目的,而最後即使是「逍遙法外」,但「共犯」的羈絆或者是另一種形式與意義的「囚籠」。
相較前述兩篇故事,〈Forever Friends〉以及〈代償〉這兩篇故事則是讓自己感覺,作者的企圖心無法跟自己產生太大共鳴。特別是〈代償〉,故事一開始的鋪排讓自己有所期待,感覺會在敘事情節之外有其他的元素可以給自己觸發,而當故事情節走到謎團事件發生,自己可以隱約察覺作者會如何交代謎團背後的真相,但還是期待,想看看作者會如何經營細節。只是當故事走到結局,雖然作者並沒有虎頭蛇尾或者犯下失誤,但卻讓自己感覺故事的收尾平淡,少了些韻味,或者是因為原本應該要產生的張力,跟著自己對故事的期待逐漸轉淡,也逐漸失去其力道吧!
至於〈カフカ的〉這篇故事,給自己的感覺是,想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作者,因為太想表現所以選擇自己無法駕馭的題材,最後就只能以表現不盡如人意來收場。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ゴールデン・ブラッド GOLDEN BLOOD

日本推理小說家内藤了的長篇小說作品。在amazon.co.jp網站上的7則讀者評價中,有6則給予5顆星,只有1則是4顆星,如此正面的評價便誘發自己的好奇心,進而購入本書閱讀。
本書的廣宣文案將其介紹為一本「胸に迫る、慟哭必至の医療ミステリ」,而這自然也讓自己對本書更感興趣。只是,醫療推理小說往往是把兩面刃,情節設定或許精彩而充滿想像巧思,但是卻也可能讓人感覺有種讀來像是浮在現實上的不真實感,同時也有可能讓人讀著讀著不斷感到似曾相識,有種跳脫不出既定敘事窠臼的感覺。其實當自己看著本書廣宣文案所寫出的故事梗概時,心中便對本書故事情節有了一個大致的想像,所以雖然因為正面讀者評價以及使用醫藥題材這兩件事讓自己對本書有了好奇心,但是有些自相矛盾地,自己在閱讀之前對於本書所抱持的期待並不高。
然而,但自己讀完本書後,必須說自己有種很玄妙的感覺:雖然本書的情節走向跟自己的想像其實相去不遠,但是自己讀起來卻也不會感覺味如嚼蠟,反而還蠻能進入到故事情節之中,享受著敘事的進展。
當作者開始逐一鋪排敘事的各個環節時,其意圖其實相當清楚明白,所以自己也就可以大致猜想到作者要如何去收束與串接這些環節。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本書故事其實並不懸疑也毫無懸念,更沒有什麼可以稱得上是讓人意外的轉折。勉強要說,只有男主角跟其原以為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間其實是有血緣關係這一點,是在自己預想之外的展開,但是這樣的安排是否有必要,是否是作者的畫蛇添足,其實還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雖然自己有為作者這樣的安排設想一個理由,但自己並不覺得這樣的安排有為本書表現加到什麼分數。
坦白說,陰謀論對自己來說是個不太新鮮的題材,而偏執地認定為了大義就可以犧牲小我,這樣的反派人物也沒有在作者的筆下活出什麼特別的風格或形象,反而是被塑造得有點單薄而平面。至於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兄妹情深,甚至還發展成愛戀情愫,以及妹妹雖然抱持著私心還是因為想要幫助他人而貢獻自己的血液等情節,要說有多麼感人,對自己來說其實是還好,感覺並不深刻。而在經歷過陰謀以及多條無辜生命的犧牲,最後身為兄長的主角還是決定協助人工血液的研究,這或者是作者所安排、主角自我實現旅程最後所到達的成長,但是坦白說並沒有引起自己的共鳴。
有前述的種種問題,那為什麼自己還會覺得本書故事讀來還算有趣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本書敘事節奏的流暢明快,讓一個簡單的故事保持其該有的簡單,所以如果只是追求娛樂性,在不去想太多太深的情況下,本書敘事的起伏還是可以讓人放鬆地享受閱讀娛樂小說的樂趣。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アキラとあきら

日本小說家池井戸潤的長篇小說作品。本書雖然是2017年5月首度書籍化的文庫本版本,但是其內容初次以連載形式發表的時間卻是2006年至2009年。本書故事業已被翻拍成電視劇,不過作者的作品本來就是被苦尋不著優秀戲劇題材的日本各家電視台視為荒漠甘泉,所以本書甫出版沒多久就被翻拍成電視劇並速速上檔,也不是件需要太過大驚小怪的事情。
本書以兩個名字讀音相同但漢字不同的男子做為主角,兩人登場篇幅相去不遠,但是比較像是以接力的方式,兩人各自情節發展有所交集的部分其實並不多。兩人都是公司老闆的兒子,但是一人是最後落得破產下場的中小企業老闆的兒子,另一人則是橫跨不同業別之財團第三代。前者經歷了跟母親逃跑躲債、高中畢業曾經一度想放棄升學去就業來資助家計等人生際遇,最後選擇進入銀行業,希望能夠幫助和自己父親經歷類似處境的公司老闆。後者則是冷眼旁觀自己叔叔如何出自對自己父親的嫉妒而費盡心思想要爭奪家產,並選擇放棄繼承家業而依照自己意願進入銀行業工作。兩人的交集,除去小時候曾經發生的擦肩而過,就是兩人在同期進入銀行時所接受的新人訓練,以及財團第三代為了解救財團危機而重新接掌家族事業,在籌資解決困境的時候獲得另一名主角的鼎力協助。
本書的敘事結構平穩整齊,節奏流暢明快,易於閱讀也可看出作者的用心與功力。本書敘事從中小企業老闆兒子的小時候開始,走到財團第一代的身故以及遺產分配,然後交代兩個主角一開始進入銀行業的情況,接著敘述財團第二代、亦即是其中一名主角父親的病亡以及財團事業如何陷入巨大危機,最後收束在兩個主角如何在看似絕望的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在絕處逢生。本書情節涵蓋了中小企業發展受限的悲情、財團家大業大卻無法擺脫人心幽微與人性陰暗所帶來的陰影、企業為求籌資與銀行攻防等等內容,感覺像是作者擅長題材的集大成,卻又不像是大雜燴般地只是料多但味道不道地,反而給人有種面面俱到也都各有千秋的感覺。當然,本書是通俗娛樂小說,作者要製造娛樂效果與戲劇張力,自然對於現實感與深度的經營就會受到限制,而從此角度來看,本書表現其實是水準之上。
本書雖然也是有理想論的陳腔濫調,但是至少不是熱血到盲目的天真,所以讀起來還可以接受,不至於對進入其他情節內容產生太大干擾。
作者使用了一些醞釀與迂迴的敘事技巧,安排伏線但先不交代清楚,等到情節發展到另一階段後方才收束,只是這樣的技巧使用,有些比較成功,有些則只有錦上添花的裝飾效果。中小企業老闆兒子家的先前員工、該名主角的中學同窗、以及當時短暫轉學進來與該名主角做了一陣子同學的女神,都在故事中登場後便消失一段時間,而後在主角人生不同階段的際遇中再度登場。只是,前兩者的伏線收束其實效果差強人意,反而是女神同學的再度登場,雖然只是被寥寥數段文字所交代,對自己來說卻產生餘韻綿長的效果。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遺産ゲーム

日本搞笑團體「ライセンス」成員藤原一裕的第一本小說。本書在amazon.co.jp網站上獲得相當正面的讀者評價,16則中有15則給予5顆星,只有1則是3顆星。這是自己購入本書閱讀的主要原因,因為自己相當好奇,搞笑藝人不走文青路線但認真書寫的通俗娛樂小說,會有怎樣的表現而可以獲得如此正面的評價。
坦白說,本書的表現超過自己的預期,作者走的就是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路線,把小說寫得像是在錄製綜藝節目,誇張的喜感、喧鬧華麗甚至是火花四射的嘲諷、層層疊疊的爆點,就是要把故事的娛樂效果與戲劇張力做到最足最滿。以〈別荘〉這篇故事為例,一開始作者像是要幽黑道人生一默,把黑社會的眾生相描繪得像是上班族的荒謬日常,有虛張聲勢又愚蠢到令人發噱程度的組織幹部,以及總是做著毫無意義甚至是浪費人生之事務的底層人員,但是作者卻在結尾處,將故事驟然變調成一場預謀叛亂,即使細節沒有被交待而情節發展也在此煞車,但是所開啟的想像空間卻有十足的張力效果。
誇張但是饒富趣味可以說是本書的一項特質。例如,在〈渋滞〉中,一場一家四口的家族旅行其實是母親為了報復父親外遇所計畫的「報復」行動,母親透過廣播節目公開外遇一事,讓抱持探知八卦心態的民眾可以去追蹤塞在車陣中的車子以及正在駕駛的偷腥父親;父親在路上順路載了一名男子,但是這名男子卻是在巴士劫持事件中殺害數人的殺人犯;兩條荒謬瘋狂的敘事軸線交集在警方對殺人犯的追捕上,並進一步收束在父親相當狀況外卻又讓人莞爾一笑的滑稽反應上。
作者在最後一篇與書名同名的故事中,企圖將先前各自獨立的各篇故事串接成脈絡相互牽連的敘事。這樣的企圖當然是出自作者不滿足於僅透過單篇短篇小說來展現自己說故事跟娛樂他人之功力的野心,然而對自己來說,這樣的企圖卻有些畫蛇添足,過於炫技、匠氣而刻意。雖然作者很有邏輯也不勉強地讓之前各篇故事的登場人物在最後一篇故事中登場,但是把所有故事收束成一篇故事的結果,並沒有為各篇故事增色。更重要的是,自己個人主觀見解,最後一篇故事其實是本書中最沒有娛樂效果的一篇,雖然奇會讓人無法猜想進而好奇,作者要如何串接各篇故事並安排個別人物登場,但是一旦好奇心獲得解答,該篇故事就再也無法產生更多的效果。
不過,瑕不掩瑜,本書所製造的娛樂效果還是讓其有可看性。簡單來說,本書所呈現出來的風味很有作者身為搞笑藝人的特質,甚至可以誇張地說,本書就是只有搞笑藝人才能寫出的作品。搞笑表演所要求的插科打諢與一針見血,或許可以說是在通俗甚至是帶有刻板印象的社會通念上,製造出不流於平庸、可以讓人拍案叫絕的娛樂效果,而這也正是本書所呈現出的獨特風格。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ホワイトラビット

日本推理小說家伊坂幸太郎的長篇小說作品。因為本書在amazon.co.jp網站上獲得相當不錯的讀者評價,14人中有9人給予五顆星,再加上自己前一次閱讀作者另一部作品的經驗也算正面,所以便購入本書閱讀,好奇作者這次又會玩出什麼樣的新把戲。
作者這次可以說是相當炫技地使用了不容易駕馭的敘事手法。就結果來說,作者的表現是成功的,或者至少是沒有聰明反被聰明誤,沒有落得像是小孩玩大刀,而是舞刀舞得有模有樣,招式俐落且力道拿捏得宜。作者把自己弄成一個說書人,時不時亂入敘事中指點讀者該如何閱讀本書故事;作者也刻意擾亂敘事的時序,讓敘事軸線不再線性發展且表面上看來顯得脫序而紊亂。然而作者挑戰這種亂中有序的敘事手法,成功的話就是讓故事變得很懸疑緊張,讓讀者無法摸清楚作者在情節鋪陳上會打出的最後底牌,然後一直被作者不按牌理出牌的招數所擊中而驚喜意外不斷。
而作者這次的挑戰之所以能夠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這次在創作故事上有發揮相當的想像力與創意。不只是將計就計、連環計中計的設計而已,作者很刻意地一再使用《悲慘世界》的小說故事情節以及獵戶座相關的背景知識與意象,雖然有點離題且不自然,但是這樣的離題與不自然卻也產生了一種唐突的喜感效果,更重要的是,這兩個看似累贅的敘事元素,卻也時不時地拉開了故事的深度與廣度,為故事帶入了一些人生哲理。作者讓故事情節峰迴路轉,讓每個登場的主要角色都不是完全沒有犯罪的正派人物,而是帶著些許不純成分的灰色人物。最後的結局雖然可以說是某種形式或意義上的喜劇收場,但是實際上卻又有相當大比例的角色,其後來的發展並不能說是正面的。本書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其實它有些荒謬,甚至是與現實沒有太多交集的天馬行空,但是除了娛樂性與偶爾穿插其中的黑色幽默外,卻也還多了一些啟發與省思,而不至於讓通篇故事過於輕浮而少了重量。
然而,即使適當的調和可以讓原本可能會過量進而產生負面效果的特質有所改善,但是如果比例拿捏得不夠精準的話,那麼調和的效果就還是有限,無法完全發揮。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是有娛樂性與戲劇張力的,但是不在現實裡的想像力與創意飛得過高過遠,所以就算加入了有點道理的生活觀察或人生體悟,也無法讓敘事有讓自己不覺得那麼輕浮的現實感與厚重感,無法像是被風箏線拉住的風箏般,讓自己感覺還是連接著地面。應該說,本書故事高潮迭起而時時有爆點,作者使用了欺敵戰術般的敘事手法,製造出因為亂中有序所以更懸疑曲折的效果,但是故事說得精彩,卻不等於故事本身也是精彩的。少了點現實感,讀完後雖然感覺有被娛樂到卻沒有太多餘韻,像是一盤擺盤細緻、滿足視覺與嗅覺的菜餚,品嘗完卻不覺得口感有多特別或讓人唇齒留香。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黒い波紋

日本推理小說家曽根圭介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曾經欣賞過作者的幾篇短篇小說,不過後來接續閱讀了作者的幾部長篇小說,感覺作者開始有江郎才盡的危機,特別是這些長篇小說的故事情節精彩度或敘事架構完整度,都不能說是具相當水準,讓自己不免懷疑,作者其實不適合創作長篇小說,同時其靈感也有枯竭的趨勢。而本書的表現,對自己來說,並沒有為作者扳回一城,雖然不是真的表現得非常糟糕,但是過於明顯的瑕疵,減損了故事情節原本可以有的娛樂感與張力。
一個其實是因為擔起收賄責任而離開警界的主角,在投資失利並與妻子離婚後,在朋友所經營的便利商店工作;在其年幼時便因為女人問題而離家的父親,多年來音訊全無卻到頭來成為一具屍體等待主角指認其身分。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父親使用假名定期收受來路不明的資金,同時父親藏有一捲錄影帶,其中記錄一名女性身亡當時的影像。主角經過抽絲剝繭後找到影像所拍攝的時間地點以及其中人物的身分,並著手進行恐嚇取財的計畫。另一個主角則是從小在育幼院長大、被政治世家第一代所賞識並帶在身邊的混血兒,在離開第一線工作後,受政治世家目前當家的女主人所託,調查並處理目前擔任議員的第三代受到黑函恐嚇的事件。兩條並行的敘事軸線,預期會有所交集,但是卻又不能完全預想其開展的方向,所以本書一開始讀來,對自己來說確實有種引人入勝的懸疑感。
只是,本書最大的敗筆在於,太過於想要製造一個出人意表的結局,所以打亂自己原本已經鋪陳好的敘事軸線,而讓人感覺虎頭蛇尾,結尾收束得潦草。不知是刻意要語不驚人死不休還是只是野心太大卻力有未逮,作者捨棄走敘事結構工整的傳統路線,一方面讓故事前半有帶出的部分敘事伏線停留在個別事件的層次,另一方面則是部分敘事伏線不走向收束而是發展成獨立的展開。於是,曾經是警察的主角因為踏入其無法預想的黑幕中而慘遭殺害,而受政治世家恩情的主角則或許是因為良心譴責,又或許是因為對第三代的不滿,設了局要讓第三代為自己的罪行負責,卻導致第三代的身亡。本書結局可以說是超展開,但是相關的敘事元素先前沒有被妥善鋪陳出來,而人物的心理變化或思考邏輯也沒有被好好闡述,就會讓敘事的轉折顯得很突兀,進而讓讀者有種許多疑惑無法被解答的遺憾感。
或許自己本來是希望本書可以對作者江河日下的表現有所拉抬,所以因為期待過高而更不容易獲得滿足吧!坦白說,本書的故事情節並非不有趣,也有些人物角色的塑造可以讓人有進一步省思或想像的空間,所以讀完後即使有種結局燃燒不完全的失落感,但是也不至於感覺到這次的閱讀經驗是完全的負面。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陸王

日本小說家池井戸潤的長篇小說作品。本書故事描述一間生產「足袋」的百年中小企業,因為主力產品逐漸不受市場青睞而營運遇到瓶頸,其經營者,也是本書的主角,為求突破而決定開發跑步鞋產品,在先天資源有限而後天競爭激烈的險惡現實中,如何殺出一條血路讓企業透過轉型而存活下去。
前述情節設定可以處理得很熱血勵志,也可以處理得很灑狗血,但是對自己來說,本書讀來卻有一種平靜與樸實的感覺,多了許多人性溫情的描繪,而較沒有算計或鬥爭的情節。本書相較於過去自己所讀過的作者其他作品,敘事節奏雖然是仍然明快,但是風格卻較為洗練成熟,感覺上作者這次是比較側重對人情的描述,而較少對黑幕或者利益對立的書寫。如果硬要說本書中的反派,大概就只有跨國運動鞋品牌廠的日本區業務負責人,其為了阻止主角成功開發出跑步鞋產品並拓展新興業務,使用計謀來截斷主角製造跑步鞋產品所必要之原料的供應。但是整體來說,本書主角並沒有遭遇什麼力量強大的黑手或兇惡奸詐的敵人,其所面對的就是令人無奈的殘酷現實,雖然最後機運是站在其這邊,到頭來其還是獲得了會支援其行動的夥伴以及適時伸出的援手。
只是,故事情節的洗練成熟,在火候沒有拿捏得宜時,就會變得平淡,即使作者的敘事節奏明快,但是在情節沒有製造出太多高潮起伏的情況下,閱讀起來就會少了娛樂性跟緊張感。主角在故事中所面對的難關並非容易克服,但是這樣的難關卻也過於現實或日常,所以少了戲劇張力。亦即是說,因為營運不佳而有籌資困難,開發新產品卻缺乏資源與資金,關鍵技術掌握在他人手裡,競爭對手出招阻撓等等,這些問題或許讓人頭痛也很真實,但是做為通俗娛樂小說的題材,卻會有張力不足的問題。總歸一句,本書故事有些落入俗套,情節發展容易預想得到,所以讀來就少了點緊張與新鮮。
本書敘事軸線之一是職業長跑選手的傷後復出與自我實現。與運動有關的故事可以寫得很熱血,甚至是激勵人心,讓人讀來達到釋放壓力的療癒效果。然而同樣地,本書所書寫的長跑選手奮鬥故事,雖然有從谷底再爬起、在被競爭對手無視後再度勝過對手等橋段,但是讀來就還是感覺少了一味,就像是調味不足的菜餚或者烹煮過久的肉食,品嘗起來讓人有點得不到預期應得到的滿足。
坦白說,不知道是作者刻意選擇讓本書故事顯得較為平實,還是作者這次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處理好這次所選擇的題材,而讓故事的張力拉不到應有的緊繃程度,本書就是讓自己讀來覺得有所不足,感覺不是作者該有的水準。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黒蟻 警視庁捜査第一課・蟻塚博史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村啓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會購入本書閱讀的原因,是因為其在amazon.co.jp網站上的4則讀者評價均是5顆星,感覺上會是一本應該還不錯的文庫本警察小説。而自己讀完本書的感想是,雖然可以理解前述讀者評價為何會如此正面,但是有些瑕疵卻是自己無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甚至影響了自己對故事情節的投入程度。
一個讓自己無法不在意的瑕疵是敘事節奏的拖泥帶水。雖然是自己很主觀的認定,但是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的進展並不明快與俐落,彷彿像是飛機一直在半空中不斷繞圈圈,而後突然一下子失速後迫降落地,本書敘事從開始用了太多篇幅在瑣碎的細節上徘徊,甚至讓自己覺得是到了迷路的程度,而後真相卻又很快甚至是潦草地被闡明,讓自己不免覺得是頭重腳輕、虎頭蛇尾。
其實前述自己認為本書處理得不夠俐落的細節並非不精彩,甚至還可以說是本書的吸睛亮點之一,只是作者並沒有有效地架構出一個敘事結構來統整這些細節,讓有特色的人物及其應對事件的方式、主角的過去經歷與心境等原本可以更加亮眼的故事情節,變得有點平庸,讀來感覺有點雜亂而破碎。或者更正確地說,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想要鋪排過量的元素,所以在權力黑幕、利益勾結等對自己來說並未脫出窠臼的情節之外,本來可以比較展現出作者人性觀察或想像創意之功力的人物設定,反而因為所能分到的舞台有限,無法唱成一齣好戲,只剩下一些讓人意猶未盡的片段,無法串連整合到讓人可以感覺其質感與存在感。
當然,本書的故事情節是有其懸疑轉折與情感層次,不然也不會獲得正面的讀者評價。只是對自己來說,本書所描述的主要故事情節,也就是炸彈爆破致死事件本身以及警察調查案情卻受到高層壓力等,其實並不特別,甚至有點陳腐。不管是警察與黑道之間的利益糾葛,或者是掌握政商資源並隱身於暗處的巨大權力組織,讀來就是有揮之不去的邯鄲學步感,感覺有著許多其他故事的影子,而少了些獨特性或特別的韻味。
本書最具獨特風格之處在於主角的人物背景設定。主角是被警界受人敬重之退役警官所收養的養子,因為對養父所懷抱的欽慕與感念,所以也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但是與養父有真正血緣關係的菁英哥哥,以及雖然有盡到照顧義務卻無法真正付出情感的養母,讓主角有了複雜的情緒與心結。這個元素作者並不能說是處理得不好,只是因為主要故事情節不夠突出,所以就有些掩蓋了這個元素所能發出的亮度。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マスカレード・ナイト

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新作,為「『マスカレード』シリーズ」的第三部作品。
本書故事以高級飯店為舞台,主角則是偽裝成飯店工作人員的男性警察以及女性飯店工作人員。這樣的設定雖然有趣,可以把飯店裡會發生的人情劇與充滿謎樣風味的犯罪事件相結合,並藉以製造出不同層次的敘事複雜度與戲劇張力,但是如何讓這樣的結合言之成理,卻也是一個考驗作者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課題。本書故事以警方接獲告發特定殺人案件之兇手會出現在飯店的匿名密報為起點,讓警方進駐飯店,並讓男主角再度偽裝成工作人員臥底在飯店中,雖然不能說這樣的情節發展完全不合理,但自己還是會覺得,為了一起案情混沌的殺人案件以及來歷不明的密報,警方便如此大費周章、嚴陣以待,好像還是有點脫離現實。
雖然本書故事持續敘述著殺人案件的調查過程,但是閱讀起來卻會覺得其敘事重心是放在女主角如何應付,形形色色之飯店賓客所提出、無理甚至是荒謬的要求。當然這些登場的賓客都是殺人案件的嫌疑犯,而讀者也會預期,作者會把這些看似零散的敘事伏線收束在案件謎團最後被揭開的真相中。只是,或許自己把前述預期拉得太高太滿,所以對於作者最後的表現有些失望。作者讓所有敘事伏線收束在兩個不同的真相上,雖然兩者有所交集,但是對自己而言卻是薄弱而無關緊要。一個真相是某個奧客的種種要求,結果都是為了測試女主角是否適任新職位所設下的考驗,而這樣的情節只能說一點都不真實,畢竟飯店工作人員如此浪費資源只為了摸清女主角的能耐,根本不合情理。另一個真相則是密報者與殺人兇手之間的爾虞我詐,密報者想要脅迫兇手獲利並借刀殺人,而兇手則想封口並逍遙法外;只是作者鋪陳出殺人兇手真實身分與犯案動機的方式,讓自己覺得是相當便宜行事,因為過於曲折的情節設定,反而犧牲掉了敘事應有的沉穩與踏實,讓最後的真相變得太天馬行空而一廂情願,驚奇有餘但毫無驚喜。
本系列作品的基調或許可以說是「面具」。來飯店的人或多或少都掩藏著真實身分或內心想法,而給予這樣的掩藏適當的距離與尊重,或許就是飯店工作人員的「專業」。然而,當總是試圖要剝下犯人偽裝的警察加入其中時,某種程度的矛盾衝突或許就是無可避免。在本書故事所描述的臥底調查中,作者嘗試去描繪前述的矛盾衝突,而其表現平心而論是有一定水準。只是,作者設計通篇故事情節的野心過於強大,太多的曲折讓整體故事像是飄在作者自己的想像世界中,浮在雲端上而沒有落入現實的感覺。自己並非苛責作者想像力太過豐富,而是要表達出自己覺得作者讓本書故事變得過於潦草而頭重腳輕的讀後感。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ワルツを踊ろう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長篇小說新作。本書並非系列作品,也沒有系列作品的登場人物出現在其中。
一個被所任職之外資金融企業裁員的39歲單身男子,因為在城市中已無棲身之所,所以只能返回出生地,住進從死去父親手中繼承而來的老屋。主角的出身地雖然是在東京都內,卻是偏僻到連手機訊號都沒有、整個地區算入主角自己只有7戶人家與9名人口、所有居民除主角外均為老人的老舊沒落地區。在這樣的地區中,固執而各有怪僻的老人們,住在已經年久失修的破落房屋中,懷抱著負面甚至醜惡的各種人性與情緒,例如傲慢、自私、殘酷、冷漠、貪婪、忌妒等,甚至其中5戶還聯手排擠其中一戶被認為是告發當地人溢領津貼作為的老人。
主角自認是來自都市的菁英分子,卻不斷被老人們冷嘲熱諷、蠻橫對待、甚至是豪奪強取;在不願意與這個終將走向荒廢之地區一同破敗的情況下,主角嘗試在當地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甚至有了振興地區經濟的野心。然而,從嘗試為老人們進行理財規劃、分享古典音樂、舉辦卡拉OK同樂會、到透過網路販售有機農產品等行動,不僅均以失敗收場,更是加深了主角與地區其他老人之間的隔閡,同時也將主角逼到萬劫不復的地獄中。在導火線事件的誘發下,主角累積的怨恨最後如同火山一般的爆發,進而釀成了一場殘忍而血腥的悲劇;只是,這樣殘暴的「制裁」行動背後,卻存在著更強大、扭曲而醜陋的報復心,主角不過只是借刀殺人的工具,表面像是親切盟友的人,卻是在背後把主角當傀儡般牽動的黑手。
如果就本書故事的最大轉折、亦即是最後悲劇幕後黑手的真實身分來說,其實並沒有讓人太過意外,或者說,作者的布局太過淺顯,讓人很快就能有所猜想。本書要說是本推理小說,不如說是一齣社會諷刺劇,作者更想表現,亦是花更多氣力在表現的是,人性的愚昧與荒謬,不論是主角自身或者是被封閉在地區內的老人們,其視野的偏狹、目光的短淺、或者性格的缺陷,雖然不能說是反映共通的人性或社會的常態,卻也是在書中所設定情境中所可能存在之真實的縮影。例如主角所籌辦的卡拉OK大會,老人們受邀只是為了滿足其貪婪,搜刮主角所準備的酒與食材,而主角天真地以為會大成功的有機農產品網路販售,在面對大量退貨時,老人們便要求主角吸收損失,如此自以為理直氣壯的霸凌,不都是社會上可能真實發生的場景?
主角不斷意識到自己的菁英身分,鄙夷著周遭的老人們,但是對於他們的蠻橫與粗暴卻又無計可施,只能不斷退回自己的保護殼中,累積負面情緒並自我取暖。現實中,這樣的人或者並非不常見,離開自己的同溫層或者舒適圈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與狹隘。
總之,閱讀本書要著眼的應該是作者的社會觀察與人性嘲諷,至於故事情節的鋪陳或轉折,或者就不用那麼計較其表現僅是差強人意而已。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潔白

根據本書書後「著者紹介」所言,本書作者青木俊在大學畢業後便進入「テレビ東京」從事新聞工作,有派駐香港與北京經驗,並在2013年離開電視台,而本書應該是其第二部小說。或許因為作者是新聞工作者出身,所以本書的文字風格可說是相當淺白直接,雖然有人物心理的描繪,但是通篇敘事並沒有華麗的裝飾,也沒有過度文藝腔的渲染與斧鑿,彷彿是作者投出一記快速直球,決定只靠故事情節來吸引讀者,而不靠文字修飾來增添敘事的韻味。
自己覺得,本書故事在敘述的情節是,龐大的司法體系如何阻止一場誤判無辜者死刑的冤罪得以昭雪,無辜者的女兒如何堅持一定要讓真相大白的信念,以及牽連其中的個人如何選擇做出認為符合正義的行動。當年犯下罪行卻讓他人代為受罰的真兇身分雖然是本書故事的最大謎團,但是本書故事的較多篇幅是在描述,想要翻案的人們如何突破司法體系的層層封鎖,而非當年罪行的重新調查;即使最後被揭露的當年真兇身分讓人意外,並且還是在故事中一開始就已登場的人物,但是這樣很符合本格推理小說原則的情節設計,卻因為本書故事鋪陳的手法,而讓真相的揭露顯得有點潦草而牽強。
其實,本書故事的敘事節奏明快,線性結構的進展讓人可以很輕鬆進入狀況,所以閱讀起來很容易感受到娛樂性,而情節的高潮起伏以及大快人心的橋段,都很恰如其分地讓人可以透過閱讀獲得情緒上的滿足。然而,也因為前述優點,對自己來說,本書犧牲了故事情節的厚度與質感,感覺上痛快來得太過容易,並且是建築在許多巧合之上,而正反兩方陣營也太過涇渭分明,意圖維護司法體系面子的勢力被描繪得刻板而平面。
本書言及了在1990年代被日本警方用來進行DNA鑑定的「MCT118法」,並提到了真實發生、透過再審重新進行DNA再鑑定來廢棄原有罪判決的「足利事件」。只是作者並沒有深入就這些真實事件或元素進行爬梳,而只是當做本書虛構故事的背景輕描淡寫帶過。自己並不會覺得這樣的處理有什麼問題,本書並非紀實報導,自然不應被苛責呈現真實的精準度與深度。然而,本書暗示性且單向地導引對「MCT118法」的全盤否定,以及將本書虛構事件的鑑定錯誤設定成資料造假,是讓自己覺得較為不妥之處,雖然為了營造戲劇效果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由於自己對於科學理性與方法的侷限有所興趣,所以這樣的情節鋪陳就會讓自己覺得有些不足。
書中有提及日本「四大死刑冤罪事件」之一的「免田事件」(另外三件是財田川事件、松山事件、島田事件),並透過短短幾段的引用文去呈現出「無罪になっても、誰もが無実を信じるわけではないという現実」,雖然是個毫不起眼的過場橋段,卻反而引發自己較深的體悟與省思。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AX アックス

日本推理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殺し屋シリーズ」的作品,其中共收錄5篇短篇小說,3篇先前已發表過,2篇則為全新創作。已發表過的3篇具備較獨立完整的敘事結構,讓本書一開始看來像是短篇小說連作集,集結具備常態性登場人物與連貫性背景設定、但個別篇章所敘述者又是獨立完結故事的系列短篇小說作品。然而,全新創作的2篇讓本書變成一本長篇小說,其收束之前3篇故事中的元素,並讓故事情節跳脫一篇一事件的格局,發展出一個不在讀者預期內並將故事情節帶向高潮的完整結局。
但是本書讓自己感覺驚喜的部分,並不僅是前述故事敘事樣態的中途轉變,還有本書個別篇章故事所營造出來的世界觀,是層次多重且融合了不同類型小說的元素。主角是個以文具公司業務之職業隱藏殺手身分的丈夫與父親,準備入學考試的高中生兒子有其體貼父親的成熟面向,而同樣也有工作的老婆則是脾氣大且難以取悅,讓主角常常動輒得咎而必須小心翼翼應對。因此本書便是讓主角處在殺手任務與家居生活的平行世界中,只是故事的敘事是偏重在主角的「懼內」,被老婆的情緒所欺壓,並時不時被兒子伸手救援。
本書的第一篇故事〈AX〉,有完整的謎團事件,而主角在執行殺手任務之同時也透過推理找出真相,即使謎團並不複雜,但是推理小說的類型風格還是完整地被呈現。但是在第二篇跟第三篇故事中,主角的人性面逐漸被描繪得豐富而深厚。從第二篇故事〈BEE〉所書寫出、帶有荒謬感的黑色喜劇,到第三篇故事〈Crayon〉讓主角去面對其現實世界中的孤寂,以及得來不易之友誼如何脆弱如同泡沫的殘酷,推理小說的元素逐漸淡化,而家庭與社會小說的元素逐漸發酵出風味,讓本書故事染上多樣的色彩,也讓讀者無法預期,故事情節之後的走向。
第四篇與第五篇故事,讓主角從殺手轉變成有親情包袱與人性情感的血肉之軀;在第四篇故事〈EXIT〉中,主角想金盆洗手卻難逃一死,而第五篇故事〈FINE〉則是讓主角的兒子在主角過世的十年後,因緣際會地開始挖掘出主角當年看似自殺身亡之表象背後的真相。這兩篇故事將本書故事中的家庭與親情元素放大,雖然其還是有冒險小說的曲折、懸疑與驚險元素在其中,但是其對父子關係的書寫卻為本書故事渲染出另一種層次的色彩與明暗。
其實,本書故事中的各式元素,不論是推理、冒險、家庭、親情或人性等,個別來看都沒有突出或深刻到讓人可以驚豔或拍案叫絕的程度。只是本書的突出之處在於,其將所有元素毫無匠氣地融在一起,加上黑色幽默與人性觀察的調味料,把故事的風味烹調成別具特色且無法預想,但又一嘗便能體會其不強烈但恰如其分的美好。故事情節簡單不複雜,但閱讀起來卻又有娛樂性與樂趣,不是特別高潮迭起或刺激,但又有新鮮感與創意在其中,或者是本書能被給予正面評價之主因。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短編学校

集英社依據特定主題設定,挑選10位作家在2008至2012年間所發表的短篇小說,所集結成冊出版的短篇小說選集。然而,本書其實是將同一個出版社曾在2012年出版的一系列文庫本短篇小說選集所收錄內容進行二度編輯後的結果,所以既非作家們的最新力作,編輯理念亦非新的想法或構思。更重要的是,如果硬要說,本書所設定的主題或者是「青春小說」,但是用一個模糊而空泛的概念做為依據,來挑選出內容風格如此迥異而紛雜的10篇短篇小說,結果就是讓自己覺得,出版社不管原來所選擇的作品其實品質良莠不齊,且編輯理念也不夠細緻成熟,卻只是想要用舊酒裝新瓶的技倆再撈一筆,實在未免過於小看讀者。
自己之所以購入本書閱讀的原因是因為其中收錄了一篇米澤穂信的作品,同時自己也被一次可以讀到10位作家作品的「成本效益」所吸引。米澤穂信的〈913〉是本書中最具有本格推理風味的一篇作品,雖然當初是自己的誤解,本書其實並沒有被設定成推理小說選集,但是有這樣一篇質感還算不錯的短篇推理小說被收錄在其中,還是會讓自己的閱讀更有樂趣。
今野緒雪的〈ねむり姫の星〉是篇帶有科幻色彩的青春愛情小說,而之所以不倒過來說其是一篇描述愛情的科幻小說,原因是因為如果抽離科幻元素,則對自己來說本篇小說所描述的故事其實有點乏善可陳。
從某個角度來說,山本幸久的〈マニアの受難〉是本書中讓自己最有觸發的一篇故事,雖然其實就短篇小說而言其有很多缺陷,諸如敘事節奏不夠流暢,鋪陳過於凌亂而減損了故事主題所可以引發的共鳴等。一個人總會有那麼一刻,需要認清自己的生活雖然感覺像是在為自己而活,其實只是渾渾噩噩,而現實所要求的平庸無趣,卻是人可以踏實存在的最穩固基礎。即使是孤獨還是必須前進,正因為人生必須如此,所以從虛妄而薄弱的自我中解放,以從眾而了無特色的樣貌往前踏出每一步,或者才是穩紮穩打的過生活。自己以為,本篇故事或者也是最符合本書所設定主題的一篇故事,因為青春的青澀幻滅正是故事中所要敘說的狀態,所以即使敘事表現差強人意,但所傳達意念卻有可取之處。
吉田修一的〈少年前夜〉是把一個原本可以書寫出一些細膩情感的題材,處理得過於平庸。而辻村深月的〈サイリウム〉,則是把一個其實沒有什麼深入刻劃之必要性的題材,寫得偏執而極端。前述兩篇短篇小說對自己來說都是優點無法掩蓋缺點的作品,不過因為自己對於其所選擇題材也沒有太多的共鳴,所以對於其無法適當將題材既有素質做最好發揮這個問題,並不會感覺到太強烈的惋惜情緒。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ネメシスの使者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長篇小說作品。在以司法體系為背景的謎團事件中,加入死刑是否應該存廢以及對被害者與其家屬之正義應該如何被實踐等的論辯,本書想要藉此拉大推深其所書寫敘事之格局的企圖相當明顯。本書除了讓在作者其他作品中登場的人物出現在其敘事中外,也因為其敘事格局拉大推深的緣故,所以有看似並無太多關聯的人物出現在其中,如何收束這樣表面上有點雜亂的鋪陳,並且讓故事有層次與轉折,或者就是對作者寫作功力的一種考驗。
作者是否有成功地通過前述考驗?自己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作者表現差強人意。雖然故事的展開是讓人意外的轉折,同時這個轉折也讓所有看似散亂的鋪陳都有所歸納,但是太多透過書中人物之口所陳述的論辯或主張,既使不能說跟本書故事無關,但是還是影響到自己在閱讀時對本書的投入,讓本書故事對自己來說有種賣弄的匠氣。
已經定讞的殺人案件,其加害者家屬被人用當時殺人案件的同樣作案手法所殺害;這個不知身分的兇嫌在犯案現場留下「ネメシス」這個傳達報復意涵的訊息,讓辦案方向被導引到調查是否為當時殺人案件之被害者家屬所為。「ネメシス」犯下連續兩起案件,案件的共通點是死者均是過去殺人案件的加害者家屬,當時案件的加害者因為犯行太過殘酷而被認為應被判死刑,但是兩案均由同樣的法官審理,其僅對犯人判處無期徒刑,並因此獲得「温情判事」之名號。透過第三起案件之加害者家屬的協助,警方成功設下圈套逮捕「ネメシス」,其真實身分雖令人意外,但更大的轉折是這個兇嫌其實有真正的報復要完成。這樣的故事本身其實算是構思巧妙,只是由於其設定是兇嫌出自恨意而透過環環相扣的計謀來遂行原本很難完成的報復,兇嫌這樣的情緒強度,以及其計謀最後能夠成功的關鍵存在太過符合其預想的「剛好」,讓自己感覺是減損了故事本身能讓人有所共感的效果。
「温情判事」在故事中從未承認自己是死刑廢止論者,其孫女被人殺害的過去經歷,讓其不對犯人判處死刑的作為看來是出自對某種道德原則的堅持。本書故事的最後,讓「温情判事」告白其做出看似量刑較輕之判決的真正理由,而這個告白顯示出人心深層的陰暗。恨意真的可以消除?看似溫厚的人是否真的毫無殘忍的一面?人的舉止行動是否真的都如同所見的動機單純?對自己來說,前述本書故事的最後橋段是拋出這樣的問題,只是雖然其可以說是收尾性質的收束故事最後一條伏線,所以並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意義,但是要說其是為故事畫龍點睛也是過譽,自己的感覺比較偏向,其僅是點綴,有放煙火的效果但是餘韻有限。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恋愛仮免中

集結5位作家在2015年至2016年間所發表的短篇小說。雖說書名給人感覺各篇故事應該都是以「戀愛」為主題,但是實際讀來卻必須說,各篇故事並不僅像是羅曼史小說般地聚焦在美化與淺薄化戀愛這件事,而是觸及其他層面的人情與現實。「仮免」是個自己必須查字典來確認其意義的詞彙;當自己理解其意義應該是指一種具暫時過渡性質、讓人可以進行道路駕駛練習的駕駛執照時,書名的意涵便立體了起來,而5篇短篇小說被集結的核心意念也變得更清楚。或者這麼說,本書中各篇故事都是在書寫,書中人物在面對某種人生際遇的當下,學習、摸索或適應著自己的複雜情緒或幽微情懷。
〈シャンプー〉的作者是出過唱片的女演員中江有里,後來開始創作劇本與小說,但這個資訊自己在閱讀當時並無所悉,也因此可能少了一點偏見。一開始是少女暗戀在美髮店替人洗頭的青年,而後劇情一轉,少女在學校受到霸凌,而因為青年幫忙解決問題,導引少女去面對一個具衝擊性的真相。故事情節其實很肥皂劇,但是作者處理得並不煽情,故事收尾的方式也是點到為止地帶有餘韻,所以雖然故事情節可以觸發人省思的空間不大,但是閱讀所能獲得的娛樂性卻不差。
故事情節較有懸宕感的是原田マハ的〈ドライビング・ミス・アンジー〉。從大公司董事轉職為計程車司機的主角,遇到一名失婚的美國女性觀光客,在主角連日接送女性觀光客並為其導覽京都名勝風光的過程中,女性觀光客為何要來京都觀光的原因被揭露,而原本主角及其女兒之間存在尷尬與疏遠的關係,也因為女兒懷孕而有了轉變的契機。本篇故事從主角喪妻轉職開始鋪陳,感覺情節展開有許多可能卻又不會感覺凌亂,而最後結局的收束簡潔卻完整,給人一種愉悅但不刻意的感覺。
奥田英朗的〈あなたが大好き〉則對自己來說有點平庸。因為怕過了適婚年齡還未結婚而焦慮的女性,對於辭去正職工作跑去壯遊的男友絲毫沒有考慮現實與未來感到不滿,在友人介紹條件不錯的結婚對象後,決定與男友分手,但在分手後重新檢視愛與婚姻的意義,最後仍然回到男友身邊,決心一起面對未知的未來。這樣的故事就是四平八穩地說著陳腔濫調,只是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不差,所以讀來也還不會太無趣。
在〈アポロ11号はまだ空を飛んでいるか〉裡,荻原浩帶著讀者去旁觀一對相識多年且無法生育的老夫老妻,丈夫在面對妻子因病來日無多的情況下,回憶起當初相識的點點滴滴,以及當下所懷抱的傷感、懊悔、不安等情緒。雖然故事情節沒有劇烈的起伏轉折,但是清淡平實的筆觸卻勾勒出很紮實的情感,是篇簡單卻有韻味的作品。
窪美澄的〈銀紙色のアンタレス〉講的是個單戀無法獲得回應的循環。在以海邊小鎮做為故事背景的情況下,作者雖然沒有進一步書寫故事中人際關係的可能糾葛,但是其所描述的人性與情感在海景的襯托下,有種淡雅的哀傷,不沉重卻能讓人有所觸動。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The Big Sleep

「經典推理小說探索計畫」(又是自己任意規劃的閱讀計畫,但其實其時程、選書等細節均沒有定案)的首部作品。本書被英國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選為「the Top 100 Crime Novels of All Time」的第2名,亦被美國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選為「the Top 100 Mystery Novels of All Time」的第8名,所以被稱為「經典推理小說」應該不會受到太多質疑。
據悉作者Raymond Chandler是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因為失業所以才在已逾40歲的年紀投身寫作。本書做為在1939年首次出版的作者第一本小說(當時作者已逾50歲,且作者生前僅出版過7本小說),其文字風格與故事情節或無法避免地有種時代感;但是映襯在前述時代感之上,作者個人的風格與特質還是能讓讀者清楚地感受到,雖然自己這樣說可能有些武斷,因為畢竟自己是第一次閱讀作者的作品,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支持自己所感知到的「作者風格特質」。
透過簡潔平實的文字,作者描繪出一個對自己來說其實是相當有格調、有為有守的硬漢型職業私家偵探來做為主角。作者沒有為這個主角設定太過難堪或者處處不順心如意的私生活,也沒有讓其有永遠演不完的內心小劇場或讓其總是深陷麻煩的人際關係中。在單刀直入而平鋪直敘的敘事裡,主角沒有動不動就展現出陰沉或負面的人性,也沒有總是在試探道德的底線,反而是常常謹守原則,呈現出一種正派角色該有的行事作風。
有趣的是,本書的敘事雖然可以說單刀直入到幾乎可以說是呈現出一種完美的線性結構,但即使作者是順著時序在描述主角的調查過程並讓主角遭逢不同事件,其情節轉折的懸疑性卻不能說是營造得不夠充分或深厚。一開始或者自己可以猜想到,那個一直行蹤成謎的失蹤者可能不是跟人私奔而是遭人殺害,但是為了什麼原因被殺以及被誰所殺,卻還是要等讀到最後故事結局時,被主角的推理所「告知」才恍然大悟,同時對於作者所寫出的意外真相並沒有不合情合理或先前敘事無法支撐之處,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重點是,本書的故事絲毫不複雜,也沒有給人故弄玄虛或故布疑陣的炫技或匠氣感,但是對自己來說,在閱讀時還是無法輕易猜到故事情節的走向,有種雖然是沿著一條筆直的道路往前走,但是卻一直被一團淡淡的迷霧包圍,無法確知自己會被這條路帶到哪裡的感覺。
要說本書中最濃重的時代感,或者是作者筆下的女性角色。不論是主角委託人的兩位女兒,或者是其他涉及事件的重要關係人,書中的女性總是偏情緒化,甚至是完全無法控制自己脫序的行為,總是製造問題與麻煩,甚至引發書中故事所描寫的一連串事件。因此,要說本書有什麼瑕疵,對自己來說或許就是書中人物被刻劃的不夠立體,甚至是帶有偏頗價值的刻板印象在其中。當然這是本通俗娛樂小說,作者的創作活動不過就是為了餬口才發展出的事業第二春,所以強求作者應該花心思去發展人物性格特質或者反思人性課題,可能過於不切實際。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The Thirteen Problems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11部作品。本書為作者在1972年所自選的十本偏愛作品之一,而作者給的選擇理由相當簡單:「a good series of stories」。本書為「Marple系列」的作品,而作者在其中使用了一個雖不能說沒有創意與巧思、但其實仍脫不出刻意匠氣的框架,來整合串接13篇實為獨立故事的短篇小說。前述框架其實沒有讓個別故事的實質內容產生任何進一步的互動、呼應或連結,但是透過設定在聚會中複數參與人物各自講述出一個謎團事件讓在場其他人推理事件背後真相的敘事形式,作者讓Marple這個偵探角色的獨特形象更加鮮明。雖然Marple做為一個特色人物,在書中的鮮明形象不見得帶給讀者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感或貼近生活的日常感,但是做為通俗娛樂小說,其讓閱讀所能產生的趣味性,或者比人性刻劃是否能夠發人省思或觸動人心更為重要。
做為一個不曾離開所居住小鎮的獨居老婦人,Marple感覺並非見過大風大浪或者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人;然而,在眾人不看好甚至質疑其推理能力時,主張人性是有其共通之處、從小鎮瑣細日常八卦中也能見微知著地悟出大道理的Marple,卻總能撥開籠罩在謎團事件上的迷霧,在眾人迷失方向時精確指出事件背後真相。雖然表面看來是個總在從旁審視,或者說難聽一點,從旁窺探他人生活的普通婦人,但是Marple卻能活用其侷限在小鎮範圍內的生活經驗與知識,並將之幾乎最大限地發揮來整理分析事件的相關事實,這樣的反差被作者反覆操作來產生個別故事的娛樂性與戲劇效果。做為一個辨識度很高的「神探」,Marple這個人物不只個性風格獨具,更是體現作者獨特的人性觀察角度與美學。
不過,做為一本在1932年首度發表的推理小說,在其中個別故事裡被使用來隱蔽真相或混淆視聽的詭計,時至今日讀來,有些已經略顯簡單或者不合時宜。當然,前述問題的成因之一或許是,後來的推理小說作家參考了或甚至是模仿了本書故事中的橋段,而任何一個會讓人在第一次讀到時感覺意外與驚喜的巧妙構思,都會因為後續模仿者眾而逐漸平庸化。自己在讀完後有個印象是,在本書故事中太常出現運用張冠李戴手法來製造錯誤認知的詭計(當然,這是沒有經過仔細分類統計的主觀判斷),而由於這些詭計可以被某個程度地類型化,所以也就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減損自己對個別故事結果的驚喜感與期待度。
在〈Motive v Opportunity〉中,作者設計出以隱形墨水書寫遺囑而後讓文字消失,藉以製造不可解現象的詭計,而這個詭計讓自己讀來頗有印象。然而,對自己來說,這個印象卻是正面與負面評價參半。當隱形墨水這種在日常生活不算常見的物品,出現在一篇自己期待會有一定表現水準的短篇推理小說中並成為破案關鍵時,自己不免會懷疑,作者是否是過於便宜行事,所以偶爾馬有失蹄地對於謎團設計失去應有的嚴謹。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The Unseen

2017年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Shortlister,作者為挪威小說家Roy Jacobsen,將挪威文原作譯成英文的譯者則是Don Bartlett與Don Shaw。由於是本翻譯小說,所以無法確定英文譯本是否能忠實傳達原作的文字表述風格,特別是當自己在閱讀英文譯本時,有感覺到作者敘事的獨特美學,但這是否是翻譯的「誤譯」或「加油添醋」,在自己有辦法閱讀挪威文原作之前都是無法有確切解答的問題。然而,自己或可以合理推論,英文譯本中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化繁為簡的內斂無修飾文字風格,應該是還算「忠實」地從挪威文原作中翻譯而來,因為譯者應該不會不「專業」到,刻意把作者原本寫得很華美的句子,自己裁剪成直白、平鋪直敘而簡短的句子,也應該不會「厲害」到,可以讓這個「刻意」把敘事的簡潔變成非常美好。
本書所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很獨特情境中的故事:生活在一座孤島上的一家人,是島上的唯一居民,經濟來源是島上的資源,要與本島或其他島嶼聯繫都必須仰賴船運。島上資源有限,生活又必須被無法控制之天候等自然條件所左右,努力尋求自給自足的一家人,並不能總是如願地獲得安穩生活,而總有落入貧困的時候。家人間因為不同想法而有所衝突,個別家人因為種種因素離開島嶼而後又再回來,還有既有家人的死亡與新家人的加入等,故事中的人際關係感覺可以肥皂劇化到情緒波瀾起伏,但是作者卻沒有選擇向讀者拋出沉重的情緒或深刻的體悟,而是讓故事停在很日常、很清淡、很簡樸的氛圍之中。對人性是深入而細微地探討與刻劃,但敘事卻鋪陳得宛如只是交代日常所發生的事情,情緒寫得直接赤裸卻不咄咄逼人,對故事人物的幽微心境寫得很細膩,卻讓人無須透過大量的修飾文字便能找到與前述心境有所共鳴或觸動之處。
例如,當故事女主角繼承島嶼產權時,作者是這樣寫的:「Ingrid is terrified. But she also grows, inside, and reads everything that is written in the deeds…」。作者將一個其實還不能說已經完成長大成人的女性,意識到自己必須承擔起一個家的時候,所懷抱的複雜情緒與幽微心境,僅用寥寥數語就寫得貼切而深刻:即使恐懼卻還是無可逃避地挺身面對所有事情,雖然像是一瞬間長大,但其實內心裡卻還是有某個部分從未跟上現實的變化。作者在故事中書寫了幾個人物,其實都有同樣的特質,一方面感覺他們都是很早熟地必須面對現實生活環境的殘酷與無能為力,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都沒有真正完全社會化與長大成人。人生際遇如此無常,必須面對的無奈還是得應對與處理,只是人的被迫長大或許總是不能如此完全,在面對某種現實的時候,人也失去了選擇變成另一種人的可能,而這個可能所會帶來的成長便也永遠不會出現在人的生命之中。
本書故事並沒有打算為讀者開拓什麼視野。被本書故事留在被海環繞、面積有限的島上,讀者雖然很近距離地看到書中人物如何應對自己的人生困境,但是本書故事並不是要給讀者什麼樣深刻的體悟或啟發,而是很直接而洗鍊地告訴讀者,這就是一種人生,可以從中有很多想像與省思,但是這樣悠長深遠的意境,請自行挖掘。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満月の泥枕

日本推理小說家道尾秀介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過去讀過作者一些作品,雖然沒有讓自己成為看到作者發表新作便有衝動想要購入閱讀的追隨者,但是至少讓自己每每在得知作者又有新作時,會有好奇心並將之列入購書可能清單中。當然,這樣對特定作者作品所抱持的主觀預期心理,會隨著對每次閱讀作品所給予的評價而有所調整。而自己對本書的讀後感,則或許可以說是會讓自己減損對作者之後發表作品所可能抱持的好奇程度。
一群各有特色與背景經歷的非社會主流型人物,因為同時居住在一棟出租公寓等因緣際會,跟著主角涉入一場大膽熱血卻又有點荒唐無稽的冒險行動中。這樣的情節對自己來說有種既視感,雖然自己沒有閱讀足夠量的作者作品來做為基礎,可以據以論斷這是作者所書寫故事的其中一種可被類型化之態樣,但是至少在自己所閱讀過為數僅少的作者作品中,印象所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節設定。
這樣的故事情節其實可以創造相當的娛樂效果,只要個別人物設定形象鮮明、風格獨具,冒險行動過程波折不斷、而結局又出人意表。然而,本書的表現對自己來說卻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主要原因在於,主角等人被牽扯入的事件本身其實有點荒謬,一個少年漏洞百出的謊言如何取信於大人,實在有點匪夷所思,而主角等人為何會因為這個事件而決定採取行動的理由,更是沒有太大說服力。冒險行動本身有點過於幼稚且沒有現實感,也無法讓人讀來有種熱鬧華麗的感覺,因為其幽默喜感或張力效果均不足,讀完之後只有種看到東施效顰卻不知該做何反應的空虛感。
描寫某種人性中的脆弱與幽微情感,或是述說在困境或低潮中仍抱持微光般希望的故事,可以說是自己過去從作者作品中能夠看到的正面元素。本書主角因為未能妥善處理揮發性溶劑而意外讓自己的女兒喪命,自責悔恨情緒讓主角生活失去節奏步調,婚姻失敗且欠下巨額債務。為了躲債而搬遷到新城市重新開始生活,卻因為其兄長的死亡而讓其負擔起養育姪女的責任,而與姪女的共同生活,像是對主角喪女之痛的一種情感救贖與撫慰。當初選擇拋家棄女的姪女生母再度出現主角面前,想要爭取姪女的監護權,進而誘發主角去思考如何選擇才是對姪女最好。故事最後主角內心呼喊著希望能繼續跟姪女共同生活的期待,雖然作者沒有交代後續的發展,但是明顯地作者是希望帶出一個讓人感覺溫馨正向的結局。
不過對自己來說,作者在本書中所處理的人生逆境以及在逆境中如何自處等課題,其實有點膚淺單薄,少了啟發或感動人心的力道。更重要的是,主角自身的經歷與其被牽扯入的事件間並沒有太大連結,雖然主角對於事件真相背後關鍵人物的際遇有種感同身受的共鳴,因為兩人所經歷變故有相似之處,但坦白說,作者對於主角的刻劃過於平面淺薄,所以即使作者很明白地想要讀者把主角個人經歷與當前事件做一連結,但是自己讀完後卻還是覺得整本書所書寫的故事是浮在半空中,很空洞也很不實際。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フォークロアの鍵

日本推理作家川瀬七緒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過去曾經讀過作者的另一部小說《桃ノ木坂互助会》,而雖然自己亦有購入作者「法医昆虫学捜査官シリーズ」其中一本的文庫本版本,但是迄今尚未著手進行閱讀。自己購入本書的原因說來有點單薄,不過就是在當時瀏覽amazon.co.jp網頁時,看到本書的讀者評價還不錯而內容介紹也還算有趣,為了填補自己如同無底深淵般的購書慾望便衝動下訂,但是要說自己對於本書有什麼樣的期待,倒不如說是自己是保持自負風險的最壞打算,對本書感到無所預設的好奇。
而讀完本書後,持平而論,自己正面的讀後感是多於負面,所以購入本書還算是賭得成功。一個研究主修民俗學的女大學生,來到收容罹患失智症老人的照護機構,希望從老人們的殘存記憶中挖掘出具有民俗學意義的鄉野傳說。女大學生像個入侵者般地介入照護機構的日常,所以其無法獲得機構工作人員的友善對待;而抱持形形色色妄想、行動需要時刻被注意的老人們,也讓女大學生必須思索出方法來適應與面對。女大學生發現一名失智症症狀嚴重的老婆婆,其不但像是有計畫性的嘗試逃脫,其看似毫無意義的夢囈亦可能是有其邏輯與意義,所以女大學生決定投入調查,找出夢囈背後的意義。另一方面,一個因為無法承受母親望子成龍壓力而開始輟學的男高中生,其對於祖父母的殘存印象成為可以回答女大學生網路提問的線索,所以其在提供資訊後便進一步成為女大學生調查的幫手。兩人到老婆婆的出身地查訪,並在照護機構中其他老人「集思廣益」的協助下,兩人最後找出了令人意外的真相,雖然老婆婆的記憶錯亂,但是其行動卻是充滿善意且必要。
本書的敘事軸線雖然並非單一,但是結構算是工整而不紊亂。敘事節奏可說是明快而不拖泥帶水,情節本身的懸疑感與不可預期性也算是表現不差。許多並非敘事主軸線的橋段是被用來在故事中摻入現實感,而結局雖然不是翻轉,但也是不在可預想範圍內的出人意表。總之,就閱讀的娛樂性來說,本書算是不負期待。
只是,本書還是有些瑕疵,雖然不能說是壞了整鍋粥的老鼠屎,但是還是比瑕不掩瑜來得程度嚴重一些。被收容在照護機構中的失智老人們,其外顯症狀以及生活能力都有點不符實際,在進入故事後半後,老人們的認知與推論能力甚至可以說是顯得過分「正常」。雖然作者的主要創意便在於,透過失智症老人的記憶錯亂,將過往風土民情中的殘酷經驗與當下的犯罪行為相結合,但是不論是女大學生找出真相的過程,或者前述結合本身,都是過於浪漫的「巧合」,禁不起太多現實性的檢證。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宮辻薬東宮

完全是因為對於本書編輯企劃的好奇,想看看這樣的發想實際執行起來會產生怎樣的成果,所以才購入本書閱讀。
本書嶄新的編輯企劃是,由5位日本推理小說家以接力賽的方式,歷時兩年全新創作出5篇短篇小說,然後再集結出版。首先由宮部みゆき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結果是走驚悚風格)創作出一篇全新短篇小說,接著再由辻村深月閱讀宮部みゆき的創作,以接力延續其主題(但是這個主題為何是由接力者來解讀)的型態全新創作出下一篇短篇小說,然後依序再由薬丸岳、東山彰良、宮内悠介接力創作,每個人在閱讀過前人所創作的新作後,以自己的方式接續主題,書寫出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以前述方式,5位作家集體創作出「前代未聞の『ミステリー短編バトンつなぎ』」,在沒有預先設定共同創作主題的情況下,由作者在接力的過程中自行發想應延續的創作主題,這點特色或許是這個編輯企劃最讓自己有所期待之處。
而大體說來,自己對前述編輯企劃被實際執行後所產出的成果,是覺得有趣而滿意的。參與的作家自然都不是省油的燈,在除了第一人外至少都讀過部分其他作品、並且知悉最後集結出版時還是會面臨比較的情況下,還是會拿出真本事,所以即使個別作品的表現不能說是毫無瑕疵,但是整體表現還是有一定水準。
宮部みゆき的〈人・で・なし〉做出接力賽的第一棒,可以說是為之後的創作設下不算太低的門檻,同時也可以說是提供了相當寬廣的空間給後面接力的作家,讓其去發想可以延續的主題。結合出現異象的房屋、發生異變的照片以及最後出人意表的主角另一面,這篇作品不僅就獨立的短篇小說來說,是篇轉折無法預期、懸疑感與娛樂性都表現不俗的作品,就接力創作來說,其也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會想像但又無法完全掌握,接力創作者會如何從中汲取元素來發想出可延續的創作主題。
接力創作的第二棒辻村深月,立基在其所擅長的女性情感與家庭人際關係描寫上,延續宮部みゆき所設下的驚悚懸疑風格,以發生異變的照片做為延續創作主題,寫出〈ママ・はは〉這篇讓自己感覺表現相較宮部みゆき並未遜色太多的作品。薬丸岳接棒後並沒有持續挖掘發生異變的照片還有什麼創作的可能,反而以宛若被附身般變成另一人的主題,來延續辻村深月作品中以同一人但又不同一人的懷疑製造出懸疑驚悚效果的手法。
東山彰良則是以替身的概念做為其延續自前作的主題,雖然自己無法理解其以為何必須要以台北街景做為故事發生場景。宮内悠介的作品讓自己有點小小失望,因為相較其他作品顯得平庸,並沒有延續懸疑驚悚的氛圍。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月の満ち欠け

日本小說家佐藤正午的長篇小說作品,為2017年上半期直木賞受賞作。
自己讀完本書後查了一下,目前在amazon.co.jp網站上所發表的讀者評價,給本書的平均分數為5顆星中的4.4顆星,其中有18人給了5顆星的高評價,但也有2個人給了2顆星以及1個人給了1顆星。至於為什麼自己要參考其他人對本書所給予的評價,原因在於自己不太能夠理解這次直木賞選考委員的品味,所以想看看,其他人如果喜歡本書,到底是看到本書什麼樣的優點。有一則5顆星的評價認為本書是「究極の愛の形をミステリアスに描く」,另一則則是說「賛否はあれど、書き手の表現したい事に、読み手の自分は引き込まれました」。不過,自己的讀後感卻是比較偏向於認同一則2顆星評價的意見,其認為本書「ストーリーが粗雑にして浅薄、文章も稚拙」。
說得簡單一點,本書講的就是一個轉世輪迴的故事,一個名為「瑠璃」的女性,多次轉世並尋求再次見到在第一世邂逅的愛戀。當然,作者的創意巧思在於,其沒有使用直球正攻的手法去鋪陳故事,而是透過與轉世女性有密切關係之複數男性角色的觀點,來陳述這個超現實而離奇的故事。作者很有技巧地呈現出,有某些相似的人物特徵、卻又有個別經歷與性格差異的複數男性角色,並透過描繪他們的人生以及與轉世女性間的牽連互動,來推進本書的敘事,並製造出帶有懸宕感的氛圍與節奏。作者所書寫的男性角色,其人生經驗或心理情緒,或有讓人可以投射或省思之處,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而是自己認為本書精彩之處。
然而,即使有前述的優點,但是本書能夠得獎還是讓自己匪夷所思。本書對自己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完全無法讓自己投射情感或產生共鳴的故事情節。轉世而保有前世記憶的女性,雖然外表年齡是青少女卻有成人相當成熟的內心,其一再像是想要擺脫束縛般地,嘗試去見到自己第一世的愛戀對象,但卻也因為如此製造出不少波折與事端。這樣的執著不能讓自己有所共感,保有前世記憶卻沒有其他掙扎或迷惘,只是不斷嘗試尋找特定人物,這樣的情節也讓自己感覺單薄而無趣。特別是當轉世輪迴的設定已經早早破梗而讓人可以猜想得到時,通篇故事的情節就變得拖泥帶水,即使作者加入一些軼事橋段,但也拯救不了故事主軸情節令人乏味的重複與瑣細。
轉世輪迴的女性是故事的核心,卻也是被描繪得最模糊而平面的角色。雖然幾個男性角色的人物刻劃有其立體感與深度,但老實說,並不會讓自己感覺趣味盎然,進而觸發自己更多想像,就算能夠引起自己的一些省思,但也不足以讓自己不去計較故事本身的淺薄無趣。在人物不太有趣、故事又不能讓自己有所共鳴的情況下,本書的獲獎對自己來說,就是本書所引發的最大懸疑。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かがみの孤城

日本推理小說家辻村深月的長篇小說新作。
作者使用童話幻想的元素,去營造出一個非現實同時也是讓故事人物逃離其現實的虛構世界,並在懸疑氣氛越來越濃重的敘事中,讓故事主角,一個因為受到霸凌而承受心理壓力無法上學的女中學生,進入前述虛構世界。故事主角一方面在虛構世界的重重謎團中,結交其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結交的朋友,進而經歷充滿童話氣息的冒險,另一方面卻又因為可以遠離自己所身處的現實,而有了正視並突破現實困境的可能。
對自己來說,作者是無意去處理中學生無法上學這樣一個複雜的教育、家庭以及社會問題;像是交待故事背景般地,故事主角在其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雖然占據相當故事篇幅,卻沒有被很衝擊地或很有力道地深刻描述,反而僅像是在說個回憶,被很平鋪直敘地、甚至是很也無風雨也無晴地鋪陳出來。當然,這是自己武斷甚至偏頗的觀感,因為持平而論,作者其實有嘗試要很細膩地描繪故事主角的恐懼、委屈、怨懟等情緒;只是對自己來說,作者的筆觸太過詩意夢幻,太過簡潔淡雅,所以其所描繪的情緒顯得稚嫩、顯得有氣無力、顯得為賦新辭強說愁,雖然要說這是符合故事主角的人物設定,也是說得過去。
本書的娛樂性在於,虛構世界相關的種種謎團以及謎團到最後如何被自圓其說地「合理」解釋。七個年齡相近的中學生,透過各自家中發光的鏡子來到了由狼少女所主宰的城堡,而身為成員之一的故事主角很快就發現,在應該上學的時間可以來到這座城堡裡的中學生,都是有著無法上學問題的人。為何是這七人,七人各自有什麼遭遇,彼此之間有何牽連,城堡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為何這七人被要求尋找可以實現願望的鑰匙,又為何城堡開啟的期限是一年並且會在一個特定日期關閉等,作者堆疊這種種謎團並藉以構築出一個懸疑感濃重的敘事,並且在最後收束所有伏線的結局中,給了這種種謎團有趣而出人意表的「合理」解釋。
綜上所述,一方面自己並不覺得,作者選擇中學生無法上學這個題材,是打算透過說故事來深入探討這個社會現象或啟發讀者視野更廣的省思,另一方面又覺得,作者使用童話元素來書寫一個其實本質上可以說是青少年冒險的故事,構思巧妙且布局縝密,讓原本認為本書故事情節可能流於簡單的擔心變成多慮。因此,自己有了矛盾的讀後感,覺得自己是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卻也認為自己是讀了一個沒有什麼啟發性的膚淺故事。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江神二郎の洞察

日本推理小說家有栖川有栖「江神二郎シリーズ」的短篇小說集,単行本版本在2012年10月出版,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是在2017年5月所出版的文庫本版本。根據書後〈初出一覧〉所揭櫫的資料,本書所收錄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者是在1986年所發表的〈やけた線路の上の死体〉,而根據作者在其〈単行本版あとがき〉中所言,這篇短篇小說也是其「記念すべきデビュー短編」。
本書所收錄的短篇小說是按照故事所描述事件的發生時序來編排,所以按照次序閱讀本書中各篇故事,就像是跟隨故事敘事者,即學生時期的「有栖川有栖」,經歷在其加入「英都大学推理小説研究会」(EMC)後到系列作品另一個重要人物「有馬麻里亜」(マリア)加入同一社團的這一段期間內,敘事者與其他社團成員所遭遇的各種謎團事件與嘗試解開謎團的推理過程。各篇故事中所描述的謎團事件涵蓋不同性質,包括但不限於:日常生活之謎,例如為何有數面之緣的女子完全無視敘事者的呼喚;出自惡作劇心理的小奸小惡,例如拿走室友的重要物品並使用小技巧混淆關係人視聽;紙上談兵的推理遊戲,例如討論社團成員在其所創作的推理小說中所描述事件的真相等。
閱讀本書中的各篇故事,讓自己有種閉塞感與沾黏感,想來原因應該是,故事中有著占據相當篇幅且形態略顯生硬匠氣的推理邏輯論辯與推理小說史研究吧!由於故事背景是設定在大學裡業餘研究推理小說的社團,所以故事情節的發展模式往往是社團成員在生活中遭遇謎團事件,而後半像是打發時間的遊戲、半像是賣弄知識的清談般地,成員開始以不必然會與事件產生任何實質關聯的形式,各自進行其對推理所抱持理論或概念的實踐。因為前述模式,所以書中故事有相當篇幅都是社團成員間的對話,或引經據典,或論辯推理的本質或方法,而這樣的元素讓其實比較想閱讀謎團事件本身情節發展的自己,容易感覺閱讀興趣被淡化,進而讓自己的閱讀焦點逐漸模糊渙散。
如果說故事中所描繪的各社團成員可以有比較立體的人物刻劃或者比較深刻的性格背景設定,則或許可以增加本書各篇故事的厚度與質感;只是很可惜的是,或受限於篇幅,或因為作者對於議論推理小說史與探討推理邏輯理論的興趣高過對小說登場人物的書寫與刻劃,個別成員的人物像其實很平面而貧瘠。即使是故事的靈魂人物,亦即是扮演偵探角色、因為不明原因延畢多年的社團社長,其面貌或性格也是相當模糊;硬要說其有什麼可以帶給人印象的特質,就是過人的推理能力以及讓人無法摸清的神祕感而已。
雖然本書各篇故事中的謎團事件,其設計不能說沒有一定水準,而各篇故事從推理到解出真相的敘事情節也算有轉折起伏,但是因為過多的清談對話以及個別人物無法在故事中以具備自我風格與生命力的方式顯示其存在感與獨特性,所以讓自己的閱讀變得有點折磨,常常會跟不上敘事節奏或者無法進入故事情境之中。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あとは野となれ大和撫子

日本小說家宮内悠介的長篇小說新作,目前為2017年上半期直木賞的候補作。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亦曾獲選為2016年下半期芥川賞的候補作,能夠跨越藩籬先後入圍分別針對文藝小說與大眾小說所設立的文學獎項,或許可窺知作者創作選材的廣度。
本書是幻想虛構風格鮮明的奇想小說,但是其中的現實元素,不論是具備歷史、地理、政治或經濟之性格,卻又有相當的分量。在虛構與真實交織的敘事脈絡中,作者表現了其馳騁想像力卻又正視並省思現實的說故事才華:在一個所設定之地理位置可以在世界地圖上實際被標出、但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國家裡,總統在公開場合被暗殺,而國會議員紛紛離棄國家逃難;一群被收容在名為「後宮」之處所、自幼失怙或身世背景有故事的女子們,假借一紙偽造的總統遺詔,開始自組內閣並奮力對抗接踵而來的內憂與外患。故事中被虛構出來的國家,國境涵蓋因環境破壞而被沙漠化的鹹海,擁有鄰國覬覦的油田卻也有水源匱乏的問題;在中亞詭譎複雜的局勢中,舊蘇聯時代受蘇聯統治的影響尚未遠離,境內逐漸興盛的反政府組織運動卻又有如芒刺在背。如此將一個虛構的故事場景架設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以及實際存在的區域情勢中,作者一方面讓其想像力毫無需要受限地在本書中編造各種政變、謀略、掠奪與欺瞞等情節橋段,另一方面又可以很恣意地援用真實歷史背景或區域局勢中的現實元素,來為虛構的故事情節增加重量與存在感。當然,本書是本通俗娛樂小說,所以就算有區域歷史或國際政治的真實元素在其中,故事情節仍然是偏浮誇起伏而非嚴謹縝密,但即便如此,對自己來說作者還是做到了讓真實元素不喧賓奪主地支撐住虛構的故事情節,讓其不至於因為虛構而完全失去現實感。
故事的主角是個日裔女性。這樣的人物設定可以說是呼應了書名,也體現了本書是日本人所寫之日文小說的屬性。然而,如果全書故事充滿著異國風情,情節本身與日本連結薄弱,則讓主角是個與母親一起跟著任職於政府開發援助的父親到異國赴任、雙親因為被當地戰事波及而身亡、最後被「後宮」所收容並長大成人的日本女性,如此設定的必要性便不夠充分,也沒有什麼說服力。如果從書名出發,要說本書是在敘述一個日本少女流落異國,之後捲進複雜政治情勢的冒險與成長故事,則其實主角是否來自日本,好像也不會對故事情節產生什麼影響。總之,就算拿掉日本元素讓本書不「日本」,對其故事來說好像也沒什麼差別。
然而,雖然自己不能說是讀了許多作者作品,讓自己有足夠的基礎可以去歸納出作者的寫作風格,但是相較於自己過往所讀過的作者作品,即使本書已經讓自己感覺比較「親民」,作者讓自己較無法接受的寫作風格,卻還是無可避免地滲透在本書通篇敘事裡。作者看似輕盈的筆觸,對自己來說卻是飄忽散漫的敘事,節奏既不明快也不穩定,而有些橋段則是被描寫得過於潦草。
除了作者的寫作風格外,本書另一個因為其故事情節而衍生出的問題是,作者並未交代清楚故事中個別登場人物的性格與心理。特別是當部分登場人物是戴著面具在實踐其算計與謀略時,作者對於為何這些人物要如此大費周章地犯下罪行,往往只是輕描淡寫地交代其身家背景,好像這樣的資訊就足以解釋其行動的動機與理由。只是對自己來說,或許這樣的輕描淡寫有種淡雅的美感,但是讓故事流於淺薄與片面,卻也是伴隨而來的必然缺陷。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ドクター・デスの遺産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刑事犬養隼人シリーズ」的第四部作品。雖然自己讀過作者其他系列的作品,但是本書卻是自己第一次閱讀作者這個系列的作品(其實在購入本書的時候,自己還不知道本書是屬於這個系列的作品)。而雖然本書故事有交代系列作品警察主角的一些背景,例如有等待腎臟移植的女兒長期住院、曾經在演員訓練班接受訓練等,但是並不足以讓自己太深入地進入主角的人物性格刻劃或者掌握系列作品的連貫性元素。
不過,不把本書當成系列作品而是將之當成獨立的故事來閱讀,其實也不會有什麼進入障礙,甚至可以說,因為本書故事具備明確的主題性,所以不去刻意在其中找尋系列作品的連貫性元素,反而更能直接進入作者想透過這個虛構故事來探討的人性與倫理課題。而說作者要探討人性與倫理課題並不誇張,因為雖然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辯證或縝密的現象觀察,但是作者仍然展現了相當的創作企圖與野心,其在通俗易懂的層次上試圖引領讀者去思考,人是否有為自己或親人決定不帶痛苦死去的權利,亦即是人類社會是否應該用法律去限制安樂死的道德爭議。
一通看似是小孩子惡作劇的通報電話,讓警方注意到有人架設網站來招募有意願者,為其執行安樂死並收取金額不算高的報酬。在安樂死並不合法的情況下,警方必須將這個執行安樂死的人當成收取報酬來殺人的連續殺人犯,而在警方嘗試確認其身分並找出其行蹤的過程中,系列作品主角利用自己的女兒設下陷阱,卻遭識破而被反將一軍。雖然最後這個執行安樂死的人仍難逃法網,但是系列作品主角卻必須旁觀其在緊急危難中執行安樂死,並因此陷入良心譴責的道德困境中。這個執行安樂死的人過往參與戰地醫療救護的個人經驗,讓其體認到醫療行為的無力並進而接受安樂死的正當性,只是其收取報酬的做法讓其所宣稱的「大義」蒙上一抹塵埃。本書故事雖然對於安樂死的道德爭議並不能說有很深入的探討,但是其在故事娛樂性與懸疑感並未因此減損太多的情況下,透過個別情節橋段拋出安樂死相關爭議供讀者思考的議題廣度,即使深度有限,但仍然可以說是有一定水準的表現。
就算不去思考支持安樂死是否合乎倫理道德,而把本書當成一本敘述虛構社會案件的推理小說,讀來也還是可以獲得閱讀的娛樂感。警方如何揪出隱身於暗處的「犯人」,如何被「犯人」聲東擊西的伎倆擺了一道 ,又如何抓到「犯人」的尾巴來讓其「伏法」,本書的敘事節奏不拖泥帶水,情節鋪陳也不失轉折起伏,即使稱不上是布局巧妙或構思新穎,但是也還算是表現四平八穩。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十部作品。本書為作者在1972年所自選的十本偏愛作品之一,理由是因為「it was a new idea for a plot」。此外,本書亦被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在1995年選為「the Top 100 Mystery Novels of All Time」的41名,所以要說本書是作者廣為人知的名作之一,也不為過。
橫跨歐陸的臥鋪列車被暴風雪困住,看似有著不同國籍與不同身分背景的乘客只是因為「巧合」而搭乘同一車廂,卻在深夜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件,死者身上被刺深淺不一的12刀。車廂宛如巨大的密室,但是身處在此密室中的所有乘客,證詞相互支持著彼此的不在場證明,並羅織出一個來自外部並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神祕人物。
名偵探Hercule Poirot是個意外闖入案發現場的程咬金,不僅在案發當時待在車廂內,更被列車公司代表請託來調查案件。在沒有警察蒐證輔助的情況下,偵探只能透過找出乘客證詞或陳述中的蛛絲馬跡來推理出謎團背後的真相。死者被偵探查出其實是使用假名的美國罪犯,其犯下綁票撕票的凶惡罪行,並為其所加害的家庭帶來莫大的悲劇。當偵探逐步揭露每個乘客與死者所加害家庭間的關係時,偵探也帶領讀者進入其從證詞細節中抽絲剝繭並整合出來的「推論」,只是被偵探之「推論」所揭露的真相是件規劃縝密的殺人案件,既太過特別又讓人「情有可原」,所以偵探與相關人士決定採納較不完美的另一種「推論」,讓「殺人兇手」消失在風雪之中…
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有趣之處在於,作者讓偵探所面對的是真偽參雜的證詞與陳述,是編造細緻的串供,而作者在個別證人的說詞中摻入「百密一疏」的小突破口,讓偵探找出並藉以一步步剝開遮掩真相的偽裝。作者所設計的情節繁複得有條有理,獨具風格且開創嶄新格局,就算自己早已聽聞結局,卻仍然在讀完本書後有種視野被打開的感覺,不得不讚嘆作者的想像力與敘事功力。
然而,本書故事亦給自己一種過於匠氣的感覺,是刻意搭建出其實很人工的舞台背景,並讓其實不太有現實感的人物組合,在這個舞台背景中演出作者為跳脫窠臼而炫技書寫出的劇本。當然,沒有必要在本書這樣的小說中尋找對社會文化的觀察省思或對人性的深入刻劃,畢竟作者只是完美實踐其深富創意的好點子,只要故事有趣就不應再多奢求。不過,雖然有點勉強,但還是有零星橋段,可以帶給讀者一些溢出推理小說框框外的想法。例如,偵探說原本幾乎不可能聚在一起的多元國籍人士會搭乘同一列車,令其想起這樣的情景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偵探這樣的推論,背後有著作者對於當時美國的印象,也算是作者對於其當代社會的一種有趣觀察。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Towards Zero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九部作品。本書為作者在1972年所自選的十本偏愛作品之一,作者闡述其偏愛的原因是因為其構思與創作本書故事之方法對其來說是有趣的:「 I found it interesting to work on the idea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coming towards a murder, instead of starting with the murder and working from that」。
本書跟自己上一部閱讀的作品《Ordeal by Innocence》有個相似之處,亦即是在書中謀殺案件被偵破後,作者都在書的結尾附上僅有數頁篇幅的小浪漫故事;但是如果稍微進一步推敲,或許就會想說作者還是個20世紀初的傳統女性,因為其所寫出的小浪漫,就是一個身負犯下謀殺案嫌疑的女性最後愛上那個讓案情真相水落石出的關鍵男性,而這個男性是個從涉案之人際關係網絡外部闖入案件發生當下情境的「程咬金」,其將嫌疑被洗刷的女性從發生案件的愛恨情仇與人性扭曲中解救出來。要說這是種性別刻板印象,可能是不夠體諒作者所身處的時代背景對其所造成的影響;自己會比較偏向說這是作者的套路,有點陳腐,但也無須過度苛求。
本書的關鍵人物之一是個未能贏得重要大賽冠軍的職業網球選手,而這樣的事實最後被推理辦案的警察用來佐證其對於該名關鍵人物偏執性格的推論與說明。自己偶而也看網球比賽,對於作者如此解讀網球選手表現無法突破瓶頸的現象感到有趣。當然這不是說表現無法更上一層樓的選手都有性格上的問題或缺陷,但是太重視自我形象的展演以及放不下某些身段或姿態,會讓一個人作繭自縛而無法突破自己的框架,或者是本書這個其實微不足道的橋段,能為自己這樣一個看書不看重點的讀者所帶來的啟發吧!
在本書故事一開始,作者鋪陳了複數人物的個別行動,然後讓他們從不同地方在同一時間來到案件所發生的地方。這些人物並不是彼此之間完全沒有關係,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納編到同一張人際關係網絡圖中;這些人物有著各自的想法與目的,同時出現在同一地點也不是為了要共同完成什麼特定的事情或達成什麼特定的目標。兇手是早有預謀,甚至可以說是出自於扭曲到有點幼稚之動機來策畫出一場複雜且充滿惡意的謀殺,但是在故事所鋪陳出的人際關係中,案情真相被隱藏得很密實,而兇手所計畫的層層嫁禍,讓推理辦案的情節有了懸疑與轉折。從前述角度來看,作者在本書故事中設計謎團與鋪排敘事的表現,其實是有其應有的水準;只是問題是,當案情真相被揭開,故事來到應該要說明兇手動機的橋段時,作者所書寫的是兇手是因為其偏執扭曲之性格所蓄積出的惡意與恨意而採取行動,雖然這是要讓讀者意想不到並跳脫不是出自貪念就是出自復仇的「典型」殺人動機,但是總還是會讓人有種現實感不足的遺憾感。
不過,作者收束敘事之枝節讓其在故事結尾均有所交代,以及製造懸疑轉折讓人無法預期故事情節之走向與案情真相的說故事功力,都讓閱讀本書有了相當的娛樂感,至於作者對於人性的刻劃描述是否有其侷限,則也是如前所述,無須過度苛求。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Ordeal by Innocenc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八部作品。據悉本書為作者自選十本偏愛作品之一,而作者解釋其理由是因為本書構想是「an idea I had had for some time before starting to work upon it」。在自己讀完本書後,雖然不會將本書評價為作者讓人拍案叫絕的傑作,但卻也不是不能理解,為何作者會對本書有所偏愛的原因。
雖然自己完全稱不上是作者的書迷,閱讀其作品的數量也沒有多到讓自己可以成為有資格做出論斷的「專家」,但是自己在閱讀完本書後,卻還是有個或許只是偏頗或武斷的感想,那就是本書的確開拓出一個與作者「典型」或「正統」風格有所不同的格局。出現在本書裡的類型人物相當程度跳脫出在作者其他作品中登場的「刻板」嫌疑人形象,雖然表面上本書所述故事還是一個在富豪及其親族、友人或雇員間發生了謀殺案的故事,但是其中個別人物性格特質的鮮明度與獨特性,特別是幽微陰暗的內在情緒與偏執扭曲的價值觀,讓本書有了不同於之前自己所讀過作者其他作品的風味與調性,雖然這樣的風味與調性是有點晦暗、偏激而令人不快的。
本書中謀殺案的案情,雖然有點離奇,但是相較作者其他作品來說並不懸疑或曲折。一個因為自己不孕而收養了五名子女的女富豪,一心一意經營慈善事業,並揭著道德正確的大旗在規劃他人人生,而在這個慈善家所張開的保護傘下,有著對其懷抱不同情緒或觀感的家庭成員。被收養的其中一名兒子是素行不良的麻煩分子,在一個晚上其與養母發生爭執並口出威脅,而後養母便被發現陳屍家中;在這名兒子所主張的不在場證明無法被證據所支持的情況下,這名兒子被定罪並死在獄中。本書故事開始在前述事件發生的兩年後,可以證明死於獄中之兒子所主張不在場證明的證人登場,其證詞讓原本以為事件已經落幕的家庭成員,因為兇手不再是兇手而人人有嫌疑,便陷入疑心生暗鬼的沉重負面氛圍中。在重啟調查的過程中,案件關係人彼此之間的關係開始產生質變,而個別關係人亦開始審視自己對於受害者以及其他關係人所抱持的觀感與情緒,並開始檢視自己的人生意義與未來將何去何從等課題。
這樣的故事情節其實不能說不特別,而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亦將這樣一個有趣的構想執行得不太有可以被挑剔的缺陷。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或者可以說本書的敘事架構,在自己所讀過的作者作品中,算是比較鬆散與外延的,而作者所鋪陳的故事軸線並沒有很工整地被收束在結局上,有些枝節沒有被精準與整齊地裁剪。本書結局雖然可以說是令人意外,但是其轉折顯得有點勉強,或者也是拉低本書普遍評價的原因之一。
只是對自己來說,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在不斷精進其講述犯罪推理故事的技巧與功力外的一種另類嘗試,其放置較多的心力在書寫人性的陰暗與晦澀,在塑造非典型人物性格特質的獨特性與立體感,以及在敘事中營出造一種人互不信任、各有心機的詭譎氣氛。從此角度觀之,自己其實是可以給本書正面的評價,而閱讀本書也的確讓自己有透過閱讀推理小說來獲得娛樂感以外的收穫。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回想のぬいぐるみ警部

日本推理小說家西澤保彦「ぬいぐるみ警部シリーズ」的短篇小說集,単行本版本在2015年6月出版,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是在2017年3月所出版的文庫本版本。
本書是自己第一次接觸作者此一系列作品。在本書所收錄故事中看到比較突出的系列作品主要登場人物,包括:外表俊美非凡、具有過人推理能力的菁英警部,但必須在職場上隱藏其熱愛布偶到無法自拔的特質,雖然時而會露餡;同樣擁有過人美貌、給人感覺強悍獨立的女刑事,但在職場上卻必須隱藏其愛慕菁英警部的少女情懷。前者收斂不了對布偶幾近病態的喜愛,以及後者對前者的暗戀情愫,是本書各篇故事中黑色幽默或揶揄橋段的主要元素。另一個根據作者在〈あとがき〉中所述、未來若有機會可能會被更「委以重任」的人物則是,帶點小惡魔性格、有著過人洞察力的女高中生。這些有著浮誇性格設定的人物,支撐出作者在其系列作品中慣常想營造的獨特世界觀與幽默氛圍。
不過對自己來說,本書各篇故事的黑色幽默元素其實不算濃厚,反倒是作者所擅長、透過對話辯證來排除可能性並找出謎團事件背後真相的推理敘事風格,非常明顯地體現在各篇故事中,而且表現得有一定水準。在謎團事件中某個關係人的行動成為在進行抽絲剝繭的推理時可以突破的切入口,透過登場人物的辯證討論,關係人為何必須如此行動的原因被鎖定,然後以其原因做為出發點,登場人物便帶著讀者解開看似沒有可能發生、或者表象讓人墜入五里霧中無法看清的謎團。
只是從各篇故事的情節題材來看,作者所選用的人際關係元素似乎跳不出婚姻關係破滅、親子關係變異等框架。雖然個別故事所描述的謎團事件具有一定的懸疑性,其敘事伏線的鋪陳與收束也是相當細膩而可以讓人閱讀後獲得娛樂感,但是個別故事還是因為選材狹隘而自限在一個閉鎖的世界內。所以即使作者在故事中填充了自己獨特的幽默世界觀,那種一直看到類似題材元素的既視感還是無法消除,故事整體的外延性以及可以帶給人的現實感也就因此變得不高。
當然,通俗娛樂小說可以不用被如此雞蛋裡挑骨頭。作者鋪陳線索然後再收束出一個讓人意外卻又合理的結局,這樣的功力在本書各篇故事中表現得是有其水準,只要不要去苛求,有些人物的行為動機是否有些牽強或者不夠日常,則閱讀本書還是可以獲得相當樂趣。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 ゾンビ殺人事件

日本女性推理小說家藤木稟「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シリーズ」的短篇小說作品。
之前只有讀過系列作品中的一本長篇小說《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 楽園の十字架》,所以對於系列作品的主要登場人物並不熟悉。本書一開始有列出5個主要人物並附上簡要的人物說明,自己便以為在本書所收錄的4篇故事中,這5個主要人物都會一起或者至少交錯地登場,但讀完才發現,4篇故事各是由1至2名主要人物擔任破解釋事件謎團的偵探角色,主要人物在其擔任偵探角色的故事中與其他主要人物並無交集。也就是說,本書所收錄的各篇故事都是獨立的內容,登場的偵探角色各有不同,各篇故事彼此之間並無關聯或接點。
另外一件出乎自己預期的事情是,原以為系列作品的風格是以用科學或常理去解釋看似超現實或超自然的事件謎團,但是本書所收錄的第一篇故事〈チャイナタウン・ラプソディ〉便打破這個預期,讓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與兵馬俑部隊的靈異傳說,以華盛頓的唐人街為背景上演一齣拯救被綁架人質的冒險戲碼。作者在前述故事中並沒有打算為傳說增添任何科學或現實的成分,反而是擺明了就是要以一個日本作家的身分,用日文寫作在美國發生、以中國稗官野史與鄉野奇譚為元素的虛構冒險事件。雖然作者處理這樣的混搭不能說是太過膚淺或者不夠用心,但是總還是讓自己讀來有種說不清楚的違和感,不過就一篇主要訴求娛樂性的短篇小說來說,前述故事並不算表現不好。
當自己讀到書名同名作之第四篇故事,本想該不會這篇故事又是要讓人死後變成殭屍的靈異現象在其所描述事件中「實際」發生,然後用巫毒教的傳說來做為解釋的基礎,不過讀到結局時自己放下心中一塊大石,因為該篇故事最後還是給了看似詭異離奇的事件,一個符合常理而具現實感的背後真相。
當然,本書是娛樂通俗小說,所以為了增加故事的驚奇感與刺激度,使用與讀者日常生活經驗相距遙遠或者較為誇張的故事元素,自然不是需要被吹毛求疵的問題。而作者在使用某些故事元素時,雖然是微量但是還是有做功課地加入一些冷知識,也是為本書故事增添了一些厚度。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Imagine Me Gone

2017年the Pulitzer Prize在Fiction類的Finalist。
一段跨越大西洋兩岸的婚姻,當女方在交往時得知男方有需要被治療的精神或心理問題時,其選擇繼續這段關係並走進婚姻。兩人組成家庭後育有兩子一女,男方無法承擔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只能待在家裡等等問題,逐漸成為這個家庭必須承受的壓力。男方的死亡讓故事走進另一個階段,長子如同其父親一樣也有無法融入社會的精神或心理問題,而當其母親、妹妹與弟弟各自開始有不得不去面對的人生問題甚至困境時,長子的人生成為其他家庭成員所必須背負的額外責任與壓力。
本書帶著讀者直視這樣一個家庭如何抵住走向破碎崩壞的趨勢,在個人或者只能軟弱無助而不得不自掃門前雪地被命運所安排的意外所翻弄時,如何嘗試著走進一個大家都還能對明天有著較正面期待的未來。
先說本書的敘事讓自己不容易完全進入之處。作者使用一章由一個人物自述的敘事架構,在故事所描述家庭數十年轉變進展的時間裡,依照時序敘述個別人物所遭遇的人生際遇以及這些際遇與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牽連。雖然這樣的敘事架構讓整體故事有種日常感與現實感,可以完整鋪陳出所有家庭成員的人生故事,並可以更深入地刻劃與區隔個別家庭成員的人物特質與性格,但是其亦不可避免地讓整體故事變得有些破碎與鬆散,許多軼事般的橋段零散地被鋪陳出來,但是卻沒有給讀者有更進一步涉入的可能。因此,讀者被陷入一種不論精彩與否都被迫要翻看別人家庭故事的狀態,雖然有些軼事讓人可以有不少啟發與省思,但是卻也時常有讓人會失去閱讀專注力的零碎橋段。
不過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在於,每個家庭成員做為一個故事人物都是飽滿而立體的,可以獨當一面敘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而無須依附在其他人物的故事中成為沒有自己定位或特質的配角。
作者很細緻地處理個別家庭成員如何面對自己人生中所遭遇的人際關係課題,而這樣的經驗即使脫出故事所描述的家庭情境之外,仍然有讓人可以有所共感並可從中找出自己得以借鏡之處的效果。面對親密關係永遠存在不確定性的惶恐,面對對方總是無法完全讓自己如願或者自己總有無法改變之問題的缺憾甚至怨懟,面對無法不去妥協或者總是只能逃避問題的無奈,在這樣的情況中人要如何幸福,或者更正確地說,人要如何給自己一個相信自己有可能幸福的希望或期待,透過書中人物的遭遇與成長,本書試圖探究前述問題的答案,而這樣的內容是本書故事在書寫有需要費心關照家人的家庭如何承受壓力的敘事主軸之外,能夠讓自己的閱讀產生想法與觸發的主要部分。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どこかでベートーヴェン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岬洋介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雖然自己所購入者為在2016年5月所出版的単行本版本,但是卻拖到其文庫本版本在2017年5月都已經出版之後才拿出來閱讀,看來自己真的要改變一下衝動購書的壞習慣,沉重的庫存壓力以及沒有成本概念的花費,都是已經變成不得不面對的嚴重問題。
本書的〈プロローグ〉將本書所述故事連接到過往系列作品的世界中,同時也界定了本書所述故事的背景時空,其是發生在系列作品主角的高中時代,也就是說是一個存在於敘事者回憶中的故事。這次作者還是透過敘事者的眼光來側寫系列作品主角,而敘事者眼中的系列作品主角,是個不容易被定性、並存著歧異甚至矛盾之特質、會令人產生複雜情緒、又時而讓周圍人感到意外的獨特人物;從完全陌生的轉學生到事件結束後必須跟著轉調的父親再次離開,短短半年的相處時間,系列作品主角帶給敘事者以及其他音樂班同班同學相當強烈的震撼與刺激,而伴隨著一名同學在學校遭逢土石流意外當日被殺身亡的事件發生,這些刺激所引發的效應是相當負面,甚至可以說是展現了人性的狹隘與醜惡。
或者可以這麼說,前述人性的狹隘與醜惡是本書故事較吸睛的部分。系列作品主角不世出的鋼琴天賦,讓其轉入之音樂班的所有同學明確感知到自己的平庸與不足;當系列作品主角被當成殺人事件嫌疑人、又因為其父親的職業而讓警方對其輕放,音樂班同學對天才的嫉妒情結演進成敵意,而後當系列作品主角因為聽力障礙發病而不得不中斷其在文化祭活動中的鋼琴獨奏,前述敵意就進一步演變成排擠甚至霸凌。作者透過敘事者的省思以及音樂班老師的發言,去檢視天賦僅存在於少數人身上的不公平,以及選擇以音樂為職業的困難等現實。當作者在〈エピローグ〉中交代敘事者最後並未成為專業音樂人之同時,作者也為系列作品丟出一個令讀者意外的展開,一方面讓本書的寫作變成是敘事者對於其在本書所述故事中所犯罪行的懺悔,另一方面也讓本書所述故事與當下的現實有了某種微妙的連結。
然而,就殺人事件謎團設計以及解謎推理的鋪陳來說,本書的表現僅差強人意。由於沒有架構出太繁複的人際關係,所以即使本書所書寫的殺人事件因為天候與災害等非人為因素而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物證,卻仍然不會讓人讀來覺得其有難以捉摸其樣貌的懸疑感。事件背後所涉及、建設公司與地方政府間的利益輸送,雖然是罔顧人命的官商勾結並讓蓋在不該蓋地方的學校遭逢土石流災害,但是由於作者僅是把其當成背景而沒有深入書寫,所以其讓讀者有所省思的力道便減弱不少,也讓本書跳不出青春推理小說的框架,無法讓社會派推理小說元素在本書中進一步發酵。從這點來說,本書讀來是給自己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對於作者的「不完全燃燒」有種淡淡的憤慨與遺憾。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ストラディヴァリウスを上手に盗む方法

日本推理小說家深水黎一郎的短篇小說集,是集結了作者不同時期為不同目的所書寫的作品。根據書後所附〈初出・解題〉之說明,書名同名作為全新創作,以〈ワグネリアン三部作〉為題所集結的三部短篇小說,則分別是在不同年發表於「日本ワーグナー協会」所編輯出版的研究年刊《ワーグナーシュンポシオン》上,而〈レゾナンス〉則是作者的處女作,在其還是個研究生的30年前,發表於《三田文学》上。雖然本書是以音樂做為主題來貫穿全書,但是由於所收錄的作品不論在創作年代或寫作風格上都有所歧異,所以其集結成冊所呈現出的效果並非相互加乘或帶給人一種整體一致感,各篇故事仍明顯地各自獨立且自成一格。
不過,自己並不要求短篇小說集中的各篇故事一定要有明顯一致的風格,風格上的差異或者更可顯現作者多元化創作的天分。然而,如果因為所收錄作品在創作年代上的差別,讓各篇作品間呈現出一種在技術成熟度上的落差,則自己就會認為這並非好事。雖然對作者來說,收錄早期作品可能有其紀念意義,或者作者並不認為其早期作品是不成熟之作,但是對於並非作者狂熱書迷的自己來說,要面對創作尚未完全穩定成形的作者未熟期,就不是件讓自己覺得有受到尊重的事情,特別是當自己明確感覺到,早期作品的表現跟自己所期待的作者水準有顯著落差時。
本書收錄作者處女作的效果就是給自己這樣的感覺。作者表示,其現在回頭讀當時的作品,雖然感覺是「何とも頭でっかちで息の詰まるような作品」,但是想到「今はもうこういうのは書けない」,所以收錄於本書中的版本,相較於發表當時的版本,除了「語句の修正や若干の加筆」之外,幾乎是保留當時的架構。只是即便如此,作者現在無法寫出這樣的作品可能意味著,作者已經不會再如此不嚴謹或欠思慮地處理一個自己沒有足夠格局可以掌握的題材,或者作者已經懂得如何使用敘事結構或寫作技巧來化解題材本身的貧瘠或空洞,並製造出故事的敘事張力,所以就算作者是在緬懷自己的「青澀」,但是把以目前標準來看不夠成熟的作品放到讀者面前,怎麼說都還是會讓人無法完全欣然接受。
至於〈ワグネリアン三部作〉則是展現作者黑色幽默風格,卻又不至於產生作者作品有時會有、流於過度荒誕或賣弄冷知識的問題。雖然作者在作品中還是使用相當篇幅來鋪陳有關華格納的知識,但是其並不影響故事敘事節奏的流暢度以及情節轉折的懸宕感。作者雖然誇張地描寫幾近偏執狂或強迫症的華格納迷所做出令人莞爾一笑的行徑,但是其搞笑重於揶揄、包容重於批判,像是使用一種不失敬意的詼諧筆法來寫一個奇風異俗,表現「愛華格納不是問題,只是這樣的愛法讓人覺得有趣」的效果。
本書中最有本格推理小說樣子的作品還是書名同名作。價值不斐的古董小提琴如何從宛若巨大密室的演奏會現場中被不留痕跡地偷走,而藝術偵探如何基於其豐富的藝術知識,並以相當符合藝術風範的手法來破解謎團,是這篇故事的賣點與創意所在。故事中犯人所使用的詭計是否過於天馬行空或紙上談兵,自己覺得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如果不糾結於故事情節是否符合現實的問題,則本篇故事至少讀來是有娛樂性的。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桜疎水

日本推理小說家大石直紀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6篇作品,其中包括2016年第69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共同受賞作〈おばあちゃんといっしょ〉。
本書中所有故事均是以京都做為背景,或者至少所描述之事件有相當比重是發生在京都,而雖然每篇故事都是獨立的短篇小說,但是其中部分故事會透過一筆敘述新聞所報導事件的方式,帶到其他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不知道是刻意選擇有同樣故事背景與相似情節風格的短篇小說來集結成本書,還是作者本身便框限自己的創作在熟悉的城鎮市區並使用風格一貫的敘事筆法與架構,本書中的各篇故事就是有種一致性與相似度,不只是因為京都的元素一直出現,還因為作者的題材選擇、人物刻劃與敘事語氣。
大致來說,本書所收錄故事在題材上可以分成兩類:過去事件在當下時間的餘波盪漾,以及利用詐欺案件來設局引君入甕,而〈おばあちゃんといっしょ〉以及〈仏像は二度笑う〉則可以說是融合兩種題材的創作。前者通常是在敘述,過去的誤入歧途、錯誤行動或者意外犯行,在一個契機的觸發下導引出當前的事件,可能是場蓄意的復仇,或者是某個想要得知真相的衝動或好奇被激發出來。而後者則是在描寫,一個詐欺犯設下圈套想要騙取金錢,卻反而被相關人士聯手起來反將一軍,可能是場黑吃黑,可能是場報復,也可能是透過懲罰的形式來勸誡浪子回頭。另一方面,作者透過切割跳接過去與現在的敘事時間或者連環計中不同人物的盤算與行動,來形成一種敘事節奏上的延宕與頭尾呼應,並製造出情節翻轉的懸疑與波折,這樣的技巧並不特別,用在類似題材的處理上,更增加了各篇故事的近似性。
對自己來說,因為一貫風格,所以有幾篇故事是在開始閱讀時就已猜想到作者收束敘事伏線的手法,而即使作者沒有在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也沒有讓情節走向超出自己的預想太多,自己卻不會因為一路讀著相似的故事而感覺膩或者無趣。會如此的原因,應該是因為作者在其故事中寫入很通俗卻有其個人色彩的人性觀察吧!不論是報復、原諒、或者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正義必有伸張,作者沒有寫出重重的情緒波濤,而是平淡地將故事收在某個人物的體悟感懷,或者是一個特定的場景上;情節的轉折雖然不是令人驚奇卻也未失其曲折,而揭開真相的時候不是重重給讀者帶來衝擊,而是試圖為讀者延展出一種餘韻。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秋山善吉工務店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作品。如果要說自己為何會持續閱讀作者的作品,或者是因為自己想看看,作者可以有多少招數,在有其獨特觀察視角的社會寫實風格中,放進不至於過於簡單而仍有懸疑感的謎團。本書雖然說不上是很出色的一部作品,但是也未讓自己失望,仍展現出自己想要看到的寫作風格與水準。
失業在家的男子在一場火災中喪生,其老婆與兩個兒子雖有幸逃出,卻因為已經一無所有而必須接受婆家的好意,與男子爸媽同住。因為這樣的人生波折,一家三口必須面對有威嚴甚至是兇惡、叱責人毫不留情面的爺爺,其為一個帶著傳統氣息的專業木工。本書的敘事架構像是一話完結的電視劇,一章接續一章地說著家庭成員各自遭逢的問題:從小兒子在學校遭受霸凌、大兒子誤入歧途成了黑道販毒的幫手、單親媽媽投身職場卻掉入奧客的陷阱中等,每個問題都在爺爺使用其因歲月而累積的智慧、人脈與技能,而有了圓滿的解決。
這樣一個看似家族奮鬥劇的人情義理故事,卻收束在一個執著於水落石出的警察對於謎團事件的窮追不捨上:導致男子身亡的火災雖然看似一場意外,但是警察卻認為案情並不單純,在調查出男子失業後有對家人施暴後,警察雖然懷疑男子是被蓄意謀害,卻一直無法解開火災是如何被引發,也無法找出證據來指控其所懷疑的人確實犯案。當故事走到爺爺因為救人而在工地遭逢意外並因此不治身亡時,看似在推理戰上敗北的警察,卻在多年後聽到當年引發火災的「真兇」說明案情始末。事件真相並不複雜,也沒有涉及任何深刻的惡意,只是一個回首看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過往,而當年遭遇命運波折的一家人,則已經堅實而穩健地走出一條可以安身立命生活的路。
本書所敘述的故事平實而無太多聳動或驚奇,作者是用簡潔質樸的手法直接切入其所觀察到的社會現實:放任霸凌事件發生的學校師生、青少年如何會半被誘惑半被脅迫地加入黑道組織、中年就業的困境等。作者筆下的爺爺其實就是個體現英雄形象的象徵,其作用只是用來給故事一個大快人心的結局並代替作者說出一番待人處事的大道理,但是如果要說這個關鍵人物有被多麼深刻立體的刻劃,或顯現出多麼明確清晰的人格特質,則或許只能說,為了讓該人物發揮前述作用,作者就只能讓其留著平面而空泛的樣貌,因為如此才能配合故事情節填入需要的性格或特質。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Crooked Hous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七部作品。據悉作者在1972年回答日本譯者的問題,列出了當時她自己最喜歡的十部作品,本書便是其中之一,而原因是「I found a study of a certain family interesting to explore」。在本書的Author's Foreword中,作者亦表示本書是「one of my own special favourites」。相較於名列前述作者自己所提「十大最愛」中的其他作品,如《And Then There Were None》、《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等,本書並沒有什麼顛覆性或極具創意的推理小說情節設計,也不是有什麼需要高度寫作技巧或縝密思維邏輯來完成的複雜敘事架構,因此為何其會讓作者特別私心地喜愛,便讓自己好奇並成為將之納入計畫閱讀標的的理由之一。
本書故事所描述的家庭,其一家之長擁有萬貫家財,卻因為原應注射來治病的胰島素被換成了毒扁豆醶而喪命。而與一家之長同住在大宅邸中的親族包括,年輕的第二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的姐妹、兩個兒子及其各自的配偶、小兒子的三個子女等。一家之長的死亡應是被人謀害,而最直接與濃厚的嫌疑落在年輕妻子身上,其被懷疑是因為錢財才嫁給已至遲暮之年的一家之長,並與負責小兒子年幼子女教育的家庭教師暗通款曲。但是一旦深入調查,卻發現關係人是每個人有犯案的機會,只是犯案動機無法被簡單釐清或確立。故事的敘事者是警方高層之子,想娶發生命案之家庭的長孫女為妻,而對方告訴敘事者,這個家庭裡充滿各種不同的「ruthlessness」,如果要直譯的話就是「無情冷血」。
本書書名或有被譯為《畸屋》。「crooked」一詞意指「not forming a straight line, or having many bends」,衍伸意義則為「dishonest」。對自己來說,作者使用「crooked」一詞是要傳達「扭曲」以及「表裡不一」兩層意涵:一方面書中的人物各有其性格扭曲之處,其成因是因為身在此一家庭環境之中,但同時也在此一家庭中構築出微妙且有點詭譎的人際互動關係;另一方面則是家庭成員表面的「相敬如賓」,並不等於個人沒有未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與心眼。把一些因為家庭環境與親族關係而養成的歪曲人格放在一個閉鎖性格強烈的空間中,並透過一場謀殺來使其產生化學變化;從這樣的設定出發,去書寫人性的晦澀難解以及設計犯罪謎團的曲折陰暗,便會有許多的可能性與不確定,對作者來說是如此,對讀者來說亦是如此。而自己粗淺且不知分寸地以為,這會是作者私心偏愛本書的原因之一。
本書不是一本讓人閱讀起來會有如墜入五里霧中,然後在見到真相之曙光顯現時會驚呼意外,甚至感到被作者誤導卻又獲得相當閱讀樂趣的推理小說,而從此角度來看,本書在作者的作品集中並不是特別突出的精彩,亦稱不上是名列前茅的傑作,雖然本書故事還是有作者應有的水準,該有的娛樂性與懸疑感都沒有欠缺。只是,從作者試著深入描繪一個變調扭曲家庭的企圖來看,本書的「趣味」在於作者所書寫的人物們,其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卻有些面向可以讓讀者去思考人性的幽暗。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六部作品,也是自己所閱讀的第一部「Marple系列」作品。
由於僅閱讀過本書,不知道本書的風格是否能夠代表所有有Miss Marple登場的作品,但是至少本書所呈現的世界觀,相較於自己先前所讀過的「Poirot系列」作品,是有些許不同。或許可以這麼說,本書更像是在書寫一個社交圈中的暗潮洶湧,謠言、傳聞、窺探隱私、個人偏見與評論等,在一個其實有點封閉的小鎮裡,懸浮在日常生活的氛圍中。本書中時而強調女人的敏感直覺與喜好八卦,而作者嘗試將這樣看似負面的特質,在Miss Marple身上轉化成深入洞察人性並敏銳看破真相的智慧,讓這個極富特色的偵探角色,有點令人畏懼、有點不討人喜歡、卻又令人折服而無法不去讚賞其過人的智慧與眼光。
本書有趣的敘事手法在於,Miss Marple登場的篇幅其實很有限,僅是透過幾次跟敘事者的對話,交代一下目前其推理的方向,然後就到了最後登場,說明其所推理的案件始末並揭露真兇身分。收集各家不同說法、聽取不同傳言、搜尋並獲得各項證據或與案情相關之蛛絲馬跡的人是擔任敘事者的教區牧師,他有自己的情緒與性格,有自己對案情的解讀以及對關係人的評價。
在這個敘事手法下,Miss Marple反而成為被側寫的人物,讀者是透過敘事者的觀點來了解其人格特質與行事風格,但是又不像伴隨著偵探辦案的助手在敘述故事一樣,因為在後者的敘述中,偵探幾乎出現在通篇故事裡,所以讀者可以有較多機會觀察偵探的人物特色。或許這麼說,Miss Marple是隱身在故事背景裡、帶著謎樣風情的人物,她窺視著整個事件,對其中錯綜複雜且有些醜惡的人性深感興趣,卻又是可以置身事外地冷靜辨別其中的謊言與真實。
然而,本書敘事雖然仍依循著案情調查的軌跡,但是卻夾雜著對小鎮中流言蜚語與人際互動的描述,因此關係人或可能證人在給予證詞時,時而混著個人情緒與不可被輕信的揣測,也讓敘事讀起來有點龐雜凌亂。再加上作者仍然在本書故事中設計多重軸線,在主要的謀殺案件外加入一些同時發生的事件,除混淆讀者的思考方向外,也讓故事裡面所鋪陳的線索更加複雜。也就是說,對自己而言,本書少了一點簡潔,少了一點結構與秩序感,所以讀起來比較費力,也比較不容易進入故事裡感受其懸疑氣氛。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愚者の毒

2017年第70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長編および連作短編集部門受賞作。在閱讀本書時,自己一直聯想到英國女作家Sarah Waters的《Fingersmith》,並非因為兩者故事情節有何雷同或重疊之處,只是同樣使用分成三部的敘事架構以及從兩名命運交纏之女性角色個別視角來對照敘事的寫作手法,讓自己沒有任何根據地想像,本書作者或者有些微程度地受到前述英國小說的影響吧!
本書第二章的內容讓自己比較有感觸。並非是因為其故事情節有多麼曲折或高潮迭起,亦非是因為其所描述的人物角色有多麼深刻到發人深省,而是該章故事本身所描述的時空背景,除了濃厚的時代感外,更帶著讀者去審視一種情況,即明明整體社會的經濟在持續高度成長,卻仍有一塊社會角落是發展的耀眼陽光所無法照亮的陰濕與晦暗。作者在該章故事中時而透過敘事者來述說兩個世界的對比與隔閡,並描述在陰濕晦暗角落中被貧窮與悲慘命運翻弄的人們,因為想要向命運反擊的野心而走上了犯罪一途。
然而,雖然作者使用分成三部的敘事架構以及跨越三個年代與地域的複數敘事軸線來書寫複數犯罪事件,但是其所營造的謎團氛圍其實有點膚淺,真相對讀者來說並不難預想。只是,即使作者所構思的犯罪事件並不懸疑,甚至有點淺白到讓人可以不用太過傷腦就猜想出來,但是既然作者寫的是犯罪小說,是從犯罪者的視角出發去剖析其犯下罪行的動機與心理,事件是否懸疑,是否是個需要抽絲剝繭推理、有著精細設計的謎團,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本書中的律師角色,也讓自己聯想到《Fingersmith》中被稱為「Gentleman」的角色,同樣是密謀操弄書中人物來遂行野心,並彷若魔鬼般有著表裡不一的雙面性,同時兼具聰穎機敏與冷酷無情。
由於本書是從兩個女性角色的視角出發來敘述通篇故事,所以男性主角一直處於被描述的狀態。男性主角不僅因為性格設定的關係而話量少,所以沒有太多在故事中自我表述的機會,更因為其情緒與想法多半是透過敘事者的詮釋而被間接傳達給讀者,所以其行為動機與思考邏輯對讀者而言永遠存在曖昧性與距離感。只是即使男性主角在書中的人物角色側寫無法讓人感覺深刻或立體,對自己而言卻有一種微妙的共鳴感,像是一個空蕩的山谷,雖然一眼望去視野開闊而單調,但是對之呼喊一聲卻可以引起回聲。也就是說,男性主角是個誘使人自己去填空的留白,雖然曖昧而有距離,卻也讓人可以自行從中找到自己所能想像或有所觸發的面向。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五部作品。
本書被英國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選為「the Top 100 Crime Novels of All Time」的第5名,亦被美國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選為「the Top 100 Mystery Novels of All Time」的第12名,因此本書可以說是作者最被人讚譽的代表作之一。
自己在少年時期曾讀過本書的少年讀物翻譯版本,當時就對真兇出人意表的真實身分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對故事細節則因為時間久遠而僅有模糊的記憶。這次重新閱讀原文版本,深深折服於作者可以將一個顛覆偵探小說敘事框架的概念,亦即是「華生醫師是兇手」,用如此細膩精緻且簡潔工整的敘事架構予以實踐出來。
本書簡潔的架構並非只是線性敘事,本書故事中仍然存在複數事件,其交錯形成了多重敘事軸線的推展,並增加故事的複雜與層次,藉以混淆讀者的認知與推理。本書精緻的架構則是在於,作者完美精準地讓做為故事第一人稱敘事者的兇手,在陳述故事的同時,並未太輕易地透露出自己就是兇手的「破綻」但又完整地拋出所有破案線索給讀者,因此在符合推理小說要求「偵探與讀者必須資訊對等」之規則的情況下,本書讓讀者只能毫無挑剔地接受,作者是成功地達成一項推理小說創作的艱難任務。
透過讓事件關係人每個人都有秘密、每個人都沒有完全說實話的設計,作者編織出一張偽裝罩,遮蔽謀殺案件的真相,並讓偵探與敘事者間的對話有了一種攻防感,因為畢竟本書最大的秘密是來自敘事者本身,所以敘事者在描述自己與偵探之間的對話時,其變成一方面要規避洩漏太多資訊給偵探,並提防偵探的試探性問話,卻又必須扮演好敘事者的角色,讓作者可以透過其敘述向讀者交代故事的情節內容。當然自己因為先前讀過少年讀物翻譯版本,所以在閱讀過程中都很清楚知道真兇是誰,也就可以去挑出那些作者放在偵探與敘事者間對話中的細膩伏筆,但是如果自己在不知道結局的情況下閱讀本書,則一路被欺瞞、到最後只能對故事結局拍案叫絕的可能性相當大。
對自己來說,真兇的姐姐是個活靈活現的丑角,其包打聽、隨時蒐集與身邊人事物相關之所有資訊並隨時能對八卦事件做出推論甚至評析的人物形象,相當生動鮮明到可以說是本書中最為立體的一個人物角色。這樣的角色存在於本書中,淡化了本書故事所可能會帶給讀者,理智到過於僵硬、所有登場人物都像是作者掌中戲偶而僅有平面淺薄之性格特質的負面觀感。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His Bloody Project

2016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
本書以整理串接不同類型文本之形式來書寫一起虛構的駭人聽聞犯罪案件,一個生長在19世紀後半蘇格蘭高地小聚落之佃農家庭的17歲青少年,殺害了當地治安官(constable)及其女兒與稚子。在本書中被以較長篇幅呈現的內容有二,一是犯下殺人案件之青少年在獄中所寫的自白,另一則是青少年在法庭受審時的證人交互詰問過程。前者的描述詳細地交代了,青少年家庭如何與治安官結怨,以及前者如何被後者權威霸凌,而無法再隱忍受到霸凌成為青少年犯案動機;後者則是突顯了,青少年在犯案時是否有精神障礙並得以因此阻卻違法,是在法庭上兩造攻防的焦點。
然而,作者用這樣偽裝成呈現多種檔案文件的歷史資料考究形式,虛構出一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特定歷史文化情境中的犯罪事件,其創作意圖所想傳達的訊息應如何被接收與解讀,讓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好好地思考了一下。當然,本書讀來是有趣的,其做為小說的故事性與張力都有相當水準,完全沒有因為在表現形式上刻意耍花招(對自己來說是這樣,更簡潔直接的敘事體例或不會讓本書題材的發揮受到侷限,而作者在形式上的選擇或是出自於增加虛構之歷史感與客觀性的動機)而減損了小說敘事的質量。只是,即使本書是個值得一讀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故事能啟發或觸動什麼,卻又是另一層次的問題。透過所選擇的形式,作者交代了犯罪者自己所認知的不公不義與自我受到壓抑的現實,以及鑑定犯罪者心理狀態與評價犯罪行為的複雜與困難;而作者所提供的多重面向資訊,給自己最直接的觸發是,讓自己省思到,去解釋一樁犯罪行為的事實再現與詮釋論辯過程,不見得比駭人聽聞的犯罪行為本身更不具戲劇張力與故事性。
書中呈現了一份犯罪人類學專家針對犯下殺人案之青少年所做的調查報告,報告以該專家第一人稱敘事形式呈現其調查以及心證形成的過程,並呼應之後在法庭庭訊過程中該專家所提供的證詞。這個部分的敘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其不著痕跡地呈現出,當時宣稱為「科學」的理論所隱含的意識型態與偏見,同時進一步呈現出,鑑定犯罪者精神狀態的作為,可以有多少鑑定人主觀詮釋甚至是臆測的空間。並不是說精神鑑定毫無可信度或者完全不該被採納,而是說應該去正視這個作為本身要宣稱為「科學」的侷限性,以及認知到鑑定人必然涉入主觀並要求其對所隱含價值負責。
在偽裝成歷史事件資料考據的形式之下,本書敘事的實質內容有其廣度與深度,而不會是一發燦爛煙火,短暫點亮一片絢麗夜空,卻除了驚嘆外沒有留下什麼。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Peril at End Hous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四部作品。
讀完本書的最直覺感想是,在本書中登場的Hercule Poirot,驕傲而自視甚高的人格特質相當搶眼,卻在調查事件真相的過程中如同墜入五里霧,被真兇導引與欺瞞直至最後一刻。然而,做為一本Agatha Christie的小說,本書卻好像是落入一個窠臼,亦即說是,本書故事的最大轉折被設定為,真兇並不在原本設定的嫌疑犯名單中,或者更精準地說,真兇是本來被認為不應該是真兇的那個人。該說是這次作者的伏筆埋得太淺,還是其刻意營造的懸疑氛圍不夠深厚,做為讀者的自己一直無法將懷疑的目光從真兇身上移開,即使偵探在書中做了一個A到J的嫌疑犯名單,但自己卻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都認為,那個最後被偵探加入名單的K才是真兇。因此,當聰明的偵探在本書中一直無法找到破解事件真相的突破口時,自己不免有種感覺是,作者只是為了製造懸疑謎團而讓偵探「昧於事實」;當作者不斷放出煙霧彈,讓其他嫌疑人做出啟人疑竇的言行舉止,或者讓涉及案件的複數人陳述彼此有所出入的說詞時,那個很「明顯」可以釐清所有「疑雲」的答案,卻一直沒有被偵探所採納。
或許這次作者是要書寫,有時一個明顯而簡單的真相,會因為人過於見樹不見林或者一開始就被誤導到錯誤的框架中,反而無法被看清楚。作者為了讓讀者可以清楚地認知到此事,便一方面不斷地強化或加深真兇無法讓人完全信任的特質,另一方面卻又讓偵探一開始就將之排除在嫌疑犯名單之外,如此就能讓讀者比偵探更早猜想到偵探所犯下的「錯誤」。
不過,如果屏除做為一個現代讀者的「後見之明」,或者可以接受,在本書首次出版的1932年,這樣的謎團設計其實可說是相當有新意,且可以製造出讓讀者出乎意料的驚喜感與娛樂感吧!只是,對自己來說,本書的情節設計有一個較大的「瑕疵」,就是本書故事看似敘事軸線多重交纏且個別嫌疑人均有值得被懷疑的「秘密」,但是就核心事件而言,這些軸線其實沒有縝密地被串接,而是顯得鬆散,並且很容易被看穿是與殺人事件並無實質關聯。會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作者雖然透過偵探釋放出本書事件之犯罪動機會有許多可能的訊息,但是當存在龐大遺產繼承權的資訊在故事中被揭露出來時,犯案動機就可被預期是與遺產繼承脫不了關係,此時可以獲益的登場人物便變得有限,而部分軸線就可以被推論是被用來誤導讀者。
雖然感覺自己好像對本書有不少負評,但是其實自己在閱讀本書時還是有獲得相當的閱讀樂趣,只是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地把評價標準拉高了一點。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Endless Night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三部作品,首次出版於1967年,算是Agatha Christie的晚期作品(她死於1976年)。本書並非「Poirot系列」亦非「Marple系列」,而可以說是說沒有偵探登場的犯罪小說。
書中人物的死亡直到本書敘事已經走過篇幅的三分之二後才發生。一位繼承祖父鉅額遺產的年輕美國女子,在英格蘭邂逅一名工作不穩定、崇尚自由的俊俏男子(亦為本書故事的第一人稱敘事者),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在女子過了可獨立的年紀後,兩人結婚並定居在位於英格蘭、由男子認識的建築師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宅邸中。原本應該幸福的新婚生活,卻瀰漫著一股讓人不安、甚至令人不寒而慄的氣息。女子鉅額財產的信託管理人、沒有血緣或關係相當疏遠的繼母與親戚們、讓女子言聽計從的閨密,每個闖入前述婚姻生活的「不速之客」,都讓人感覺可疑,甚至是心懷鬼胎。更重要的是,主角兩人的新婚宅邸,建築在一片有著不祥傳說、被認為是受到詛咒的土地上;宣稱具有預知能力的吉普賽老婦人,警告女子不要接近這片土地,否則會招來不幸甚至是殺身之禍。在恐懼與不安蠢動的幸福中,女子摔馬死亡,但是直接導致其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已無從查證。
沒有偵探登場,事件到了故事後段才發生,本書故事的敘事置重點在於,主角兩人貧富差距甚鉅的結合所導致的狀況。作者在這樣的敘事置重點中,輕描淡寫了一些社會觀察與人性省思,讓本書故事從一開始就看似是個帶著社會寫實風情的愛情故事,也吊著讀者的胃口,要讀者自己去瞎子摸象,猜測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從此角度來看,一直醞釀著的詭譎不安氛圍讓讀者知道必然會有事件發生,而事件遲遲沒有發生的懸宕加深了讀者對故事走向的好奇,這樣的技巧作者運用得相當成熟,也成為本書會獨樹一格的原因之一。當事件的真相被揭露在讀者面前時,第一人稱敘事者的人物設定也走向了類型化:貪婪而慾望無窮,並沒有成就一番事業的野心而是鮮少有罪惡感的道德意識低落,在表面充滿厭惡與嫉妒但實質為共謀的關係裡,一種讓女人著迷的費洛蒙成為其誘捕獵物的武器。一場不在計畫內的死亡讓第一人稱敘事者的罪行曝光,而從作者對敘事者聽聞前述死亡時之反應所做出的描述,「It gave me a very nasty jolt. Two people - within a fortnight, killed in a riding accident. It seemed like an almost impossible coincidence」,可以看出作者埋入伏筆的手法高超。
女子財產的其中一名信託管理人其實知道閨密與敘事者之間是彼此認識的關係,而敘事者的母親,甚至是建造宅邸的建築師,其實都看到了敘事者的陰暗面,卻沒有人可以阻止事件的發生。如果說敘事者的故事結局是無盡的夜,那麼讓他走到這個結局的原因或契機是什麼呢?敘事者的自問自答沒有答案,而人的複雜不正是如此?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素敵な日本人 東野圭吾短編集

當自己讀完本書所收錄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正月の決意〉時,就有一種東野圭吾復活了的感覺,畢竟這幾年讀作者的長篇小說作品,例如《人魚の眠る家》、《ラプラスの魔女》等,覺得其似乎遇到瓶頸而創作水準有下降趨勢,但是本書第一篇小說讓自己重拾對作者的信心。雖然第一篇小說所引發的感覺並未在之後閱讀本書其他短篇小說時再度出現,但是其他短篇小說也並非表現不具水準之作,只是雖然還是會有閱讀時的娛樂感與趣味感,但是卻已覺得在第一篇小說所設下的標準下,這是應有的表現且甚至不若第一篇小說精彩。
沒有系列作品的框架,也沒有全書連貫主題的束縛,作者在本書中更自由地展現其功力,在每篇短篇小說有限的篇幅中屢屢創作出結構布局縝密、讓人意外之力道十足的「轉折」。雖然部分故事感覺上有些流於模式化,例如〈十年目のバレンタインデー〉和〈君の瞳に乾杯〉說的都是,真實身分讓人意外的警察,在看似與犯罪無涉、帶有浪漫氣息之日常生活情境中揭穿犯罪的故事,但是其讀來仍有娛樂感與驚喜感,因為其在故事鋪陳的節奏、敘事伏線的安排與收束、以及從日常浪漫轉向犯罪惡意的氛圍轉變與情節轉折等方面,都有相當水準表現並顯現出作者的深厚實力。
〈壊れた時計〉與〈クリスマスミステリ〉則都是從犯罪者的敘事角度出發,講述其行動以及之後其犯行面臨出乎其意料的發展,只不過前者是犯罪者多餘的行動導致其事蹟敗露,後者則是被害人設下圈套報復犯罪者意圖殺人的惡意。〈レンタルベビー〉與〈サフャイアの奇跡〉可以說均為帶有近未來科幻色彩的作品,雖然這是作者慣有與擅長的題材與風格,不過這兩篇故事並未讓自己感覺太多驚喜,特別是後者,是自己感覺在本書中結構較為鬆散的一篇。〈今夜は一人で雛祭り〉與〈水晶の数珠〉都是在描述讓家族成員展現出原本不為敘事者所知之一面的因緣際會,這兩篇故事多了人情世故,少了心機惡意,雖然其情節轉折的力道並不強大,但是至少存在一抹溫情主義,廉價但還算可以讓人有所觸動。
在〈正月の決意〉中,一對老夫婦看似在履行其每年過年都要進行的慣例,但是卻在前往寺廟參拜時發現受傷失去意識的地方首長,而介入調查的警方、寺廟住持、做出攻擊行為的犯人以及被害者本人,都展現自私自利的嘴臉並做出讓人感覺荒謬甚至無法苟同的行為。但是這個小轉折只是之後真正大轉折的醞釀與前奏,老夫婦面對人生關卡本想自我了結生命,卻在遭遇前述事件並看到人性的荒唐虛妄後決定打消念頭。大轉折讓人無法在故事一開始便預料到會有如此發展,這樣的構思有創意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更重要的是,看似輕描淡寫且沒有斧鑿痕跡地諷刺人性自私荒謬,並連接到生命價值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寓意,讓故事除了娛樂性外,也有了點人生體悟的厚度。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The ABC Murders

基於自己任意規劃之「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所閱讀的第二部作品。本書雖然是作者的著名作品之一,但是並非是網路上多家諸如「the top ten Agatha Christie novels」之類選書清單的當然入選作品;原因自然是因為,每個挑選者的個人喜好必定是見仁見智,但是或許也可以從此窺知,本書與《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相比還是有水準上的差別。
自己閱讀後的觀感是,本書的詭計設計得過於迂迴曲折,一場把樹葉藏在樹林裡以及羅織他人入罪的戲碼,要說只是出自於真兇的「冒險性格」與「童心未泯」,便拖這麼多無辜的人下水,費這麼大功夫牽線布局,可能還是難以說服自己這樣對人性比較有固執定見的讀者。不過書中神探的推理論證過程有一點讓自己頗有啟發,就是當所有事情的串接方式並未指向正確的方向時,可能顯而易見的跡象或甚至是證據就會被忽略或排除,但是只要方向對了,那許多事實也就一瞬間清楚明白地浮現在眼前;用自己的比喻來說,就是見樹不見林的時候,便看不見有人行走在森林中所留下的足跡,而一旦當視野被拉開、可以看見整片森林時,所有曾經發生過的事所遺留下來的痕跡,或許就不是那麼難以被發現。
作者的縝密細緻之處在於,其如何讓神探的推理可以突破真凶所設下的重重障蔽,而得出揭開事件背後真相的結論。在本書中,神探透過一連串事件中的蛛絲馬跡,逐漸拼湊出真兇的人物側寫,包括其應該具備的性格特質;當代罪羔羊出現時,其與前述人物側寫的差距過大而讓神探確信代罪羔羊不是真兇,而後神探掌握到正確方向,便逐漸整備出可以指向真兇的資訊與證據。神探對於自己人物側寫的自信自然不在話下,不過當情境證據與物證都指向代罪羔羊時,神探強調應回歸犯罪者這個行為主體本身去思考,怎樣的人才會以及才能犯下這一連串的兇殺案,這個突破盲點的切口,既言之成理又顯出神探過人的智慧。
第一次好好地透過文字(而不是透過影集中的演員詮釋)認識Agatha Christie筆下的Hercule Poirot,感覺作者所描繪的神探形象,其實不脫作者那個年代主流的偵探角色框架。不過對自己來說這是一件具正面意義的事情,因為那種回歸正統以及飄著淡淡懷舊氣味的感覺,正是閱讀像本書這種經典偵探小說應該有的韻味。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蜜蜂と遠雷

2016年下半期第156回直木賞受賞作。讀完本書後,一瞬間感覺其作者跟先前閱讀《終りなき夜に生れつく》時所認識的恩田陸並不是同一人,但是再轉念一想,兩本書的作者在文字風格上其實是類似的,只是本書讀來感覺作者很認真與誠懇地想要駕馭一個繁複而多面向的故事,同時其表現也值得肯定,但是在先前所閱讀的作品中,則感覺不到作者的細膩與精緻,只有讀到作者未受剪裁、沒有好好架構、也沒有好好填充內容的虛幻文字。
一場鋼琴競賽,從初賽一路寫到決賽,這種其實沒有太多新意的題材,作者要能翻出自己具辨識度與創新性的敘事與格局,或者只能靠人物的塑造。從前述角度來切入,本書的確有其獨到之處:雖然形象內涵其實是空洞虛幻的「天才」還是必要的登場人物,但至少作者多給了讀者幾款不一樣的天才,並創造了一些陪襯烘托天才的凡人配角,這些配角在故事中的能見度亦是無法被輕易漠視。
養蜂人家之子,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青少年,憑著一封已故鋼琴大師的推薦信,獲得參與鋼琴競賽的機會;野性與魅惑的表現方式,充滿爭議卻又讓人無法不被其所牽引。已故大師在其推薦信中說他是「劇薬」,指的或許是他帶給其他人的影響以及所誘發的變化:例如,透過與他互動的過程以及在旁欣賞他的演出,一名曾經是天才鋼琴少女,卻在母親身亡後放棄音樂之路,而後在此次鋼琴競賽中重新登台的女性參賽者,便逐漸進化出她獨有的表現風格,一次又一次地提升其表演的水準與感染力。
作者設定了另一名才貌兼備的天才,有著王子般外型的混血兒,其所彈奏的音樂是平易近人且雅俗共賞。其與養蜂人家之子的對比,一個是可以被容易認知到的天才,另一個則是無法被輕易理解的天才。作者不斷使用誇飾的手法去堆疊不易被理解之天才的獨特性,但也不斷強調平易近人的天才是如何被廣為喜愛與接納。
文字可以開啟想像的空間,但拿捏不好就可能成為空洞膚淺的工筆描繪或者重複累贅的詞藻堆砌。不只是不同類型天才的對比,還有數名人物的內省與自覺,本書主要的敘事在此,也正因為如此,其便反覆敘述著可能讀起來有點像是重複的情節內容;有些讀者的個人觀感可能會覺得這是拖泥帶水,不過自己則是沒有這麼負面的評價。
由於是書寫鋼琴演奏,本書當然也少不了描述演奏的場景與效果,只是這一樣也是使用文字去引發讀者的想像,所以前述見仁見智的問題自然也是會發生;有些讀者或者會覺得作者對於鋼琴演奏的形容過於單調貧乏,但是自己則是感覺,過於強求詞彙的多樣與比喻的豐富,可能就會讓敘事變得艱澀而不再是通俗娛樂小說的樣貌。
書中有些只是被輕描淡寫、並沒有延展的人物情感故事軸線,加深了本書敘事的厚度,也讓其不至於過於單調且失去現實感與俗世性,而作者輕描淡寫的程度對自己來說也是剛剛好,不喧賓奪主但還是有讓人想像的景深。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合理的にあり得ない 上水流涼子の解明

日本推理小說家柚月裕子的短篇小說連作集。目前尚不知是否會被系列作品化,不過自己對此並沒有太多期待,因為自己讀完本書後的感想,如果簡單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平庸」。並不是說本書讀來非常無趣或者對之有特別強烈的負面評價,只是每當看完一篇故事,對於其中謎團的設計與破解都只有「不過如此」的感覺。
閱讀本書讓自己有種看著別人「邯鄲學步」的感覺。作者擅長的或許是書寫溫情主義且有點嚴肅的人情義理劇,所以當其嘗試要創造特色人物以及創作沒有謀殺只有詐騙算計的故事時,就讓自己感覺有些不到位與刻意勉強。
女主角是一個因為被陷害犯下傷害案件而在被判緩刑後被吊銷執照的律師,因為無法執業便開始經營幫人解決疑難雜症的事務所,從業人員只有她自己跟另一個男助手。男助手的人物設定相當漫畫風,外型俊美,智商高,東大畢業,沉穩可靠地支持者女主角的工作。只是這樣的人物設定往往流於空洞且缺乏立體感,感覺不到作者側寫人物的功力,也無法讓讀者在這個人物身上找到可以投射情感、產生共鳴或反思自身處境的面向。
在〈心情的にあり得ない〉中,作者交代了女主角與男助手為何相識而後一起工作:男助手是陷害女主角的共犯,在女主角找上門對質時,或許出於愧疚,或許是懷抱著其他的情愫,男助手決定受僱於女主角。這樣的展開可以製造出兩人關係的曖昧元素,只是作者並不能說是有好好運用前述元素,或許作者本來就無意使用前述元素,但是當作者只是突顯男助手的「多才多藝」,讓其在事件中有更多活躍的空間時,故事就變得層次較為單薄,而情節也少了些味道。
〈確率的にあり得ない〉或者是一個本書故事為何讓自己覺得「平庸」的例示:該篇故事設定讓女主角揭穿謊稱具備預知未來能力之詐欺師所使用的詐術,只是為何詐欺師能連續正確預測競艇賽事結果的謎團,是個已經很常被書寫的題材,而作者所設計出、詐欺師所使用的詭計,又不夠創新且有些誇張荒謬,自然會讀完後感覺平淡,更遑論會有什麼驚喜感。
書名同名作是在本書中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篇故事,因為作者在裡面設計了一個轉折,為原本是出於復仇所設下的騙局,開了一扇可以省思人性與親情的窗。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英國推理小說女王Agatha Christie在1939年發表的著名傑作,即使時至今日其精彩程度與魅力依然不減。自己從未好好完整地閱讀Agatha Christie的作品,包括中譯本在內,而這次出於一個像是一償宿願或者彌補遺憾的心情,決定發願開始慢慢購入(話雖如此,但是偏執的自己還是一下子就買了6本)並閱讀Agatha Christie的小說。第一本閱讀的作品選上這部眾人傳頌的傳世名作是個正確的選擇,因為本書的魅力令人魅惑,幾乎毫無冷場的高潮迭起與幾乎毫無破綻的敘事,只能讓人拍案叫絕。
10個互不相識的人被「邀請」到一座海上孤島上的豪宅作客,四面環海的隔絕環境與變化無常的天候,讓這座巨大的海上密室無法有任何人進出,同時島上也沒有任何其他居民或存在任何刻意躲藏的他者。從第一人被毒殺到最後一個人選擇上吊自殺,10個人陸續死亡,卻留下難解的謎團:在島上沒有其他人存在的情況下,這些人的死亡到底是誰造成的,又是如何造成的?最後作者透過兇手以瓶中信自白、而後被人拾獲交給蘇格蘭警場的形式,來解開其縝密精細設計的謎團:其中一人在一連串死亡中詐死,讓他可以在操弄他人情緒甚至行動之同時,遂行他扭曲的慾望,並且以最後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完成其大規模謀殺的規劃。這樣的故事是在70多年前被創作出來,而且現在讀來也無太多違和感或者感覺早已失去新鮮感與趣味,讓人不得不承認,本書是一部可以傳世的經典推理小說,也難怪日本テレビ朝日沒多久前才將本書改編翻拍成日本電視單元劇版本,而根據該節目廣宣文字,本書全世界銷售已累積突破1億本。
除了謎團設計的縝密細緻外,本書透過文字敘述與人物視角轉換來醞釀營造的整體氛圍,其實很有渲染效果;特別是在登場人物一個接一個地死去,而死者是被謀殺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情況下,剩下來尚存活的人,在短期之內沒有離開島上可能的情況下,彼此懷疑、神經緊繃、情緒失控變成必然的結果。疑心生暗鬼的相互猜忌可以說是本書中後段的主要敘事基調,在每個人都被揭露過去的罪行、而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殺、也都有可能是殺人者的情況下,眼前的人是否有在說謊、懷抱什麼樣的心機或秘密、如何可以彼此牽制並保護自己,成為壓迫暫時倖存者心理的壓力來源。這樣的描述增強了小說本身的張力,而作者生動且細緻的筆觸以及過人的說故事能力,讓本書的謎團深不見底,氣氛緊張卻也引人入勝。
總之,自己沒有早一些好好認真地閱讀本書的原文版本,或者是種遺憾;但是也或者,因為自己現在的狀況,才能透過閱讀本書的原文版本,了解其價值與底蘊。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News of the World

2016年the National Book Awards在fiction類的finalist。本書故事是在描述,一個在19世紀的70年代,靠著在美國德州城鎮間旅行、向當地民眾提供朗讀報紙服務以滿足民眾資訊需求或好奇心來維生的年逾七旬退伍軍人,接受委託並收取報酬,要將一個年僅十歲、曾被印地安人部落俘虜做為人質並與該部落生活一段時間、出身德裔移民區的白人女孩,送回到她原本的親族身邊。
這個故事是一趟旅程,途中有著種種遭遇。遭遇想購買、買不到便用武力意圖強奪女孩的人,他們覬覦女孩可以帶他們找到印地安人部落的能力,而老當益壯的退伍軍人與因為曾與印地安人部落一起生活而充滿野性的女孩,奮力抵抗始得逃出生天。在一次讀報的場合,台下聽眾因為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對立而大打出手,在一片狼藉的場景中,退伍軍人選擇不在乎尊嚴而拾起散落在地上的錢幣,因為前方仍有路程,兩人需要盤纏。在保守的城鎮中,不了解旁人會有異樣眼光而想要裸身入浴的女孩,被當地的大嬸追著跑,但之後大嬸卻很熱心地為女孩收集二手衣物讓她帶上路。旅途小說的敘事型態,作者直白而清淡地陳述種種事件,雖然有衝突、緊張以及可以遍灑狗血的情緒,但是卻在作者簡潔沉穩的筆觸下,轉化成靜謐、老成、低沉、帶有悵然與無奈情懷的氛圍。這樣的文字讀來會讓人沉浸前述氛圍中,不因敘事高潮轉折而有大起大落的情緒,但心情卻深深被主角兩人的未知前程所牽引,進而深刻體會故事裡被輕描淡寫的人性與情感。
當然,這個故事不只是趟旅程,更是一個有關因為錯置而找不到歸屬者的側寫。女孩忘記了其原本的語言文化與生活習慣,雖然有著白人的外貌卻身心靈都是個印地安人,即使之後學會使用英文溝通,但是其永遠無法就字母R正確發音。從徒手吃飯到學會使用刀叉,從隨意拿取別人家的雞到理解動物也是一種人類財產,女孩從來沒有完全歸化或融入白人的生活文化中,即使她最後必須定居在白人社群中。女孩的親戚只關心退伍軍人使用報酬購買篷車是否有收據,捨不得女孩被當成免費童工的年邁退伍軍人最後還是背棄承諾,把女孩帶離她的親族並重新踏上旅程。成為退伍軍人家庭一員的女孩最後也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不斷與自己在白人世界中的生活妥協,不斷適應自己其實從未完全融入或認同自己當前生活方式的現實,讓女孩內心深層存在因為不曾完全獲得歸屬感而有的失落感,雖然年老退伍軍人的關懷讓她有了家人,但是命運的作弄仍讓她必須背負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桎梏。
本書篇幅並不龐大,故事軸線單純線性且敘事也無太多曲折,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描述沒有太多花俏的修飾或充滿文藝腔調的為賦新辭強說愁,讓本書的閱讀變得直接簡單。但是這樣的直接簡單,卻讓讀者更正面地去面對書中人物的處境與感懷,以及在那個年代的歷史時空背景中人們如何行動、自處與掙扎。為當時資訊流通仍有種種限制的人們帶來在遙遠他處所發生事件之相關新聞的讀報人,他和女孩的故事透過作者的書寫,也像是為身處現代的讀者帶來有關存在於遙遠時空中人事物的資訊,只是這些資訊穿越了時空隔閡,可以觸動人心並與讀者情懷產生共振,讓人從中擷取元素省思自己當前的生活。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終りなき夜に生れつく

甫獲得第156回直木賞的恩田陸在獲獎後所出版的作品。根據簡介,本書是作者先前作品《夜の底は柔らかな幻》的衍生作品,其所書寫之故事可以說是在前述作品中相互對抗之三名角色的「前傳」。透過四篇故事情節各自獨立、但登場人物有所重疊的短篇小說,作者用讓前述三名角色分別被另一名敘事者所側寫的方式(其中兩名角色亦分別擔任側寫另一角色的敘事者,只有一名角色是維持「神秘感」地只存在他者的敘述中),來描述個別角色變成之後身分或狀態的先前軼事。
然而,沒有讀過《夜の底は柔らかな幻》的自己,只是因為作者獲獎且本書是作者獲獎之後所出版的作品便購入本書閱讀,著實是過於莽撞欠思慮的衝動行為。在本書中,作者並沒有完整闡述其所想建構的世界觀,對於超能力者、獨立閉鎖的國家等故事元素僅是點到為止的片面說明,讓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虛構世界的自己,雖然不至於不能把握故事情節內容,但卻覺得故事情境像是少了幾塊而有所缺漏的拼圖,無法完全走入其中。
作者的文字陰沉而迷幻,彷彿在半夢半醒間述說夢境一般、低聲且釋放氣力地呢喃;即使是殘酷的殺人場景或者是千鈞一髮的救命關頭,或者是因為有超能力涉入其中,許多本應血腥或緊張的橋段,在作者筆下都變得柔軟而虛幻。只是本書所營造的氛圍雖然是「如夢似幻」的陰暗,卻還不到「詩意盎然」的深沉;把人性的掙扎或糾葛太過邊緣化,而只是表面地書寫孤獨、隔絕、壓抑與慾望,就會讓人看不到故事更深層的底蘊,讀完之後還是無法對書中任何一個人物或事件留下太深刻或鮮明的印象。
本書所書寫的故事是否有趣呢?敘事節奏流暢,個別故事也有懸宕與轉折,其實作者說故事的功力有其一定水準,閱讀起來還是有相當樂趣。只是虛構出一個和當代現實相去不遠的背景情境,在其中加上超能力人類這樣一個科幻性質的元素,或者作者在本書中的表現可以被期待更好,作者的想像力可以更加爆發,而不只是一篇篇營造出虛幻而陰沉之氛圍的敘事,不管是人物或故事情節,都讓人讀完之後沒有留下太多印象或想法。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京の縁結び 縁見屋の娘

2017年第15回「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大賞優秀賞受賞作。
誠如書後解説引用大賞一名最終選考委員的意見指出,本書做為一本小說,可以說是具備相當的完成度,不論是個別登場人物的描繪、情節展開的說服力、故事伏線的收束、生動的對話等,都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只是雖然自己認同前述意見,讀完後感覺本書不太像是出自一名小說新手之手(根據書後解説,本書作者雖然此次是首次獲獎,但其曾在多項公開徵件的文學獎項中晉級到最終候補,其實是具備一定程度的實力),但是自己對於大賞最後頒給《がん消滅の罠 完全寛解の謎》一書的決定也沒有太多質疑,因為大賞受賞作雖然可以說是一本寫得坑坑洞洞、缺點顯而易見的小說,但是其故事情節的創意與想像力,卻也是本書無法望其項背的。
本書可以說是一本歷史奇幻小說。結合史實與神怪元素,本書描述一個因為祖先犯下罪過而家族代代被詛咒的年輕女性繼承人,為了從受懲罰與怨念累積的束縛中脫出,擺脫家族女性繼承人無法生出男兒且活不過26歲的命運,以一場延燒幾乎整個城鎮的大火做為讓法術得以實現的引線,最後雖然讓所有怨念得以消除,久別的母子重逢,被靈體寄宿的人回復原本模樣,但繼承人無法與心儀的施用法術者結下更深的緣分,後者因為犯下戒律而必須失去其靈體,而繼承人則是與從小便傾慕她的青梅竹馬結婚,並感覺施用法術者是以別種形式回到她的身邊。
作者用淡雅輕盈的筆觸,以四平八穩、不急不徐的節奏述說前述故事,從繼承人隱約認知到自己因為家族被詛咒而必須承受的宿命,到施用法術者以一個神祕謎樣的姿態出現在繼承人面前,繼承人一步步解開家族繼承人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而會受到詛咒,曾經在家裡幫忙的老人為何失蹤以及其真實身分,還有施用法術者到底是誰,與家族有何淵源,為何而來等謎團。故事的展開雖然平鋪直敘,也不能說是百轉千折或高潮驚喜不斷,但是整體情節並不算是太平淡或無趣,只是部分使用神怪元素來解釋謎團或收束伏線的敘事橋段,有點像是作者使用其自訂的遊戲規則來自圓其說,讓身為讀者的自己感覺不是很能被說服。不過,整體故事的設定是邏輯連貫一致的,所以即使偶有前述感覺,也不太會影響到自己進入故事的背景情境中,並獲得閱讀的樂趣。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狩人の悪夢

日本推理小說家有栖川有栖「火村英生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新作。作者在本書的「あとがき」中說到,本系列作品到2017年3月便剛好滿25周年,雖然其曾經想要在本書中挑戰將「倒叙」形式使用於長篇小說上(系列作品中有短篇小說是從犯人的視角出發,敘述犯案過程並側寫主角的形象),但最後仍捨棄這個念頭而走回由主角之一的推理小說作家來敘述故事的手法。作者坦言其無法預告何時會將「倒叙」形式使用於本系列的長篇小說上,結果有可能到了本系列結束都不會有實踐這個想法的機會。
如果不去想像本書以「倒叙」形式寫成會有什麼效果,而是正視本書之現有形式就娛樂小說與推理小說而言是否發揮其應有作用的話,則自己的感想是本書表現有一定水準而可以獲得正面的評價。
本書一開始,身為推理小說家的主角與因為撰寫一系列奇幻娛樂小說而博得相當人氣的小說家進行對談,而後前者受後者邀請前去作客,並在當地遭遇離奇殺人事件,在後者已經過世之助理的舊寓所中發現自稱是助理昔日友人的女性屍體,而這名女性的跟蹤狂前男友又被發現陳屍在附近無人居住的空房中。一場落雷意外封閉了交通,讓有犯案可能的嫌疑人被限定在登場人物之中,但即便如此,死者們被切掉手掌的死狀令人無法理解兇手如此做的動機與用意,女性死者造訪已故助理舊寓所的目的是什麼,兩人之間真實的關係如何,還有登場人物之間的人際關係如何與死者以及已故助理產生牽連並進而釀成殺機等問題,挑戰著擔任偵探角色的主角,研究犯罪學的學者,如何在其「田野調查」中抽絲剝繭地推理出真相。從此角度來看,作者不愧是創作推理小說的老手,不論是謎團的深化與複雜化,線索與案情相關事實的推展與鋪陳,或登場人物形象的描繪與勾勒,都在一個能維持讀者好奇心的敘事節奏上展開,故事情節沒有多餘枝節,結構有條理卻又不會過於線性單調。以成熟的寫作技巧來將一個無法輕易被猜想到且具有層次的故事構想化成文字,作者讓本書成為一本讀來順暢、娛樂效果豐富的本格推理小說。
故事走到尾聲,兩位主角,研究犯罪學之學者與推理小說家,在確切物證其實並不能說相當周全的情況下,正面面對真兇並在攻防往來的對話中,透過邏輯論述建構真凶犯案的梗概,並一一駁斥真兇的辯解與反論。這種推理對話攻防戰並不容易寫,特別是其在本書中所占篇幅並不能說是沒有什麼分量的情況下,作者沒有把對話寫得無聊冗長、自以為有趣但其實枯燥瑣碎,也是其寫作功力的展現。
總而言之,本書故事情節轉折並非簡單可以預想,敘事鋪陳也算是引人入勝而不至於減損故事本身的精彩度,是本可帶來閱讀樂趣的娛樂小說。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がん消滅の罠 完全寛解の謎

本書獲得第15回「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大賞,參賽時的標題為〈救済のネオプラズム〉,並因為得獎的緣故而獲得在2017年1月以単行本形式出版的機會。
就題材而言,本書確實具備創意;其挑戰高難度的癌症治療,設下一個帶有科幻意味的謎團,卻又在最後給出一個現實上或許還未發生、但在醫學上不能說是不可能的解釋。作者曾任職於專門研究癌症之研究機構,目前則是任職於醫療相關出版社,所以其至少具備基本的背景知識,挑戰以癌症治療做為設計推理謎團的題材,或者還算適格。
已經被宣告生命有限的癌症末期病人,在選擇生前領取鉅額死亡保險給付後奇蹟式的康復;提供富人或有權勢者特別癌症醫療的私人醫療機構,發展出神秘的治療方法,可以完全治癒原本不能治癒的癌症。這樣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奇蹟,讓癌症專科醫生與其雖有醫生執照但專注研究而無臨床經驗的昔日友人,產生其是否為詐欺以及其背後是否有何陰謀詭計的懷疑。兩人與另一名任職於保險公司的友人開始展開調查,並建構出他們對於為何私人醫療機構可以「控制」癌症的解釋。私人醫療機構的主事者是專科醫生昔日的恩師,當時不明原因地辭去大學教職並消聲匿跡,但再出現時卻變成了利用富人或有權勢者的癌症病情來脅迫他們聽從其意志辦事的惡魔,以及協助有困難者詐領保險給付的救濟者。最後醫生及其友人在未能完全解開謎團的情況下感覺事件已經落幕,但其實不論是「控制」癌症的方法、恩師做出這些事情的動機、動機背後隱藏的過往真相、以及私人醫療機構的後續發展等,都不是專科醫生以及其友人所認知的「表象」,而是更加曲折…
做為「前代未聞の謎に挑んだ医療本格ミステリー」,本書可以說是謎團與轉折情節大放送,書中擔任偵探角色的兩人其實根本沒有完全掌握真相,秘密雖然讓讀者知道但是卻仍籠罩在黑幕中,而已經被扭曲的現實根本沒有被導正的機會。從此觀之,不論是個別謎團的獨特性與獵奇性,還是謎團與謎團之間的環環相扣與加乘效果,都可以說是一本相當不同以往的本格推理小說,其中沒有死人,有的是為什麼應該會死之人卻可以活下去的「存活之謎」。
當然,本書獨到之處在於題材以及其謎團設計的厚實度;然而,如果以小說本身來看,本書其實不算是一本寫得很好的作品。或許因為是作者的第一本書,所以作者的寫作技巧與功力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本書的敘事節奏有點不平衡,結尾的時候真相揭露得太急太多,但是前面卻沒有鋪陳出足夠的線索來讓這個真相水到渠成。本書中間略顯冗長瑣細的對話橋段不夠火候,稱不上是透過對話來檢證各種可能,只能說是不斷繞圈子,拖住敘事的進展速度,讓敘事節奏變得拖泥帶水。只能說本書是本寫得不算太好,但是故事情節還算精彩的小說,前者其實是很明顯的瑕疵,但是後者卻又讓人覺得有趣,所以權衡的結果,本書還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小說。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水鏡推理Ⅵ クロノスタシス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岡圭祐「水鏡推理シリーズ」的第六部作品。讀完本書時,發現書後並未如前兩作般預告系列作品新作的出版時間,而是預告了作者的其他新作(作者還是維持一樣產能,雖然不是持續創作本系列作品)。在本書故事接近結尾時,原以為作者會透過安排主角被異動,讓系列作品有新的轉進方向,或是拉長推出新作的間隔時間,但是最後主角還是回到原來的單位從事同樣的工作,而這等於系列作品仍會維持目前的型態持續下去。那作者暫時沒有繼續量產出本系列作品新作,是因為要轉換創作心情,還是休養生息避免過勞,是個讓自己好奇卻無解的問題。
作者在本書一開始便闡明,本書所描述的故事是有關於過勞死,所以從此角度來說,本書不能算是「人の死なないミステリ」,同時作者強烈希望能根絕因為惡質職場所導致出的過勞死案件。然而,過勞死是個社會問題,所以作者如何能將之與本系列作品過往所著重的科學研究不當行為調查扯上關係,便是考驗作者說故事與設計情節的功力。作者設計故事情節讓系列作品主角去調查,正在開發中的過勞死高風險指標,是否足夠精準到可以做為會產生法律效果的客觀評估標準,所以主角為了驗證指標顯示為高風險的個案,其死因是否真的是過勞死,便開始調查疑似因為過勞而自殺的公務員,是否真的在職場上因為超時與過量工作而承受過大的身心壓力。這樣雖然有點牽強但並不能說不合理的情節設計,到頭來還是讓本書所描述的故事脫逸過往系列作品所建立的基調與風格,而變成一個釐清死因的調查事件。
雖然本書的敘事情節有相當的轉折,個別事件的真相也出人意表,但是自己閱讀的感覺卻是生硬與粗糙,覺得作者只是為了製造出讓人無法預想結局的情節展開,而刻意地故弄玄虛並讓情節發展出現髮夾彎。例如,為了讓世人可以正視過勞死是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讓過勞死高風險指標可以盡快導入成為強制性的評估標準,刑警、醫生與公務員三人共謀,製造公務員的偽裝自殺事件,這樣的情節雖然是個峰迴路轉的大轉折,卻也讓人覺得有些荒謬而失去現實感。又例如,一開始是希望讓同事之死因可以被正確認知的女性公務員,卻在後來變成因為過勞與壓力過大而產生妄想症的病人,包括同事的死亡在內,女性公務員所認知的世界都是出自妄想的產物,同事根本沒死,過勞的其實是女性公務員自己。這樣的故事讀來會讓人感到有些憤慨,因為不管當事人的病狀如何,推理小說把事實真相推給疾病,就會讓人覺得不負責任而輕率。
而更讓自己覺得本書是顯示出系列作品出現品質下滑狀況之警訊的關鍵點是,本書的敘事結構其實不夠嚴謹縝密,有些橋段的敘事讓人感覺只是為了過場而粗略帶過,所以讀來感覺節奏不如過往作品般輕快流暢。作者彷彿是為了發表自己對於過勞死問題的看法,但是卻又因為寫的是通俗娛樂小說而無法有深度與廣度地探究問題,所以有時流於說教,有時流於膚淺的批判。系列作品主角回應故事中人物發言而有了這樣的感觸:「失敗のない生き方だなんて。生き方を失敗する」,卻又在想到自己的狀況時,表達「自分は働きすぎではない。理想を実現するには、まだ働き看足りない」的感觸。這樣的心情或者是所有過勞的人在現實中一直面對的矛盾,只不過這樣的描述在本書中為數不多,讀到時有種像是淘到碎金子般的幸運感。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いつまでもショパン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岬洋介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単行本版本在2013年1月出版,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是在2014年1月出版的文庫本版本。
故事描述在波蘭總統雷夫卡欽斯基墜機身亡事件(其為在2010年實際發生的事件,不過本書把原本的意外事件改編成被恐怖分子暗殺)之後,蕭邦鋼琴大賽仍然如期舉辦,雖然當時華沙市籠罩在恐怖攻擊的陰影下,而在大賽進行之同時,亦有多起爆炸事件發生。在大賽開始後,於會場發現一名警察的屍體,十指被切斷,而警方認為是名為「ピアニスト」的恐怖分子所為。
要說本書是推理小說,不如說是描述鋼琴演奏家自覺與成長的故事。主要的第一人稱敘事者(偶爾會有轉換敘事者的橋段出現,例如從「ピアニスト」的視角出發,書寫犯案的心情或過程)出身音樂世家,贏得大賽是其父親為其所加諸的壓力與所設定的唯一目標。在大賽進行的過程中,第一人稱敘事者邂逅了兩名來自日本的參賽者,眼盲的絕對音感天才以及大賽最年長參賽者(亦為系列作品主角,但是在本書中登場的篇幅有限),兩人的演奏為敘事者帶來震撼,但也讓敘事者從原來演奏方法的自我設限中解放,而能更上一層樓並贏得大賽冠軍,最後並做出與自己家庭保持距離的決斷。
作者花了相當多的篇幅在描述不同參賽者如何演奏蕭邦的樂曲以及其詮釋風格的差異。雖然系列作品主角仍擔任最後揪出「ピアニスト」真實身分並阻止其暗殺現任總統的重要角色,但是真相揭露橋段所被分配到的篇幅,相較於描繪系列作品主角演奏之橋段,其實可以說是不成比例。
而讓自己覺得有點過於誇張的橋段是,美國參賽者的兄長在戰場要營救人質之同時亦在聆聽大賽現場轉播,而系列作品主角的琴聲竟讓戰場現地停火;雖然因為變更曲目而無法得名,但是系列作品主角卻贏得將士們的感謝與讚賞。把音樂的魔力寫到這個程度,就像書寫徒手接子彈一般地近乎荒誕無稽。
本書描述推理破案的部分,不僅在篇幅上少於描述鋼琴演奏的部分,在描述的細緻度與深度上,前者也遠不及後者。從虛構的總統暗殺事件開始,故事中死了兩個警察,並發生數起爆炸事件,不要說僅是一個恐怖份子(這個恐怖份子還有音樂專業背景)就能犯下這麼多起案件是有點誇張,系列作品主角識破「ピアニスト」真實身分的方法也是有點粗糙與草率。不過,最讓自己覺得交待得過分潦草的部分是,「ピアニスト」變成恐怖分子的動機;雖然親人死亡的真相被掩蓋是件讓人憤怒的事,但是為此就要暗殺前後兩任總統,還為此牽連許多無辜的人,怎麼想都是一種很難被理解的偏執情感。
當然,本書讀來並非無趣或平淡,至少鋼琴大賽的過程被書寫得高潮迭起,讓人想要知道作者會如何為這場自己所虛構出來的大賽收尾,會寫出什麼樣的結局。只是,一開始從總統墜機事件開始,到警察十指被切斷的屍體在大賽會場被發現,感覺這些事件只是為了讓所描述大賽的氣氛變得更高壓與不穩定,但是卻無法被好好地收束成一個讓人可以接受的結果。如果太過急切地要把本書簡單歸類為推理小說,那麼或許就會因為不如預期而感到失望。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スペース金融道

日本科幻小說家宮内悠介的作品。簡單來說,本書的敘事背景設定為一個人類移居宇宙的未來世界,但在這個世界中仍然存在貸款給個人的金融公司,而書中兩個主角便是任職於名為「新星金融」之公司的「二番街支社」(「二番街」被設定為人類最初移居成功的太陽系外行星),負責為該公司追討債務。以第一人稱敘事來講述故事的主角被其上司兼搭檔呼來喚去,而這名上司兼搭檔則曾任職於國家研究機關,從事「金融工学」的研究。
本書分成五個章節,每個章節有其個別獨立的事件,但全書通篇亦有其持續進展並在最後一章收束的情節。每個個別事件都是兩個主角向不同「人物」追討債務的過程,而作者天馬行空、毫無受限的想像便展現在,設計出這些被追討債務的特別「人物」以及追討債務過程所發生的特別「情境」上。
例如,作者虛構出一種人類科學家製造出來的植物,可以飛在空中進行光合作用來提供人類必要之氧氣,並改善人類移居星球的土壤品質,讓植物得以生長。這樣的植物逐漸進化而發展出智能,並要求人類對其進行光合作用的勞務提供對價。植物向主角任職的公司貸款,而公司認定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來賺錢所以具備還款的能力。主角任職的公司政策被設定為,從細菌到外星人,只要具備還款能力就可以提供貸款,而在這樣的設定下,作者自然可以發揮想像力,創造出在其虛構世界中會出現的各色特別「人物」。
書中一直不斷深入描寫的是名為「アンドロイド」的人形機器人,這個族群的生活被人類設定了三個限制條件,一是不能複製並移轉其人格,二是必須依據經驗主義行事,三是不能連接人類的網路。作者運用這些設定條件去發展出不同的故事橋段,例如為了逃避償還債務,「アンドロイド」違反條件,移轉人格並讓原來「軀體」死亡,而一個「アンドロイド」歷經農民、神父、革命家、沙漠拓荒者等職業,最後成為「二番街」政府的首相,他為了追求「アンドロイド」的真正自由,嘗試各種為人類社會貢獻並製造改變的可能。
作者塑造出「アンドロイドの母」的女性科學家角色,其投身「アンドロイド」的平權運動,並開發出讓「アンドロイド」可以與人類結合的裝置。最後,作者讓其虛構世界中的「アンドロイド」可以與人類甚至是其他物種結合並繁衍後代,並讓這個虛構世界變成一個不同族群可以更加融合的社會。
除去敘事結構有些鬆散,敘事枝節有點蔓生,部分敘述有點潦草,因而有時讓閱讀變得吃力外,作者在本書中所展現的想像力,的確讓閱讀本書有了樂趣。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悪魔を憐れむ

日本推理小說家西澤保彦「匠千暁シリーズ」的短編小說集。雖然自己過去曾讀過幾本作者的其他系列作品或單發作品,但卻未曾接觸過本系列的作品,所以做為第一次的經驗以及半途闖入花園的不速之客,作者在各篇故事中點到、系列作品登場人物所涉及的過往事件,自己都只能當做是故事背景中不甚重要的雜音而予以忽略。
作者在本書的「あとがき」中說到,其並沒有認真做成年表,只是無計畫地發展出本系列作品,所以各事件之間的時序難免有所矛盾與混亂,而這次在本書中,其讓過往一直保持大學生身分的四名系列作品主要登場人物從學校畢業,並將幾名警察角色逐漸轉變成固定班底。從此或可看出,作者要透過本書將系列作品演進到下一個階段並重新統整系列作品的發展方向吧!
閱讀本書所收錄的四篇故事,可以感覺到一致性的風格:在模仿安樂椅偵探設定的狀況下,登場人物透過對話,檢證二手取得的案情相關資訊並反覆辯證各種可能假設來進行推理,最後為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案件事實導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作者熟練地操作這樣的敘事形式來發揮其設計本格推理謎團的才華,在不追求案件事實的現實意涵、亦不試圖透過為案件事實拉開背後景深來延伸讀者省思空間的情況下,作者就是單純地給讀者一個謎團以及一個在故事設定框架中不能說是不合理的解釋,而讀者就是單純地享受閱讀登場人物間反覆辯證的對話以及透過對話所建構出的迂迴翻轉敘事,頂多偶爾在主角為登場人物增色的小軼事情節中,感受作者書寫荒謬黑色幽默的另一面。
對自己來說,為了精煉出本格推理的元素,作者捨棄了故事的現實感與日常感,而透過故事背景的框限,將其實很極端或偏差的狀況形塑成合理的結果。例如,在《無間呪縛》中,案件相關人士都被某種自己先入為主所虛構出的執念所束縛,甚至影響到其行動邏輯,而雖然這樣心理狀況並非毫無可能,但是如果不是在這篇故事的敘事氛圍中,用這樣的說法來解釋謎團事件發生的原因,還是會讓人有所質疑。《意匠の切断》裡犯人犯案的動機,如果不是這篇故事在案情設計上已加入相當乖離現實的變異性,則最後作者透過登場人物所拋出的解釋其實不太能讓人信服。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2016年the National Book Award在fiction類的winner。
雖然時空背景與故事情節都相差甚遠,但是在閱讀本書後段故事的時候,自己會一直想起並想比較很多年前所讀過、Barry Unsworth獲得the Booker Prize的〈Sacred Hunger〉。之所以讓自己產生聯想的原因是,兩者都描繪了一個黑奴的應許之地,也同樣地被殘酷的外來暴力所摧毀;只是本書的應許之地有著更多烏托邦的美好,誠如主角所言,「In her Georgia misery, she has pictured freedom, and it had not looked like this. Freedom was a community laboring for something lovely and rare」,但是Barry Unsworth所構築的應許之地卻有著拘限烏托邦理想實現的人性卑劣。前者是主角的救贖,是美國的黑人嘗試逃離奴隸制度所製造出的安身立命之所,後者則是因為意外而演進出來的文化種族融合,是嘗試落實政治理念的試驗場域,卻不免面對現實無法逃避的壓力與條件限制。兩者的切入點、置重點與深度均不相同,但是都讓自己省思「美好的社會」這件事,是無法忽略來自外在的威脅以及存在於內部的壓力。
本書講述一個女性黑奴嘗試逃出奴隸制度的歷程,過程中她遭逢各種可能的命運,包括表面上給予自由、卻更殘酷地讓人不孕的白人們(主角是如此省思這件事:「Because that's what you do when you take away someone's babies - steal their future. Torture them as much as you can when they are on this earth, then take away the hope that one day their people will have it better」),躲在善心白人所提供的封閉避難所中,最後害得白人必須遭受社區的殘酷制裁,以及被逃跑黑奴獵人抓到,卻在被送回原來主人的路上被搭救與透過己力奮力脫逃等。主角從各種狀況中一一脫出,最後走過一條具象徵意義的地道,從出口只是一點光亮到搭上一個老黑人所駕駛的馬車,此時主角如是想著,「She wondered where he escaped from, how bad it was, and how far he traveled before he put it behind him」,這是主角對眼前老黑人的疑問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思考。
主角的外祖母被白人綁架,在拍賣會上與其他親人被不同買方買下而搭上不同的船,外祖母被送到美國來且再也沒有機會見上自己的親人一面,在不知道自己親人所搭上的船因為感染瘟疫而被全船焚毀的情況下,想像著自己的親人在美國北方為比較親切的主人工作而有著更好的待遇與生活。主角的母親在主角年幼時丟下主角逃離自己被奴役的農場,主角對於母親有著許多質疑甚至怨懟,同時也想像著母親的各種可能際遇,但是孰不知母親其實沒有辦法逃離農場太遠,在渡過湍急溪流時因不諳水性而慘遭溺斃。不能知道真相的現實或許讓自己當前的現實可以更容易被應付,因為想像的美好,讓自己以為命運可以有比較不殘酷的安排。
作者時而告訴讀者,社會現實殘酷的是其分類體系以及其所貼標籤的意義:「In death the negro bacame a human being. Only then was he the white man's equal」、「All men was created equal, unless we decide you are not a man」。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 楽園の十字架

日本女性推理小說家藤木稟「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之所以會購入本書閱讀,是因為在amazon.co.jp網站上讀者對本書的評價平均有4.5顆星(即使只有三則評價),自己想像本書內容應該是為獵奇事件或怪異現象找出合理解釋這類型的故事,以及自己想嘗試開發出可以持續關注之系列作品等原因。
如果忽略本書走漫畫美形風格之封面所可能帶來的誤導,而將本書當成以異國風情與神秘現象為題材的推理小說的話,則雖然不可避免地,要為過於光怪陸離的事件找出合乎科學或常理的解釋,以及要通俗淺顯地描繪不同社會文化來做為故事背景,往往都會讓人感覺有些膚淺甚至幼稚,但是本書對自己來說是有脫離輕小說的層次,而具備比較嚴肅認真的質感。
主角是個年輕英俊的日本裔神父,任職於梵蒂岡教廷,負責調查各地所呈報的奇蹟事件,判斷其真偽來決定是否應認列為神蹟。其搭檔則為同樣負責調查奇蹟事件的義大利神父。很明顯地,設定這樣的人物組合是沒有要嘗試跳脫福爾摩斯與華生組合的窠臼,而調查奇蹟事件這樣的「職業」設定,也難免給人過於與現實脫節的感覺。前述種種的元素,讓自己對系列作品感覺有種先天不足的缺憾感,就是不論個別故事的深度或質感如何,這個系列作品就好像還是被框在帶著強烈漫畫風的輕小說格局之中。
本書的故事是在敘述,兩名主角因被指派任務而來到海地,在因緣際會下搭上了航行到美國邁阿密的豪華遊輪,並在途中目睹了海面上浮現巨大白色十字架的奇蹟事件。在主角決定著手調查前述奇蹟之發生是否有合乎科學或常理的解釋時,船上發生了海地人被殺害的事件,並且疑似為巫毒教的精靈所為,而潛入船上的美國CIA探員,則表明身分並說出其正在追查海地恐怖組織的動向。之後又有一名海地女性在派對場合中,眾目睽睽下狀似精神錯亂地引火上身後身亡,而在魔術秀中,看似被隨機選上參與表演的CIA探員,在表演後也失去蹤影,最後被主角推理出應已在魔術秀中被殺害。這樣在封閉遊輪上發生殺人事件的基本情節設定,是很典型的本格推理。
不過,作者並沒有僅滿足於寫出一本帶著漫畫風格與異國風情的本格推理小說,其企圖心更加強大。作者選擇海地做為故事背景之一環,就是嘗試加入更多的歷史文化、政經社會與國際情勢等元素來豐厚故事的內容。例如,作者透過主角陳述了海地的歷史、社會政經情勢以及與美國間複雜的政治糾葛,雖然很難不讓人感覺是刻意賣弄知識,但是作者嘗試為故事增添一些知識性色彩,藉以拓展故事的格局,其效果還是相當正面的。
神父不是警察,雖然有過人的推理能力,但是其在懲罰惡行與伸張正義上其實無能為力的。作者讓主角可以推理出所有事件的概略全貌,但是並沒有追查出背後真正黑手以及更深層的陰謀。如果事件背後的黑幕是勾結在更複雜強大的政經力量上,那麼兩個可以說是只是路過的「天真無邪」神父,即使有豐富的知識與敏銳的洞察力,但也是只能在真相的門外徘徊,窺見一部分的真實,卻無法改變什麼。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バードドッグ

日本漫畫家兼推理小說家木内一裕的長篇小說作品,単行本版本在2014年7月出版,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是在2016年10月出版的文庫本版本。先前自己閱讀作者的另一部小說〈嘘ですけど、なにか?〉,感覺敘事雖然具戲劇張力而能帶來娛樂感,卻也流於誇張而淺薄;然而,本書卻讓自己對於作者有所改觀。雖然本書說不上是深入觀察社會現實或細膩側寫人性,但是本書卻在保有本格推理作品之懸疑與曲折的同時,加入作者所塑造出、具備相當個人風格的惡黨世界觀,進而呈現出一個獨特而有趣的故事。
書後解説指出,曾為黑道分子但現在從事偵探業、與小學三年級女孩之養女一起生活的本書主角,其實是在作者過往作品中重複出現的人物,且其人生經歷不斷演進與變遷;而自己因為未曾讀過這些過往作品,所以對於本書中部分情節的背景,例如主角為何會收養養女、為何會離開黑道等,會感覺被輕描淡寫帶過而沒有被充分敘述,不過既然作者的作品中存在所謂的「矢能シリーズ」,那麼本書主角的「過去」,可能就要去作者過往作品中尋找了。
主角被黑道大老請託來調查重要幹部的失蹤事件,同時被謠傳是重要幹部情婦的女子也失聯,而女子的姐姐前來請託主角尋找妹妹的下落。主角拒絕黑道大老的請託但之後還是接下調查工作,而在重要幹部的屍體被發現後,當天與黑道大老一起和主角會面的其他黑道分子,都成了殺人嫌疑犯,而必須透過主角的調查與推理來一一排除嫌疑後找到真兇。每個嫌疑犯都有盤算,為爭權奪利或自保,而主角透過推理,分析個別嫌疑犯是否具備殺害死者的動機與魄力。最後,如同章節標題「真相と違う」所提示的,主角雖然確知真犯人的身分,但卻不揭穿真相而是巧妙利用無法澄清的嫌疑來羅織惡人入罪,藉以維繫黑道幫派內的運作與秩序。
本書之所以有趣,部分是因為其為在作者所設定的惡黨世界觀中才能言之成理的推理劇。不為道德也沒有複雜的人性或情感,嫌疑犯單純地為了爭地盤或奪權,頂多加上對自己際遇的義憤填膺,有些人卑鄙,有些人則是沒有犯下大案的器量。作者筆下的黑道幫派,雖然偶而還是有威嚇與虛張聲勢,但是絲毫沒有暴力或逞兇鬥狠,有的只是機關算盡的心眼與心機。
主角的養女有著讓周圍每個人都喜愛的魅力,兩人的互動生動且饒富趣味,做為一種調味用的添加劑,點綴本書讓其生色不少。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翼がなくても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長篇小說新作。本書好像不能被歸類成作者的特定系列,因為其為兩個系列作品主角的「共演」;只是自己會比較傾向將本書歸為「刑事犬養隼人シリーズ」的作品,因為本書的敘事有接近一半的篇幅是從這個系列作品主角之視角出發來書寫,而「御子柴礼司シリーズ」的主角雖然是本書所描述事件的關鍵人物,但其「戲份」,如果硬要說,就只是到很有存在感之「配角」的程度而已。
200公尺短跑成績斐然並因此被企業網羅的女主角,因為一同長大但現在是繭居族之鄰居男子的不當駕駛而被迫截肢,不僅奧運出賽的美夢破滅,也面臨公司逼迫其自願離職的壓力。然而,肇事的鄰居男子卻因為其母親聘請手段高明之律師以及現行法律可能適用法條構成要件的限制,而獲判輕刑且未支付損害賠償。
因為南非刀鋒戰士的新聞讓女主角燃起在殘障運動場上再出發的希望,但現實的殘酷卻不斷向女主角襲來。另一方面,撞傷女主角的鄰居男子被發現陳屍家中,調查此案件的警察將目光投向女主角,也發現當時在撞傷女主角事件中為男子辯護的律師是男子鉅額壽險理賠金的管理人。為了爭取在殘奧出賽的機會並贏過自己的假想敵,女主角用現金支付了兩次昂貴的義肢訂製費用,而這個女主角及其家人都應該無法支付得起的鉅額費用,到底是如何被籌措出來,便是跟男子死亡之謎一樣,是書中待解的謎團。
當然,當作者把前述元素一一鋪陳出來時,讀者會很自然地想像到,女主角用來支付義肢訂製費用的錢,應該就是來自男子的壽險理賠金,並且可以隱約猜到,或許男子是為了補償女主角,而將自殺偽裝成他殺並藉此詐領保險金,因為登場的其他人物其實都沒有足夠成為「嫌疑犯」的重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檢視,本書所描述的謎團或者真的構圖過於簡單,雖然在細節上作者還是有設計讓真相看似不可能而必須被破解的盲點,例如從現場消失的凶器而後在他處被尋獲等,但是最後閱讀到警察揭露真相的部分時,還是會讓人有種「果然是這樣」的感覺。亦即是說,就推理小說來說,本書並不能說是非常精彩的作品。
不過,本書屬於推理小說部分的篇幅可能不到一半;本書有相當篇幅都在描述女主角如何克服現實並突破自我,在殘障運動中實現自己目標的歷程與心境。這樣結合人情劇、社會現象觀察以及推理小說等元素的作品,即使推理小說的部分不夠峰迴路轉到讓人拍案叫絕,也是瑕不掩瑜,不會太減損閱讀的娛樂感與滿意度。

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喧嘩

日本推理小說家黒川博行「疫病神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新作,是同系列直木賞受賞作〈破門〉的續篇。
系列作品的主角「搭檔」再次登場,接續著在前作中黑道主角被組織「破門」的情節發展,在另一名主角所從事的「建設コンサルタント」業務受到「暴対法」、「暴排条例」等法令施行的影響而陷入低迷不景氣時,兩人受議員秘書之託,向黑道團體斡旋喬事,希望透過金錢解決紛爭。然而,隨著兩人逐漸掌握事件全貌,卻發現虛構的汽油彈攻擊事件背後,其實是一個因為官商勾結謀奪利益的計畫破局而衍生出來的矛盾衝突。已不隸屬於組織的黑道主角,一半為了牟利,一半也是為了籌措「復縁」所需的資金,以近乎詐欺犯的手法,半是欺騙半是脅迫地,向議員秘書榨取金錢,雖然其過程中也受到攻擊而腹部中刀需要進行手術…
之前在閱讀〈破門〉時就有同樣的感覺;雖然本書截至目前為止在amazon.co.jp網站上獲得相當高、平均4.5顆星的讀者評價,但是對自己來說,卻是本讓自己「看不到熱鬧也看不懂門道」的小說。情節進展並無太多懸疑或轉折,很線性的敘事結構只是在平鋪直敘主角們掌握更多資訊而後採取行動獲取利益的故事,但是並無太大起伏或高潮可以勾動閱讀時的情緒。要說本書中對主角兩人之人物性格與互動往來所進行的描述,或者對故事其他登場人物的描繪,是否有幽默有趣或深入立體到讓自己感覺特別或突出之處,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
雖然很零星,但是書中還是有些有趣的陳述。例如書中有個人物提及,對民意代表來說,過去的利益所在是土地與工程建設,現在的利益所在則是長照福利,在設置「特別養護老人ホーム」需要取得主管機關許可、希望入住的老人與家屬握有選票、政府投入社會福利預算等情況下,這個領域成為民意代表介入謀取利益的新標的,而過去圍標工程等手法,則在工程採購受到嚴格法令管制與社會與論監控的情況下,變得無利可圖。作者在書中呈現出一個日本黑道的「現實」,肅清黑道的法令壓縮黑道生存的空間,而時局的轉變,讓黑道、民意代表與商人所組成的不當得利共犯結構,也必須與時俱進找到新「商機」。作者的社會觀察,或者對比於其所敘述的故事來說,是有趣多了。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怪しい店

日本推理小說家有栖川有栖「火村英生シリーズ」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五篇作品,単行本版本在2014年10月出版,而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是在2016年12月出版的文庫本版本。作者在単行本的あとがき中指出,本書集結以「店」為題材之推理小說,是嘗試在本格推理的框架內書寫「自分なりに感じる〈店〉というものの魅力や怖さ」的產物。
雖然是有設下書寫商店這樣的主題限制,但是本書的五篇作品卻呈現出相當程度的變異性。自己覺得比較特別的作品是〈ショーウィンドウを砕く〉。這篇作品並未採用系列作品通常的敘事型態,即以推理作家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來講述故事,而是透過兇手的視角來描述兇手與偵探之間的智力對決,除了是將倒敘形式推理小說的格局與風味摻雜入作品外,亦是透過兇手的眼睛來觀察側寫,在系列作品中扮演偵探角色之犯罪學者給旁人的印象與外顯的形象風格。雖然這篇作品放在本書中其實有些牽強,因為其所講述的故事並沒有涉及太多商店的元素,但是由於其嘗試在系列作品的延續性風格中翻出新意,所以其不符本書主題的瑕疵也就可以不用太被計較。
〈潮騒理髪店〉是篇描寫偵探角色解開所謂「日常の謎」的作品,其中沒有殺人案件,只有某個人物看似讓人不明所以的詭異行動,而偵探角色的推理雖然有其依據也言之成理,但是其對外在現象的解釋並不是會產生任何實質效果的「破案」,而只是一種演練論理邏輯的「推論」而已。
而即便是有殺人案件發生的本格推理,作者也嘗試在故事中放入巧思,讓其中的推理敘事有所變化。例如在〈古物の魔〉中,偵探當著兇手的面說,「あなたが犯人だと考えると、多くの疑問点に説明がつくんです」,而這顯示出偵探的推理邏輯是,假設某一嫌疑人為真兇時,如果能讓案件的種種謎團獲得合理且不衝突的解釋,則認定其為真兇便是合理的結果。相對地,在書名同名作品中,與扮演華生醫生角色的推理作家一起討論案情的女警說到,「珍しい事件でしたね…名前を知る前にその人が犯人だと指摘したこと」,雖然作者讓一個僅僅是在談論故事主要人物時被粗略帶到的邊陲人物成為真犯人,但是這個結果卻又是從案件事實與看似不合理的關係人證詞中所能推論出的合理結論。作者在兩篇故事中使用不同的敘事結構與節奏,讓推理解謎原本應該是線性進展的敘事多了許多變化,可說是作者日積月累寫作功力的展現。
只是雖然作者嘗試賦予本格推理短篇小說不同變化,但是本書中各篇故事本身並無太多深意,所以讀來雖有娛樂效果,但是卻無餘韻。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メビウス1974

日本小說家堂場瞬一的長篇小說作品。根據本書後的作者簡介,作者在出道第14年的2015年秋天出版了第100部作品,而在2016年10月出版的本書則是作者的第109部作品。做為自己所閱讀的第一本作者作品,在作者如此多產的情況下,本書既非系列作品,亦非警察小說,而自己之所以會購入閱讀,是因為在amazon.co.jp網站上本書的讀者評價平均還算不錯,以及本書的內容被介紹得還算吸引自己。
42年前的1974年10月14日被稱為「日本の夢が終わった日」,在當天棒球選手長嶋茂雄進行了退休前最後一場比賽,社會上則發生了「三井物産爆破事件」。以這個歷史時刻做為背景,作者虛構了一起個人事件,即激進派社會運動團體的「明日之星」、當時仍為大學生的主角突然消失蹤跡、音訊全無。
42年後的現在,主角與過去澈底切割並重新開始,靠著經營房地產累積相當財富,在42年來從未再踏進東京一步的情況下,來自過去友人的請託,讓主角懷抱罪惡感與不安地回到東京,並面對自己以為已經澈底逃離的過去。主角當年的逃避為周邊的人帶來相當衝擊甚至傷害,而在現在被請託回東京替人解決問題則是一場設局,是過去從事運動的「夥伴」要求主角為當年行動進行解釋與懺悔。事隔多年毫無聯繫,主角殷切期待與當年的戀人重逢,但是在所有事情都已事過境遷的現在,戀人「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冷靜而漠然的回應,讓好不容易得以見面的主角,只能懷抱無限悵然地走向孑然一身的未來人生。
雖然有懸疑,但是對自己來說本書並不能被歸類為推理小說,其所敘述的故事,是一個42年來隱姓埋名的人,決心正視自己曾轉頭捨棄的半個人生,以及這個決心所導引出的事件與情緒感懷。雖然有搭上對抗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運動,但是在故事中與暴力、社會黑暗、犯罪等有所關聯的元素其實並不多。感嘆「少小離家老大回」,面對無法挽回或彌補之傷害,主角在罪惡感與不安中尋求自己的立足點與內在平衡,但正視過去的結果只能讓主角感到更深沈的悲愴與淒涼,這是主角所背負的十字架,也是本書想挖掘的道德命題。只是太多篇幅的反覆陳述讓本書所要描述的情感與人性變得稀釋而淺薄,在無法把閱讀本書的自己帶入主角的心境並產生感同身受效果的同時,也讓敘事情節的推演對自己來說顯得扁平而缺乏高潮迭起的波形或峰迴路轉的折線。
本書中有個人物的描繪讓自己感覺還算有趣:設局要讓主角為當年之逃避行為做出解釋甚至懺悔的幕後黑手,是一個可以說是在打著大義旗幟的激進派社會運動中澈底表現自我甚至自私的女性,不論是在男女關係自在任性、操弄他人毫無忌憚的處事態度上,或者是在好辯逞強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行事風格上,這個配角的人物特質都被側寫得較為鮮明而立體。反觀其他人物,包括主角在內,都被描述得略顯平面而呆板,少了些深度與層次。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氷の轍

直木賞作家桜木紫乃的長篇小說作品。延續作者一貫風格,本書仍以北海道釧路市做為故事發生地,而女主角則是北海道警釧路方面本部的女性刑事。在釧路市的海邊發現一具老年男性的屍體,後來查明其生前住在札幌市,過去的職業為計程車司機。女主角跟其搭檔,也就是一個還有三年就要退休且與女主角父母熟識的資深刑警,投入前述案件的調查,並一開始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逐漸追查出與身亡男性在生前有所牽連的人事物,以及逐漸浮出檯面、與案情有所牽連者的複雜身世與不平凡遭遇。
雖然是個講述警方調查刑案的故事,但是本書可以說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像部推理小說或警察小說,因為其在鋪陳警方辦案調查過程時並沒有帶入警察組織陰暗面之類的敘事元素,而在描述案情背後真相被抽絲剝繭出來的過程時,所著重的比較是人物的情感側寫以及在面對命運不仁時的抉擇,而非是推理情節的迂迴轉折或高潮迭起。
不過,這並非意味著本書是流於平淡或僅止於抒情。本書所書寫的故事仍有其懸宕與波折,只是作者鋪排線索的手法比較單向線性,收束軸線的敘事結構並不訴求繁複縝密,反而是挪用了相當篇幅來刻劃人物、探討人性與反芻哲理,所以讓本書敘事節奏變得不夠緊湊,進而讓故事懸疑感被沖淡。
然而,如果把本書當成書寫人情與人性的通俗文藝小說來評價的話,本書的表現或不能說是有達到作者的最佳水準。或許是因為要兼顧社會派推理小說的調性,作者必須將反思生活現實與人性情感的故事,肢解後套入描述殺人案件調查歷程的敘事之中,所以每個涉及案件之人物的故事,必須等到女主角及其搭檔循線追查到可以提供資訊者後方能被揭露,而如此一來書中對人情與人性的書寫就變得斷裂甚至破碎,深刻程度自然受到影響。
為了在殘酷現實中生存,薄情是必須的,這或許是本書所要傳達的主題與道理。接受命運所安排的坎坷際遇,連多想什麼的餘裕都沒有地務實生活,血緣、過去事件的真相、記憶的喚回等,在生活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女主角是父親外遇所生之子,後來為生父及其配偶以收養的名義扶養成人,養母對女主角說不論如何女主角都是這個家的小孩,而養母對於整件事所表現的冷靜與沉穩,或印證了濫情主義對於面對現實而言並無助益。
「いくら便利な世の中になっても、人の感情だけはどうにもなりません。過剰なものを削ることも出来なければ、希薄なものを濃くすることも無理なんです。けど、感情の希薄さにおとしどころを見つけるのも、生きる作業のひとつじゃないかと思うんですよ」;不存在或淡薄的感情,是無從被改變所以也不用去強求的事情。而「堪えがたいひとりを生きている者にも明日はある。明日がある限り、朝は訪れる。朝が訪れるたび、人はいつも一人を思い知る。そうして、堪えがたい真実を抱え続けるひとにも、律儀に次の季節は訪れる」;現實就在眼前,時間在流逝而日子還是要過,不接受又能如何?糾結在感情裡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