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容疑者Xの献身

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ガリレオ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本書可以說是作者的代表作,除了是第134回2005年下半期直木賞受賞作外,英譯本更在2012年入圍the Edgar Awards。自己曾經看過改編本書所拍攝而成的電影作品,所以在閱讀本書時已經大致知道敘事情節的進展會如何,同時也會把演出電影的演員形象投射到在閱讀時所形成的想像上。然而即使如此,自己在閱讀本書時所獲得的樂趣並沒有減損太多,而或許這就是本書故事所具備的獨特魅力。

一個過著孤單生活的高中數學老師,為了曾經在自己差點想不開時給了自己生存意義的鄰居,決定犧牲自己為鄰居頂罪。試圖要澈底掩飾住在隔壁之單親媽媽及其女兒失手殺害前夫的罪行,數學老師想出一個非一般人所能想到的計謀,即由自己殺害另一個死後不會有親人或朋友來指認其身分的流浪漢,再讓這個被殺害之流浪漢的屍體被認定為鄰居所殺害前夫的屍體,而後就算前夫屍體被發現,也只會被當成一具無法確認身分的無名屍。而被認定是鄰居前夫的死者,其實是被數學老師而非被鄰居所殺害,如此一來數學老師就可以毫無破綻地掩飾鄰居的罪行,因為即使之後事跡敗露,在被誤認成鄰居前夫的流浪漢被殺害時,鄰居母女是有不在場證明,因為雖然她們因為有動機而嫌疑重大,但是眼前的死者實際上並非被她們所殺害,而她們實際所殺害的人,其身分已經被假冒,且其屍體下落不明。

作者讓前述計謀是由一個學生時期曾經被認為是性格孤僻的天才、但卻懷才不遇的數學老師所構思出來並付諸實行,某種程度是為存在於前述計謀背後之異想天開的想法以及異於常人的情感增添合理性,進而讓讀者可以有所共感。

數學老師所設計的計謀很縝密卻也很簡潔,其製造出一個錯誤的前提來誤導調查案情的人,讓這些人一直嘗試要破解有重大嫌疑之母女看似有點問題的不在場證明,但卻從來不曾想過,其實死者根本就不是母女有動機要殺害的人。前述計謀是由一個對研究數學有熱情的高中老師所發想出來,這樣的情節設定會讓讀者讀來感覺沒有太多違和感,因為這個發想很像是一個數學老師在出考題,其想要測試來應試的學生是否真的是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還是只是死背公式、用反覆練習考古題所訓練出的熟練技巧來解題。當然,在本書故事中登場、被設定要發揮偵探角色功能的天才物理學家,自然是可以不受誤導,進而看到真相。而相較於自己先前所讀過同系列的其他作品,本書故事的敘事或許更能觸發讀者去思考科學的論理邏輯,而不是只是用看似時髦新穎、具科技感的敘事元素,來讓故事感覺是結合科幻與推理。

只是一個人會為了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太多實質交集的人做出這麼大的犧牲,或許有些不太符合人之常情。不過,作者嘗試給讀者一個解釋,也就是一個其實本來對活著這件事已經毫無眷戀的人,對於讓自己重新找回生存意義或價值的人事物,或許是會懷抱異於常人的強烈情感,因為這個人如果沒有前述人事物,其實也就失去活下去的意義或價值。對在本書故事中登場的數學老師來說,不惜殺害另一個無辜的人也要幫助鄰居母女脫罪,其實不只是出於自己對於鄰居單親媽媽的愛意,還包括對於對方為自己帶來生存意義或價值的感謝。前述情感或許不能讓每個人都理解或有共鳴,畢竟對於孤獨這件事每個人的感受程度並不相同。不過即使不能想像為何一個人能為另一個人做出這麼大的犧牲還不求回報,但至少還是可以在閱讀本書時認知到本書故事的特別之處,同時感受到閱讀本書是一件有趣的事。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聞かなかった場所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長篇小說作品。本書故事一開始是從1970年至1971年在《週刊朝日》上連載,之後在1975年出版文庫本,而自己所購入閱讀的版本則是在2004年出版的改版。之所以會購入本書閱讀,是因為自己在被詢問是否有英譯的日本推理小說可以推薦後,發現並非社會通念會認為是作者代表作的本書竟然有英譯本,所以好奇地想確認一下,本書是否為作者的「隠れた名作」,並想探究一下其之所以會被翻譯成英文版的原因。

閱讀完本書後查了一下在amazon.co.jp網站上所發表的讀者評價,發現本書可以說是評價兩極,在14則讀者評價中有45%給了5顆星,但是也有17%與14%分別給了1顆星與2顆星。之所以本書會獲得兩極化的評價,自己推測應該是因為,本書故事的敘事結構不同於典型推理小說,也與其他犯罪小說並不相仿,而這樣較為獨特的敘事風格,就讓本書故事較不易獲得多數讀者的共鳴,得到的評價好壞要看個別讀者的喜好或品味。本書兩段式的敘事情節,雖然兩段敘事是敘述發生在同一個登場人物身上、彼此之間有因果關係的兩起事件,但是兩者之間的轉折並非依循縝密的敘事脈絡來鋪陳出來,而是在鬆散、沒有明確結構性、但卻是線性發展的敘事展開中,以讓讀者無法預想下一段故事情節內容的方式,讓敘事情節看似有些恣意地轉向一個新的方向。

在外地出差的公務員,接到自己妻子因為心肌梗塞身亡的通知,而雖然妻子過去有心臟病史,但是妻子身亡的地點卻讓公務員不免懷疑其心臟病會突然發作是背後另有隱情。經過多方調查,公務員推敲出妻子未曾坦白的交友關係,而公務員尾隨妻子生前最後見到的男子,原本是要當面對質與釐清真相,竟擦槍走火變成衝動殺人。從調查妻子在死前發生了什麼事,到想盡辦法掩蓋自己殺了人的事實,發生在同一個登場人物身上、前後兩段性質與意義截然不同的遭遇,或許會讓一路順著其敘事線性展開閱讀本書故事的部分讀者,不太能夠掌握本書故事情節起承轉合的模式為何。再加上本書故事的敘事節奏並不能說是順暢明快,有些橋段的敘事或許會讓人讀來感覺有點拖泥帶水,而這樣也可能會影響部分讀者對於本書故事是否有趣的評價結果。

然而,對自己來說,若撇開前述本書敘事結構的獨特性對讀者閱讀經驗是加分或減分的問題不去討論,而將閱讀的焦點放在本書故事對於人物性格特質的描繪以及對人性心理的觀察上,則或許比較能夠看到本書故事的有趣與表現不錯之處。

舉例來說,本書故事的主角,任職於中央農政單位的中階公務員,在職場上因為學經歷的因素而有職涯發展上的瓶頸,在私生活上則因為相貌平凡與性格平庸,而不曾有過精彩的感情生活,在步入婚姻後與妻子的關係也是相敬如賓而沒有迸出情感火花。前述經歷讓主角在性格上會有種難以言喻的自卑感,而這個自卑感會讓主角在遇到特定狀況時變得特別敏感與多疑。因此,當主角發現自己對妻子的日常生活並不完全了解,自己與妻子之間存在隔閡並缺乏溝通與互信時,妻子原因不明地出現在特定地點並因為心肌梗塞而死亡,就會引發主角的猜疑,並讓其執著地想要找出真相。在衝動殺人之後,主角持續關注著警方辦案的動向,並且嘗試迴避與可能目擊證人碰到面的機會,而其所採取的種種行動,或許反映出其格局與器量有限。主角或許是個勤奮努力的公務員,但也是個平庸的凡夫俗子,所以沒有犯罪的膽量與能力,卻因緣際會地犯下自己無法收拾的罪行。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文豪芥川教授の殺人講座

日本推理小說家前川裕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5篇作品。在本書各篇故事中登場的偵探是專長領域為日本文學的大學教授,其同時也是一位推理小說家。前述人物設定讓在本書各篇故事中所發生的事件,幾乎都是發生在校園裡,或至少是與教授身邊的人有所牽連,而一名大學教授能碰到這麼多起讓人感覺不愉快的犯罪事件,或許就讓本書各篇故事讓人讀來會有種出自天馬行空之想像、不太對應到社會現實的感覺。

或許作者本來就無意書寫,其對社會現實的觀察或認知,而是比較想透過書寫明顯是虛構出來的妄想,去連接一些出自日本經典文學作品的理論或觀念,進而描繪隱藏在社會化表象下的深層人性心理。然而,雖然作者的創作企圖心值得肯定,發想也算有創意,但是其實際產出的成果,也就是本書各篇故事,卻讓自己讀來感覺有點失望。會感覺失望的原因在於,對自己來說,本書各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與所引述的經典文學作品之間,即使作者嘗試著要讓兩者產生相互參照與相互牽動的關係,但是結果卻還是讓人讀來感覺兩者只是被拼湊在同一篇故事裡,故事所描述事件的內容與所涉及的人性心理,其實跟故事所引用經典文學作品的思想或哲理,並沒有太多可相互參照之處。

舉例來說,在〈天才と変態の芸術概論(入門編)〉中,作者安排登場人物去討論「不浄観」的概念,但是該篇故事所描述、在女廁放入竊聽器的事件,其實只是學校的行政人員為了滿足自己獨特的性幻想,要與自己的外遇對象在女廁中尋歡,為了阻止閒雜人等突然進入女廁所採取的行動而已。即使前述事件最後發展成,讓外遇對象懷孕的行政人員,在無意離婚後負起責任的情況下,起了殺意但殺人未遂,但是這樣的情節展開,跟「不浄観」並無什麼關聯,而就算最後登場人物們點出一個讓讀者自行去探究的開放性課題,即如果天才也具備變態的特質,是否能因為其是天才就接受其變態的一面,但是這樣將故事情節收束起來的手法,並不會增加故事的深度或廣度,因為故事所描述的事件就是一場庸俗而粗鄙的鬧劇,牽涉其中的人性其實並沒有太多值得去省思或體察的地方。

〈心中の現象学ー純愛か殺人かー〉則是從大學教授的妻子在國標舞教室裡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開始,講述到大學教授曾經關注過的前輩作家,在年輕時代所遭遇到的一起可能是殉情未遂、也可能是殺人的事件。而當前述人際關係問題與疑似殉情未遂事件之間被隱藏的交集曝光時,前輩作家的外遇關係為其帶來了殺身之禍,而大學教授妻子所遇到的人際關係問題不過是更濃烈之愛恨情仇的冰山一角而已。然而,即使前輩作者過去遭遇到疑似殉情事件的地點是許多有自殺意願的人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地方,但是登場人物對於該地點所為的介紹與說明,以及所討論到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殉情橋段,或許並沒有被緊密地構連到,該篇故事所鋪陳出的謎團事件上,也因此對於該篇故事的主要敘事情節沒有產生太多搽脂抹粉的效果。

或許應該這麼說,在本書各篇故事中,理應是要發揮偵探角色功能的大學教授,其實稱不上稱職,其即沒有積極地調查與整理線索,也沒有展現過人觀察或分析能力,針對個別事件指出讓人無法看清真相的盲點,或破解隱蔽真相的障眼法。大學教授在各篇故事中比較像是一個說書人,只是把自己所遭遇到的事件講述出來,然後加上自己的評論與解讀。如果作者是將大學教授設定為謎團事件的旁觀者而非解謎者,或許也能寫出風格獨具的推理小說,例如大學教授總是從獨特的視角去詮釋謎團事件的意義,並做出辛辣而一針見血的評論,讓各篇故事不再只是鋪陳出謎團事件的解謎過程,而讓讀者有機會從經典文學作品中汲取養分,來對謎團事件所涉及人性心理有一番新的體悟或認知。然而,本書各篇故事並沒有產生前述效果,一方面或許是其所鋪陳出的事件不具備能讓人進一步省思的深度或廣度,也或許是因為作者所放入、援引自經典文學作品的敘事元素,與描述事件的情節橋段之間,並未發生相互參照的作用。一言以蔽之,本書各篇故事像是放入很多素材一起拌炒的料理,但是素材並沒有相互提味,所以品嘗後感覺味道也還是普通與一般。

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悪意

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加賀恭一郎シリーズ」的第4部作品,単行本版本於1996年出版。在作者的眾多作品中,本書有被翻譯成英文版,而自己則是因為被詢問是否有英譯的日本推理小說可以推薦,所以想在找出英譯本前,先讀過原著來揣測一下其之所以會被翻譯成英文版的原因。畢竟是出版超過20年的作品,所以讀來會感覺濃厚的時代感也是無可厚非,例如用預約發出傳真來偽裝撥打電話,藉此誤導對被害人死亡時間的判斷,讀到這樣的手法便讓自己不免想起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甚至連email的使用也還不普遍的時代,彷彿已經是距今久遠。不過,如果把本書故事所描述、有點跟現代脫節的犯罪手法先放在一邊,而聚焦在本書故事的情節轉折,還有體現在其所鋪陳出之犯罪動機中的人性心理上,或許更能體察本書故事的有趣之處。

為了隱藏真正的犯罪動機,在本書故事中殺害曾經是自己昔日同窗之知名小說家的凶手,耗費相當心力捏造證據,並據以建構出一個完全是虛構謊言的過往經歷,藉此試圖為自己的犯罪行為賦予完全不同的意義。而本書故事的情節開展,簡單說來就是,曾經從事教育工作並與凶手共事過、負責調查案情的警察,從破解凶手偽造出來的不在場證明,到落入凶手所設陷阱,依照凶手所構思出的劇本,推理出凶手所製造出來的「真相」,然後再因為自己對於前述「真相」仍有疑慮,所以持續調查並進而揭穿凶手大費周章所編織出來的謊言。

本書故事的敘事是由凶手與警察的第一人稱敘事所交錯構成,其中插入單一篇章,記錄過去與凶手以及被害人有過往來之相關人士所做出的陳述。前述敘事架構將前述警察突破層層偽裝後揭開真相的情節展開,變成像是登場人物在論辯攻防,一個人不斷做出虛偽不實的陳述,另一個人則不斷表達質疑與探求真相。由於本書故事所鋪陳出的謎團是登場人物經過縝密設計而構築起來、並且是以自白形式所陳述出來的謊言,所以當謎團背後的真相被揭開時,其透過翻轉敘事情節所製造出來的意外性,或許對讀者而言會更具衝擊力道,因為讀者的視野已經被侷限在凶手所虛構出來的世界裡,所以在被拉出前述虛構世界時就會在觀感上受到更大的顛覆。

作者早在本書故事情節的前段就已經告訴讀者凶手的身分,而讓人疑惑不解的只有為何凶手會有殺害被害人的動機。除了凶手與被害人之外,本書故事的其他登場人物都沒有犯罪嫌疑,充其量只是提供證詞或線索來讓警察找出隱情的事件關係人。作者很有企圖心地孤注一擲,要用凶手真正的犯案動機做為最大謎團,來與讀者的好奇心直球對決,所以作者安排讓凶手的不在場證明很早就被警察識破,同時也讓凶手精心設下騙局,嘗試誤導在故事中登場的警察以及閱讀故事的讀者,去接受看似言之成理、有關凶手犯案動機的虛偽論述。前述直球對決之所以是孤注一擲,是因為如果作者所構思出、讓凶手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偽造證據來試圖隱藏的真實動機,無法讓讀者接受或認同是真的需要凶手不惜採取已經超出常識範圍的行動也要隱瞞的惡意,那麼閱讀本書對讀者來說將不會是件有趣的事。而從結果來說,作者的孤注一擲是因為其藝高人膽大,所以其可以說是成功地僅靠著其所構思出的人性陰暗面,便製造出本書故事情節令人無法預想到的曲折與變化,誘發出讀者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並讓讀者在得知真相後不會感覺失望或甚至荒謬不合理。

如果只是為了被害人手上所握有、凶手曾經在過去參與犯罪的證據而起了殺人滅口的念頭,其實凶手大可不用大費周章地偽造證據或謊稱自己曾與被害人前妻外遇,而只要偽造出可以讓自己擺脫嫌疑的不在場證明、或將被害人的死偽裝成意外或自殺即可。但是即便如此,在本書故事中凶手卻很畫蛇添足地,除了偽造不在場證明之外,還採取很多行動來讓人誤以為被害人其實不是個好人,而就算採取這些行動是為了要讓人不去注意到凶手曾經參與犯罪,但這樣做對凶手來說還是太沒有成本效益。作者就前述疑問給讀者最後的答案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懷抱、長年以來累積並加深的惡意,可能是出自嫉妒、怨恨、嫌惡、歧視、輕蔑、或以上種種負面情緒的總和,是會讓人不計成本或代價地想要給對方一次狠狠的打擊,不只是取其性命還要毀其名聲。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毒島刑事最後の事件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長篇小說作品。作者在今年以作家生活10周年紀念的名義,推出每個月出版一本書的計畫,而本書則是依前述計畫在7月出版。本書故事由5個章節所組成,其描述4起事件,但在各起事件中實際犯下罪行的人,都是受到某人的教唆,或者更精準地說,被某人巧妙地誘導出惡意,同時在某人的協助下取得犯罪工具或規劃犯罪計畫。因此,即使本書內容曾在《小説幻冬》上連載,各章節也都描述不同的犯罪事件,但是整體故事情節可以說是在描寫個人特色相當突出之警察與操控他人去犯罪之「教授」間的對決,所以自己會將本書界定成長篇小說,並認為在本書中描述接連發生之不同事件、並有不同篇名的各章節,只是整體故事情節進展的不同環節而已。本書可以說是自己先前所閱讀過之〈作家刑事毒島〉的前傳,在本書故事中主角最後被情勢所迫而辭去警察職務,但之後如同其所宣言的,成功轉型成為推理小說家,並再度被以「刑事技能指導員」名義二度雇用,然後成為作家刑事毒島〉一書的主角。如此發展下去是否變成作者的另一系列作品尚不得而知,不過如果能發展成系列作品,對自己來說是樂見其成。

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所要書寫的主題是一種很容易被扭曲或走到極端的人性欲望,也就是一個人會希望自己的價值判斷主張或對外在世界的認識,是被其他人所認可或接受,而當世界並不如自己所預想地運作時,人就會有忿忿不平、憤世嫉俗等負面情緒,覺得這個世界對自己並不公平或並不友善,而自己必須採取極端的手段來宣洩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主張或爭取自己該有的認同。然而,前述欲望會走到極端,往往也是因為當事人的社會化尚未發展完全,那種很想要展現自己、卻又不光明磊落、只是很卑劣地用躲在暗處傷害他人之方法的幼稚行徑,就是體現出當事人無法跳出自己的狹隘視野,用較為客觀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從前述主題出發,本書故事敘述一個懷抱前述幼稚而極端之欲望的人,如何操縱自己的可能同類,誘導出他們的惡意,並讓其執行卑劣的犯罪計畫,藉以實現自己向世界報復的病態企圖,並自以為是地從自己能操縱他人的事實中獲取優越感。而會有前述病態企圖,都是來自偏激而幼稚的憤世嫉俗,認為自己會遭遇到不好的事情,並非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是這個世界的錯,且不如自己的別人之所以能夠過得比自己好,都是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不公不義,才讓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本書故事主角被設定擁有的性格特質是,完全不會嘗試要融入組織文化,也從不會為了要經營人脈而去討好或迎合他人,所以其總是我行我素,給人感覺目空一切,仗著自己的聰穎,把別人當成工具,並毫無顧忌地說出狠毒而直接的言論來攻擊他人的弱點。然而,看似狡猾、惡毒與自私的性格,卻沒有讓主角走向犯罪的極端,反而是讓主角更容易觀察或感知到,前述走到極端的欲望,並能夠更直而不留情面地對偏激而幼稚的人發動攻擊。其實,真正帶著強大武器的人,就算並非善類,卻不會做出無謂而損人不利己的攻擊,即使他們不是永遠都站在正義的一方,但是就算要使壞,也是只會做出能帶來效益的壞事。那種虛張聲勢、僅是偷襲無辜之人的行為,就算一時之間受到矚目而成為話題,也無法造成什麼改變,讓行為人得到其所想要得到的理解甚至認同。因此,作者描繪出一個社會化不完全的主角,並透過這樣的主角去對比出,社會化不完全也是有優質跟劣質之分,有一些惡意其實是荒謬而愚蠢的,只是因為無法認清現實卻又不幸地拿到可以傷害他人的資源,所以就卑劣而肆無忌憚地傷害他人,製造問題。

在本書中,有人因為自己曾經考取不錯的大學卻沒有辦法如願走上菁英之路,而開始隨機殺害有著不錯職位的上班族;有人因為參加發掘新人的文學獎卻每每落選,而在舉辦文學獎之出版社大廳放置炸彈;有人則是因為自己的良緣還未出現,卻在自己工作的婚友社中看到總是糾纏著優質男的女人,進而有了想要除掉這些女人的念頭。這些走偏了的惡意,其實跟躲在鍵盤後面用言論殺人的人,還有結黨霸凌他人的人,或許是一樣的幼稚,一樣的社會化不完全。

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これはミステリではない

日本推理小說家竹本健治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在讀完本書後,確認了一下其他讀者在amazon.co.jp網站上所發表的評價,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有3則評價,全部都是給本書5顆星的評價。這樣的結果讓自己又再度認知到,閱讀喜好真的是件因人而異的事,有時候一個人喜歡或討厭一本書的理由,對於另一個人來說就是夏蟲不可語冰,是不太能夠說明到讓對方能夠理解或認同。或許可以這麼說,真正不落入窠臼、具顛覆性格的創新寫作手法,以及無法落實創作企圖心、只能用形式上的晦澀艱深來掩飾敘事情節的內容貧乏與漏洞百出,有時候會是同一本書所得到、來自不同讀者的評價,而之所以會如此,或許是因為不同讀者戴著會過濾掉不同顏色的眼鏡,並在閱讀故事時著眼於不同的部分,所以會給出兩極化的評價。對自己來說,如果作者是很有企圖心地想要透過創作出本書故事,來突破存在於推理小說文體中、被約定俗成的敘事模式或框架,則本書故事做為其最後產出的成果,不僅是打破了框架,也捨棄了推理小說應該要有、同時也是其之所以會讓人讀來感覺有趣的特質。
首先,自己對於本書故事最無法給予肯定的部分是,其敘事情節讓自己讀來感覺很沒有節奏感與層次感,只是像是在毫無章法地拼貼一段又一段的敘述,有的敘述是在鋪陳故事中的現實,有的敘述則是在陳述故書登場人物所虛構出來的創作,有的敘述則是在描繪故事登場人物的夢境。如果這些不同層次的敘述,彼此之間是依據明確的敘事邏輯而相互連接起來,或許就能構成一個繁複但巧妙的敘事架構。然而,在本書故事中所出現的不同層次敘事,只是像是隨機而莫名其妙地並排在一起,其先後順序不是因為要讓不同敘述環環相扣、情節進展能有轉折而被決定,反而比較像是作者刻意要讓故事情節的展開在原地踏步,一直拖著不讓謎團事件背後真相被揭開,所以才不斷寫出各式各樣的敘述,讓故事情節讀來感覺很多樣、很複雜,但其實一直都沒有讓敘事情節是依循著軌道、有方向性地向前推進。
自己並不是要強求作者一定要採用線性模式、讓敘事情節有起承轉合,但是採用非典型的敘事架構跟完全沒有敘事架構,還是不同的兩件事,而自己則是認為,作者是用把故事講得好像高深莫測的方式,來掩飾自己沒有好好在講故事的事實。
舉例來說,本書故事一開始鋪陳出一個兩重層次的謎團事件,一群大學生與高中生,來到座落在湖水中央、僅以一條道路與湖岸相連的一棟建築物中,進行為成員所創作推理小說找出凶手的遊戲,而在被創作出來的推理小說中也在進行同樣的遊戲,只是不論在本書故事的現實中,或者是在本書故事登場人物所創作出來的故事裡,創作推理小說來讓其他人找出凶手的人都遇害身亡。前述設定如果被用來講述一個比擬殺人的事件,或許有點老套,但不一定會無趣,但是作者卻在讓敘事情節迂迴地進展之後,就前述兩重層次之謎團事件,給出一個相當不負責任且突兀的真相。故事登場人物所創作出的謎團事件,至少還有個凶手精心策劃、用來偽造不在場證明的犯罪手法,可以讓其他登場人物用合乎論理邏輯的方式想像出來後解釋清楚,但是發生在故事現實裡的殺人事件,其背後真相竟然是一個連續殺人犯沒有明確動機的犯罪衝動。作者寫出這樣的結局未免太不認真,或者說是因為太認真於突破與挑戰,反而不能兼顧一個說故事的人應該做到的責任與義務。
對於給予本書相當正面評價的讀者來說,作者正是用前述非典型的推理小說敘事,來表現推理小說故事情節所無法表現出的想法、概念、甚至是哲學思辨。或許本書書名已經擺明告訴讀者,本書不是推理小說,所以如果還用評價推理小說的標準來評價本書,就是沒有適當地尊重或理解作者的創作企圖心。然而,要打破推理小說的敘事框架,並不等於就可以不用把在故事中所鋪陳出的敘事軸線好好收束起來,或可以讓故事敘事情節一直繞圈子而沒有明確的進展。自己在閱讀本書時感覺無趣,或許不是因為本書是非典型的推理小說,而是單純因為本書根本沒有說出一個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