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夏木志朋的作品,目前是173回2025年上半期直木賞的候補作。自己讀完本書的感覺是,雖然作者在題材的選擇上有其獨到之處,書寫人們因為生存遭遇挫折或障礙,在即將踏入歧途時,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或變數而懸崖勒馬,但這樣描繪人心算不上光明的一面,以及人性不必然善良卻總是有些偏執或瘋狂之處的敘事,即使情節展開的確充滿轉折而讓人預想不到走向,卻有點讓人不知該如何去鑑賞或評價,好像要說有趣或有新意,的確也是蠻特別,但要說少了什麼,卻也的確有些空虛與平淡。或許就是自己不會觸類旁通,無法從作者筆下歪七扭八或光怪陸離的現實,領悟到可以用來檢視平庸日常生活的道理。
〈場違いな客〉講述一個剛滿二十歲但必須自食其力的年輕人,在專門販售爬蟲類動物的寵物店打工,不成材的老爸假借慶祝生日的名義將年輕人灌醉後,將年輕人打工轉來的錢洗劫一空。為了想要買下店裡一隻年邁的蜥蜴而想著要搶奪他人財物的年輕人,偶遇曾經來店裡買特殊光源、貌似上班族的男子,想到老闆曾說這樣只買特殊光源的人應該都是在種大麻,所以想要恐嚇對方取財,卻被對方制服,並聽到對方不為人知的祕密。男子給了年輕人一筆錢,年輕人沒有買成蜥蜴,卻與老闆把事情談開,並在老闆支持下轉成正職,並挑戰取得經營飼養與販售爬蟲類動物業務所需的專業證照。
敘事情節展開沒有明確或嚴謹的脈絡,反而總是天外飛來一筆、沒有線索或提示地出現轉彎或變化。不太能被預想的敘事走向、組合新鮮的敘事元素、登場人物的人性陰暗面等,會讓人讀來感覺有趣。然而,登場人物的情感流動太過隨意,少了點對其來龍去脈的描寫或讓人可以透過共感來理解的切入點,或許會讓人讀來感覺有點困惑,想要問作者,是期待讀者從這樣的敘事中感受或聯想到什麼呢?小說當然不一定非要文以載道、說出一番大道理,不一定要做現實的鏡像,也不一定要成為讓人逃避現實的一場鏡花水月,但是敘事展開太過恣意,少了讓讀者可以用來發展其意義體系的支點,登場人物太過特立獨行,少了讓讀者可以為其思考、情緒與行動找理由的參照點,或許都會讓閱讀經驗少了點餘韻。
對登場人物情感流動的描寫比較有鋪陳到其脈絡的故事是〈スタンドプレイ〉。主角的父母有智能障礙,沒能實現小時候夢想成為醫生但成為數學老師,在任職的學校遭到學生的嘲笑與欺侮。在返家途中的電車上感覺好像被陌生女子偷偷攻擊,所以就化身跟蹤狂尾隨該名女子到女子的住處,後來還被女子說成是都市傳說裡的鬼怪現身。主角到對其口出惡言的學生家中,還出手打了學生,加上一連串的風風雨雨,主角最後轉職,但生活卻像是撥雲見日般地開展出新的可能性。主角的「誤入歧途」稱不上犯罪,但是卻像是大病一場後痊癒般地,讓其心中積鬱得以消散。雖然主角的心境變化與情緒起伏是有被描寫得較為細膩,但是並沒有因此就讓敘事變得脈絡清楚。主角筆下的主角很特別,遭遇一些不太日常的狀況,這樣的敘事讀來雖感覺有趣,卻仍不免要問,那所以呢?
篇幅較長,不一定會被用來讓敘事的意義浮現得更為清晰,反而有可能被用來構築更多的敘事轉折,讓閱讀更像是走進一座迷宮。〈占い師B〉講述一個擅長觀察與推敲人心的算命師,被一個宣稱有靈感但不知如何控制的女子請託,希望算命師能幫助其活用能力來成為算命師。但出於防備、嫉妒或嫌惡,算命師是想方設法要陷害女子,甚至最後要置其於死地。女子曾經放任有失智症的祖母走失後身亡,但背負著這樣的罪惡感並沒有讓算命師對其改變想法或釋出更多的善意。故事好像一直有變化,不知道作者會想要帶讀者到什麼樣的終點,但是這樣一路走來,卻也有蠻深的空虛感,不知道這樣的閱讀到底能獲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