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青柳碧人的作品,為173回2025年上半期直木賞的候補作。由於這次芥川賞與直木賞的選考結果均為「該当作なし」,所以自己在閱讀本書時,不免會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會想雞蛋裡挑骨頭地找出讓本書無法獲獎的瑕疵。然而,自己在讀完本書後,感覺好像可以理解為何本書會成為候補作,卻不能成為受賞作。作者應該是虛構出,或至少是想像出,日本家喻戶曉的推理小說家江戸川乱歩,與有「東洋のシンドラー」之稱的日本外交官杉原千畝,兩人不僅同樣身處在變動劇烈的時代,曾就讀過同一間學校,還結下影響彼此頗深的緣分。這樣可以說是頗為新鮮的發想,卻沒有被發展成產生有趣化學變化的敘事。或許是因為要忠於史實,所以無法為兩個知名人物的經歷做太多加油添醋,只能讓兩人走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即使偶有交集,卻不能迸出火花。
因此,就算作者想像出幾次江戸川乱歩與杉原千畝碰面並有所交流的場景,讓江戸川乱歩成為提議杉原千畝去報考外交官的人,甚至讓兩人在戰後帶著各自的妻子一同用餐敘舊,但是作者最後還是只能將本書大部分的篇幅,分配來描述兩人各自的生活與遭遇。作者用一篇故事去描寫兩個性格不同、際遇天差地別的知名人物,把原本可能不會被集結在一起的敘事元素放入同一個敘事情節中,但可惜的是,到頭來同一個敘事情節還是只是兩條敘事軸線的拼接,而沒有讓兩個時空發生如同蝴蝶效應一般的彼此牽引。
如果兩個人物各自的經歷,可以被作者從其獨特的視角切入,書寫成混雜虛構與史實的敘事,則本書故事的深度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對自己來說,作者對於兩個人物的描繪,雖然有其生動與細膩之處,卻少了一些可以觸發讀者去進一步思考或體悟的觸媒。本書故事一開始或許會讓人有所期待,想像著作者會如何創作出,兩個知名人物間牽動彼此人生的情誼,但是隨著敘事情節逐漸展開,兩人在作者筆下是情深緣淺,只是在各自的世界中有各自的關卡要過,但各自人生的波瀾壯闊,卻又好像沒有被寫出獨特的質地或韻味,反而像是被框限在中規中矩的框架裡。
不過,對於兩人生平事蹟一無所知的自己,雖然在閱讀本書時,不太能為作者的想像與虛構找出其巧妙或精彩之處,但卻還是因為從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與事件找到一些可以反思或感同身受的點,所以覺得閱讀本書還是有其趣味與價值。
作者筆下的江戸川乱歩是一個總是容易放棄或逃避、除了創作推理小說之外幾乎沒有一件事做得好的人。沒有一份工作能做得久、做得好,寫推理小說遇到瓶頸就會搞失蹤,連載到一半寫不下去就喊停,江戸川乱歩或許就是人如其作品,一個人如果可以在創作上讓想像力不受限地揮灑,則其在日常生活中或許也會像脫韁野馬般地只能忠於自我。當戰後許多才華洋溢的推理小說家紛紛嶄露頭角,可能已經江郎才盡的江戸川乱歩寫不出開創新格局的作品,只能持續發表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群的系列作品,卻仍能為其所愛的推理小說,透過撰寫評論、提攜後進等盡一份心力。能夠留下被稱為經典的作品,對於日本推理小說界的發展有所貢獻,一個性格其實很有缺陷、社會化一直不夠完全的才子,不可避免地是會讓身邊的人做出一些犧牲,也會與他人產生矛盾並讓彼此受傷。
杉原千畝違抗上級命令,核發簽證給需要逃離歐洲之猶太人,成為其在日後被人頌揚的事蹟,即使其際遇並非一帆風順,也因為個人理念而與周遭環境有所衝突,或者是格格不入。是個人的努力,也受惠於語言天賦過人等特質與條件,杉原千畝展現能在異國蒐集豐富情報的能力,也完成對他人來說相當艱鉅的談判協商。只是人一旦與眾不同,或許就也不能避免會被套上想要加以控制的枷鎖,會被放逐到不對他人造成威脅的邊疆。才華是種資源,還是一種會轉化成使命感的詛咒,在評價一個人的功過時,往往會被忽略的是,這個人在做出他人做不到的事情時,是否有犧牲了什麼,或者有什麼不被看見的陰影藏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