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伯爵と三つの棺

日本推理小說家潮谷験的作品,目前是2025年第78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長編および連作短編集部門候補作,以及2025年第25回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候補作。作者為本書故事的敘事,用並不細緻也沒有忠實呈現原貌的筆觸,搭建出以存在於法國大革命發生前後、某個歐洲貴族所轄領地為背景的舞臺,而從前述背景中作者所主要擷取的敘事元素是,因為貴族階級制度的存在而成立的風土民情與社會習俗。因為沒有親子鑑定的技術,所以狸貓換太子、頂替他人身分的事情會發生且不容易被揭穿,而也因為血統與家世很重要,所以才會讓人願意鋌而走險地,為了守住偽裝的身分而犯罪。

具貴族身分的女子與吟遊詩人私通後生下三胞胎,在吟遊詩人逃跑後,醜聞讓女子的家人將女子安置在一座農園裡。被貼上私生子印記的三兄弟,跟貴族家庭不具繼承權的次子,在少年時期發展出友誼,但長大後雙方便斷了聯絡,次子成為伯爵身邊的書記,而三兄弟則為伯爵修復城池。三兄弟的父親以一個新身分返鄉,卻被三兄弟其中一人殺害。雖然案發當時有目擊者,但是因為三兄弟在外貌上的神似,所以無法判斷誰是真正凶手,而當年其實還有一個兄弟流落在外的資訊被揭露,以及父親的友人自殺,讓謎團變得更為複雜。

在治理該地的伯爵瞎忙一陣卻無法查出真相後,正在養病中的偵探登場,確定下手殺人的是長兄,並讓其以服毒自盡的方式來償命。然而,這樣的犯行其實是為了要掩蓋三兄弟只是冒牌貨的祕密,讓剩下兩個兄弟可以用長兄未被行刑的屍體來偽造出第四個兄弟已身亡的假象。在案發的多年後,已年邁的伯爵與書記在兩人的書信往來中,揭露了第四個兄弟的下落,以及多年來其為何要隱匿其身世。

本書某種程度可說是以特殊設定為基礎的推理小說。因為有貴族制度存在,以及當時政經情勢正處在變動與變革的狀態,所以讓故事登場人物的思考邏輯、價值選擇與行為動機,都變得可以解釋且合情合理。本書故事的敘事,在結構上與鋪陳上,也可以說是相當符合讀者對於本格推理小說的預期與想像。本書故事先寫出無法斷定其背後真相的謎團事件,再描述不是偵探之其他登場人物,時而有誤判、時而被誤導之嘗試抽絲剝繭卻得不出解答的錯誤推理過程,最後再讓偵探登場展現其智慧,用縝密論理來推導出真相。雖然本書故事的敘事展開也是有層層轉折,但其轉折的質地與屬性,卻或許與其他推理小說所鋪陳出的敘事轉折有些許不同。粗略地說,本書故事的敘事轉折不是用一個新的推論來顛覆或取代之前所敘述的推論,而是讓之前所書寫到的推論,透過揭穿祕密或添加資訊的方式,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色澤。

舉例來說,殺害父親並讓父親友人心生恐懼而選擇自盡的長兄,犯案動機乍看之下是出自對拋妻棄子的父親所懷抱的恨意,但實際上卻是要掩蓋其是冒名頂替他人身分的事實,並且為了埋葬真相,還規劃並執行用一具屍體來佐證兩個人之死亡的計畫。不想真實身分被揭穿的登場人物,則為了保守祕密選擇旁觀犯罪行為的發生,甚至製造假證據來混淆視聽。偵探或許解開了是誰下手殺人的謎團,但是這個破案卻是凶手及其共犯所擬計畫的一部分,為了不讓謊言被揭穿,凶手及其共犯把更深層的計謀藏在殺人的表象之下。本書故事後半段所鋪陳出的敘事轉折,是讓數個祕密一一被暴露出來,而不是用新的真相去推翻登場人物先前為謎團事件所推論出的真相。

作者在本書故事中讓幾乎每個登場人物都為了圓謊而行動,每個人的行動背後都有不同於表面動機的深層理由。在很重視血統卻還沒有很有效之方法來鑑別血統的年代,人可以為了偽造或改變出身而說出在當時很難辨別真假的謊言,因為出身很重要,關乎一個人是否能活得如其所願。於是,本書故事的敘事轉折不是真相在錯誤被一一指摘出來後被揭露,而是一個又一個的祕密被攤開在讀者眼前。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ぼくは化け物きみは怪物

日本推理小說家白井智之的作品,收錄5篇故事,目前為2025年第25回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候補作。

書寫以特殊設定做為敘事基礎的推理小說,小說家可以有相當寬廣的想像空間,卻也需要相當的寫作功力與執行力來駕馭其想像力,讓其所想像內容可以被有架構與有邏輯脈絡地描述出來。作者或許可以說是花了不少心力在挑戰特殊設定推理小說的各種可能性,其讓想像力如脫韁野馬般狂奔,一下子是某個虛構國家獨裁者所使用的秘密武器,一下子是降臨地球並用非常自以為是的規則在滅絕人類的外星人,一下子是在人類滅絕後數萬年主宰地球的物種,一下子又是由各類奇人異士所組成的旅行表演團體。而在書寫本書各篇故事時,作者是一邊鋪陳出其所恣意想像出、不受限於現實、甚至是荒誕不經的敘事元素,一邊又將這些敘事元素組織出有條理、在荒誕不經的設定中言之成理的敘事。

對自己來說,作者的敘事功力可以說是純熟到有點匠氣、炫技得有些過火。作者可以讓讀者完全無法預料或猜想敘事走向,也可以讓一開始像是一盤散沙、完全抓不到關聯的敘事元素,最後收束成一個有結構與脈絡的故事。然而,作者施展如是功力所創作出的作品,或會讓人讀來感覺有趣且衷心佩服,但也會讓人容易感覺疲乏。

舉例來說,〈最初の事件〉一開始提到在某間小學的某個班級裡發生了多起學生被攻擊的事件,某個國家的獨裁者因為其政權受威脅而使用某個作用不明的武器,而在研究靈長類的研究機構中,黑猩猩突然變得聰明,找出脫離可以人類控制的方法。在小學的班上有一名學生想成為偵探,卻在發生公費被竊的事件時做出錯誤推理,讓另一名同學有機會揭發真相。之後找出真相的同學受到攻擊,而想成為偵探的學生又再次做出推理,並被另一名原本並不能說是頭腦特別靈光的同學指摘出錯誤。原來被使用的武器可以操縱時間,加速小學生與黑猩猩智力進化,而發生在小學班上的一連串攻擊事件,則是想成為偵探的學生,要排除不斷出現的競爭對手。這樣的敘事展開有趣而意想不到,但也好像讓人讀完後,除了感嘆作者想像力豐富外,無法再有更多或更深的感想。

作者在〈大きな手の悪魔〉中,則是在其天馬行空的想像上,構築出一個展開如同走過高低落差很大之斷崖的敘事。外星人用其自以為公平的規則,先分區抽樣評估後,再依據結果決定是否滅絕分區內的人。要反制外星人的行動,人類找來擅長操縱人心的罪犯及與其有淵源的前警察,一起接受外星人評估,而罪犯利用前警察的死,成功讓外星人陷入混亂狀態,但其作為也引來前警察女兒的報復。所有的設定都是幻想與虛構,但敘事展開卻能在貼合設定的軌道上毫無矛盾或謬誤地行進,作者的創意與敘事功力或不能被等閒視之。只是故事讀來讓人覺得有趣,並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有共鳴,作者或做出一個精緻的工藝品,但卻不一定是一個傳達了什麼情感或訊息的藝術品。

〈奈々子の中で死んだ男〉與〈天使と怪物〉或都可說是舞臺背景的時代感與現實感較為濃厚的作品,且其敘事是就謎團事件鋪陳出複數個可能真相,並藉以製造出多次的敘事情節翻轉。作者自然無意要追求認真地描寫存在在某個時代的現實,其只是選擇某些可以讓其發揮想像力的元素來讓其敘事有立足點而已。作者寫出複數個可能後再一一將之推翻,且最後還是讓敘事進展到謎團事件背後存在唯一真相的結局,雖然對讀者來說,閱讀這些故事的有趣之處或是在於,被作者所設計出的推理與辯證過程耍得團團轉。

在本書中自己讀完後較有想法的故事是〈マーティリアンの手首〉。在人類被滅種之多年以後主宰地球的物種,會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人類化石,而在挖掘時遭遇的某個景象,讓挖掘者開始發展出各種解釋。人類在面對被滅種危機時所做出的掙扎,並不會想到在數萬年後會變成需要被推測或解釋的現象。考古是一種努力穿鑿附會的想像,而當前的人再如何洞燭機先,也無法預想在久遠以後的世界中,會有什麼殘存的遺跡,又會如何被想像。

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彼女が探偵でなければ

日本推理小說家逸木裕的作品,目前是2025年第25回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候補作。本書各篇故事的敘事有一個共通的設定與基調,除了是以女偵探為主角外,主角所遭遇的每個事件都涉及到未成年人。即使是在〈探偵の子ー2024年 夏〉中,主角面對的是其父親的兒時玩伴,但是主角出自其好奇心而執意要找出背後真相的謎團事件,有一大部分還是發生在其父親與父親兒時玩伴的青春期,所以可以說是共通設定的變形,並沒有完全跳脫共通設定的框架。對自己來說,或許並不能說作者是有在各篇故事中鋪陳出非常懸疑或難解的謎團,而應該說作者是用短篇推理小說的包裝,為其想述說的,不夠邪惡或醜陋、有些幼稚而短視的惡意增添故事性與戲劇張力。

例如在〈太陽は引き裂かれてー2024年 春〉中,作者不只講述庫德族難民或移民在日本國內的境遇,還延伸到書寫對弱勢族群或外來人口之歧視或甚至仇恨的議題,即使該篇故事是在描述,發生多起住家或商家門口被畫上具挑釁與攻擊意涵之記號的事件,而主角及其下屬被委託來調查犯人是誰。主角的下屬半是為了獲取線索、半是出自關懷,跟著庫德族少年進入其生活圈。而雖然庫德族少年應該會是犯人的氛圍頗為濃厚,讓敘事的懸疑性有點減損,但作者還是安排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轉折,即庫德族少年想要嫁禍的日本少年,雖然會發表歧視性言論,但在弱勢家庭門口做記號卻是出於想為其避禍的善意。但不論如何,作者使用相當篇幅在描寫庫德族人在日本的處境,以及因為怨懟而變得視野狹隘,進而採取偏激行動之少年的心境,淡化了該篇故事做為短篇推理小說的娛樂性,卻增添了不同層次的韻味與風情。

或許作者筆下的青少年,在面對對其並不善良的世界時,會萌生的惡意都是不成熟而鑽牛角尖、以管窺豹而看不清楚局勢的。〈陸橋の向こう側ー2023年 冬〉講述主角曾經受託調查一對離婚夫妻的女方帶走小孩是否涉及綁架,而雖然主角提供委託人違反其意願的調查結果,但最後小孩還是被帶到父親身邊生活。痛恨父親的小孩認定是主角調查出其生活作息,而讓父親有機可乘,所以設下一石二鳥的圈套,要殺害主角後嫁禍給父親,但卻從未想過,有母親無力獨立扶養而選擇讓父親將其帶走的可能性。人或許都只想要看到符合其想像或解讀的景象,而陷在其中、沒有其他可轉移注意力之事物的人,就更容易做出事後會後悔的荒唐舉動。

〈縞馬のコードー2022年 秋〉則是描寫自以為找到可以致富之手法的高中生,卻不知道其是被利用,成為散播網路病毒的幫凶。故弄玄虛地假裝成具有千里眼的超能力,高中生是想要找出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將其個資做成名簿後販賣圖利,但這樣的行動看在旁人眼裡就只是啼笑皆非地感到荒謬。人會受騙上當或許是因為其太有自信不會被騙,有種其可以擁有別人所不知之資訊的優越感,但卻不知這樣的想法已將其推進陷阱中。

自己覺得在本書中最像是短篇推理小說的篇章是〈時の子ー2022年 夏〉。做為本書的第一章,自己或曾期待,之後的篇章會延續其敘事風格與質感,但這樣的期待最後是落空的。性格獨特到可以說是怪異、職業是鐘錶師的父親,在與妻子離婚後跟兒子生活,而後因病在兒子升上高中後過世,留下兒子獨自生活。主角登門拜訪,想要請父親保養其手錶,卻幫助兒子解開多年前一場意外的背後真相。該篇故事有種不太現實的虛幻感,甚至可以說是塑造出自成一格的世界,而謎團及其背後真相得以成立,是以前述自成一格的論理邏輯為基礎。讓敘事能夠在自我封閉的情境中前後呼應,並營造出遺世獨立的氛圍,作者的表現算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