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国歌を作った男

日本小說家宮内悠介的短篇小說集,收錄其在2016年至2022年的7年間所發表、部分是受邀參加某個特定創作主題企劃而產出的作品。例如〈夢・を・殺す〉就是其參加由5位作家接力創作之企劃而寫出、被收錄在《宮辻薬東宮》中的作品。然而,曾經讀過該書的自己,這次再次閱讀該篇故事,卻像是第一次讀到般地感覺新鮮而陌生。

作者在本書的〈あとがき〉中提供了包括前述資訊在內的許多背景資訊,而讓自己特別注意到的一項資訊是,作者在談到〈ジャンク〉這篇故事時表示,「作風の改造を試みていた時期と重なる。このころ、ぼくは自分の小説にある冷たさのようなものが嫌で、もう少し、人間味のある話を書きたいと切望していたのだった」。對自己來說,存在於作者作品中、讓人讀來感覺冷漠或疏離的東西,或許不在其所選擇的題材。即使作者認為〈ジャンク〉是一篇「ぼくとしては珍しい世話物」,但自己讀來卻還是感覺該篇故事的敘事筆觸簡約而線條銳利,整體敘事基調像是用冷色系之色彩,在簡潔的素描上做最小限度的著色。作者的文字風格或許就是一種極簡,用如同傳達實驗結果之論文般、幾乎不做任何點綴或裝飾的敘述,將所要說之故事的相關資訊提供給讀者。

前述觀點是自己主觀而武斷的認知,雖不是在讀過作者許多作品後所得出的嚴謹分析,但卻是自己在閱讀本書各篇故事時所一直有的感覺。在〈あとがき〉中作者說「七年くらいにわたって散発的に書いたミステリやらSFやら純文やらを眺めてみて、『あんまり変わってないな』という印象を受けた」,而對自己來說,除了作者對於資訊科技、融合歷史與虛構等題材的熱情外,其特徵鮮明、具辨識度的文字風格,或許就是在其一路以來的創作活動中一直沒有多大改變的地方吧!

書名同名作是作者之後用來發展出另一部作品《ラウリ・クースクを探して》的原型,而雖然拿長篇小說來與短篇小說比較不太得宜,但是作者的確是添加了不少素材來將原型發展成更有厚度與深度的作品。然而,一個不算有遇過什麼大風大浪、也沒有什麼值得被人討論或關注之經歷的人,創造出一個其實很有影響力的事物,但又沒有因為這個事物而成為被造神之對象,這其中看似矛盾的微妙,或許體現了某種個體會在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的運作機制中被抑制或遮蔽的現象。

〈パニック——一九六五年のSNS〉是結合歷史與虛構的作品,講述一名過去實際存在的作家,其曾在越戰期間赴越南而一時行蹤不明的真實經歷,在作者所虛構出、存在於當時的社群媒體上受到批判與抨擊。一方面,作者用虛構的社群媒體來想像出一個日本資訊科技與史實不符的發展軌跡,包括在冷戰的對抗架構中,透過竊取技術資訊來超車當時之科技先進國的可能,以及隨後受制於強權的結果。另一方面,作者透過書寫虛構的調查與訪談,來檢視實際存在之作家冒險進入戰地的行動,並提出其看法與評價。

在〈三つの月〉中,受西醫正規訓練的身心科醫生,遇見宣稱能透過看到對方能量之顏色來療癒對方的新疆女子,受其影響並借助科技的力量,發展出結合西方與東方醫學的治療方法,雖然新疆女子因為被指控涉及疆獨而被引渡回中國。用一篇故事來書寫科學、民俗療法與神秘主義的衝突與交會,個體在當代社會中因壓力而身心失衡,政治壓迫的殘酷與不人道等內容,作者的想像力在其中發揮得算是相當淋漓盡致。

篇幅僅二至三頁的幾篇作品,如〈PS41〉、〈死と割り算〉、〈囲いを越えろ〉等,自己讀來感覺是表現得沒有那麼出色。或許作者並沒有那麼擅長創作極短篇,對於用少量文字製造出讓人意想不到之敘事轉折這樣一項任務,並無法執行得很完美。

〈料理魔事件〉或可說是在本書中最接近推理小說的一篇故事。雖然作者在該篇故事中所書寫的謎團不能說是不夠懸疑,鋪陳出伏筆而後收束的敘事結構也不能說是不苟工整,但是讀來就還是覺得韻味有那麼一點不足。或許是因為作者對該篇故事的敘事做了一些畫蛇添足的裝飾與加料,而這或許也意味著,作者並不是那麼擅長創作推理小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