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777 トリプルセブン

日本推理小說家伊坂幸太郎的作品。約一年半前所出版的小說,自己已不太記得當初為何購入本書,但應該不外乎就是衝著作者的名氣,以及對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書名感到好奇。

出於一種想清倉的心情,從購入但尚未閱讀之小說的庫存區翻出本書。但說是要清倉,揮霍無度的自己早已讓庫存區變成一座說好聽一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山,本書只是自己從礦坑表面隨手取下的一小塊礦藏而已。讀完本書後,自己深切反省自己買書不夠謹慎的問題,畢竟堆著不讀是浪費金錢,但讀了之後感覺空虛則是浪費時間。而雖然閱讀本書還不至於到浪費時間的程度,但拉拉雜雜地說到自己的購書慣性,而沒有一開始就對本書故事內容陳述看法,乃是因為自己體會到,自己逐漸成形且窄化的閱讀品味,致使閱讀本書故事已無法為自己帶來太多樂趣,且之後可能會在閱讀庫存區其他小說時發生類似狀況。

本書是通俗娛樂小說,作者在其中用節奏明快、幾乎沒有冷場或拖泥帶水的敘事手法,講述一個在危機四伏且充滿變數之緊張氛圍中,職業殺手間、以及殺手與戴著政客假面具之冷血罪犯間高手過招的故事。作者運用像是一直在切換監視器畫面般的敘事結構,交替描述不同登場人物,在同一棟飯店的不同樓層與不同場所所各自採取的行動,部分是在因應意外或突發狀況,部分則是按照計畫行事。隨著敘事情節開展,前述並行發展的敘事軸線逐漸交纏在一起並產生連動效應,最後收束成有仇報仇、惡徒受到制裁的結局。

如果用觀看緊張刺激之動作電影的心情來閱讀,則或許會被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帶入一個讓人腎上腺素激增的冒險世界中。作者並不是用快速累加傷亡人數的方式來刺激讀者感官,而是透過讓身在其中之登場人物無法掌握發生事件全貌的敘事情節,營造出懸疑驚悚的戲劇張力。本書故事敘事所描繪場景,對登場人物來說時常都是危機重重,登場人物一不留意或技不如人,就會掉入陷阱而被對手幹掉。閱讀本書可以選擇用點腦筋,嘗試猜出作者隱藏在看似支離破碎之複數敘事軸線背後的脈絡,也可以放任直覺與想像,跟著嘗試從危機中脫身的登場人物們,感受其涉險的緊張氣氛。因此,做為一本通俗娛樂小說,本書的表現或許並不會讓讀者失望,作者用純熟的文字技巧來具現其不受束縛的想像,進而構築出不嘗試呼應或對照現實的虛構世界。

然而,就是這樣的徹底虛構,讓自己的閱讀品味無法在本書故事中找到可以有所共感之處。受限於自己狹隘的價值觀,在閱讀本書時一直分心,想著要不要勉強在部分登場人物的性格特質或部分敘事橋段中,找出可以用來反思自己所身處現實的點,而無法完全投入在被本書故事娛樂的直覺感受中。簡單來說,自己好像無法完全擺脫對小說抱有應文以載道的期待,無法單純地體驗被敘事牽引或影響的感覺,無法不多做思考就直覺對敘事做出情緒反應。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是有趣但也無趣,有趣的是其敘事節奏明快而引人入勝,無趣的是其敘事內容因為缺乏現實感而顯得有些荒謬而膚淺。

舉例來說,作者天馬行空地想像出,青年創業家快速致富,財富自由而沒有得不到手的東西,但卻因此失去生活重心,為了擺脫空虛感而當起了殺手。這樣的空虛感或許並非完全沒有發生的可能性,但就算是再怎麼不按牌理出牌、想法標新立異的天才,毫無掙扎就能轉職成為殺手,還做得有聲有色,這樣的轉換跑道未免太不合情合理。一群外表出色的俊男美女,擅長使用吹箭來致人於死地,這樣的殺手集團好像給人很多記憶點,有很多特色可以在同業之間被加油添醋地口耳相傳,但仔細一想又會覺得,如果要從事殺手工作,好像就也沒有必要搞得像在經營品牌一樣,站出來就是一枝獨秀、鶴立雞群。

總之,在一間飯店中各方人馬為了不太合理的原因而打打殺殺的故事,可能已經不是自己讀來會有感的故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