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說家松岡圭祐的長篇小說作品,是系列作品的第三部。或許是自己已經習慣作者在本系列作品中會毫無設限且不在乎是否荒誕不經地恣意發揮想像力,所以對於本書故事情節是否具備現實感或合情合理,好像就也沒有那麼要求或在意。畢竟系列作品女主角雖然只是高中生,但身上已經背了數十條人命,即使是為了伸張正義而以暴制暴,但是其一個人就可以對抗一群黑道或一隊傭兵,就算作者說明其過人的戰鬥能力是因為其從小就受過異於常人的訓練,但這實在還是很難說服自己,主角這樣的人是在現實生活中會有可能出現的人。或者應該這麼說,系列作品主角的人物設定,是已經誇張到不應該硬要用現實去挑戰或質疑的虛構想像。當然,如果本系列作品就是在販賣完全不被現實或日常所侷限的想像,那麼作者一部接著一部地出版,就必須確保持續被養大的讀者胃口,不會嫌棄故事是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也必須想辦法讓讀者不會嫌棄故事的味道不夠,滿足不了已經飽受辛辣刺激的讀者味蕾。因此,本書一定要推陳出新,比前兩部作品更能跳脫出讀者所能預想得到的格局。而從此角度觀之,本書是相當成功的。
在日本境內綁架超過七百人的未成年問題少男少女,秘密送到東南亞一座孤島上接受矯正或輔導教育,但是嚴厲到毫無人性的校規,以及透過武裝部隊來控制甚至是壓制被綁架來的少男少女們,便讓人懷疑設置這樣空有學校名義的場所到底真正的意圖是什麼。設置這樣的場所需要相當的資金,更不用說還會受到很多法規的限制,但是作者就只是很輕描淡寫地說明,主謀有辦法透過特殊管道籌措資金,而有錢能使鬼推磨地,這樣大規模的犯罪行為便能順利進行,不被外界所發現,更遑論被抨擊或批評。這樣很輕易地就可以挑出很多疑點或破綻的本書故事情節,卻好像因為太過誇張而超現實,便反而可以完全將之當成一篇虛構與幻想的故事來閱讀。
只是雖然故事情節的起伏與轉折,在不去計較是否合情合理後就也讀來頗有娛樂效果,但是在本書故事中讓主謀去策動整起事件的緣由或動機,是再怎麼樣不去在乎是否合情合理,都會讀來感覺很薄弱而牽強。就算主謀是精神病態,就算其因為曾經無法解救受虐兒而決定研究受虐對腦部發展之影響,但是如此大費周章,就只是為了收集完整的數據資料,再怎麼解釋都很說服自己是一個符合人性心理的行為動機。
作者寫到恐怖份子透過洗腦教育,來培育未成年的士兵,也寫到未成年人社會適應不良,已變成社會問題。這樣將國際政治情勢或社會運作失衡等敘事元素帶入本書故事情節中,對自己來說是沒有辦法為本書故事的虛構幻想增添什麼現實感。特別是在本書故事結局中,曾經都是懷抱各式各樣問題的問題青少年們,在團結一心為自己的自由與生存奮戰後,就彷彿脫胎換骨地將過去的問題拋開,用更積極正面的態度迎向未來的生活。這樣的情節安排,只能說太過陽光正面,不太對自己的味。雖然作者看似要在本書中有點認真地探討教育、青少年的課題,但是其主要目標還是要寫出一部讓人讀來感覺緊張卻又不忍釋卷的娛樂小說,所以前述帶有社會現實感的敘事元素,到頭來在本書故事裡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或功能,因為作者還是用相當篇幅在描繪主角對抗敵人的場景,雖然讀來感覺不錯,但是就排擠到可以更嚴肅討論前述課題的空間。
隨著系列作品的登場人物越來越多,與主角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有人情味,主角的性格也逐漸有了變化。主角曾經像是個殺人機器,對周遭人事物漠不關心,只要他人不來叨擾自己或侵害自己權益,就跟他人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距離,但隨著系列作品故事情節的展開,主角逐漸轉變成會出手營救陷入危機的他人,會與其他人發展出相互扶持的信賴關係,同時也不再只是獨來獨往,而開始有了可以稱上是友誼的人際關係。如果作者繼續創作出系列作品,則或許主角的個人成長史就會有更完整的描述,而透過描述主角的成長,或許就能啟發讀者去思考,人是可以擺脫血緣、遺傳、成長環境等影響,靠自己的力量確保自己不會走上錯誤或偏差的人生道路。至於主角之後會不會有愛情降臨,就只能說待下回分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