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寺地はるな的作品,目前是第42回(2021年)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賞的候補作品。本書故事除了探討一個人如何在社會通念的限制下,維護自己依照喜好或特質去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探討人做為個體,應該基於什麼樣的情感與如何傳達情感,來與其他個體組成家庭。本書故事的各個章節,分別從同一家庭不同成員的觀點來敘事,包括在離婚後帶著一對兒女與自己母親、也就是小孩們的外婆一起生活的單親媽媽,高中畢業後不繼續升學而選擇就業、即將結婚卻堅持不想穿可愛結婚禮服的女兒,興趣是刺繡、表示想為姊姊縫製結婚禮服的高中生兒子等。而在本書故事中的每一個登場人物,彷彿都被某個價值觀所束縛,必須經歷一些自我辯證或得到一些來自他人的提醒或建議,才能破繭而出,讓自己從束縛中解脫並看見不同的風景。
舉例來說,外婆曾經跟已經過世的丈夫一起帶著當時還是小孩的單親媽媽一起去游泳池游泳,丈夫用半是戲謔半是嘲諷的語氣說,已經不年輕的女人穿泳衣並不雅觀,所以不讓外婆下水,而外婆便只能像是一隻寵物狗般地,在游泳池畔看著自己的丈夫與女兒在池中嬉戲。覺得自己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甚至是要求中,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勉強自己去符合別人所認定的女人應有形象,外婆終於在74歲時,找到讓自己挑戰新事物的勇氣,報名參加銀髮族的游泳課程,在時隔約50年後,穿著自己所選擇的泳衣下水。彷彿是來得非常晚的叛逆期,外婆開始和朋友在晚上出遊,甚至一個人去外地旅行。外婆有這樣的轉變,要說是因為已經沒有需要自己照顧的家庭,不如說是因為其從過去的作繭自縛中解脫,開始用自己所選擇的方式過生活。
一直都是單身的小型成衣廠第二代老闆,是單親媽媽的前夫在就讀服裝專門學校時所結識的友人,在前夫因為離婚而必須搬出老婆娘家,還辭去服裝公司業務工作時,收留前夫並讓其住進成衣廠宿舍,以設計師名義在成衣廠任職。前夫任性而散漫的生活態度,對成衣廠的營運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實質貢獻,所以會讓人不解為何成衣廠老闆要如此照顧這位友人,甚至還每個月替他送贍養費到前妻家。雖然無法向任何人說明,也不期待會有人理解,但成衣廠老闆是在等待,有一天自己的友人會變回當年才華洋溢、意氣風發的模樣。在高中生兒子的眼裡,成衣廠老闆或許比自己親生父親更有父親的樣子,所以在母親因為感染肺炎而必須送急診時,兒子是向成衣廠老闆而非向自己父親求助。成衣廠老闆與主角家庭之間的緣分,讓自己對於所謂的家人應如何界定,基於什麼樣的情感才能讓人與另一個人建立起家人關係等問題,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即將結婚的長女,因為小時候有過不愉快的經驗,所以抗拒被人認為是可愛的,並且只想過著低調而穩定的生活。雖然知道自己小時候會遭遇到壞事不是因為自己的穿著,也不該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但卻還是無法完全放下心中陰影,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自在。母親對於兒子喜歡刺繡這件事雖然仍無法完全釋懷,但卻也逐漸看開並放手,因為小孩的人生是小孩自己的,母親執著於自己的價值觀,只是跟自己過不去。或許只要人能夠用更寬容的態度過日子,不讓自己被限制在某個價值觀中,就可以讓要怎樣過生活,要跟誰成為家人等問題,從是非題變成選擇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