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ヒポクラテスの悔恨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ヒポクラテス』シリーズ」的第4部作品,收錄5篇講述個別事件的故事,但有一個貫穿全書的謎團事件,其真相在最後一篇故事中被揭露。

日本法醫界的人才與資源極度不足,所以其一年可以解剖的遺體數相當有限,而許多原本透過解剖就能闡明其死因的遺體,可能就會因為資源有限、遺族不同意、不符程序等原因,在死因被誤判或死因不明的情況下被火化。在本書各篇故事中,一則挑釁大學法醫學教授的網路留言,讓該名教授研究室的年輕女法醫與一名男警察,像是組成搭檔般地,到處尋找被認為死因並無可疑之處而無須解剖的遺體,並使出各種方法來讓該遺體接受解剖,進而釐清其真正的死因。然而,因為資源有限,所以在受到阻礙或被反對的情況下,要強行突破讓遺體接受解剖,便需要手段與計謀,例如巧妙地找出在制度中可操作的彈性空間,或找出蛛絲馬跡來推翻死亡看似沒有疑點的表象。而女法醫與男警察如何在個別事件中完成前述任務,讓遺體可以因為有被解剖而死因真相大白,或許就是本書各篇故事在敘事上的獨特之處與重要賣點。

因為女法醫跟男警察的奔走與努力,看似在家中久病臥床後死亡的老人、因肝癌發作而死亡的外籍勞工、騎車過彎道發生意外而身亡的啃老族、在街上因為中暑而猝死的外籍女性、被診斷為嬰兒猝死症的新生兒等,都因為受到法醫專業而審慎的檢視,而讓其不會死得不明不白,且需要為其死亡負責的關係人也無法規避其責任。只是,或許作者花了太多心力與篇幅在鋪陳女法醫與男警察的奮鬥,所以其對於謎團事件的構思設計便少了一分細緻,讓各篇故事的敘事情節展開少了一點懸疑效果,且沒有透過設下什麼障眼法或埋下什麼伏筆的手法,製造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情節轉折。簡而言之,本書各篇故事所鋪陳出的謎團事件可能都過於簡單,對讀者來說,要在故事一開始便猜想到謎團事件的背後可能真相並不困難。

作者嘗試透過書寫一些對社會現實的反思來為本書各篇故事增色,但是這樣的嘗試對自己來說並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例如在〈異邦人の声〉以及〈妊婦の声〉中,作者透過將死者設定為來到日本工作的外籍人士,嘗試去描繪或甚至批判存在於日本社會中的排外情結與種族歧視,並點出外籍人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或所遭遇到的困境。只是受限於短篇小說的篇幅以及要處理的敘事元素過多,像是如何排除阻礙來讓外籍人士的遺體可以被解剖等,所以作者反思日本社會包容性不足問題的深度自然略顯淺薄。或許應該這麼說,作者就是寫出了一篇符合讀者常識或甚至刻板印象的故事,在其中所發生的部分事情,是讀者可能已經有所聽聞或不難想像到的事情,所以其能啟發讀者去進一步省思或讓讀者有不同以往之想法的可能性並不高。

家庭關係的質變或許也可以說是作者想要在本書中探討的社會現象。在〈老人の声〉中,作者描繪出一個有必須居家照護之長輩的家庭,而在〈息子の声〉中,作者則是敘述了不事生產的成年兒子如何成為年邁父母的負擔。然而前述敘事元素或許都只是讓作者所構思出的謎團事件比較貼近社會現實,讓人讀來感覺像是可能會發生在當前社會中的事情,卻不能進一步為故事增色,讓其敘事變得更有廣度或深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