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ヒポクラテスの試練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法医学ミステリー『ヒポクラテス』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作者在今年以作家生活10周年紀念的名義,推出每個月出版一本書的計畫,而本書則是依前述計畫在6月出版。在讀完本書後自己的感覺是,排除在5月出版、自己尚未閱讀之《カインの傲慢》外,本書應該可以說是作者在今年上半年出版的作品中表現較好的一部。之所以會有如此評價的原因,是因為作者在本書故事情節中,並沒有像在其他作品中,會讓人感覺是有點突兀地或勉強地將敘事元素塞進故事情節中,而是讓其所鋪陳出的敘事元素都能串聯起來,進而建構出整體故事的世界觀。作者偏好書寫一些探討社會現實的敘事元素,但是並非在每部作品中,這些敘事元素都能與敘事情節展開接合得很緊實,進而產生擴張敘事情節深度與廣度的效果。但是在本書中,作者書寫到民意代表濫用公帑赴美,假藉考察名義行滿足私慾之實,也書寫到在美國境內所存在的種族歧視與貧富差距問題,而這些敘事元素也都溶入本書故事情節中,並牽動敘事情節的開展。
本書故事的敘事情節,從引導讀者去猜想,先前未有明顯症狀卻突然因肝癌過世的死者,是否被人謀殺且又是如何被謀殺,轉折到要讀者一同推理,同樣因為寄生蟲感染而過世的一名美國人與兩名日本人,到底是因為在其曾經一同造訪的風月場所中發生了什麼事,才會讓三人都丟了性命。
一開始閱讀本書時,感覺作者是要去挑戰構思出,誘發他人體內癌細胞增生的殺人手法,但是好險作者並沒有嘗試進行這樣高難度的挑戰,因為一個失手就可能讓本書故事從推理小說變成科幻小說。作者讓在本書故事中登場的法醫團隊與警察,硬是在死者家屬不同意的情況下取得解剖遺體的機會,進而查出真正死因是寄生蟲感染。在確認死者的死因後,本書故事情節的展開便轉向成,描述登場人物們如何調查出死者之間的交集,以及寄生蟲的感染源與感染途徑究竟是什麼。從前述情節轉折往下發展,本書故事的舞台背景也移到了美國紐約,日本籍女法醫像是受到文化衝擊般地,體認到在美國社會中持續存在的種族問題,同時也很憤慨地發現,過世的日本人是因為在紐約做了什麼卑劣的事才會感染上致命的寄生蟲。
如果硬要說,本書故事情節展開的唯一敗筆是,如同作者在其他作品中會做的事一樣,其在本書故事中又是僅用短短幾頁的篇幅,便要敘述出一個讓讀者意想不到的情節翻轉,亦即是將原本看似是食用未經烹煮之狗肉所導致的意外,翻轉成其實是人為的蓄意謀殺,但是作者每次用這樣的方式所製造出的情節翻轉,總是會讓自己讀來感覺有點不夠細緻。然而,作者在本書故事中所製造出的情節翻轉,由於其並非完全沒有在情節發展中埋下任何線索,同時其所書寫出的情節翻轉也有呼應到其所點出的社會現實批判,所以雖然有點粗糙,但還可說是瑕不掩瑜。
在本書故事中第一名被發現是因為受到寄生蟲感染而死亡的死者,其唯一在世的親人,也就是其侄子,其實在死者生前對死者懷有殺意,在其送給死者的食用米中混入帶有致癌物的劣質米,雖然食用這個致癌物後會實際罹患癌症的機率相當低。如果死者不是因為寄生蟲感染而死亡,則其與其姪子之間的關係之後會如何發展與變化,或許頗有想像空間。另一名死者的妻子之所以拒絕讓其丈夫遺體被解剖,是擔心丈夫因為尋花問柳而感染梅毒一事曝光,這樣傷及自尊的事讓其無法接受。與兩名死者一同前往美國紐約進行公務參訪的其他人,害怕自己的惡行曝光而對在紐約發生了什麼事三緘其口,不願協助調查寄生蟲的感染源與感染途徑,但卻又很貪生怕死地入院希望接受檢查與治療。前述種種人性的觀察與描寫,雖然都不是本書故事情節的核心或重點,但卻都讓本書故事變得更豐富,讓人讀來有更多可以進一步自我發想的空間。
本書故事其實曾在2017年時於《小説NON》雜誌上連載,而這個事實不免讓自己感覺,過去的作者或許比較有餘裕可以精煉其作品,可以在發揮想像力與實際完成作品間求取適當的平衡。作者量產作品的速度過人,也讓其作品的品質有參差不齊的問題,雖然自己對於作者希望在一年內出版12部作品的創作企圖心是抱持鼓勵的態度,但是卻也期盼作者可以愛惜羽毛,更嚴格地為自己的作品進行品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