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說家下村敦史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在購入本書閱讀前其實有些猶豫,原因是因為雖然自己對本書的情節設定感到興趣,亦既是在本書故事中的登場人物幾乎是同名同姓,而凶手與被害人也是同名同姓,但是稍微瀏覽一下在amazon.co.jp網站上所發表的讀者評價,會發現本書的表現對部分讀者來說並不如預期。自己在開始閱讀本書前的預想是,本書作者相當具有創作企圖心地想要挑戰一個極富想像力與創意的題材,但是這樣的題材或許不太容易處理,而作者也沒有花費足夠時間去醞釀與雕琢,所以最後完成的作品就會讓人讀來感覺不夠細緻或有瑕疵。而自己在讀完本書後,感覺自己前述預想是雖不中亦不遠矣,雖然本書故事的情節展開並不能說是,完全沒有製造出讓人無法一下子就想到的意外轉折,敘事本身也有觸及一些社會或人性課題,但是本書整體表現就是會有讓人感覺可以指為瑕疵的地方。對自己來說,本書較難不去在意的瑕疵是,作者一開始把敘事格局開得太大,所以之後即使有把所有敘事軸線都收束起來,但是卻還是讓自己讀來感覺虎頭蛇尾,有些敘事情節的鋪陳過於潦草,有些情節轉折轉得有點生硬。
或許可以這麼說,本書故事是要探討,在這個網路時代裡廣泛存在之不負責任的惡意、偏見與貼標籤行為。當一起女童被殺害的事件發生,自以為是的正義之士,便開始大肆撻伐其認定是不道德或不符合標準的人,例如喜歡二次元動漫偶像的人,或甚至是與凶手同名同姓的人。在本書故事中,過於簡化的偏見讓無辜被牽連的人受到傷害,但是這樣過於簡化的偏見往往經不起檢視或驗證,例如喜歡可愛動漫人物的人不見得在性癖好上就是喜歡幼童,也不一定就是宅男,而刺殺女童的動機也不一定是因為無法控制的欲望,如此認定只會誤導自己不去思考其實更為普通或更合乎情理的可能動機,例如出自怨恨。
作者虛構出一個場景,一群因為與犯罪者同名同姓而遭受他人冷眼相待或甚至惡言相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想要尋求認同與慰藉,甚至是為自己的遭遇平反。參與這個集會的人,有人是真的被社會集體惡意所迫害,有人則是懷抱私心、打著如意算盤。有人發現集會裡的多數意見與自己看法不同,便早早抽身,有人則因為衝動而做出損人不利己的壞事。但不論如何,面對失控的社會集體惡意,以暴制暴的對抗手法或許只會製造出更多失控的惡意。更謹慎地去釐清真相,去探究事物的本質,或許才能讓自己真正找到可以保護自己與對抗惡意的方法,包括看清楚自己是否把所有的失敗都歸咎於他人的惡意,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原因。
因為作者意圖要使用登場人物都是同名同姓的設定來誤導或混淆讀者的認知,進而製造出讓讀者無法預期的情節轉折,所以作者必須交錯著講述,多個同名同姓之登場人物的故事,並適度加入一些模稜兩可的敘述,讓讀者無法很準確地掌握同名同姓登場人物間的關係或區別。然而,這樣的敘事手法或許需要更縝密與細緻的設計才能發揮最佳效果,例如可能不適合讓過多的人物登場,卻又沒有分配足夠篇幅給每個人物發展出各自的故事,也可能不適合讓敘事在架構或層次上過於繁瑣,這樣只會讓整體敘事情節變得破綻百出。更重要的是,作者所構思出誤導讀者認知的敘事情節,會讓人讀來感覺有點匠氣,例如很勉強地讓兩個同名同姓的人時隔數年犯下不同的罪行,又很勉強地讓兩個同名同姓的人被牽連在同一起校園霸凌事件中,只是一個是被害人,一個則與加害人同流合汙。作者像是要運用同名同姓的設定玩出一整場的雜技表演,但是卻沒有很好的表演功力、節目流程安排與舞臺效果來支持,所以最後的演出還是不夠精彩,讓觀眾看完後感到惋惜。
而敘事架構的繁瑣以及情節鋪陳的不夠細緻,或許也影響到作者想要透過講述本書故事來進行的社會現象批判或探討。把應該可以更細膩區別的問題或現象混為一談,把可能可以多深入探討一下的論點簡單帶過,把還有空間可以多描繪一下的人性心理或情緒寫得太過膚淺,或許都是因為作者創作企圖心過大,卻沒有適當地執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