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真夜中のたずねびと

日本推理小說家恒川光太郎的短篇小說集,收錄5篇作品。對自己來說,本書各篇故事瀰漫著晦暗、詭異、迷離的氣息,卻不會讓人讀來感覺像是聞到腐臭味道般地嫌惡,或感覺像是目睹凶惡或殘暴行為般地驚恐,而是感覺像是墜入夢境般地,就不太貼近日常生活、參雜非現實元素、涉及扭曲人性與疏離人際關係的敘事,進行一種有距離而抽離的窺視。讀完本書各篇故事,或許不會讓人對於人性情感或社會現實,有不同的體悟或更深入的省思,但是卻又讓人好像可以看到一種不常見、自己也不見得會有類似體驗的情緒或觀感。或許應該這麼說,本書各篇故事是出自作者想像的虛構,登場人物們有著相當奇特的經歷,雖然並非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總是遊走在常態與道德的邊界,所以會有人被殺害,會有人孤苦無依,會有人離群索居,會有人做出非常人所能做出的事。正因為如此,所以本書各篇故事的敘事情節展開總是無法被預想,甚至可以說根本無法預期作者是想述說什麼樣的故事。

舉例來說,在〈ずっと昔、あなたと二人で〉中,因為震災而失去家人的少女,從排斥撫養自己的阿姨家逃出,過著在一間又一間廢棄住宅中輾轉流浪的生活,因緣際會下遇見用假占卜詐騙錢財的老婦人,開始兩人同居生活,老婦人一邊稱呼少女是天使,一邊使喚少女為自己做事。前述同居生活之所以會結束,乃是因為老婦人要少女去拾回自己多年前遺棄的女兒屍骨,少女雖完成任務,但這樣的結果卻並非老婦人所期待的,而老婦人所爆發的情緒讓少女又再度回到孑然一身的流浪生活。在該篇故事中,沒有可以稱得上是性格善良或行事端正的登場人物,不管是出自自願或是被環境所逼迫,每個登場人物都有做過,或正在做,或一直做著,一些錯事或惡事,也都牽扯在謊言或欺騙中,騙著別人或被別人所騙。然而,因為沒有涇渭分明、彼此對抗的善與惡,所以讀者並沒有選邊站、同情或憎惡某個登場人物的必要,反而更有空間去觀察人性情感的幽微曲折。而也因為沒有善惡的對立,所以故事情節展開並沒有依循著惡欺壓了善、然後善戰勝了惡的軌道在進行,讀者在閱讀時,因為無法預想作者筆下的少女與老婦人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也就只能被作者牽著走,任憑故事在無法預期的時點收束在一個無法預想的結局上。

而〈やがて夕暮れが夜に〉也是這樣的一篇故事。故事一開始是在描寫,欺負比自己年幼的小孩並強取其錢財的少年,被自己所欺負小孩的同學所擊退,之後因為憤怒與羞愧而用刀子刺死了該名同學,但該名同學是個美少年,品學兼優,又是運動健將。少年被眾人所撻伐的罪行牽連到家人,父母因而離異,姊姊也無法如願升學,一家人各走各的路。姊姊即使搬家並改從母姓,卻仍無法擺脫過去與過著安穩生活。在父親死後繼承其遺產,姊姊選擇隱居在父親所遺留的山林中,服刑期滿的弟弟卻找上門,主張自己有繼承父親遺產的權利,還有人聲稱自己是當年被弟弟欺負的小孩,要拿回當年被弟弟所搶奪的錢財。前述敘事情節展開一直都在挑戰讀者的想像力,讀者不只無法預想結局,連故事情節的走向也無法猜測。作者最後所安排的結局,既沒有讓正義得以伸張,也沒有解決登場人物所遭遇到的任何問題,而是讓故事收束在一個無法確定是真實發生還是只是登場人物之幻覺的場景,讓人讀來感覺意外又感覺好像可以接續結局,發想可能的後續情節展開。

相較起來,〈母の肖像〉以及〈真夜中の秘密〉則是沒有多重的敘事情節轉折或斷裂,而比較像只是將故事敘事情節分成前後兩段,雖然前後兩段之間的轉折還是讓人無法預想的轉向。〈母の肖像〉的主角在〈さまよえる絵描きが、森へ〉中再度登場,而在〈母の肖像〉中登場、專業是找人的偵探,之後又在〈さまよえる絵描きが、森へ〉以及〈真夜中の秘密〉中出現,這樣的設計或許是作者在為各篇故事製造出一種具一致性與連貫性的敘事風格,並統整各篇故事的世界觀。

〈さまよえる絵描きが、森へ〉或許是本書獨特敘事風格的極致展現,其敘述連登場人物也完全無法辨別是真實或虛幻的遭遇,就算其中存在著惡意也好像失去了重量,讓人閱讀起來就像是在解夢,多重詮釋可能卻沒有正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