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我が産声を聞きに

日本小說家白石一文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在讀完本書後想問自己,當時為什麼會想要購入本書閱讀,而或許是因為自己對本書有錯誤的認知與期待,才會在讀完後感覺空虛與失望。

在電機工廠擔任研發工程師的54歲男子,向自己在英語補習班擔任約聘教師的47歲妻子說出自己罹患肺癌,同時也提出要離開家庭、搬去與自己久別重逢之舊情人同住的要求。被突如其來提出前述要求,妻子自然會感到錯愕、困惑甚至是憤怒,而妻子曾經一度論及婚嫁、卻被對方以愛上同事為由而提出分手的過去,以及過去曾經飼養過且寵愛有加的貓,因丈夫的失誤而走失等過去,也隨著敘事情節的展開而被一一描述出來。只是自己或許是期待丈夫的離家會有什麼內幕或沒有說出口的原因,因為如此一來敘事情節便會有起伏轉折,但是最後卻是期待落空。作者似乎只是很平鋪直敘地描述妻子如何逐漸轉念,接受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變化,而作者的敘事也讓自己讀來感覺有種拼湊感。

舉例來說,丈夫的舊情人之所以會提出分手,乃是因為其發現自己因為罹癌而必須摘除子宮,在往後無法生育的情況下忍痛放手。妻子曾經論及婚嫁的前男友,後來與其移情別戀愛上的女同事結婚,而多年來未曾與前男友聯絡的妻子,在拜訪前男友公司時才得知其不能生育,所以婚後仍膝下無子女。彷彿是命運安排般地,妻子與不能生育的前男友分手後,與舊情人亦不能生育的丈夫結婚後生下獨生女,這是巧合,還是在修補彼此都不圓滿的人生,或許是個有趣而可以探究的課題。

只是,作者雖然有讓妻子去思考這一切,但是卻沒有讓妻子過於糾結在這些其實頗具衝擊性的事情,包括丈夫有個舊情人,兩人因為命運的殘酷而分離,以及自己最後沒有嫁成的男子,其實不能讓自己懷孕等。該說是妻子情緒太過平穩,還是作者因為太過追求日常生活感而刻意輕描淡寫到過了頭,本書故事的敘事情節讓自己讀來感覺有點空虛而淺薄。作者鋪陳出具衝擊性的敘事內容,卻沒有多著墨在描寫其中涉及的人性情感,自己對於這樣的處理方式並不是很能認同,也不理解作者在寫作技巧上的選擇與運用。

把疫情寫入本書故事中,雖然是反映時事或現狀,但是除了書寫肺部有宿疾的妻子會害怕一旦感染就很嚴重,所以採取更謹慎的防疫措施,以及偶而描繪一下,街上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之外,疫情好像並沒有牽動本書故事的敘事情節展開,要說是點綴好像也沒有為本書故事增色多少。如果說本書故事的主題是探討人如何擺脫自己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桎梏並得到自由,則作者有用了一點點篇幅,透過妻子的思緒來思辨,在疫情期間人是否有不戴口罩、被感染與讓他人感染的自由。然而,即使前述思辨有其意義,也還是跟本書故事登場人物所追求的自由有所不同。畢竟登場人物都是累積了資源,可以有餘裕去做自己的人,就算是因為他人的選擇而有點是被迫要做自己,但這樣的自由,與因為有可能會侵害到他人權益、所以可能必須受到限制的自由,還是有層次與性質上的不同。

或許應該這麼說,自己不太能理解,作者想透過本書故事傳達什麼訊息,也不太能對作者所描繪出來的人性情感產生共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