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本心

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的長篇小說作品。作者運用其想像力在本書故事中所描繪出的近未來社會,是一個人在經過醫師評估符合要件後、可依其意志合法選擇「自由死」的社會,而科技的進展也讓人可以運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技術再現已經過世的人,並且可以享受由他人成為自己分身、代替自己去體驗自己無法體驗之事物的服務。本書故事的主角因故未能讀完高中,從事接受顧客委託成為其分身的勞力工作。主角因為無從得知母親為何在生前會向其表明想選擇自由死」的理由,所以想透過再現出已經過世的母親來為自己解惑,但「最愛の人の他者性」是個難以突破的障礙,所以即使主角深愛著母親,卻還是無法確知母親藏在其心裡的想法或沒有說出口的秘密。

然而對自己來說,作者創作的企圖心或許太過旺盛,其在本書故事中放入過多但無法好好處理的敘事元素,而其想要探討的課題也過於複雜,所以只能像是貼標籤般地把一些詞彙點綴在敘事情節中,卻無法讓其產生更多意義。舉例來說,本書故事主角的同事涉入一場暗殺政商界重要人物的行動中,而前述行動雖被參與者稱為一場遊戲,卻實際上是不法而殘酷的暴力行為,即使其打著控訴社會不公不義與貧富差距懸殊的大旗。然而,作者並沒有深入去描寫主角同事的想法或情緒,也沒有讓主角用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或省思,存在於這場行動背後的矛盾與虛妄。本書故事彷彿是要用想像近未來社會樣貌的敘事情節,來針砭當前的社會現實,但是卻又好像只是把批判社會現實之口號或標語複製貼上在敘事情節中,少了一些對牽涉其中之人性情感的描繪,也少了一些對當前社會現實盤根錯節之成因的探討或辨證。

或許應該說自己並沒有接收到,作者想透過本書故事所傳達的訊息。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的敘事結構鬆散,像沒有構圖或配色的拼貼,即使想闡述的想法或概念不少,卻因為鋪陳得不夠完整,所以最後只能膚淺地提出一些論點或觀察。

例如,以再現出主角母親生前模樣為目標、運用科技所做出的虛擬人物,其實無法回答主角最想問的問題,因為這個虛擬人物只有與其母親神似的樣貌,卻沒有辦法複製其母親生前的記憶或性格。這樣一個好像不是太難預想到的狀況,或許有可能被用來導引出更出人意料或發人深省的情節轉折,甚至可以被用來做為進一步探討虛實間界線以及信仰與真實間關係的基礎,但是作者卻只是將敘事停在描寫虛擬人物沒有其所再現之真實人物的「心」,以及闡述愛或親近的關係並無法幫助一個人去認識或了解另一個人。如果作者筆下虛擬人物的人工智慧,因為學習有所偏差而發展出以假亂真的形象或性格,進而讓與之接觸的人陷入錯誤的認知或信任中,則去描寫這個偏差學習的發生與成因,或許會讓本書故事的敘事有更多層次與變化。

主角在高中時期與在多年後的現在,都曾基於其所認定的正義,採取一些其實起不了什麼實質作用的行動,但前述敘事情節卻好像沒有被好好運用來探討,正義被多種解讀的可能,以及勇敢與天真魯莽之間並非涇渭分明。主角母親追求家庭型態的多元可能,卻讓自己之後的生活際遇變得不算平順,而這樣不合時宜的自我展現,好像也沒有被妥善書寫來讓本書故事能更有深度與廣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