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李琴峰的中篇小說作品,為第165回2021年上半期芥川賞的共同受賞作。自己在讀完本書後,對於其為何能獲獎感到困惑不解。若把本書故事當成一篇寓言,則其所想影射或比喻的現實與歷史,實在是膚淺或貧乏到讓自己吃驚的程度,特別是作者對於性別、文化或地緣政治的想像,只能說是淺薄、迂腐、單調乏味且沒有脈絡。
自己過去閱讀作者另一部作品時,就隱約感覺到作者似乎有意採取在日本文壇販賣異國風情的市場定位策略,雖然當時自己還反省過,前述感覺會不會是一種偏見,但是閱讀本書故事卻讓前述感覺更為強烈。本書故事以与那国島為原型虛構出一座島嶼,描述居住在島上的族群是融合了來自日本與臺灣的移民,其發展出獨特的語言、歷史文化與社會結構。然而作者擷取並融合臺灣與日本文化元素的手法可以說是恣意散漫而雜亂無章,讓人讀來無法理解其創作意圖或想議論的課題。
舉例來說,作者讓島上居民依其性別使用不同的語言,分別是源自日文、只有島上掌權的女性才能學習與使用、用來傳承歷史的語言,以及融合中文與日文、為一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然而,作者好像只是想像出來前述不同種類的語言,卻沒有細緻或縝密地去構思要如何在表述上做出明確而有條理的區別,也沒有對於這樣的區別做出更深入而有意義的探究或思辨。對自己來說,讀到登場人物時而轉換並使用不同種類語言來對話,只會覺得這樣的文字表記混亂而沒有章法,一般人使用的語言根本是中文的隻字片語加上不中不日的文法,而限定女性學習與使用、用來傳承歷史的語言,又根本就是日文,而無法表現出其因演化所產生的變異。
本書故事最讓自己想要批判的地方是作者從其性別理論所發展出的歷史觀。由男性掌權的社會就是充滿鬥爭、基於狹隘而無包容性的價值觀,殘忍地排除異己,而由女性掌權則是可以人人各司其職、和平共處,並發展出有條理秩序的社會結構與能讓人安居樂業的生活型態。前述過於膚淺的二分法或許還不是自己最難接受或認同之處。作者在陳述島上族群的起源與歷史時,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明,因為人心想要和平安穩,所以男性與女性之間可以非常平順地進行權力輪替。而作者也沒有鋪陳出什麼質疑或批判當前以女性掌權之社會結構的聲音或論述,只有一名登場人物因為自己是男性、被剝奪了解島嶼歷史的機會,所以提出了質疑,但不是更激烈的抗爭。前述在敘事上的不完整或敷衍了事,讓自己感覺到作者的思慮不周或淺薄,也困惑於作者寫出這樣的故事到底有何意圖,是想讓讀者去省思什麼樣的問題。
或許作者並不能用其想像力過於天馬行空,來合理化其筆下的時空錯亂,以及其對社會經濟之運作缺乏有深度的理解或思辨。作者可以不用鉅細靡遺或像畫工筆畫般地描繪其所虛構出來的世界,但是其應該負起責任,要明確地闡述,其所描繪出來的部分細節是具備什麼樣的意義,是要讀者去拼湊出什麼樣的寓意。本書故事的登場人物都沒有太鮮明的形象或性格,也不能對其所身處之虛構世界的運作邏輯做出什麼深入的省思或體察,所以也就更讓人讀來感覺困惑,無法理解這樣不算成功的作品為何能得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