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小川哲的作品。在出版前就已經被宣布要被翻拍成NHK放送100年特集ドラマ,找了臺灣女演員跟菅田将暉合作,並搭配可說是相當豪華的卡司。對自己來說,這樣的操作是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雖然因為好奇會是怎樣的故事,所以購入本書閱讀,但是又會擔心作者的創作資歷,是否讓其有足夠的經驗與實力,去處理一個格局比其過往作品可能都要恢弘許多的敘事。而讀完本書之後,覺得自己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但也覺得問題除了可能出在作者是創作企圖心太大、太不量力而為外,也可能是整個企劃過於倉促,沒有時間讓參與其中的人好好醞釀與精煉。或許電視劇編劇會替小說敘事情節增加很多細節吧!看到複雜的人物相關圖,還有參與的演員陣容,猜想電視劇應該會豐富許多,畢竟小說本身的敘事情節實在有點單薄而貧瘠,有點營養不良。
會有這樣的評價,乃是因為作者用了複數人物多重視角的敘事手法,卻讓每個人物的形象、性格、思緒與情感,都沒有被描繪得立體化或細緻化,像是僅描述某個人物突如其來地做了一個決定、有了一個想法或採取一個行動,卻少了描繪在此背後的情感脈絡或因緣際會。有些應該會被寫得很有趣、很生動的人物,像是研究成果被恩師犧牲掉、最後淪落到在火星維修開採未知物質之無人載具的研究人員,想要相信外星生物存在,卻又懷疑其所發現的現象是否能推論有外星生物存在,也擔心這樣的發現被過度政治化,這樣的曲折、這樣的矛盾,作者卻處理得有點潦草、有點簡略、有點避重就輕,讓自己讀來感覺相當可惜。
或許可以說是女主角的登場人物,是一名因病而失去視力、在火星殖民地出生、母親曾是火星殖民地高階行政長官的女性,在通過地球重力適應測驗、即將前往地球「觀光」,卻被火星的異議人士所綁架,用來要求開發並營運火星殖民地的企業要停飛太空船。被母親留在火星獨自生活的女主角,是抱著什麼想法、出自怎樣的心情想要到地球去「觀光」,在營運企業因為沒有成本效益而推動要將在火星居住的人全數撤回地球的計畫之際,或許會讓讀者好奇,但是作者卻沒有做出太多描述或闡釋。女主角為何會被母親留在火星,又如何在失去視力之後,一路走來在火星獨立生活等,這些感覺像是很有發揮想像力之空間的敘事橋段,作者並沒有寫出來,或許因為其認為是人物背景資訊,所以就忍痛放棄,不多做描述,但是這樣也讓小說的敘事,少了一些原本可能會有的豐富多彩。
作者或許很擅長發想一些有趣而嶄新的點子,並且將之寫成一篇敘事,但是作者可能不擅長處理複雜而龐大的敘事結構,不管是因為登場人物眾多,或者是因為因為虛構的想像涉及太多面向。於是在本書敘事情節中並不難看見,作者在描述火星生活時,因為無法平衡且沒有頭重腳輕地處理好所涉及之各個面向,所呈現出來的困窘。投資在火星開採並研究未知物質用途的企業家,策劃綁架案,想要藉著宣稱在火星找到外星生物存在的證明來尋求火星獨立,差點引發地球與火星間的戰爭,但最後又雷聲大雨點小地以和平協議收場,企業家遠走去探勘其他星球。作者把這樣曲折而涉及科幻、對政治與社會之想像等面向的敘事情節寫得很淺薄而表面,讓人讀來會有種空虛感,困惑於敘事情節展開得過於突然。
感覺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寫,但是作者都留給讀者自行想像與腦補。或許這樣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就算如此接受卻又會感覺,作者選擇寫出來的敘事橋段,並不是最精彩的,或者說反而是其無法處理得很精彩的題材與內容。這樣的結果就是讓本書變得好像可以講很多東西,有科幻、有權力鬥爭、有政治革命、有個人懷才不遇的現實、有非常態而有許多想像空間的社會運作結構等,但卻又沒有一樣東西講得夠深入、夠活靈活現、夠讓人有所共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