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說家長岡弘樹的短篇小說連作集,收錄都是以單親媽媽警察及其獨生女為主角的5篇作品。雖然自己過往僅讀過一兩本作者的短篇小說集,稱不上作者的書迷,也沒什麼資格或立場宣稱自己對於作者的作品有什麼認知或理解,不過自己在閱讀本書各篇故事時,會感覺作者的敘事風格的確頗為獨特。作者並沒有讓各篇故事的敘事情節開展得很迂迴或曲折,甚至有些時候是連轉折都不明顯的線性敘事。作者好像只是在輕描淡寫著單親媽媽警察及其女兒的日常生活,雖然總是有事件發生,但是既沒有殘暴凶惡的犯人,也沒有駭人聽聞或離奇異常的犯行,有的是母女透過觀察細節與運用經過策劃的人際互動,來突破事件中所存在的盲點,或讓犯人卸下心防,坦承犯行。由於篇幅有限,在各篇故事中登場人物都不多,甚至可以說犯人是誰根本就是昭然若揭,既沒有刻意誤導,也沒有故弄玄虛地製造懸疑感。然而,即便如此,各篇故事讀來卻不會感覺很不有趣或乏善可陳,因為作者所鋪陳出、要讓讀者感覺意外的部分,都是在故事情節展開的細節裡,例如母女是如何讓犯人卸下心防,或是因為觀察到什麼細節才能看到謎團事件背後的真相等。
〈暗い聖域〉或許就是個例子。還是中學生的女兒被男同學請託,幫忙製作使用特定食材的料理,但過不久男同學便發生意外。女兒用了一些方法確定自己的女同學應該是讓前述男同學遭逢意外的推手,並和自己正在調查案情的媽媽合作,讓女同學自白。然而女兒以為媽媽曾說過會保護的對象是女同學,但其實媽媽說的是要保護女同學肚子裡的小孩。讓女同學認罪並被送進教養機構,可以讓其順利生下小孩,不會被其他人所懷抱的惡意所傷害,包括意圖要讓女同學流產的小孩親生父親,也就是遭逢意外的男同學。男同學所遭遇到的意外是女同學所造成,或許是讀者早就了然於心的故事情節展開,但真正讓讀者預想不到的情節轉折是,女同學傷害男同學的動機,以及身為警察的媽媽如何守護女同學想要生下小孩的想法,並讓其不受侵擾地產子。兩位主角透過觀察一些細節來推論出登場人物隱藏起來的心情與想法,並透過一些行動來讓真相水落石出。或許作者要實踐的是點到為止的美學,沒有舞文弄墨地去營造氛圍或製造效果,看似寫得平淡,寫得鬆散不緊湊,但是卻有其細膩而幽微之處。
另一篇故事〈翳った水槽〉也是呈現類似的風格。因為公務繁忙而無法準時回家接受家庭訪問的警察媽媽,沒有見到女兒的導師,而導師離開時有東西忘記帶走,女兒便送到導師家中,但原本以為只是睡著的導師,卻在隔天證實是遭人殺害。當繼任的導師登場時,讀者或許已經猜到,這個人應該就是凶手,也或許開始揣測,警察媽媽會如何讓凶手俯首認罪。死去導師飼養了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變化的觀賞魚,而警察媽媽點破,總是穿著黑衣的凶手,因為讓在案發現場的觀賞魚改變身體顏色,所以再也不能辯稱自己沒有到過現場。讓魚變色是個滿有想像力的橋段,但是作者的描寫,不是直接讓警察媽媽用著神探的姿態講述其推理,而是讓女兒以旁觀者的身分,想著自己的母親如何破案。作者的書寫總是給人一種隔岸觀火的感覺,是要讀者保持距離地觀看,而不打算用文字去直接導引讀者的情緒起伏。
比較像是短篇本格推理小說的作品是〈黒い遺品〉,因為凶手的身分並沒有一開始就讓讀者可以猜想到,且誰是凶手也是本篇故事的最大謎團。雖然最後的結局有點不太真實,但是作者有展現其留伏筆然後再收束的寫作技巧。
書名同名作對自己來說則是展現,作者的獨特風格是有可能會走偏。在鋼琴老師所經營的教室裡,天才型學生因為過敏發作而過世,老師當下是否是見死不救,就是本篇故事的謎團。老師刻意用與自己身上衣服顏色不同的布蓋住屍體,而主角母女則是邀請鋼琴老師去餐廳吃飯,讓刻意安排之座位附近的聲響,對鋼琴老師施加心理壓力。本篇故事情節轉折的現實感不足,太瑣細但不細緻或細膩。在〈無色のサファイア〉中,作者讓立志要當記者的女兒鍥而不捨地尋找能證明真犯人另有其人的證據,但對自己來說,本篇故事情節轉折太過誇張,不太能引發共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