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黄土館の殺人

日本推理小說家阿津川辰海「館四重奏」的第三部作品。該系列的概念是將「地水火風」四元素與「春夏秋冬」四季排列組合,並結合被災害所襲、形成密閉空間的宅邸,即所謂的「館」,來做為殺人事件發生的背景舞臺。本書是地與冬的結合,在故事中發生的災害是地震,而做為連續殺人事件發生之背景舞臺的「黄土館」這座宅邸,住的是性格乖張、價值觀扭曲的藝術家及其家人們。有在系列作品概念設計上必須被放入的敘事元素,還有持續在系列作品中登場的人物們必須被接續起來的人物設定,作者或許就是把包括本書在內的系列作品當成展現其想像力與智力的創作測驗題,測驗其在種種限制條件之下,能發揮敘事功力到何種程度。

作者所追求的,或說是邀請閱讀本書之讀者一起來追求的,是在完全不考量現實、純粹虛構的推理小說世界裡,構想出一個盤根錯節、個別問題與個別問題環環相扣的複雜謎團事件,然後在偵探進行抽絲剝繭之調查與推理過程中,讓敘事情節展開一再峰迴路轉的閱讀體驗。

因此,作者構思出一座因為建造者之妄想而設置從現實觀點來看相當荒謬之機關的宅邸,讓分別位在宅邸四角的四座圓塔可以迴轉,再設計這個功能被用來將屍體運送到庭院上方,讓屍體落下後,被立在庭院中之雕像所持長劍所刺穿。同樣的功能讓身在圓塔內的人,會因為窗戶在圓塔迴轉後改變其所面對方位,而成為長槍狙擊的標的,但長槍射擊的位置卻可以被隱藏。作者還安排了凶手不用身在宅邸內便能啟動的自動殺人裝置,例如誘使被害人去焚燒用特殊木材所雕刻成的佛像,一焚燒就會產生有毒氣體,以及誘使被害人去大時鐘中找證據,讓其被機關陷阱所殺。總計有五人身亡的謎團事件,有凶手依其計畫行事、因不能預料之災害發生所產生的干擾、以及凶手並沒有詳細計畫而出現的隨機變化等,讓謎團事件變得結構繁複紊亂,進而讓人讀來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追求要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

不僅讓謎團事件因為有著層出不窮的待解問題而變得複雜難解,作者還在本書故事中將堪稱推理小說經典布局之一的交換殺人詭計,變形後挪用來為本書敘事情節增色與提味。即使有血緣也會因為不被認為有才華而被拒絕認領的藝術家私生子,在想要殺害藝術家來復仇時,遇到不知其身分與容貌的女子提議進行交換殺人,希望私生子殺害宅邸鄰近旅館之女老闆,來交換身在宅邸內的該女子殺害藝術家。私生子的行動被同住在旅館的偵探所識破並阻止,但發生在宅邸內的事件卻因為地震封閉了通路,而讓外界無從得知。然而,前述交換殺人的提議本身就是一個隨機應變的設局,要人幫忙殺害的標的其實就是提議的人本身,提議的目的其實是要確保自身的行動會被監視,而可以成為與宅邸內所發生事件無關的不在場證明。而交換殺人的兩人想殺害的對象一致,連動機也相同,則是展現作者一開始埋下伏筆後再回收的敘事功力。

然而,一部推理小說變成純粹要讀者燒腦的推理智力遊戲,作者就是一直拋出謎題,讓敘事結構變得繁複而龐雜,然後要讀者在瑣碎細微的線索中分辨出差異或關聯,最後被作者所設計的敘事情節反覆轉折帶著繞圈圈或團團轉,這樣的敘事要說是娛樂,可能對有興趣玩紙上遊戲的讀者來說是有其效果,但是要說是小說,可能就不是這麼符合讀者對閱讀故事的期待。對自己來說,作者用示意圖來說明殺人手法不過就是一種紙上談兵,而登場人物們雖然有簡單的背景設定與性格描繪,但是太過平面而淺薄的形象,讓其還是只能成為作者所設計紙上遊戲的棋子而已。當自己沒有打算跟著作者所鋪陳的敘事一起燒腦,花心思去弄清楚所發生事件的枝微末節時,或許就註定了自己的閱讀會是草率而粗略,注意力時常雲遊他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