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佐藤究的作品。小說家該不該純粹透過調查研究來取材,然後挑戰不屬於其成長環境或文化背景的題材?當然,小說家創作科幻小說、推理小說、冒險小說等,都不可能是從其親身經歷出發來寫作,而是必須透過想像,甚至用誇飾的手法來切斷其所虛構內容與現實的可能臍帶關係。然而,本書故事卻像是在要求讀者必須去省思前述問題,並依據其答案來判斷閱讀本書是否能構成有意義的閱讀經驗。
對自己來說,作者選擇美國高中槍擊事件頻傳與階級結構所致生的霸凌,以及美國退伍軍人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無法重返日常生活等素材來創作本書故事,可以說是展現相當強大的創作企圖心,但卻也或許因為野心太大,而突顯了人的共感能力有限,僅憑想像還是無法深入挖掘藏在某些生活經驗中的人性心理與社會文化脈絡。當然,或許作者從沒有要去深刻描繪美國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殘酷現實,也沒有要嚴肅探討美國遠征過國外戰地之退伍軍人如何回歸社會的問題,其只是想要運用這些敘事素材,來書寫其所想描繪之複雜情緒、流動意識與陰暗人性。然而,人性、意識或情緒無法不被所描述的現象所牽引,當作者無法深入其所描繪的現象,去直擊要害或扯開新的傷口時,其所書寫的意識、情緒等,都會變得太過飄忽、太過淺薄或太過虛妄。
本書故事分成兩段,第一段的敘事展開是兩條軸線依序穿插。一條軸線的主角是高二升高三的學生,唯一的興趣是收集與研究三葉蟲化石,在學校是階級結構的底層,選擇離群索居來尋求安身立命。然而,事與願違,學校金字塔頂端的風雲人物盯上主角,言語羞辱、毀損主角使用之置物櫃、肢體暴力攻擊等樣樣都來,但這也讓主角在學校交到唯一一個朋友,身高很高的美日混血兒,其同樣也是風雲人物霸凌的對象。另一條軸線的主角是從阿富汗戰場回來的退伍軍人,繼承家庭經營的五金行,老婆帶著小孩離開,昔日同袍則紛紛因為適應不良而選擇結束生命。
主角兩人住在同一個猶他州小鎮上。高中生的父親在外地的電池工廠工作,母親是警察卻疑似與高中生學校老師有染。退伍軍人懷疑每天深夜有軍方直升機飛過,然後停在高中生學校、亦是退伍軍人之母校裡,其飛行所製造的聲響,讓退伍軍人飽受失眠之苦。高中生一直做著三葉蟲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白日夢,或者說是看見相關的幻覺,其甚至有種是莊生夢蝴蝶還是蝴蝶夢莊生的不確定感。不論直升機飛行是真有其事還是退伍軍人的幻想,其都為退伍軍人製造莫大的精神壓力,讓其聯想到過去的戰爭經驗,質疑其是為何而戰,又是誰派這麼多美國年輕人去戰場無謂地犧牲生命。
高中生父親在電池工廠火災事故中身亡,與母親的疏遠加上目睹母親與老師牽手,讓高中生決定化身三葉蟲來為朋友討公道。在高中生躲在廁所裡組裝槍枝的同時,退伍軍人已經持槍闖入校園,殺害包括高中生母親在內的警察也傷及學生,為的是其想問的問題沒有得到滿意解答。高中生槍殺了退伍軍人,從其手中救出已經受傷的風雲人物。高中的美日混血兒朋友其實是技術高超的駭客,其駭入學校網路收集情報,並盤算著要殺害全校師生,讓高中生當目擊證人,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最後其只能幫助高中生逃出校園,而高中生此後便行蹤不明。
高中生的日常太過晦暗、孤單而無助,即使是古代三葉蟲的化石也無法成為幫助其逃避現實的救贖,反而成為其用來扭曲現實做為行動依據的妄想。退伍軍人對於過去的陰影無計可施,現實逐漸變成泥沼,讓其最後只能採取激烈的行動來孤注一擲、玉石俱焚。然而,殘酷但無奈的現實迫使人用暴力手段回擊,這樣的敘事即使加入許多如同夢囈般、對登場人物幻覺或妄想的描繪,可能也無法讓其變得更有深度與厚度。作者為本書故事所設計的結尾,讓自己讀來感覺是沒有誠意的敷衍了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