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説家芦沢央的作品,目前是173回2025年上半期直木賞的候補作。在職時並沒有特別突出表現、也沒有升官的警察,退休後想要平靜過生活,卻時而遇到一些表面上看來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或者因為一些契機而想起其過去曾經偵辦過的案件。因為過去的職業,時不時會有人來諮詢一些發生在其周遭、讓其困惑不解的狀況,而退休警察雖然總是想著不要介入他人事務太多或太深,但最後還是因為讓真相被揭露而讓某些人受傷。
本書各篇故事的敘事,或許可以說都是環繞著一個主題在開展,亦即是人心的算計或權衡,為了避免在其價值觀中更嚴重的狀況發生,或為了掩蓋其認定更不應該被人知道的祕密,所以人要說謊,把當時所發生的事扭曲成讓人無法用人之常情來解釋的狀況。人性並不善良,甚至相當自私,所以不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更是會為了一己之私而虛構、誤導或造假。本書各篇故事在敘事上的另一個特色是,其所敘述的事件會像是植物生長般地開枝散葉,然後被拆穿的謊言會出現在事件的枝節而非主幹上。
〈かくれんぼ〉講述做為主角的退休警察,偶遇孫子同學的媽媽,被對方用虛構的理由借走腳踏車,且沒有依約定歸還。後來主角得知對方是被丈夫所傷,但讓人不解的是,原本對方在帶著小孩逃離丈夫後就把手機開啟飛航模式,卻在當天被丈夫用GPS找到了行蹤。在主角女兒的媽媽友人圈中,有一位總是熱心幫助其他人而受到敬重的媽媽,但證據顯示,就是這位媽媽把被害人手機的飛航模式關閉。一個看似說得過去的解釋被提出並被接受,但卻有不能成立的漏洞,而主角雖然推測出實情,卻因為不想讓人受傷而選擇隱瞞。受人敬重的媽媽其實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當被託付的小孩走失時,讓小孩有問題的爸爸找上門來,或許可以轉移眾人目光到其他地方。事件從主角腳踏車被騙走,發展到騙走腳踏車的人成為被害人,而主角不忍揭穿的謊言則是,那個總是被人認為是很善良或熱心的人,卻為了自保而置他人於險境。
敘事枝節延展得更偏更遠的故事是〈アイランドキッチン〉。任職於百貨公司的女子因為身心出狀況而請長假休養,卻被發現陳屍在所住寓所的樓下。女子被供應商職員的妻子騷擾與抹黑,原因是供應商職員在一次緊急調貨的過程中身亡,而妻子就牽拖是女子的責任,而後更造謠說女子與其丈夫有外遇。女子的死亡被懷疑不是自殺,而是被對其懷恨在心的職員妻子所殺害,但之後遺書被尋獲,發現女子是因為婚事受阻才會想不開。主角向女子住處的鄰居們打探消息,發現遺書過了一段時間才被發現,其實是有個鄰居出於私心所造成的狀況。鄰居想要中止房屋買賣卻又不想賠上訂金,讓房子暫時變成凶宅,進而讓貸款審查無法通過,就是其想出來的妙計。女子被騷擾是一件事,其選擇自殺是另一件事,自殺後死因卻遲遲無法被確定則又是不同的事。敘事一再轉折,卻不是走向單一謎團的真相揭露,而是複數問題的個別解答。
〈祭り〉講述被不公平對待的移工,想要利用移工友人之屍體來告發老闆的惡行,卻讓老闆因為要掩蓋惡行而殺害有失智症之無辜老人。〈最善〉則是敘事結構較為工整、所埋伏筆有被回收與回應的故事。妻子找主角討論丈夫的奇特行徑,明明不是癡漢卻承認犯行,甚至還放走真犯人,但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讓其真正做的壞事曝光。書名同名作則是講述時不時在網路上分享做好事經驗的媽媽,狀似被匿名網友留言指責其滿嘴謊言,但其實留言的人就是其女兒,因為女兒對於母親誇大與扭曲事實的行為感到困擾。而虛構事實的行為更被他人用來滿足一己之私,例如宣稱目擊根本沒有發生過的虛構事實,而不願承認其目擊真正發生的肇逃事件,因為害怕其詐領通勤津貼的行為會曝光。
在事件發生周遭有人不懷好意或自私自利地說謊,因此將一灘水攪得渾濁,或許這是人心從不清澈如鏡、人性本質從不善良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