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母影

日本小說家尾崎世界観的作品,為第164回2020年下半期芥川賞候補作。小說家或許應該說是作者的斜槓身分,其本業為搖滾樂團クリープハイプ的主唱兼吉他手,而自己也曾買過幾張這個樂團的單曲與專輯。不知道該說是多元才華的展現,還是透過不同媒介所從事的創作活動實際上具有相近的本質,從事表演工作的人開始搖筆桿來拓展自己事業的觸角,包括偶像團體成員、搞笑藝人、音樂人等,好像這個時代已經變成不只是人人都能成名15分鐘或人人都能成為YouTuber,而是人人都能寫小說,甚至是與專職作家一起競逐文學獎項。

當然,好作品不一定只能是出自專職作家之手,文字創作的深度與廣度有時是來自觀察人生百態與現實生活的細膩度與敏銳度,所以是否鎮日坐在書桌前振筆疾書,是否總是不務正業並為自己增加不尋常的經歷,都與是否能創作出好作品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然而,感覺像是已經成為一種爭相模仿的風潮或自我行銷的手法,演藝人員一個接著一個地用寫作來為自己鍍金,雖說要藉此增加實質收入可能不太容易,畢竟出版業不會比唱片業景氣,但是要藉此製造話題或塑造個人形象,或許還能產生一定程度的效果。出版界是否已經成為整個共犯結構的一部分,例如特別找演藝人員來從事文學創作,在評選文學獎時特別讓演藝人員的作品入圍等,或許是自己無法得到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如果撇開前述政治經濟學的問題不去探究,而只是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切入來評價本書,則自己必須坦言本書表現只能說是一般。

雖然沒有被明確說明,本書故事的第一人稱敘事者應該是一個低年級小學生,與母親相依為命,在母親工作的時候待在用布簾隔開的空間裡,透過映照在布簾上的身影,觀察母親工作的模樣。主角在學校裡總是獨自一人,無法進入以一個有錢女生為中心的社交圈裡,甚至是被排擠與霸凌。有同學很殘忍地說,主角的母親是在從事「変タイマッサージ」的工作,而主角雖然無法寫出正確的漢字卻還算能夠理解這個詞彙的意義。透過從旁窺探母親在工作時與客人之間的互動,主角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與評斷自己所身處的環境以及母親的作為,並努力為自己找出安身立命之所以及應對來自他人之惡意的方法。本書故事的主要內容便是在描述,主角身為一個對世界一知半解的小孩,對自己不太一般的遭遇,如何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世界觀。

雖然作者的描述不能說是淺薄或粗糙,但是由於作者為主角所發想出的際遇有點平淡無奇,所以也讓其所書寫出的主角獨特世界觀有點平庸與無趣。要從小孩的視角出發去描繪社會現實的殘酷,其實是個滿困難的挑戰,尤其是當所描繪出的現實並沒有特別到能夠發人深省時,就算成功地模仿出小孩的語調與思維,最後所完成的作品也可能只是破綻百出的花拳繡腿,並不能帶給讀者更深的觸動。對性的懵懂,還在學習去認清人心的險惡,即使作者有寫出雖然小孩被迫要超齡地面對現實、卻還是帶著稚氣地用獨特價值觀來粉飾周遭世界的狀況,但是有點落入俗套的故事情節設定,還是無法讓閱讀本書變成有趣的經驗。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水を縫う

日本小說家寺地はるな的作品,目前第42回(2021年)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賞的候補作品。本書故事除了探討一個人如何在社會通念的限制下,維護自己依照喜好或特質去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探討人做為個體,應該基於什麼樣的情感與如何傳達情感,來與其他個體組成家庭。本書故事的各個章節,分別從同一家庭不同成員的觀點來敘事,包括在離婚後帶著一對兒女與自己母親、也就是小孩們的外婆一起生活的單親媽媽,高中畢業後不繼續升學而選擇就業、即將結婚卻堅持不想穿可愛結婚禮服的女兒,興趣是刺繡、表示想為姊姊縫製結婚禮服的高中生兒子等。而在本書故事中的每一個登場人物,彷彿都被某個價值觀所束縛,必須經歷一些自我辯證或得到一些來自他人的提醒或建議,才能破繭而出,讓自己從束縛中解脫並看見不同的風景。

舉例來說,外婆曾經跟已經過世的丈夫一起帶著當時還是小孩的單親媽媽一起去游泳池游泳,丈夫用半是戲謔半是嘲諷的語氣說,已經不年輕的女人穿泳衣並不雅觀,所以不讓外婆下水,而外婆便只能像是一隻寵物狗般地,在游泳池畔看著自己的丈夫與女兒在池中嬉戲。覺得自己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甚至是要求中,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勉強自己去符合別人所認定的女人應有形象,外婆終於在74歲時,找到讓自己挑戰新事物的勇氣,報名參加銀髮族的游泳課程,在時隔約50年後,穿著自己所選擇的泳衣下水。彷彿是來得非常晚的叛逆期,外婆開始和朋友在晚上出遊,甚至一個人去外地旅行。外婆有這樣的轉變,要說是因為已經沒有需要自己照顧的家庭,不如說是因為其從過去的作繭自縛中解脫,開始用自己所選擇的方式過生活。

一直都是單身的小型成衣廠第二代老闆,是單親媽媽的前夫在就讀服裝專門學校時所結識的友人,在前夫因為離婚而必須搬出老婆娘家,還辭去服裝公司業務工作時,收留前夫並讓其住進成衣廠宿舍,以設計師名義在成衣廠任職。前夫任性而散漫的生活態度,對成衣廠的營運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實質貢獻,所以會讓人不解為何成衣廠老闆要如此照顧這位友人,甚至還每個月替他送贍養費到前妻家。雖然無法向任何人說明,也不期待會有人理解,但成衣廠老闆是在等待,有一天自己的友人會變回當年才華洋溢、意氣風發的模樣。在高中生兒子的眼裡,成衣廠老闆或許比自己親生父親更有父親的樣子,所以在母親因為感染肺炎而必須送急診時,兒子是向成衣廠老闆而非向自己父親求助。成衣廠老闆與主角家庭之間的緣分,讓自己對於所謂的家人應如何界定,基於什麼樣的情感才能讓人與另一個人建立起家人關係等問題,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即將結婚的長女,因為小時候有過不愉快的經驗,所以抗拒被人認為是可愛的,並且只想過著低調而穩定的生活。雖然知道自己小時候會遭遇到壞事不是因為自己的穿著,也不該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但卻還是無法完全放下心中陰影,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自在。母親對於兒子喜歡刺繡這件事雖然仍無法完全釋懷,但卻也逐漸看開並放手,因為小孩的人生是小孩自己的,母親執著於自己的價值觀,只是跟自己過不去。或許只要人能夠用更寬容的態度過日子,不讓自己被限制在某個價值觀中,就可以讓要怎樣過生活,要跟誰成為家人等問題,從是非題變成選擇題。

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

推し、燃ゆ

日本小說家宇佐見りん的作品,為第164回2020年下半期芥川賞受賞作。作者所發表的第一部作品為第33回三島由紀夫賞以及第56回文藝賞的受賞作,出生於1999年的作者更是三島由紀夫賞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本書是作者的第二部作品,故事內容是講述身心狀況被診斷出有問題的高中女學生,用追星來逃避現實,但在所崇拜的偶像明星惹出事端並從演藝圈引退後,無法繼續讀完高中、求職也不順遂的主角,也只能嘗試找出自己在現實中的生存之道。而或許因為本書能讓自己有所省思,所以其就應該被界定成能對自己產生意義或價值,即使自己對於其能獲獎是持質疑甚至是批判的立場。

瀏覽了幾則在amazon.co.jp網站上給予本書5顆星的讀者評價,發現有些讀者是將主角認定是有發展障礙的問題,所以認為作者很細膩且有獨到觀點地描述出這樣一個未成年人的異想世界。然而,對自己來說,作者並沒有言明主角在生理或心理上是被診斷出有什麼問題,甚至只是支離破碎、模稜兩可地描述主角在其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狀況,不論作者是因為偷懶、不願挑戰,還是因為人生閱歷不足、能力有限,而沒有深入或詳實地描寫主角的處境或心情,這樣的敘事都是便宜行事、敷衍塞責。雖然自己沒有太多關於發展障礙的知識,但是基於自己淺薄或甚至可能是錯誤的認知,會覺得作者筆下的主角,能夠撰寫部落格文章來說明自己追星的心路歷程,但是卻在打工的時候頻頻出錯,要將之解釋成發展障礙,還不如解釋成是逃避現實的心理在作祟。也就是說,自己並不太能認同部分讀者對於作者所書寫內容的過度填空或擴張解釋,也認為基於前述填空或解釋所做出的讚賞是種過譽。

作者在描述主角追星時,用的是相對比較直白或清楚的文句,但是在描述主角應對所身處的現實時,用的則是相對較為紊亂或模糊的文句,而這樣的手法或許是在突顯,主角在自己生活的虛與實之間維繫著獨特的平衡,耽溺於與偶像親近的虛妄,卻無法真誠自在地面對現實。然而,自己並無法確定,前述自己覺得本書故事讓自己覺得還算不錯之處,是否只是自己的誤讀,或是自己不願將之評價為一無是處的掙扎。畢竟,作者對於主角與家人的關係太過輕描淡寫,少數有比較詳盡描繪的場景,卻又總是讓自己讀來有種隔靴搔癢或避重就輕的感覺,如此就會讓自己覺得,本書敘事的模糊曖昧、邏輯雜亂,都只是作者功力不足所導致。而作者所虛構出來的偶像明星,只是作者任意從現實存在之不同偶像團體的特性或經歷中取出部分素材後所拼湊出來,更是讓自己覺得作者的想像力是確實受限於其生活經驗的貧乏。

本書的獲獎,不免讓自己會去思考存在於文學獎項運作機制背後的政治經濟學。如果不用培育文壇新星、製造話題或經營品牌等商業策略的角度去審視,則自己會認為,文學獎的評審們,可能因為自己沒有什麼追星經驗,所以會在閱讀本書故事時感到驚豔吧!在故事情節中有太多沒有說明的細節,太多只是一廂情願鋪陳出來卻沒有檢驗其是否貼近現實的虛構,太多讓自己讀來不太能產生共鳴的情感,都讓本書的獲獎對自己來說是個應該被好好檢視或探究的現象。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心淋し川

日本小說家西條奈加的作品,為第164回2020年下半期直木賞受賞作。為了生存而努力與現實對抗的人們,對自己的際遇懷抱著複雜的情緒,不論是先來後到或土生土長,這些人都落腳在破落雜亂的街區,過著稱不上順遂、甚至有點艱辛的生活,並掙扎著為自己找尋出路,應付迎面而來的問題或困難。作者所寫出的時代小說,沒有政治權謀,沒有武力鬥爭,有的是社會底層的人們,努力在有點殘酷的現實裡維持自己身為一個人的尊嚴,順應著自己的七情六欲,試圖讓自己的生活能過得更好。

舉例來說,在〈明けぬ里〉中,脫離特種行業的女子,嫁給脾氣暴躁、有賭博惡習的男子,因為害怕自己肚子裡的小孩會跟自己一樣面對艱難困苦的人生,所以遲遲不對丈夫說出已經懷孕的事實,甚至想把小孩拿掉。遇到自己以前的「同事」,對方曾是人氣極高的花魁,而回憶起過去種種,女子對前花魁懷抱著嫉妒與敵視等負面情緒。在得知前花魁懷有身孕並與自己所愛男子一起殉情時,女子理解前花魁用死來向世人展現真實自己的心意,也了解自己不應繼續逃避,而應該誠實面對自己所身處的現實,不論是好是壞。

書名同名作講述,想追隨自己姊姊腳步,透過與外地人結婚來逃離感情不睦之父母與脫出現狀的女子,雖然遇到有機會幫自己實現願望的對象,卻發現對方在衡量利弊得失後,決定與自己分手去追求在事業上的更上一層樓。帶著醉意的父親為自己出手打了對方,而在這一段戀情無疾而終後,自己人生像是體現柳暗花明又一村般地迎來了另一個意外,即一段雖然並非如自己想像或期待、卻也充滿帶來改變之可能性的婚姻。

相貌平庸的女子是商人的妾,與另外三名妾同住一個屋簷下。年紀最長的女子像是姊姊也像是管家,即使對自己而言生活現實變得越來越不順遂,但因為沒有辦法離開,所以也只能承受與看開。或許可以說〈閨仏〉是在描述女子「遲來」的成長,因為意外發現自己有藝術創作的天分,所以即使丈夫突然過世,正室不再接受自己,卻反而讓自己化危機為轉機,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養育出敗家子的母親,在家道中落後,帶著自己殘廢的兒子來到貧窮的街區過著困苦生活,還要忍受兒子的暴躁脾氣與言語暴力。在〈冬虫夏草〉中,母親拒絕其他人所提出的援助,是因為自己有所堅持,也是因為自己感受到他人並未言明的輕蔑或責難,更是因為自己對兒子其實是想要以保護與照顧之名,行占有與控制之實。用自虐式的獻身來確保小孩對自己的依賴,有時候母愛會走得太偏,在別人眼裡看來是不幸,對自己來說卻是從折磨自己與對方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はじめましょ〉像是在提醒讀者,有時候將錯就錯會讓自己過得更幸福快樂,即使是個誤會,卻還是給了自己修正過去錯誤的機會,甚至是為自己創造出走向不一樣未來的可能性。

在〈灰の男〉中,為了找出殺害自己兒子的凶手而虛耗了十多年人生的男子,直到被自己鎖定的人物死後仍無法證明其是當年的凶手。一直以來想要達成的目標其實是場鏡花水月,或許一時之間會讓人感覺失落與茫然,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其實男子已經在街區落地生根,雖是孑然一身但並不孤單。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The Pale Horse

英國推理小說女王Agatha Christie的作品,而其筆下的名偵探們,不論是Poirot或Miss Marple,都沒有在本書故事中登場。亦既是說,本書不屬於有名偵探登場辦案的系列作品,其故事情節展開也沒有依循「慣例」,即先描述在封閉的人際關係中發生了謀殺案,然後讓名偵探在人數有限的犯罪嫌疑人中找出真凶,而是用一種讓讀者較無法預想情節展開的開放式敘事手法,安排主角從看似散落零亂的蛛絲馬跡中,就原本可能不會被人揭穿或發現之犯罪事件拼湊出真相。

然而,不管是一群彼此間關係不明的人搭上同一班火車或被關到一座孤島上,還是住在同一個小鎮的居民相互窺探彼此的秘密,又或是在一個親戚關係複雜的家族裡成員各懷鬼胎,以前述物理性或社會性封閉的人際關係做為背景來開展敘事情節,或許會讓敘事結構較為緊實縝密。相較之下,本書故事所使用的開放式敘事手法,則可能會讓讀者較不容易被帶入故事情境中,並讓讀者在敘事一開始時迷失在看似散亂的線索中,不知道該如何聚焦。

而話雖如此,但是本書故事並非讓人讀來感覺不有趣或敘事節奏不夠緊湊。相反地,因為其敘事並非依循「慣例」敘述發生在限制範圍之人際關係裡的謀殺案,所以反而會讓人因為不知該如何著手去猜想情節展開,而更好奇敘事情節的後續展開。

在本書故事中登場的推理小說女作家說過,要虛構出一個故事,在其中有謀殺案發生,並讓皆有動機犯案但人數有限的犯罪嫌疑人,在調查一開始便能被框定,其實是不太自然且不符現實的一件事,而作家要在這樣的敘事框架中變化出新花樣來,更是一場折磨。雖然不能斷言前述女作家是否為作者的分身或投影,但是其發言或許相當程度體現了作者的心聲,也說明了作者創作本書故事來尋求變化的意圖與企圖。而雖然自己在閱讀本書時,偶而會對彷彿走入森林裡、感覺像是在繞路、行進沒有明確方向的敘事感到不耐,但是作者隨著敘事情節展開逐漸串起看似雜亂無章的敘事元素,並製造出讓人感覺意外的情節轉折,這樣的敘事功力仍讓自己無法給出負評。

本書故事所描述的犯罪行為是,接受委託,替人殺害其想殺害的人,藉此牟利,並將其實是用鉈來殺人的行為,偽裝成女巫用意念或巫術來殺人。前述犯罪之所以一開始能神不知鬼不覺,乃是因為負責策劃的主謀將犯罪行為化整為零,分工成數個可獨立被執行的工作,然後讓無法得知犯罪全貌的不同人,在與負責其他分工的人沒有連繫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單一工作。例如,讓委託人以打賭被害人是否會在一定期間內死亡的方式來委託殺人,並透過進行假市調的方式來掌握被害人的生活狀況,然後讓人假冒成水電工或維修人員潛入被害人家中投放毒物,再由另外一組人在委託人眼前演出一場女巫施法的戲,誤導委託人以為是超自然力量發揮作用,才導致被害人死於非命。鉈中毒的特性也被充分利用,因為鉈中毒的早期症狀容易被誤診,在沒有意識到被害人有可能是被下毒的情況下,被害人的死因就會被誤判。雖然有部分細節可能會受到質疑或批判,不過能構思出前述敘事情節的想像力,還是讓人必須給予正面評價。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高校事変 IV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岡圭祐的長篇小說作品,是系列作品的第4部。雖然一直有在考慮,當系列作品的新作出版時,是否應該停止繼續購入的行為,但最後還是將系列作品截至目前為止已出版的9本作品均收入待閱讀書籍的庫存之中。先前不小心跳過第4部而逕自閱讀第5部,已經是超過半年以前的事情,而一想到自己購入與閱讀系列作品的速度已經相差越來越多,便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地清理一下庫存。雖然稱不上是喜歡系列作品的敘事情節或寫作風格,甚至會想要去批判或質疑,作者在發揮想像力杜撰故事情節時,不太在意是否符合現實,而只注重製造戲劇張力與娛樂效果,但是自己卻還是因為好奇作者還能運用系列作品之設定來變化出怎麼樣的故事情節,所以無法放棄購入與閱讀系列作品。

本書故事情節可以說是分成前後兩段。前段敘述系列作品主角同父異母的弟弟,因為父親的關係而被貼上標籤,在遭遇一起遊覽車翻覆意外時,其屍體與司機屍體一同被發現,便被懷疑其是凶殘本性發作,在槍殺司機之後再飲彈自盡。被公安警察嚴密監視的主角,在認屍的時候除了想起自己與弟弟的過往回憶,也發現一些疑點,讓自己感覺事有蹊蹺,司機可能不是無辜的被害人,而弟弟反而可能是想要阻止惡事發生但未能成功。在敘述完主角採取行動並釐清前述事件真相的過程後,本書故事的敘事進入後半段,講述主角與負責監視其行動的兩名公安警察,被困在韓國犯罪集團所掌控的學校裡,三人想方設法抵抗犯罪集團各式各樣的攻擊,並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讓自己逃出險境。本書故事的結尾或許可以說是系列作品的轉折點,因為主角確定了自己曾經遭遇的事件背後有幕後黑手存在,而自己與幕後黑手之間的糾葛將會為其帶來更多的危機。

而或許就是因為本書故事是要發揮轉折點的功能,所以其敘事情節展開,相較於先前所閱讀之同系列其他作品,對自己來說是結構較為鬆散,也較沒有引人入勝的高潮迭起。在本書故事的一開始,韓國犯罪集團被描繪得好像很強大,成員個個凶狠殘暴,讓人讀來感覺會是主角的勁敵。然而,當敘事情節進展到描述主角與犯罪集團的正面對決時,雖然主角也受了一些傷,但是其就像是在電玩遊戲中破關一樣,總是有必殺技或大絕招可以使用,可以過關斬將,成功對抗人數不算少的犯罪集團。即使不將前述敘事情節展開評價為虎頭蛇尾,但是作者在本書故事中為主角設下的難關,以及讓主角發揮其異於常人之能力的方式,都讓自己讀來感覺有點落入窠臼,主角好像沒有耗盡太多氣力便能取得勝利。如果作者之後是要讓主角持續遭遇一次比一次更為強大的敵人,那麼其可能也要讓主角的戰鬥技能一次比一次更為提升,否則前述故事情節落入窠臼的問題可能無法解決。

系列作品的主角雖然是一個女高中生,卻因為從小成長的環境而練就一身武藝,甚至可以為了存活下去而有效率且毫不遲疑地殺人。主角活在他人帶著猜忌、恐懼、排斥或質疑的目光之中,其總是被捲進各種事件,必須不斷地去對抗有形或無形的暴力,必須時刻保持驚覺,提防潛藏在周圍、會突如其來發動攻擊的惡意。作者持續發揮想像力,構思出讓主角被牽連其中的各式各樣犯罪事件,讓主角總是被關進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然後上演一場表現暴力美學的脫逃劇。只是隨著作者在一本接著一本的系列作品中,不斷擴大其所描繪出之犯罪事件的格局,就會讓人不禁去猜想,作者會如何安排主角的命運,想要知道主角是會永無止境地戰鬥下去,還是有機會可以融入社會,過著平凡市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