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揺籃の都 平家物語推理抄

日本推理小說家羽生飛鳥的作品,為2023年第23回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候補作,雖然本書在最後投票結果中所獲票數是敬陪末座。以史實為基礎來虛構敘事,作者意圖結合歷史小說與本格推理小說的特質與妙處,這樣的創作企圖心或許就讓人想給予鼓勵。因為自己的歷史知識淺薄且匱乏,所以無法判斷作者在本書故事中、把虛構之推理小說敘事嵌入歷史時空背景的表現是否得宜或瑕不掩瑜,但作者運用其所認知到、存在於歷史人物間微妙而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其所找出、存在於當時社會文化或風土民情中的習俗或觀念,來做為讓謎團事件發生是有脈絡邏輯可尋的背景設定,對於這個表現自己是會給予正面評價。

為了培育出接班人並增強其自信心,當權者不惜勞民傷財地搞出一場遷都的大戲,甚至在半是誘導、半是放任的狀況下,讓目標培育成接班人的兒子做出盜竊與殺人未遂等犯罪行為。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甚至被懷疑有通敵之嫌的當權者弟弟,在為謎團事件找出背後真相的同時,不僅要迴避掉入設計來羅織其入罪的陷阱,還得旁觀或甚至配合演出,前述這樣一場霸道自私、荒謬無理的鬧劇。當權者弟弟為能展現辦案能力來逃出陷阱感到慶幸,卻也預想到,被權力慾望與自視甚高限制住格局與視野的一家人,最後終將守不住其所擁有的榮華富貴。

若有人死後陳屍在宅邸中,會讓宅邸沾染上汙穢而必須極力避免,特別是位高權重者的居所,如果發生有人死在裡面的狀況,可能就會引發相當嚴重的負面效應。以有這樣的習俗與觀念存在做為背景設定,作者在本書故事中讓部分登場人物,因為意識到陳屍屋內會是嚴重問題,所以做出特定行動或作為,例如在知道無路可逃的狀況下決定在位高權重者屋內自戕、或將原本陳屍屋內的屍體秘密分屍並移到戶外等。或許這就是以特殊設定為基礎鋪陳敘事之推理小說,讀來會讓人感覺有趣的地方:必須因為是有特殊設定的存在,敘事情節轉折才能成立,登場人物所採取行動方能被合理解釋,而這個環環相扣的自圓其說,就是作者展現想像力與創意之所在。

描繪當權者三個兒子與當權者弟弟,也就是兄弟們的叔父,之間的互動與攻防,是自己覺得在本書故事中讀來感覺有趣的敘事橋段之一。三兄弟因為鄙夷、看不起叔父而對其冷嘲熱諷,甚至想要看到叔父出糗或失足,卻又因為不信任叔父而對其採取提防甚至敵視的態度。對於後生晚輩這樣的嘴臉,叔父也只能視而不見,在心中上演百感交集的小劇場。叔父面對看不到問題本質、也無法正確判斷情勢、卻氣焰囂張的後生晚輩們,一方面在提防其隨時會射出來的暗箭,另一方面則是感嘆,家族人才的凋零恐會讓家族的榮景結束在這一代。因為被當成是異端、麻煩或甚至是眼中釘,所以叔父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看當權者一家的狹隘與自欺欺人,但是一個孤立無援又被綁手綁腳的弱者,即使有敏銳的洞察力與縝密的思路,除了自保外又能改變得了什麼呢?

因為敘事的時空背景不是現代,所以好像就是會參雜一些鄉野奇譚、怪力亂神的敘事元素在其中,彷彿沒有一些迷信或對神鬼的敬畏,就無法讓歷史推理小說展現獨特的敘事氛圍。雖然在故事裡眾人所目擊到、在空中飛翔的怪鳥,最後被證實是有人刻意放上去的風箏,為了是要將所偷來的寶物藏匿起來,但是因為迷信所致生的恐懼,以及透過祈禱等宗教儀式來解決問題等,這些敘事元素還是點綴在通篇故事的不同敘事環節裡。而反思當前的社會現實,人類是否真的有實現一小步的進化,即擺脫訴諸超自然神秘力量來解釋發生在眼前、乍看沒有解答的謎團?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是否定的。

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

爆弾

日本推理小說家呉勝浩的作品,為167回2022年上半期直木賞候補作以及2023年本屋大賞ノミネート作。從本書故事或可看出,作者挑戰不容易寫好之題材與嘗試突破框架的創作企圖心。若再對比自己曾經讀過作者的其他兩部作品,則自己或可以形成一個可能是偏見的論斷,即作者偏好書寫從社會通念來看是極度偏激且偏差的行為,並用繁複之敘事結構來製造敘事情節之曲折,然後再據以點出一些對社會現實或人性情感的省思。

本書故事描述一個因為與店家發生肢體衝突而在警局接受詢問的年近半百男子,宣稱自己有靈感並預言會有爆炸案發生,而在爆炸案實際發生後,與試圖釐清案情的警方展開對話攻防的過程。隨著不只一起之爆炸案接連發生且規模逐漸擴大,男子故布疑陣、混淆視聽,讓案情變得撲朔迷離,而警方則是疲於奔命。男子扯出過去發生過的警界醜聞,一名有特殊性癖好的警察因秘密被揭露而選擇自殺,這個非常刻意的舉動,讓警方留意到過世警察的妻子與兒子可能與爆炸案有所牽連。在嘗試阻止爆炸案發生與找出證據證明男子涉案的過程中,背負不同任務的警察有各自的想法與反思,而即使最後警方推論出真相,但是犧牲已經無可挽回,而正義卻不見得有獲得伸張。

然而,過去相當有限的閱讀經驗讓自己對作者作品的期待總是會參雜著不安,而讀完本書後,過去自己對作者作品的質疑好像又再一次被複製貼上。繁複的敘事結構撐起一個其實大得沒有必要的敘事格局,但是就像一個空曠的房間中只擺著零星家具,要說是留白給讀者想像空間,卻更像是沒有足夠的裝潢可以讓房間更有質感。所描述的犯罪行為過於重大而有著強烈的非日常感,但是涉入犯罪行為的登場人物,其心態或動機卻沒有被描繪得很深刻,無法讓人有看到另一種現實的感受,反而是讓人疑惑,只是想法偏激或心有怨懟就會讓人走上無法回頭的歧途嗎?

作者讓執行放置炸彈的人被謀害,因此就算在故事中警方可以推論出其犯案可能動機,卻因為再也無法獲得其自白,而沒有機會一窺其內心世界。作者所設計出來的敘事情節最大轉折是,跟警方一路對話攻防的男子,不斷拋出線索卻又堅稱沒有涉案、只是感應到會有爆炸案與被人催眠才會拍攝犯罪預告影片等,但最後警方卻揭露其根本沒有涉案,只是想要頂替真正的犯人來讓人以為其做出如此瘋狂的作為。

於是,作者鋪陳出一場牽連許多無辜的人、勞民傷財的大規模犯罪事件,卻沒有寫清楚,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才讓這些犯罪的人耗費這麼多時間精力,甚至是做出相當的犧牲,鋌而走險並成功壓抑可能會有的罪惡感。或許應該這麼說,作者寫出一個有人在其中故弄玄虛的大規模恐怖攻擊事件,但最後卻沒有說清楚這一切是所為何來,敘事展開虎頭蛇尾,對關鍵敘事環節語焉不詳,就像是放了一個炸彈,發出聲響並造成一些衝擊後就歸於平靜。只是用想對體制報復、對不公義感到憤恨、想把所受苦難轉嫁出去、受人設計煽動、或當事人個性乖張等簡單歸因就含混帶過,對自己來說就是敘事不完整到讓人感覺遺憾的程度。

在本書故事中登場的警察們,有著各自的性格特質與過往經歷,所以在面對發生在其眼前的一切時,會有不同的反應與省思。不完全聚焦於單一登場人物並從其視角出發來敘事,或許體現了作者要以多元觀點為基礎構築繁複敘事結構的企圖心。然而,只是讓多元觀點平行存在,沒有彼此激盪出火花或甚至相互撞擊衝突,同時就個別觀點所做的鋪陳深淺厚薄不一,過於零散而沒有連成脈絡,這樣的敘事就會讓人讀來感覺有點眼花撩亂,且無法對個別登場人物的情感、觀察與思緒有所共感。或許應該說,作者很炫技地打了一套花拳繡腿,但是卻沒有拳拳到肉的力道。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バスへ誘う男

日本推理小說家西村健的作品。雖然說是系列作品的第二部,但是若將本書跟自己過往讀過的第一部放在一起對照檢視的話,則會發現作者想要延續前作設定來形成系列作品在題材選擇與敘事內容上的特色,卻又不想流於在敘事結構上一直重複套用模板。搭乘不同路線的公車與不同人邂逅,進而解答這些人所提出或遭遇到的各類日常生活之謎,這是本書延續前作所形成之系列作品在題材選擇上的特色,但是透過換了一個第一人稱敘事者,便讓敘事結構產生在焦點上的移轉。在前作中,實際搭乘公車的人與進行推理來解謎的安樂椅子偵探,兩人因為是夫妻,所以有較多的對話交流。但是在本書中,進行推理的偵探幾乎沒有現身在敘事中,而其所推理出來的解答,則多是由登場人物轉述。

本書各篇故事用較多篇幅在敘述,不同路線的公車所經過或串連起來的觀光景點或有故事的地方。因為本書各篇故事的第一人稱敘事者不再是退休警察,而是一名自稱是「路線バス旅のコーディネイター」的退休人士,其接受委託並依據委託人需求規劃搭乘公車遊歷的客製化路線,所以各篇故事的敘事多了一些有關搭公車遊歷過程之描述,講述公車路線的演變以及不同區域的歷史、景物與風土民情。結合城市深度旅遊資訊彙整以及推理小說敘事,本書各篇故事有了更顯著的風格與更明確的特質,但是對自己來說,這卻沒有讓其讀來更為有趣,因為故事性變淡也變薄,敘事情節轉折變得僵硬而突兀。

本書部分故事所書寫的城市深度導覽,以及所鋪陳出來的日常生活之謎,並沒有串連得很緊密,而像是兩段只是被勉強放在一起的文字敘述。

舉例來說,在〈さらされ布団〉中,搭乘公車遊歷新舊兩個魚市場,跟為何有人會不論晴雨都在陽臺上曬被子的謎團事件,兩者之間其實沒有什麼關聯。當然解決日常生活之謎不是要找出真凶來定罪,所以推理過程不用太嚴謹,證據不用太周全,論理邏輯也不用太縝密,只要大膽想像與不受限框架地揣測,並得出有趣的推論即可,即使這個推論所反映的人心與人性有點怪異甚至是偏差,也都不會被用放大鏡檢視其是否合情合理。因此,曬被子的人是想要透過讓被子被澆濕,水滴到樓下陽臺,進而可以為住在其樓下、因受傷住院的人,照顧被種在樓下陽臺的植物,這樣的答案就算不太能說是合情合理,但至少頗有創意。只是即使所書寫出的日常生活之謎與其解答都還算讓人讀來感覺有趣,但是因為參雜了相當篇幅的城市相關冷知識,就會稀釋掉前述閱讀樂趣,也會讓人感覺敘事結構鬆散與謎團事件鋪陳不夠完整。

同樣地,〈榎の恩徳〉講述因為搭乘公車遊歷到「縁切り榎」,所以聊起最近有認識的女大學生因為跟男友分手分得不明不白而有所困惑,這樣的敘事轉折雖然不能說不合理或不自然,但感覺就是硬要把兩件事情放入同一篇故事來述說,而沒有讓這兩件事情產生相互烘托或撞擊的效果。

不過持平來說,本書多數故事還是有讓其所敘述之城市相關冷知識與所虛構出的日常生活之謎有所關聯,即使這樣一來其所書寫的日常生活之謎就不一定會讓人讀來感覺十分有趣。在〈焼べられぬ薪〉中,散步走到舊式澡堂,發現有兩塊一直不會被當成柴燒的木板,而經過推理後解開謎團,原來其是被用來當成簡易無障礙設施的道具。前述謎團事件或許還算是有創意的構思,但是〈バスへ誘う男〉以及〈目的地〉則因為所書寫謎團事件有點太容易被猜出答案,而會讓人讀來感覺有點平淡。〈二者択一〉所書寫的謎團事件則是與公車到站顯示有關,算是最貼近系列作品主題的發想。〈墓石と本尊〉與〈築山と信仰〉則或可說是都在講述死者所留下的謎團,讀來感覺雖不能說是沒有創意,但也不能說相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