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His Bloody Project

2016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
本書以整理串接不同類型文本之形式來書寫一起虛構的駭人聽聞犯罪案件,一個生長在19世紀後半蘇格蘭高地小聚落之佃農家庭的17歲青少年,殺害了當地治安官(constable)及其女兒與稚子。在本書中被以較長篇幅呈現的內容有二,一是犯下殺人案件之青少年在獄中所寫的自白,另一則是青少年在法庭受審時的證人交互詰問過程。前者的描述詳細地交代了,青少年家庭如何與治安官結怨,以及前者如何被後者權威霸凌,而無法再隱忍受到霸凌成為青少年犯案動機;後者則是突顯了,青少年在犯案時是否有精神障礙並得以因此阻卻違法,是在法庭上兩造攻防的焦點。
然而,作者用這樣偽裝成呈現多種檔案文件的歷史資料考究形式,虛構出一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特定歷史文化情境中的犯罪事件,其創作意圖所想傳達的訊息應如何被接收與解讀,讓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好好地思考了一下。當然,本書讀來是有趣的,其做為小說的故事性與張力都有相當水準,完全沒有因為在表現形式上刻意耍花招(對自己來說是這樣,更簡潔直接的敘事體例或不會讓本書題材的發揮受到侷限,而作者在形式上的選擇或是出自於增加虛構之歷史感與客觀性的動機)而減損了小說敘事的質量。只是,即使本書是個值得一讀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故事能啟發或觸動什麼,卻又是另一層次的問題。透過所選擇的形式,作者交代了犯罪者自己所認知的不公不義與自我受到壓抑的現實,以及鑑定犯罪者心理狀態與評價犯罪行為的複雜與困難;而作者所提供的多重面向資訊,給自己最直接的觸發是,讓自己省思到,去解釋一樁犯罪行為的事實再現與詮釋論辯過程,不見得比駭人聽聞的犯罪行為本身更不具戲劇張力與故事性。
書中呈現了一份犯罪人類學專家針對犯下殺人案之青少年所做的調查報告,報告以該專家第一人稱敘事形式呈現其調查以及心證形成的過程,並呼應之後在法庭庭訊過程中該專家所提供的證詞。這個部分的敘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其不著痕跡地呈現出,當時宣稱為「科學」的理論所隱含的意識型態與偏見,同時進一步呈現出,鑑定犯罪者精神狀態的作為,可以有多少鑑定人主觀詮釋甚至是臆測的空間。並不是說精神鑑定毫無可信度或者完全不該被採納,而是說應該去正視這個作為本身要宣稱為「科學」的侷限性,以及認知到鑑定人必然涉入主觀並要求其對所隱含價值負責。
在偽裝成歷史事件資料考據的形式之下,本書敘事的實質內容有其廣度與深度,而不會是一發燦爛煙火,短暫點亮一片絢麗夜空,卻除了驚嘆外沒有留下什麼。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Peril at End Hous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四部作品。
讀完本書的最直覺感想是,在本書中登場的Hercule Poirot,驕傲而自視甚高的人格特質相當搶眼,卻在調查事件真相的過程中如同墜入五里霧,被真兇導引與欺瞞直至最後一刻。然而,做為一本Agatha Christie的小說,本書卻好像是落入一個窠臼,亦即說是,本書故事的最大轉折被設定為,真兇並不在原本設定的嫌疑犯名單中,或者更精準地說,真兇是本來被認為不應該是真兇的那個人。該說是這次作者的伏筆埋得太淺,還是其刻意營造的懸疑氛圍不夠深厚,做為讀者的自己一直無法將懷疑的目光從真兇身上移開,即使偵探在書中做了一個A到J的嫌疑犯名單,但自己卻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都認為,那個最後被偵探加入名單的K才是真兇。因此,當聰明的偵探在本書中一直無法找到破解事件真相的突破口時,自己不免有種感覺是,作者只是為了製造懸疑謎團而讓偵探「昧於事實」;當作者不斷放出煙霧彈,讓其他嫌疑人做出啟人疑竇的言行舉止,或者讓涉及案件的複數人陳述彼此有所出入的說詞時,那個很「明顯」可以釐清所有「疑雲」的答案,卻一直沒有被偵探所採納。
或許這次作者是要書寫,有時一個明顯而簡單的真相,會因為人過於見樹不見林或者一開始就被誤導到錯誤的框架中,反而無法被看清楚。作者為了讓讀者可以清楚地認知到此事,便一方面不斷地強化或加深真兇無法讓人完全信任的特質,另一方面卻又讓偵探一開始就將之排除在嫌疑犯名單之外,如此就能讓讀者比偵探更早猜想到偵探所犯下的「錯誤」。
不過,如果屏除做為一個現代讀者的「後見之明」,或者可以接受,在本書首次出版的1932年,這樣的謎團設計其實可說是相當有新意,且可以製造出讓讀者出乎意料的驚喜感與娛樂感吧!只是,對自己來說,本書的情節設計有一個較大的「瑕疵」,就是本書故事看似敘事軸線多重交纏且個別嫌疑人均有值得被懷疑的「秘密」,但是就核心事件而言,這些軸線其實沒有縝密地被串接,而是顯得鬆散,並且很容易被看穿是與殺人事件並無實質關聯。會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作者雖然透過偵探釋放出本書事件之犯罪動機會有許多可能的訊息,但是當存在龐大遺產繼承權的資訊在故事中被揭露出來時,犯案動機就可被預期是與遺產繼承脫不了關係,此時可以獲益的登場人物便變得有限,而部分軸線就可以被推論是被用來誤導讀者。
雖然感覺自己好像對本書有不少負評,但是其實自己在閱讀本書時還是有獲得相當的閱讀樂趣,只是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地把評價標準拉高了一點。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Endless Night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三部作品,首次出版於1967年,算是Agatha Christie的晚期作品(她死於1976年)。本書並非「Poirot系列」亦非「Marple系列」,而可以說是說沒有偵探登場的犯罪小說。
書中人物的死亡直到本書敘事已經走過篇幅的三分之二後才發生。一位繼承祖父鉅額遺產的年輕美國女子,在英格蘭邂逅一名工作不穩定、崇尚自由的俊俏男子(亦為本書故事的第一人稱敘事者),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在女子過了可獨立的年紀後,兩人結婚並定居在位於英格蘭、由男子認識的建築師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宅邸中。原本應該幸福的新婚生活,卻瀰漫著一股讓人不安、甚至令人不寒而慄的氣息。女子鉅額財產的信託管理人、沒有血緣或關係相當疏遠的繼母與親戚們、讓女子言聽計從的閨密,每個闖入前述婚姻生活的「不速之客」,都讓人感覺可疑,甚至是心懷鬼胎。更重要的是,主角兩人的新婚宅邸,建築在一片有著不祥傳說、被認為是受到詛咒的土地上;宣稱具有預知能力的吉普賽老婦人,警告女子不要接近這片土地,否則會招來不幸甚至是殺身之禍。在恐懼與不安蠢動的幸福中,女子摔馬死亡,但是直接導致其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已無從查證。
沒有偵探登場,事件到了故事後段才發生,本書故事的敘事置重點在於,主角兩人貧富差距甚鉅的結合所導致的狀況。作者在這樣的敘事置重點中,輕描淡寫了一些社會觀察與人性省思,讓本書故事從一開始就看似是個帶著社會寫實風情的愛情故事,也吊著讀者的胃口,要讀者自己去瞎子摸象,猜測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從此角度來看,一直醞釀著的詭譎不安氛圍讓讀者知道必然會有事件發生,而事件遲遲沒有發生的懸宕加深了讀者對故事走向的好奇,這樣的技巧作者運用得相當成熟,也成為本書會獨樹一格的原因之一。當事件的真相被揭露在讀者面前時,第一人稱敘事者的人物設定也走向了類型化:貪婪而慾望無窮,並沒有成就一番事業的野心而是鮮少有罪惡感的道德意識低落,在表面充滿厭惡與嫉妒但實質為共謀的關係裡,一種讓女人著迷的費洛蒙成為其誘捕獵物的武器。一場不在計畫內的死亡讓第一人稱敘事者的罪行曝光,而從作者對敘事者聽聞前述死亡時之反應所做出的描述,「It gave me a very nasty jolt. Two people - within a fortnight, killed in a riding accident. It seemed like an almost impossible coincidence」,可以看出作者埋入伏筆的手法高超。
女子財產的其中一名信託管理人其實知道閨密與敘事者之間是彼此認識的關係,而敘事者的母親,甚至是建造宅邸的建築師,其實都看到了敘事者的陰暗面,卻沒有人可以阻止事件的發生。如果說敘事者的故事結局是無盡的夜,那麼讓他走到這個結局的原因或契機是什麼呢?敘事者的自問自答沒有答案,而人的複雜不正是如此?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素敵な日本人 東野圭吾短編集

當自己讀完本書所收錄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正月の決意〉時,就有一種東野圭吾復活了的感覺,畢竟這幾年讀作者的長篇小說作品,例如《人魚の眠る家》、《ラプラスの魔女》等,覺得其似乎遇到瓶頸而創作水準有下降趨勢,但是本書第一篇小說讓自己重拾對作者的信心。雖然第一篇小說所引發的感覺並未在之後閱讀本書其他短篇小說時再度出現,但是其他短篇小說也並非表現不具水準之作,只是雖然還是會有閱讀時的娛樂感與趣味感,但是卻已覺得在第一篇小說所設下的標準下,這是應有的表現且甚至不若第一篇小說精彩。
沒有系列作品的框架,也沒有全書連貫主題的束縛,作者在本書中更自由地展現其功力,在每篇短篇小說有限的篇幅中屢屢創作出結構布局縝密、讓人意外之力道十足的「轉折」。雖然部分故事感覺上有些流於模式化,例如〈十年目のバレンタインデー〉和〈君の瞳に乾杯〉說的都是,真實身分讓人意外的警察,在看似與犯罪無涉、帶有浪漫氣息之日常生活情境中揭穿犯罪的故事,但是其讀來仍有娛樂感與驚喜感,因為其在故事鋪陳的節奏、敘事伏線的安排與收束、以及從日常浪漫轉向犯罪惡意的氛圍轉變與情節轉折等方面,都有相當水準表現並顯現出作者的深厚實力。
〈壊れた時計〉與〈クリスマスミステリ〉則都是從犯罪者的敘事角度出發,講述其行動以及之後其犯行面臨出乎其意料的發展,只不過前者是犯罪者多餘的行動導致其事蹟敗露,後者則是被害人設下圈套報復犯罪者意圖殺人的惡意。〈レンタルベビー〉與〈サフャイアの奇跡〉可以說均為帶有近未來科幻色彩的作品,雖然這是作者慣有與擅長的題材與風格,不過這兩篇故事並未讓自己感覺太多驚喜,特別是後者,是自己感覺在本書中結構較為鬆散的一篇。〈今夜は一人で雛祭り〉與〈水晶の数珠〉都是在描述讓家族成員展現出原本不為敘事者所知之一面的因緣際會,這兩篇故事多了人情世故,少了心機惡意,雖然其情節轉折的力道並不強大,但是至少存在一抹溫情主義,廉價但還算可以讓人有所觸動。
在〈正月の決意〉中,一對老夫婦看似在履行其每年過年都要進行的慣例,但是卻在前往寺廟參拜時發現受傷失去意識的地方首長,而介入調查的警方、寺廟住持、做出攻擊行為的犯人以及被害者本人,都展現自私自利的嘴臉並做出讓人感覺荒謬甚至無法苟同的行為。但是這個小轉折只是之後真正大轉折的醞釀與前奏,老夫婦面對人生關卡本想自我了結生命,卻在遭遇前述事件並看到人性的荒唐虛妄後決定打消念頭。大轉折讓人無法在故事一開始便預料到會有如此發展,這樣的構思有創意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更重要的是,看似輕描淡寫且沒有斧鑿痕跡地諷刺人性自私荒謬,並連接到生命價值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寓意,讓故事除了娛樂性外,也有了點人生體悟的厚度。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The ABC Murders

基於自己任意規劃之「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所閱讀的第二部作品。本書雖然是作者的著名作品之一,但是並非是網路上多家諸如「the top ten Agatha Christie novels」之類選書清單的當然入選作品;原因自然是因為,每個挑選者的個人喜好必定是見仁見智,但是或許也可以從此窺知,本書與《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相比還是有水準上的差別。
自己閱讀後的觀感是,本書的詭計設計得過於迂迴曲折,一場把樹葉藏在樹林裡以及羅織他人入罪的戲碼,要說只是出自於真兇的「冒險性格」與「童心未泯」,便拖這麼多無辜的人下水,費這麼大功夫牽線布局,可能還是難以說服自己這樣對人性比較有固執定見的讀者。不過書中神探的推理論證過程有一點讓自己頗有啟發,就是當所有事情的串接方式並未指向正確的方向時,可能顯而易見的跡象或甚至是證據就會被忽略或排除,但是只要方向對了,那許多事實也就一瞬間清楚明白地浮現在眼前;用自己的比喻來說,就是見樹不見林的時候,便看不見有人行走在森林中所留下的足跡,而一旦當視野被拉開、可以看見整片森林時,所有曾經發生過的事所遺留下來的痕跡,或許就不是那麼難以被發現。
作者的縝密細緻之處在於,其如何讓神探的推理可以突破真凶所設下的重重障蔽,而得出揭開事件背後真相的結論。在本書中,神探透過一連串事件中的蛛絲馬跡,逐漸拼湊出真兇的人物側寫,包括其應該具備的性格特質;當代罪羔羊出現時,其與前述人物側寫的差距過大而讓神探確信代罪羔羊不是真兇,而後神探掌握到正確方向,便逐漸整備出可以指向真兇的資訊與證據。神探對於自己人物側寫的自信自然不在話下,不過當情境證據與物證都指向代罪羔羊時,神探強調應回歸犯罪者這個行為主體本身去思考,怎樣的人才會以及才能犯下這一連串的兇殺案,這個突破盲點的切口,既言之成理又顯出神探過人的智慧。
第一次好好地透過文字(而不是透過影集中的演員詮釋)認識Agatha Christie筆下的Hercule Poirot,感覺作者所描繪的神探形象,其實不脫作者那個年代主流的偵探角色框架。不過對自己來說這是一件具正面意義的事情,因為那種回歸正統以及飄著淡淡懷舊氣味的感覺,正是閱讀像本書這種經典偵探小說應該有的韻味。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蜜蜂と遠雷

2016年下半期第156回直木賞受賞作。讀完本書後,一瞬間感覺其作者跟先前閱讀《終りなき夜に生れつく》時所認識的恩田陸並不是同一人,但是再轉念一想,兩本書的作者在文字風格上其實是類似的,只是本書讀來感覺作者很認真與誠懇地想要駕馭一個繁複而多面向的故事,同時其表現也值得肯定,但是在先前所閱讀的作品中,則感覺不到作者的細膩與精緻,只有讀到作者未受剪裁、沒有好好架構、也沒有好好填充內容的虛幻文字。
一場鋼琴競賽,從初賽一路寫到決賽,這種其實沒有太多新意的題材,作者要能翻出自己具辨識度與創新性的敘事與格局,或者只能靠人物的塑造。從前述角度來切入,本書的確有其獨到之處:雖然形象內涵其實是空洞虛幻的「天才」還是必要的登場人物,但至少作者多給了讀者幾款不一樣的天才,並創造了一些陪襯烘托天才的凡人配角,這些配角在故事中的能見度亦是無法被輕易漠視。
養蜂人家之子,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青少年,憑著一封已故鋼琴大師的推薦信,獲得參與鋼琴競賽的機會;野性與魅惑的表現方式,充滿爭議卻又讓人無法不被其所牽引。已故大師在其推薦信中說他是「劇薬」,指的或許是他帶給其他人的影響以及所誘發的變化:例如,透過與他互動的過程以及在旁欣賞他的演出,一名曾經是天才鋼琴少女,卻在母親身亡後放棄音樂之路,而後在此次鋼琴競賽中重新登台的女性參賽者,便逐漸進化出她獨有的表現風格,一次又一次地提升其表演的水準與感染力。
作者設定了另一名才貌兼備的天才,有著王子般外型的混血兒,其所彈奏的音樂是平易近人且雅俗共賞。其與養蜂人家之子的對比,一個是可以被容易認知到的天才,另一個則是無法被輕易理解的天才。作者不斷使用誇飾的手法去堆疊不易被理解之天才的獨特性,但也不斷強調平易近人的天才是如何被廣為喜愛與接納。
文字可以開啟想像的空間,但拿捏不好就可能成為空洞膚淺的工筆描繪或者重複累贅的詞藻堆砌。不只是不同類型天才的對比,還有數名人物的內省與自覺,本書主要的敘事在此,也正因為如此,其便反覆敘述著可能讀起來有點像是重複的情節內容;有些讀者的個人觀感可能會覺得這是拖泥帶水,不過自己則是沒有這麼負面的評價。
由於是書寫鋼琴演奏,本書當然也少不了描述演奏的場景與效果,只是這一樣也是使用文字去引發讀者的想像,所以前述見仁見智的問題自然也是會發生;有些讀者或者會覺得作者對於鋼琴演奏的形容過於單調貧乏,但是自己則是感覺,過於強求詞彙的多樣與比喻的豐富,可能就會讓敘事變得艱澀而不再是通俗娛樂小說的樣貌。
書中有些只是被輕描淡寫、並沒有延展的人物情感故事軸線,加深了本書敘事的厚度,也讓其不至於過於單調且失去現實感與俗世性,而作者輕描淡寫的程度對自己來說也是剛剛好,不喧賓奪主但還是有讓人想像的景深。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合理的にあり得ない 上水流涼子の解明

日本推理小說家柚月裕子的短篇小說連作集。目前尚不知是否會被系列作品化,不過自己對此並沒有太多期待,因為自己讀完本書後的感想,如果簡單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平庸」。並不是說本書讀來非常無趣或者對之有特別強烈的負面評價,只是每當看完一篇故事,對於其中謎團的設計與破解都只有「不過如此」的感覺。
閱讀本書讓自己有種看著別人「邯鄲學步」的感覺。作者擅長的或許是書寫溫情主義且有點嚴肅的人情義理劇,所以當其嘗試要創造特色人物以及創作沒有謀殺只有詐騙算計的故事時,就讓自己感覺有些不到位與刻意勉強。
女主角是一個因為被陷害犯下傷害案件而在被判緩刑後被吊銷執照的律師,因為無法執業便開始經營幫人解決疑難雜症的事務所,從業人員只有她自己跟另一個男助手。男助手的人物設定相當漫畫風,外型俊美,智商高,東大畢業,沉穩可靠地支持者女主角的工作。只是這樣的人物設定往往流於空洞且缺乏立體感,感覺不到作者側寫人物的功力,也無法讓讀者在這個人物身上找到可以投射情感、產生共鳴或反思自身處境的面向。
在〈心情的にあり得ない〉中,作者交代了女主角與男助手為何相識而後一起工作:男助手是陷害女主角的共犯,在女主角找上門對質時,或許出於愧疚,或許是懷抱著其他的情愫,男助手決定受僱於女主角。這樣的展開可以製造出兩人關係的曖昧元素,只是作者並不能說是有好好運用前述元素,或許作者本來就無意使用前述元素,但是當作者只是突顯男助手的「多才多藝」,讓其在事件中有更多活躍的空間時,故事就變得層次較為單薄,而情節也少了些味道。
〈確率的にあり得ない〉或者是一個本書故事為何讓自己覺得「平庸」的例示:該篇故事設定讓女主角揭穿謊稱具備預知未來能力之詐欺師所使用的詐術,只是為何詐欺師能連續正確預測競艇賽事結果的謎團,是個已經很常被書寫的題材,而作者所設計出、詐欺師所使用的詭計,又不夠創新且有些誇張荒謬,自然會讀完後感覺平淡,更遑論會有什麼驚喜感。
書名同名作是在本書中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篇故事,因為作者在裡面設計了一個轉折,為原本是出於復仇所設下的騙局,開了一扇可以省思人性與親情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