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理由

偶爾被問起自己假日都在做什麼休閒活動時,自己總是敷衍地說看看書、看看電視,而如果再被追問是看什麼類型的書,自己就會回答日本推理小說。只是,要自己說自己的興趣是閱讀日本推理小說,則總會伴隨而來心虛的感覺,例如自己從來都沒有讀過宮部みゆき的作品。
本書是第120回(1998年下半期)直木賞的授賞作,自己所閱讀的則是2004年所出版的新潮文庫版。購入本書已經有一段時間,卻一直放在自己堆書的紙箱中沒有讀它,而自己會選擇它做為閱讀宮部みゆき作品之入門的原因,則不外乎是因為它是讓宮部みゆき得到直木賞的作品。
如從較狹義的推理小說定義來看,本書沒有縝密設計的謎團、高潮迭起的推理過程或者個性特色十足的偵探角色,所以如果想要閱讀一本符合狹義推理小說定義且娛樂性十足的小說,本書則過於冗長且不夠緊湊,無法稱得上是個好選擇。雖然書中事件的謎團有其吸引人之處,亦即是在一間高樓住宅中死亡的四個人身分不明且無法查證,而兇手是基於何種動機而殺人的誰更是無從調查,但是這個謎團的根源是社會性格的問題,而事件真相難白更不是因為犯人的故佈疑陣,而是因為事件本身與人性及社會的互動所致生的複雜,所以自然無法符合基於狹義推理小說定義所產生的期待。
不過對自己來說,本書能得獎有其實至名歸之處。作者在敘事結構上採用模仿紀錄片報導訪談的形式,讓書中各人物的故事與觀點,被貌似客觀地側寫、或者是以自己的敘述被訪問出來,並讓本書在沒有貫穿通篇之主角人物的情況下,仍能把錯綜複雜的人與事,架構有條理且不失敘事高潮起伏地書寫出來。如此在小說敘事形態上的挑戰與實驗性,讓本書跳脫了狹義推理小說的框架,而進化成現實感與社會究責性十足的犯罪小說。
本書的一項特點是,對個別登場人物個人或家庭背景問題有著深淺掌握得宜的描繪。書中所觸及到的許多親子與家族關係問題,反映著人性的缺陷以及社會現實的結構性扭曲。雖然書中事件涉及到強佔法拍屋訛詐錢財之玩弄法規制度的社會犯罪,但是對自己來說,書中更多能觸發省思的面向,或者是那些點出人性與人際關係如何會扭曲出一個社會病態現象或問題的個案。
本書之出版就算距今已隔了十多年,閱讀時所能觸發的思考與想像,似乎並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How to be both

2014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本書在amazon.co.uk網站上的讀者評價平均是三顆星半,而細看其評價分布,在總共62則的評價中,共有19則是給予五星評價,13則是給予三星評價,但是也有10則是給予一星的負評。這樣分歧的意見,顯示出本書的創新實驗性格(自己是這樣定位其獨特的敘事架構)不見得能投多數人所好,但是從本書亦入圍2015年the Baileys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的longlist(共有20部作品入圍)這點來看,或者可以說至少本書對某些文藝評論家而言是部好作品。
那自己讀完的感覺呢?看小說比較重視敘事情節而不是作者文藝論述或風格主張的自己,應該是無法給予太高的評價。
書中的故事被分成兩部分:一是書寫冷門而且沒有太多作品流傳下來之15世紀義大利畫家Francesco del Cossa的故事,在生母死後被築牆工匠之父親要求以男性裝扮與身分過活,對後代來說唯一知名的事蹟是在幫忙公爵製作壁畫時寫信要求提供自己的工資;另一則是描述當代英國的一名青少女,在母親過世之後,回憶之前與其有著藝術性格與不定靈魂的母親,飛到義大利觀看Francesco del Cossa壁畫的經歷,並在失去母親的生活中,建立友情並透過自我追尋來面對其自身也無法捉摸或界定的情緒與思維。
自己是這樣看的,雖然不知道是否符合主流文藝評論的見解:本書試圖去捕捉一種人清楚明白知道卻也無法清楚明白整理的情緒或處境,所以書中人物在可以與必須模稜兩可或曖昧不明的狀態中,面對與接受複數甚至矛盾的存在或本質。青少女是成年人也是小孩,面對母親驟然去世是傷悲、憤怒也是迷惘,而畫家在面對性別之內在與外顯以及藝術與工藝的模糊界線時,其自我定位也在不斷像是座用砂堆砌之城堡般崩塌又重建的過程中,存在著變與不變的流動。
然而,就一個故事而言,本書其實難以讓自己投入,甚至是有些空洞貧瘠,讓自己無從找出可以有所共感或觸發之處。作者鬆散而塊狀地堆疊一段又一段的人物軼事,在混雜意識流、情緒、剖析、論述與想像的文句中,讓讀者身陷其所意圖布局的曖昧與混亂之中,但是這樣並無法掩蓋其故事其實不太有趣且沒有太多現實感的問題。
簡而言之,不是自己風格的一本書,所以硬要寫些讀後感想,就只能邯鄲學步地寫些連自己都不能確定或確信、訴求文青風情的文字拼貼。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刑事のまなざし

日本推理小說家薬丸岳「刑事・夏目信人シリーズ」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於2011年7月出版單行本,自己所閱讀的版本則是2012年6月所出版的文庫本。
貫穿本書中各篇故事的刑警主角夏目信人,不同於一般刑警給人的刻板印象,其沒有銳利威嚇甚至帶有殺氣的眼神,反而是目光祥和,給人一種沉穩溫暖但是卻又深不可測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書中其他人物常常質疑其做為刑警是否適格或能否勝任的問題。
主角原本是少年觀護所中的觀護人,但是在自己女兒在路上被人襲擊而成為植物人的事件之後,轉職成為刑警。本書中,主角面對許多因為社會問題或人生際遇不幸所發生的犯罪事件,其在看穿事件真相的同時,也被讓現實的悲哀與醜陋攤在陽光下,讓事件當事人必須去面對,必須看見自己與他人的不堪、脆弱、無奈與錯誤。從這個角度來看,主角從來不若其外表看來的沉穩溫和,而是堅毅甚至帶著冷酷、理智且毫不猶疑地面對真相。
書中的每篇故事都是從在該故事中登場之不同人物的觀點來進行敘事,所以每篇故事中對於主角的描繪都是一種帶著距離的側寫,也因而增加了主角的謎樣色彩,對於其不外顯的情感、推理思路以及在面對事件中人與命運之糾葛時所產生的情緒起伏轉折,都技巧性地曖昧帶過。
而撇開主角人物特質設定這個本書特點之一不再深究,本書故事題材的選擇,也顯示了作者建立系列化作品特質的企圖。少年犯罪、更生、遊民、家暴、跟蹤狂、家庭關係疏離、犯罪事件被害者家屬心路歷程等,作者在社會冷硬議題中書寫人性的平庸、卑微甚至醜陋,也傳達人性的希望、超越以及成長。在這樣的題材與敘事中,或者也受限於短篇小說的篇幅,犯罪事件的謎團與推理有時不是這麼的複雜與細緻,但是作者仍然相當程度地維持辦案推理與社會人性課題兩者之間的平衡,這樣或者也是作者小說功力的一種展現。
不過對自己來說,作者的社會觀察與人性關懷,表現在本書的各篇故事中其實還是有點廉價與濫情,很像是一話完結的社會派推理連續劇,有那麼一點要讓讀者感動或省思的意味,卻又好像隔靴搔癢般地、到頭來流於浮面。不過即使如此,瑕不掩瑜,本書對自己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作品。
其中一篇作品讓自己可以說是驚豔:《オムライス》,其為2007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候補作,雖然最後無緣受賞(當年結果是「該当作品無し」),但是當故事中真正真相被揭露時,其所傳達出來的震撼感以及對人性軟弱甚至卑劣的針砭與同情,不但讓故事中推理解謎與人性關懷的比重達到平衡,也讓令人驚訝的真相在故事的情境中巧妙地自圓其說。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幻視時代

日本推理小說家西澤保彦的長篇小說作品,2010年10月出版單行本,自己所閱讀的版本則是2014年9月所出版的文庫本。
自己曾閱讀過作者「腕貫探偵シリーズ」的幾本作品,以及另一本題為〈下戸は勘定に入れません〉的小說,不過本書的寫實感、側寫人性幽微面與點到時代變遷所帶來淡淡懷舊情懷,與前者的獨特人物設定和黑色幽默風格,以及後者融合時空穿越之科幻老梗和推理解謎的題材均不相同,可以看出作者創作意向的多元性與多向性,也讓自己未來如果還會再閱讀作者的其他小說時,會注意不去刻意尋找作者個性或風格在不同作品中的複製與相互呼應,而是會去體察作者嘗試將風格變形與在取材範圍上極盡探索的努力。
本書序章一開始是主角看到一張照片,上面出現在拍照當時應該已經死亡的少女。但隨後故事便將敘事時點拉回更早,告訴讀者主角與少女的相識以及兩人以文藝少年之身分所共同度過的中學社團生活。少女因為短篇小說作品一鳴驚人而鯉躍龍門成為作家,卻在首本單行本出版在即時被菜刀刺死在自宅並葬身之後發生的火災中。數年後,主角要回母校進行教師實習,因此重逢主角與少女所屬社團當時的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告白自己將少女原本應寄送給出版社的原稿竊取扣留時,地震發生導致老師意外身亡,而出現謎樣之少女身影的照片便是在此時被拍攝。
多年後,主角已屆中年,受出版社女編輯之邀,與已成為推理小說家的社團學弟進行訪談;三人在於故鄉聚首的餐敘中聊起照片與當年的事件,並透過對話的反覆推論辯證,為少女身亡事件的真相以及照片中所出現少女身影的真實身分做出推理。三人對話過程中對真相的假設一再轉折,並在消除所有論理矛盾之後得出令人意外卻又合乎情理的結論;閱讀這樣的對話推理過程,可以看出作者在本書中不走添加科幻元素或詼諧幽默橋段的路線,而以謎題設計與解謎過程來訴求讀者的用心。
不過作者花了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在鋪陳謎團事件發生前所發生的事情,亦讓人覺得作者有嘗試讓事件有更多人性與現實氣息的企圖。誠如書後解說所言,作者推理小說的本質或精髓在於「動機」,而的確閱讀本書後,會感覺驅使事件關係人做出行動的理由,理由所反映出來的人性,以及行動所帶來的效應,或者是本書中最精彩之處。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スタート!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作品。自己所閱讀的版本是2015年2月所出版的文庫本,而單行本則是在2012年11月出版。
雖然在amazon.co.jp上只有三篇讀者評價,但是全數是5顆星的結果,還是讓自己在開始閱讀本書之前,便好奇做為一本通俗娛樂小說,本書可以有多精彩的表現。
一開始本書或許會讓讀者感覺,作者想要寫實地描述日本電影工業的現況。主角是曾經跟隨日本國際名導的副導演,在日本電影製作環境的殘酷現實中載浮載沉;因為病痛坐著輪椅已經猶如風中殘燭的國際名導,重新召集其班底,要將由恃才傲物之鬼才編劇改編新銳推理小說家作品而成的劇本拍攝成電影(看了書後解說才知道,這個作品並非虛構而是以作者自己的小說為藍本)。現實讓國際名導大展長才的空間受到侷限,身為製作委員會出資者之一的電視台,更動名導所設定的工作人員與演員名單,開啟了電影拍攝風波不斷的過程,並讓小說故事中所描述的電影製作現場成為犯罪事件的背景舞台。
代表出資電視台的製作人在電影拍攝現場遭逢意外,主角的警察弟弟也隨之登場。接著擔任女主角、醜聞纏身且演技飽受質疑的電視台看板女演員也受傷,但是她賭上一口氣也要負傷拍完。因為經費限制而必須更動劇本並刪減場次,因為題材而被衛道人士攻擊,因為意外頻傳而被八卦媒體緊追,故事的種種波折,在電視台安插之第一副導演被殺害時進入高潮。之後仍不敵病痛而倒下的名導指定主角接手拍完剩下的場次,在自我懷疑的情緒與不友善的現實環境中,主角盡力達成任務。伴隨事件真相的揭露,各種因素讓電影票房慘淡,但是由於是娛樂小說,所以結尾還是帶給讀者希望,最後電影還是因為口碑而讓票房起死回生。
本書做為大眾娛樂小說的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完美揉合了電影製作的寫實描述以及犯罪事件的解謎推理。這個完美揉合體現在主角的雙重身分上:主角是對抗日本電影工業險惡現實的英雄人物,也是在警察弟弟的協助下、抽絲剝繭解開犯罪事件真相的偵探。主角的雙重身分讀來並無矛盾或不自然感,代表做為帶動主要敘事高潮以及犯罪事件發生之背景舞台的電影拍攝過程,是成功地結合了推理解謎,而讓本書內容成為一個獨特且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