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Snowdrops

目前是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亦已有中譯本《融雪之後》在台灣出版。
書中以第一人稱敘事的主角,像是在向自己當下擁有親密關係的伴侶告解自己在莫斯科的過往罪過:在倫敦因為面臨30代壯年的近中年危機,選擇前往俄羅斯淘金、拓荒或者說是冒險;在當地地鐵站遇到一對「姊妹花」,而陷入與姊姊的情愛關係;之後兩姊妹介紹她們的「阿姨」給主角認識,一個獨居在莫斯科擁有一棟公寓的老婦人;最後一切都是要詐騙婦人房產的騙局,親戚關係並不存在,假姊妹均失蹤,老婦人生死下落不明,而主角也被詐騙了一筆巨款。另一方面主角所任職的事務所,老闆和他經手一個油田開發的貸款案,之後證明對方也是個詐騙者,預計開採的油田並不存在,主角也因此被調回倫敦工作。
Snowdrops有個意義是在雪地中發現的屍體;故事中的俄羅斯是個充滿物質欲望與人性醜惡的地方,秩序建立在金錢財富上,而為了求取金錢財富,謊言與犯罪並非稀奇的事情。
一開始閱讀覺得這本書像是在翻印莫斯科宛如萬惡城的刻板印象;作者的筆觸簡潔白描,或者反映了其新聞記者的背景。對於人性直言不諱而批判的針砭,把故事背景拉到具有異國情調與特色的城市,有點像是失去幽默感與嘲諷深度的Graham Greene,不過像的感覺只有一瞬間與一毫米,之後還是覺得兩者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讀到後半段,犯罪的事實開始呼之欲出,這本書的魅力就開始醞釀並揮發出來;人性中懷疑敵不過願意盲目的情感,為了尋求慰藉而犯罪後看清楚所有虛偽的失落,主角所面臨的不只是被捲入罪行成為共犯的自責,更是看到自己懦弱、脆弱以及被情感左右等人性共通弱點的悲傷感。
比自己一開始想的還要好看的小說,在其還沒入圍文學大獎決選名單便選擇譯介的編輯,或者有其獨到眼光。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修復崩壞

隨著年歲,自己的生活就像無法與時間抗衡的老朽建築物,斑駁頹圮,只能在自然規律的摧枯拉朽中勉強修補。
背包的安全扣環被拉斷,手錶的錶帶環斷裂,家中抽水馬桶水箱的橡皮墊磨損,開飲機的加熱指示燈無法正常運作;一連串接續而來的故障耗損,是生活消費品折舊後必然走向的終結宿命,或者也不是人力所能回天。不論是修復或者是購入新品取代原有功能,意外的開銷或者還是其次的考量,自己生活中開始充滿修補的跡象,那種老化的感覺讓自己更是深刻體會。
不過或許自己也不再能將這樣的修補或置換的開銷當成意外,自己已然拮据的經濟狀況應該找出資源來因應這個「常態」。
而自己單調乏味的生活,彷彿也開始只剩下解決這種生活細節接續崩壞問題的「波瀾」。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鍵のかかった部屋

被主打著「密室トリック」的宣傳語所吸引,所以選擇其成為自己跨入日文短篇偵探小說的另一部作品(岔開話題地自我批判一下:在日圓高騰的今日,購買這樣常常是一兩天就讀完的小說其實應該會被別人說是浪費,不過自己就是無法妥善儲蓄的人,雖然自己總是在擔心自己的福報會不會就將被自己虛耗殆盡?)。
雖然宣傳語寫著書中主角是「防犯コンサルタント(本職は泥棒!?)」與「美人弁護士(実は天然!?)」的拍檔組合,但是這樣的組合所能產生的化學反應,卻在實際讀來的時候無法深刻感受到;毋寧說,這本小說是比較硬派的密室推理小說,而比較沒有當下時代潮流的幽默嘲諷感。
於是想要輕鬆閱讀、偶而感受作者巧思諷刺之喜感的自己,便有些與自己想像有所出入的落差感;雖然トリック的設計不能說不有趣,但就可能是因為トリック的成分過於濃重,而讓自己少了一些愉悅放鬆的閱讀體驗。

放課後はミステリーとともに

在等待amazon.co.uk的配送抵達之前,花了一天多的時間看完這本短篇偵探小說集。是有一些培養閱讀日文短篇偵探小說習慣的打算,因為雖然之前的《謎解きはディナーのあとで》並不是讓自己激賞到值得再去follow作者其他作品的程度,但閱讀時讓自己能夠放鬆的娛樂感,即使不夠完整連貫,還是值得再尋求一次試試看,所以便又購入此次的作品,並找個空檔時間將之快速看完。
作者在這次作品中似乎較徹底地發揮冷面笑匠式幽默感,雖然自己因為缺乏足夠文化背景所以部分幽默表現並無法會心掌握;主角是有個會被誤認為空調產品之名字(這也是自己不甚理解的幽默點之一,雖然自己也無意去追根究底找出其鏈結)的女子高中生,喜歡棒球與從事偵探工作,涉入一些事件中,而周邊有許多人幫助其解決謎題,當然也有其自己靈光乍現的時候。
總括來說,這個作者的作品讀來輕鬆無壓力,トリック的設計雖然有時候有點荒誕不經、或者說是讓人啼笑皆非,不過閱讀的時候還是時有驚喜的意外出現。或者之後自己真的可以多多開發日本的短篇偵探小說,至於長篇或者社會派犯罪小說的世界,就等站穩短篇的領域再來考慮開發吧!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流浪的鑰匙

昨天去領回送修的單肩背包,在把每天攜帶身上的雜物放回背包時發現,公司筆電鎖的鑰匙一直放在背包裡層的拉鍊袋中,隨著送修往返了兩個多禮拜,也剛好自己這段時間沒有需要打開筆電鎖移動筆電的需求,所以渾然不覺鑰匙不在身邊的情況。
這樣的事情讓自己的想像有了脫韁的機會: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物背後都是一條漫長龐雜的作業線,許多經手的人、許多轉運而路過的空間,在我們面前都是隱而不見;太多生活的瑣事是我們無心無力追跡的「隨便怎樣都無妨」,就像是生命週期分析找出碳足跡的運動、或者鼓吹第三世界國家農產品公平交易認證或環境標章等團體所試圖喚起的認知一樣,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有著我們沒有意識到、毫無覺察的過往與歷史存在,更遑論每個在我們面前出現、僅是有著公式化或者淺薄接觸的人了。
如果可以跟自己的筆電鎖鑰匙心電感應的話,它能夠告訴我自己的背包在送修的過程中遭遇到甚麼人事物,又輾轉流浪到過什麼樣的地方呢?又或者它像是每天盲目生活的自己,因為被關在裡層拉上拉鍊的袋子中,所以耳不聰目不明,渾然不知外在事物的轉變,以及每個接點都是複雜網絡中千絲萬縷的勾纏?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Far to Go

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longlister,然而無緣進入shortlist。
講的是二次大戰前從捷克救出猶太人小孩之kindertransport的故事。故事的開展一開始是一個猶太青年實業家的家庭(夫妻與年僅五歲的稚子、非猶太人的保母),在席特勒即將染指捷克前、逐漸成形的恐怖中,家庭人際關係轉變與危機因應的故事;其中片段參雜當前某個人物的情緒意識流動,是在追尋、嘗試建立與確認某種關係的氛圍。
到了書的後段,發現故事的實情是,保母與實業家所生的女兒,輾轉遷徙到加拿大成為研究kindertransport的學者,費工夫找到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也就是當時被kindertransport到蘇格蘭而後又被送到孤兒院的五歲稚子。由於當時年幼,稚子對之前所發生的事情記憶相當淡薄模糊,甚至誤認照片中的保母是自己的生母,而整個主體故事的書寫,只是保母女兒為了照顧已經罹癌不久人世的兄長,與之共同想像構思出來的半歷史、半虛構的敘事。許多細節都在不知事實為何或者配合需求的情況下被任意改寫編撰,但是故事本身被敘述的目的就不是要陳述事實,而是為了懷舊與撫慰而賦予過去可以扭曲變形、自由寫意的空間。
故事時空背景與所指涉歷史題材或並非自己所中意,但是整個虛構過去、書寫個人歷史的設定,卻給自己一些閱讀的啟發與樂趣。是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小說,雖然沒有進shortlist的原因自己也可以想像,因為在有趣的設定下,其實也沒有太多深層的意義或省思可以被挖掘就是。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容易受騙的體質

昨日一則新聞,37歲的單身女博士工程師,因兌現偽造之旅支而被捕;她深信在網路上所認識的未婚夫是美國CIA局長,當下所發生的事情均是他安排好的身分隱匿工作,而她未來將會與他共結連理而過著幸福生活。
新聞中所使用「台籍熟女疑似遭網路情騙詐財」的字眼,顯示這類新聞事件的框架以及背後的文化意識型態:「熟女」一次所隱含的價值判斷,或有其值得審議批判之處。
不過自己覺得更饒具思考意義的點在於,該新聞報導指出,該女坦言「自己也曾懷疑是否遇到詐騙,曾用視訊紀錄比對中情局的資料,結果完全吻合,加上對方所提供的戰報訊息皆為真實,並認為詐騙集團不可能擁有這麼多資源,因此對David深信不疑」;其實「受害者」(如果真是詐騙的話)並非真的無知,甚至做過蒐證與確認的動作,只是她相當有自信,亦不聽信旁觀者的建言而相信自己的判斷。
如果人的耳根子軟,容易受他人影響,沒有相信自己判斷之自信而容易猶疑,這樣的人是否真如慣常所認為、是容易受騙的族群?英文不好、沒有高學歷,是否就是容易受騙的「無知」?
從上述個案來看,好像反而是過度自信與剛愎自用,才是容易受騙的體質吧!只要打到適當的誘因,並且提供可以亂真或者部分真實的資訊,這種人或者反而好騙,因為別人就算看出問題也勸不動。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豬八戒的鏡子

上周去中研院聽演講時遇到自己在那裡當研究員的大學同學,研究者的積極、怡然與企圖心均是清楚展現,自己相當欣賞與羨慕這樣的特質與氛圍,也深切體認所謂際遇這檔事的力道。討論著對方接下來的研究方向,自己提了一些基於自己無用知識累積所看到的問題點,沒想到對方卻表示自己的評論很是犀利,之後希望有進一步的討論交流,雖然這樣的表示應該有相當的客套成分在。
今天早上一個久疏連絡的大學友人在MSN上問自己是否要離職了,而一切都是自己MSN標題(實為自己讀完的小說標題)所引發的誤解。友人說自己應該可以有不錯的發展,雖然這樣說法或許也等於在暗示、自己目前並不是發展得很OK的評價。
不論是正面甚至是自欺欺人地說自己是因為權衡選擇而自主性的犧牲、還是負面甚至是自虐自責式地批判自己性格的消極、懦弱與愚昧,自己走到這步人生田地,不要說是離成功越來越遠,或者連基本成為一個成年社會人的條件都無法全數滿足。
而不管自己還有多少年歲可活,黯淡、平庸、被慾望牽著走、被情緒起伏所糾纏,似乎是自己前方道路與未來生活的固定版型,已經沒有花樣可以變,也不是有什麼機會等著自己去開創或爭取。
或許過去有著這麼一個時點,自己覺得自己可以修仙成佛;只是到頭來自己就算有些道行,也只不過是個豬八戒,再怎麼向人宣稱或誇耀自己是天篷大元帥,也改變不了照著鏡子就能看到自己不成人樣的景況。
別人說的話,即使是正面的善意,也還是像面鏡子,照出自己這個豬八戒的裡外不是人,或者說是,裡外都不成人的人間失格。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研究的逢場作戲

今天以教育訓練名義赴中研院法律所聽了一場與綠色專利有關的演講‧其為該單位研究人員定期排班發表並彼此交流研究成果之園地,此次發表人則是一位年輕的訪問學人。
彷彿在證實自己原本並不樂觀的預想,所發表的內容停留在複數可能法制議題與機制之並陳介紹,然而對於所欲討論的科技標的到底具有何種性質或特點、這樣的性質特點與專利制度如何產生必須被檢視的互動、討論綠色專利制度背後的政策價值為何、不同法制議題所著眼的科技標的涵攝範圍是否統一等等問題,卻是令人沮喪地毫無觸及,也致使演講內容紛雜無序。之後的提問討論亦無法聚焦在自己覺得較為有意義的方向上,自己的提問更好像是在踢館一樣,讓自己對自己無法節制的表現有些失望而深切反省。
坐在自己身旁的人應該是中研院內部的研究員吧!一整場活動都是在閱讀自己的書籍,雖說研究領域也是隔行如隔山,但這樣的景象不免讓自己覺得這種陳義過高的學術交流活動,就算到了學術重鎮中研院,也有其流於形式的可能吧!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The Sense of an Ending

Julian Barnes的新作,目前是2011年Man Booker Prize的longlister。
書中主角的中學生活,三個好友中有一個轉學生有著單親家庭的生活與過於成熟的智識;主角上了大學後結識一名女友,在當時60年代的社會文化氛圍中,兩人並未發生關係而分手;分手後兩人在一次偶遇中發生關係,之後女方與好友交往,主角在被扭曲的情緒中寫了一封不堪且醜惡的信,而最後好友自殺身亡,留下一封滿是哲學辯證的遺書。
時序轉到了現代,作者過了半輩子安全的生活,結婚離婚並與前妻保持友好關係,遇有一女並做了外公;退休後的某日收到當年女友母親的遺贈,其中包括小額的金錢以及當年好友的日記,只是這本日記現在在當年女友的手裡;主角想要取得日記而與當年女友再度有了交集,在不斷想方設法迫近她以及她相當情緒且謎樣的回應中,本書簡短的篇幅(150頁)結束在主角對當年所發生事情的設想,言之成理的推斷但是仍有許多未被釐清的細節。
本書讓自己喜歡的地方是作者透過主角的思緒,不斷辯證與論說有關人生成長與回憶的見解與哲理,亦有些讓自己有所觸發的點,例如「when we are young, we invent different futures for ourselves; when we are old, we invent different pasts for ourselves」等。不過除了主角自己的自我辯證與叨絮獨白,受限於主角第一人稱的限制,故事的敘事並非沒有縝密結構但是卻是刻意的不完整與片段,而情節的結尾更是令人不免有虎頭蛇尾之感,亦不得不認為作者是因為黔驢技窮而讓故事不自然的戛然而止,留下許多未解的謎團以及不滿足的閱讀經驗。
當然回憶是不斷在重構與自我書寫的、人的認知與理解都是片段片面且受到蒙蔽的,如果說作者有部分意圖是要表達這樣意旨的話,或者是有達到其預設效果;只是評價老派的讀者如自己,在掩上書扉的時候,對本書的失落感或者亦是無可厚非的。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夢想淺薄、爭豔無奇



陪著老媽去參觀之前花博之旅無緣得見的夢想館與未來館,也順便入場爭豔館看了所謂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夢想館打著結合工研院高科技研發成果(紙喇叭、生理感測技術等)以及互動藝術展演的招牌,實際參觀經驗並不能說不有趣。只是自己進入館內依循指示進行互動活動時,深感所謂高科技研發成果誇耀而炫技式的展示,並無法抹去事實上展演內容的貧瘠與策展概念的膚淺空洞;彷彿只是為了證明科技的成就而硬是套入一些互動的橋段,但是也是因為如此,受限於科技而讓互動的可能與彈性變得極其稀少,而參觀完後所獲得的感想就是還蠻有趣的科技研發成果,但是要說有什麼藝術人文的啟發或觸動,就可能是過度的奢求了。
未來館中利用溫室技術集結了不同生長條件與環境的植物品種,反而讓自己覺得還有參觀的價值與趣味。
然而最讓自己憤慨的是設在爭豔館中、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展覽。因為老媽想看而臨時起意去購票,全票220與優待票200的價位,讓自己期待至少是要有些誠意的策展。進入館內後發現,整個展覽就是那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必定要販售的所謂文創商品、以及一些零星而敷衍了事的平面展示;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雖然應該是花費成本不貲、必須有相當技術水平才能完成,但是其既沒有呈現出當時社會民情歷史意義的深度、動態內容也為時甚短且不斷重複,只能說就是譁眾取寵但是毫無理念想法的無趣展演。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研究迷航之低潮

是情緒影響自己掌舵穩定航向的能力,還是迷失航向造成情緒的低落?
總之,恐慌會發生的一事無成具現成為現實,不斷逃避的心情導致了明日復明日的惡性循環,也讓精神與實際作業期限兩方面的壓力都越積越沉重。
一直在爬梳一個概念在實務案例中的發展,卻面臨走入迷霧森林找不到出口、自己抓不到蛛絲馬跡可以拼湊出一個論述脈絡的窘境。對於必須要有個成果的主客觀壓力,反而讓自己更加添厭倦煩燥的負面情緒。
必須盡快找回自己可以走出迷霧的方向感,一個個必須結束的關卡就算不能漂亮的突破也要勉強度過;這樣的迷航感覺過去不是沒有,然而這次卻是以前所未見的強度、瀕臨臨界點地持續著;外在環境的惡質化、近期身邊一些會影響自己但卻無處可訴說解套的事件,或者都是原因,然而衰老感急遽激化、無所遁逃之寂寞感難以看破的狀態,究竟是因是果,或者應該說是相互強化的共犯結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