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The Thirteen Problems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11部作品。本書為作者在1972年所自選的十本偏愛作品之一,而作者給的選擇理由相當簡單:「a good series of stories」。本書為「Marple系列」的作品,而作者在其中使用了一個雖不能說沒有創意與巧思、但其實仍脫不出刻意匠氣的框架,來整合串接13篇實為獨立故事的短篇小說。前述框架其實沒有讓個別故事的實質內容產生任何進一步的互動、呼應或連結,但是透過設定在聚會中複數參與人物各自講述出一個謎團事件讓在場其他人推理事件背後真相的敘事形式,作者讓Marple這個偵探角色的獨特形象更加鮮明。雖然Marple做為一個特色人物,在書中的鮮明形象不見得帶給讀者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感或貼近生活的日常感,但是做為通俗娛樂小說,其讓閱讀所能產生的趣味性,或者比人性刻劃是否能夠發人省思或觸動人心更為重要。
做為一個不曾離開所居住小鎮的獨居老婦人,Marple感覺並非見過大風大浪或者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人;然而,在眾人不看好甚至質疑其推理能力時,主張人性是有其共通之處、從小鎮瑣細日常八卦中也能見微知著地悟出大道理的Marple,卻總能撥開籠罩在謎團事件上的迷霧,在眾人迷失方向時精確指出事件背後真相。雖然表面看來是個總在從旁審視,或者說難聽一點,從旁窺探他人生活的普通婦人,但是Marple卻能活用其侷限在小鎮範圍內的生活經驗與知識,並將之幾乎最大限地發揮來整理分析事件的相關事實,這樣的反差被作者反覆操作來產生個別故事的娛樂性與戲劇效果。做為一個辨識度很高的「神探」,Marple這個人物不只個性風格獨具,更是體現作者獨特的人性觀察角度與美學。
不過,做為一本在1932年首度發表的推理小說,在其中個別故事裡被使用來隱蔽真相或混淆視聽的詭計,時至今日讀來,有些已經略顯簡單或者不合時宜。當然,前述問題的成因之一或許是,後來的推理小說作家參考了或甚至是模仿了本書故事中的橋段,而任何一個會讓人在第一次讀到時感覺意外與驚喜的巧妙構思,都會因為後續模仿者眾而逐漸平庸化。自己在讀完後有個印象是,在本書故事中太常出現運用張冠李戴手法來製造錯誤認知的詭計(當然,這是沒有經過仔細分類統計的主觀判斷),而由於這些詭計可以被某個程度地類型化,所以也就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減損自己對個別故事結果的驚喜感與期待度。
在〈Motive v Opportunity〉中,作者設計出以隱形墨水書寫遺囑而後讓文字消失,藉以製造不可解現象的詭計,而這個詭計讓自己讀來頗有印象。然而,對自己來說,這個印象卻是正面與負面評價參半。當隱形墨水這種在日常生活不算常見的物品,出現在一篇自己期待會有一定表現水準的短篇推理小說中並成為破案關鍵時,自己不免會懷疑,作者是否是過於便宜行事,所以偶爾馬有失蹄地對於謎團設計失去應有的嚴謹。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The Unseen

2017年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Shortlister,作者為挪威小說家Roy Jacobsen,將挪威文原作譯成英文的譯者則是Don Bartlett與Don Shaw。由於是本翻譯小說,所以無法確定英文譯本是否能忠實傳達原作的文字表述風格,特別是當自己在閱讀英文譯本時,有感覺到作者敘事的獨特美學,但這是否是翻譯的「誤譯」或「加油添醋」,在自己有辦法閱讀挪威文原作之前都是無法有確切解答的問題。然而,自己或可以合理推論,英文譯本中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化繁為簡的內斂無修飾文字風格,應該是還算「忠實」地從挪威文原作中翻譯而來,因為譯者應該不會不「專業」到,刻意把作者原本寫得很華美的句子,自己裁剪成直白、平鋪直敘而簡短的句子,也應該不會「厲害」到,可以讓這個「刻意」把敘事的簡潔變成非常美好。
本書所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很獨特情境中的故事:生活在一座孤島上的一家人,是島上的唯一居民,經濟來源是島上的資源,要與本島或其他島嶼聯繫都必須仰賴船運。島上資源有限,生活又必須被無法控制之天候等自然條件所左右,努力尋求自給自足的一家人,並不能總是如願地獲得安穩生活,而總有落入貧困的時候。家人間因為不同想法而有所衝突,個別家人因為種種因素離開島嶼而後又再回來,還有既有家人的死亡與新家人的加入等,故事中的人際關係感覺可以肥皂劇化到情緒波瀾起伏,但是作者卻沒有選擇向讀者拋出沉重的情緒或深刻的體悟,而是讓故事停在很日常、很清淡、很簡樸的氛圍之中。對人性是深入而細微地探討與刻劃,但敘事卻鋪陳得宛如只是交代日常所發生的事情,情緒寫得直接赤裸卻不咄咄逼人,對故事人物的幽微心境寫得很細膩,卻讓人無須透過大量的修飾文字便能找到與前述心境有所共鳴或觸動之處。
例如,當故事女主角繼承島嶼產權時,作者是這樣寫的:「Ingrid is terrified. But she also grows, inside, and reads everything that is written in the deeds…」。作者將一個其實還不能說已經完成長大成人的女性,意識到自己必須承擔起一個家的時候,所懷抱的複雜情緒與幽微心境,僅用寥寥數語就寫得貼切而深刻:即使恐懼卻還是無可逃避地挺身面對所有事情,雖然像是一瞬間長大,但其實內心裡卻還是有某個部分從未跟上現實的變化。作者在故事中書寫了幾個人物,其實都有同樣的特質,一方面感覺他們都是很早熟地必須面對現實生活環境的殘酷與無能為力,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都沒有真正完全社會化與長大成人。人生際遇如此無常,必須面對的無奈還是得應對與處理,只是人的被迫長大或許總是不能如此完全,在面對某種現實的時候,人也失去了選擇變成另一種人的可能,而這個可能所會帶來的成長便也永遠不會出現在人的生命之中。
本書故事並沒有打算為讀者開拓什麼視野。被本書故事留在被海環繞、面積有限的島上,讀者雖然很近距離地看到書中人物如何應對自己的人生困境,但是本書故事並不是要給讀者什麼樣深刻的體悟或啟發,而是很直接而洗鍊地告訴讀者,這就是一種人生,可以從中有很多想像與省思,但是這樣悠長深遠的意境,請自行挖掘。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満月の泥枕

日本推理小說家道尾秀介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過去讀過作者一些作品,雖然沒有讓自己成為看到作者發表新作便有衝動想要購入閱讀的追隨者,但是至少讓自己每每在得知作者又有新作時,會有好奇心並將之列入購書可能清單中。當然,這樣對特定作者作品所抱持的主觀預期心理,會隨著對每次閱讀作品所給予的評價而有所調整。而自己對本書的讀後感,則或許可以說是會讓自己減損對作者之後發表作品所可能抱持的好奇程度。
一群各有特色與背景經歷的非社會主流型人物,因為同時居住在一棟出租公寓等因緣際會,跟著主角涉入一場大膽熱血卻又有點荒唐無稽的冒險行動中。這樣的情節對自己來說有種既視感,雖然自己沒有閱讀足夠量的作者作品來做為基礎,可以據以論斷這是作者所書寫故事的其中一種可被類型化之態樣,但是至少在自己所閱讀過為數僅少的作者作品中,印象所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節設定。
這樣的故事情節其實可以創造相當的娛樂效果,只要個別人物設定形象鮮明、風格獨具,冒險行動過程波折不斷、而結局又出人意表。然而,本書的表現對自己來說卻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主要原因在於,主角等人被牽扯入的事件本身其實有點荒謬,一個少年漏洞百出的謊言如何取信於大人,實在有點匪夷所思,而主角等人為何會因為這個事件而決定採取行動的理由,更是沒有太大說服力。冒險行動本身有點過於幼稚且沒有現實感,也無法讓人讀來有種熱鬧華麗的感覺,因為其幽默喜感或張力效果均不足,讀完之後只有種看到東施效顰卻不知該做何反應的空虛感。
描寫某種人性中的脆弱與幽微情感,或是述說在困境或低潮中仍抱持微光般希望的故事,可以說是自己過去從作者作品中能夠看到的正面元素。本書主角因為未能妥善處理揮發性溶劑而意外讓自己的女兒喪命,自責悔恨情緒讓主角生活失去節奏步調,婚姻失敗且欠下巨額債務。為了躲債而搬遷到新城市重新開始生活,卻因為其兄長的死亡而讓其負擔起養育姪女的責任,而與姪女的共同生活,像是對主角喪女之痛的一種情感救贖與撫慰。當初選擇拋家棄女的姪女生母再度出現主角面前,想要爭取姪女的監護權,進而誘發主角去思考如何選擇才是對姪女最好。故事最後主角內心呼喊著希望能繼續跟姪女共同生活的期待,雖然作者沒有交代後續的發展,但是明顯地作者是希望帶出一個讓人感覺溫馨正向的結局。
不過對自己來說,作者在本書中所處理的人生逆境以及在逆境中如何自處等課題,其實有點膚淺單薄,少了啟發或感動人心的力道。更重要的是,主角自身的經歷與其被牽扯入的事件間並沒有太大連結,雖然主角對於事件真相背後關鍵人物的際遇有種感同身受的共鳴,因為兩人所經歷變故有相似之處,但坦白說,作者對於主角的刻劃過於平面淺薄,所以即使作者很明白地想要讀者把主角個人經歷與當前事件做一連結,但是自己讀完後卻還是覺得整本書所書寫的故事是浮在半空中,很空洞也很不實際。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フォークロアの鍵

日本推理作家川瀬七緒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己過去曾經讀過作者的另一部小說《桃ノ木坂互助会》,而雖然自己亦有購入作者「法医昆虫学捜査官シリーズ」其中一本的文庫本版本,但是迄今尚未著手進行閱讀。自己購入本書的原因說來有點單薄,不過就是在當時瀏覽amazon.co.jp網頁時,看到本書的讀者評價還不錯而內容介紹也還算有趣,為了填補自己如同無底深淵般的購書慾望便衝動下訂,但是要說自己對於本書有什麼樣的期待,倒不如說是自己是保持自負風險的最壞打算,對本書感到無所預設的好奇。
而讀完本書後,持平而論,自己正面的讀後感是多於負面,所以購入本書還算是賭得成功。一個研究主修民俗學的女大學生,來到收容罹患失智症老人的照護機構,希望從老人們的殘存記憶中挖掘出具有民俗學意義的鄉野傳說。女大學生像個入侵者般地介入照護機構的日常,所以其無法獲得機構工作人員的友善對待;而抱持形形色色妄想、行動需要時刻被注意的老人們,也讓女大學生必須思索出方法來適應與面對。女大學生發現一名失智症症狀嚴重的老婆婆,其不但像是有計畫性的嘗試逃脫,其看似毫無意義的夢囈亦可能是有其邏輯與意義,所以女大學生決定投入調查,找出夢囈背後的意義。另一方面,一個因為無法承受母親望子成龍壓力而開始輟學的男高中生,其對於祖父母的殘存印象成為可以回答女大學生網路提問的線索,所以其在提供資訊後便進一步成為女大學生調查的幫手。兩人到老婆婆的出身地查訪,並在照護機構中其他老人「集思廣益」的協助下,兩人最後找出了令人意外的真相,雖然老婆婆的記憶錯亂,但是其行動卻是充滿善意且必要。
本書的敘事軸線雖然並非單一,但是結構算是工整而不紊亂。敘事節奏可說是明快而不拖泥帶水,情節本身的懸疑感與不可預期性也算是表現不差。許多並非敘事主軸線的橋段是被用來在故事中摻入現實感,而結局雖然不是翻轉,但也是不在可預想範圍內的出人意表。總之,就閱讀的娛樂性來說,本書算是不負期待。
只是,本書還是有些瑕疵,雖然不能說是壞了整鍋粥的老鼠屎,但是還是比瑕不掩瑜來得程度嚴重一些。被收容在照護機構中的失智老人們,其外顯症狀以及生活能力都有點不符實際,在進入故事後半後,老人們的認知與推論能力甚至可以說是顯得過分「正常」。雖然作者的主要創意便在於,透過失智症老人的記憶錯亂,將過往風土民情中的殘酷經驗與當下的犯罪行為相結合,但是不論是女大學生找出真相的過程,或者前述結合本身,都是過於浪漫的「巧合」,禁不起太多現實性的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