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死神の精度

集結六篇以死神千葉為主角之短篇小說的伊坂幸太郎作品,其中首篇同名短篇小說為2004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受賞作。
以獨創而饒富想像的邏輯設定為背景,卻還是有著人性元素的解謎情節:雖然名為神卻不是全知全能的死神調查員,在大多數時候只進行形式同意的狀況下,以七天為期調查特定對象是否應該受死(非自然死亡的情形,病死或自殺不在其管轄範圍內);於是像個上班族,死神以不同面貌接近受調查對象,承辦一件又一件的調查業務,只是在調查過程中,關連著調查對象的某個謎團被解開,雖然不是由死神扮演著偵探(並非其業務內容)來進行神妙的推理,而比較像是其僅是伴隨或旁觀著情節的開展,同時每篇故事的謎團也有不同風格而沒有格式套路可循。
於是在充滿幻想風格而不真實之自我完足的設定中,那人生現實的肥皂劇還是引人入勝地上演;時而因為不熟悉人性而顯得有些荒謬的死神,卻也有那點出有趣邏輯論理的時候;在完全虛構建置的論理世界中,巧妙地開展著的謎團與解答的情節鋪陳設計,是作者的特色文風也是才情展現。
在第一篇故事《死神の精度》中處理客訴的調查對象,像是被奧客所糾纏而失去生存意義,最後卻因為有歌唱天賦而被死神破例留下,而在時間流動感一瞬間被拉動的最後一篇《死神対老女》中,第一篇調查對象的出現饒富趣味地把時間流動感給具現了出來;而《死神対老女》中被調查對象一開始就認出死神的身分,因為其人生周遭充滿意外的死亡,詭異的請託最後帶出了言之成理也饒具感染力的人性心理機制,而其是否為第四篇《恋愛で死神》中的重要角色是個沒有被完全確知的合理懷疑;第三篇《吹雪に死神》是最接近本格推理的情節設定,但是放在死神調查員的世界中就別有特殊的風情。
總之,是原創性、娛樂性與趣味性均高,但是通俗小說應有深度卻也有所兼顧的作品。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睡眠不足的自虐

總是把自己弄得睡眠不足並糟蹋著自己的身體。
但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事情沒有照著自己的盤算來進行,總是在慌亂與不足中補充著品質不佳的睡眠,並不斷重蹈覆轍地複製著自己不知意義所為何來的自虐、以及維持著極度混亂狀態的空虛。
自己的人生彷彿一直在探底並重新改寫著墮落與業障深重的新低紀錄;前途茫然的工作諸多問題,大環境中自己的立錐之地遍尋不著,越來越是隻身飄零的自己難掩病容與倦容;想著哪一天自己或者必須走上絕路,但是自己的懦弱與消極可以讓自己有那求個痛快的果敢嗎?
於是讓自己野心很大地瞎忙;想要撐出個虛妄的假象是自己可以孤獨地活得自在充實,但是自在只是因為無所依恃,充實只是因為幾近偏激地瘋狂填充,換來的只是不斷地壓縮睡眠的時間,以及睜開眼睛又開始懷疑自己的一天要怎麼活出意義。
又是凌晨一點過後,自己又積壓了一陣子而無處排遣的苦悶與抑鬱,又只能在這裡叨絮地書寫出來。自己為何會如此不堪?前景為何又是如此灰暗?正如老媽說的有理,自己有限額度的人生福報或者早已用完,不懂得積陰德的自己就像是沒有儲糧過冬的蟋蟀,那被凍死的一天應該為期不遠吧!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寫稿

年初因為友人告知,開始幫國內一個研究科技政策的法人撰寫美國專利訴訟稿件。
撰寫的內容與自己當初所設想不同;不是判決見解而是訴狀,特別是可能對方因為自己所任職單位而產生錯誤聯想,給自己的都是一些涉及資通訊技術的專利侵權控訴案件。
到現在也寫稿寫了三個月左右,總是寫得很心虛也有些辛苦,每次都覺得這次應該就是最後一篇了吧!有些擔心卻也希望能因此解脫。對方有幾次將自己稿件修正後再回傳給自己並說明相關修改意見,自己也因而察覺自己撰稿的能力與風格應該與對方需求有些落差。
今天又完成一篇稿件,配合著對方的新要求,感覺壓力更沉重且力有未逮;掙扎著是否要向對方辭去供稿的工作,但是又想著這是自己嘗試跨足不同領域的難得經驗,而有點想繼續死皮賴臉地撐著;反正當對方的不滿超過臨界,合作關係也就自然而然終止吧!如果這樣說來,今天這篇應該可以競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吧!
不管怎麼說,被動消極總是逃避壓力的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好像有了一點改變,雖然改變的步伐小得可憐,但是也是給自己極度晦暗的生活透進一絲絲微光吧!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まほろ駅前多田便利軒

為2006年上半期直木賞共同受賞作之三浦しをん的作品。
從事所謂「便利屋」(概念上接近台灣的打工達人)工作的男主角,偶遇其無家可歸又充滿謎團的高中同學,收留了他並讓其幫忙便利屋的工作。
在虛構卻有其原型的東京都郊區市鎮中,發展成生活機能自給自足的區域卻也有其陰暗的角落;從委託代養一陣子卻遭遺棄的吉娃娃開始,主角兩人開始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知真實國籍為何的妓女、覺得自己不被愛卻又幫忙販毒的小學生、販毒集團老大卻還是未成年的高中生等等。在作者很難歸類的文體中,有一些荒謬與謿諷的氣味,也有些犯罪與推理甚至是動作的情節,還有人性與人心的勾畫,以及對於人際關係可能的探索;通俗小說的諸多元素都集結在其中,有種不知道故事會往哪個方向走、下一頁故事又會變成什麼樣的淡淡驚喜感。
作者透過兩個主角都離過一次婚以及有跟自己無緣的小孩的遭遇,所要傳遞的主題或者是人的傷痛就算不能修補,但是往下走淺淺幸福的可能還是會在人心的溫暖中浮現,也就是說幸福的重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只是這個主題,放在作者如同百花齊放、用不同小故事與元素所拼接的情節中,雖然會產生斷斷續續的觸動感,但是整體說來並沒有被太深刻或浮現新意地表達。
是有些有趣,但是讀完後卻也只是感覺不會很深的作品。

メルカトルかく語りき

目前是2012年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候補作,作者麻耶雄嵩之前的作品〈隻眼の少女〉是2011年本格ミステリ大賞與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的W受賞作。
偵探メルカトル鮎是所謂的「悪徳探偵」,而本書集結了以其為主角的五篇短篇小說;在這些故事中雖然偵探沒有太多找出真相的正義感,也被描繪成目中無人的自我中心性格,甚至會製造假證據,但是說有多惡德卻也沒有被描繪得多麼深刻。本書所集結的故事可以說是實驗性質相當濃重的前衛推理小說,不斷挑戰真相與真兇都會被解明的偵探小說必要鐵律。
在第一篇《死人を起こす》中,偵探推理出第二件殺人案件的真兇是在第一件意外身亡的人;第二篇《九州旅行》裡的偵探與扮演助手角色者發現屍體,便恣意想像其女伴是真兇且會為了製造不在場證明而回到現場,但最後回來現場的人是誰,卻沒被說明;接下來的故事《収束》在一開始彷彿是三件連環殺人事件,一起事件的兇手是下起事件的被害者,之後故事主軸開展,神祕宗教團體宗主被殺,偵探推理後判斷之後真兇還會再犯案,而從第二起被害者的身分就可以得知誰是真兇,而兇手與被害者的配對就是一開始的三起事件;《答えのない絵本》中在放學後被打死的物理老師以及當時還留在學校的20個有嫌疑的學生,最後偵探的推理竟是不可能存在兇手;最後的故事《密室荘》,偵探的宅第中發現屍體,偵探叫來扮演助手角色者然後推論在密室的情況下真兇只能是他們兩人其中之一,所以最後最好的選擇就是深埋屍體於幽暗之中。
真的很有創意的勇於突破,只是推理小說走到這裡,除了作者自我滿足的實驗作風外,在完全沒有框架的情況下,讀者的閱讀樂趣彷彿也迷失了,因為讀者讀完後難免會覺得自己是被作者的自恃所玩弄。

キングを探せ

目前是2012年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候補作。之前有看過作者法月綸太郎的其他作品(是收錄他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受賞作之短篇推理小說集),感覺其是一個堅守本格推理謎題設計的寫手。
本書一開始是經典推理小說佈局「交換殺人」的變體:只是交換的不是兩個有殺意的人,而是四個;在尋求公平與避免倆倆交換目標對象的抽籤規則下,四個用代號互稱的犯罪者達成了交換殺人的協議。
然後故事開展到其中一人的動機與犯行被描繪出來,而後另一個涉案者亦浮上檯面,只是意外的發生似乎打斷了交換殺人的連環;接著偵探登場,透過絕妙的推理能力開始看出交換殺人的真相,而故事走到了這一步,四人交換殺人的計畫似乎已經破局。
但是警方自以為聰明的引蛇出洞計畫讓剩餘的兩個涉案者有了轉機,打蛇隨棍上地用自首的方式來尋求脫身;但偵探最後還是看出了先前誤判的事實以及剩餘兩個涉案者的詭計,真正交換殺人的安排以及第二個浮現之涉案者失蹤的真相亦被揭露。
如果交換殺人是個人盡皆知的老梗,作者的挑戰就是從中翻出新意;一層層真相的翻轉以及交換殺人的連環被打破後再補起來,作者透過增加故事的複雜度來製造讀者無法預料的情節發展。只是娛樂性有餘的閱讀,讀完就覺得這樣機關算盡的故事情節設定與鋪排,好像只是匠氣有餘,作者的挑戰雖然有其成功之處,但好像是自我滿足多於傳達給讀者比謎題推理更多更深感想的野心。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第一程飛行的偶遇

繼上次在飛往曼谷轉機至哥本哈根的飛機上遇到橡膠專家後,這次在飛往香港轉機至羅馬的飛機上,坐在自己隔壁座位的是一個獨自飛行的11歲男孩。
一開始有了交流的起因是男孩的視聽控制器無法正常彈出,在按服務鈴請空服員幫忙的同時自己又很雞婆地插了幾句嘴。
男孩不是第一次獨自飛行,跟著在南非旅居的父母在當地念書的他,這次是為期兩週的探親之旅;自己在有一搭沒一搭、往往是答非所問的雜談中,想起了很久之前和到倫敦看自己的母親搭同班飛機回台灣、也是獨自飛行的單親小女孩,只是這次不同的是,男孩看似更獨立地不需要空服員特別招呼。
在看似已經很習慣長途飛行與轉機、與實際年齡並不相襯的早熟感下,某種被掩飾掉的稚嫩感與不安定感還是衝擊著自己;當然這可能是自己恣意的想像,但不知怎麼地,自己有種看到自己在倫敦認識之小留學生友人的感覺。
如果每次出差都可以遇到一些讓自己可以有很多想像空間的人或事,或者可以讓自己在百分之一百的不情願中,有一兩分的正面感覺吧!
順道一提,井底之蛙的自己在香港機場看到有在販售我的美麗日記面膜,竟有了一絲有些事情真是陰魂不散的奇妙感覺。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廃墟に乞う

2009年下半期直木賞共同受賞作,日本警察小說知名寫手佐々木譲的作品。
集結以因事件精神狀態不穩定而停職療養之北海道警察仙道孝司為主角的六篇短篇故事;雖然主角是個帶有職位的警察,但是其只是接受認識的人的請託,以比較類似私家偵探的方式替這些請託人解決問題,故事中沒有警察官僚體制的批判側寫,也沒有警察犯罪偵查小說中慣常出現、集體行動的敘事模式,而是一個心靈受傷的人,如何在以北海道各地做為舞台背景的事件中,碰觸人性的晦澀面以及人際社會關係的牽連。
就推理小說來說,本書故事解謎的成分並不濃重,在無法搜查舉證的設定下,主角所突進的「真相」並非犯罪者的逮捕,而更多是釐清事件發生的構面與脈絡;喜不喜歡這樣的風格是見仁見智,但是其獨特性卻是應該被肯認。
自己是蠻享受本書的閱讀過程,雖說沒有多深層的觸發或者多發人省思的敘事點,但是每篇故事所淺淺鋪排之北海道各地不同的社會變遷面貌,以及在其上被描寫的人性的迂迴面貌,對自己來說還是相當具可讀性的;輕鬆而無負擔的閱讀,或者比較適合最近自己的狀態吧!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花窗玻璃 シャガールの黙示

2010年本格ミステリ大賞小説部門最終候補作,深水黎一郎的作品。
以法國Reims著名歷史觀光景點的歌德式大教堂為命案事件的舞台,並以其中夏卡爾的彩繪玻璃作品為核心,開展了許多作者透過書中角色之口來論述、有關藝術、文學與文化觀察的意見觀點。誠如書中扮演偵探角色、沒有明確生涯規劃而只是遊歷世界的青年所說,推理小說除了事件本身謎團與解謎的鋪陳外,總會有加料的背景描述,警察小說中的警察官僚體系或人性觀察,和本書中有關藝術人文的文化論辯,或者也是發揮類似的功能。
至於事件謎團本身不能說是沒有巧思的設計,高塔中的密室殺人、看似自然死意外的街友身亡,兩件事件被穿鑿附會成夏卡爾彩繪玻璃的詛咒;只是兩件事件是不同人物出於完全不同之動機所為,利用壓克力為重要道具的密室殺人詭計,還造就了天使出現的傳說。
作者使用了大量漢字,也是他書寫美學的一項堅持或者風格。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月と蟹

2010年下半期第144回直木賞共同受賞之道尾秀介作品。
轉學到鄉間小學的主角,與另外一個也是轉學生的同學成為形影不離的好友,因為兩人均被其他同學所排擠或疏離。兩人到海邊抓寄居蟹等海洋生物,到山間設置秘密基地等,某天兩人發現了可以實現願望的「ヤドカミ様」,雖然本質上是殘忍的虐待動物行為,但是反映出主角內心陰暗面情感的願望卻開始實現。
另一位女同學的母親在一場船難中喪生,而船難之發生與主角祖父有關;喪父之主角與女同學有了交流,而主角抽屜開始出現匿名之告發信,女同學與主角分別喪偶的父親與母親開始有了曖昧關係,女同學與主角好友在成為三人行之後關係拉近,而主角也產生了忌妒的心情。
隨著故事進展,匿名信放置者與「ヤドカミ様」的身分被揭開,但是其謎題並不能說有完全被釋明;故事中許多人際關係與情感都未被交代清楚,但這正是以小孩視角來描述故事的侷限或特質,作者相當深刻地描述了一個未知世事、活在自己陰暗孤獨世界之小孩的情感意識,就像是故事中的寄居蟹,躲在自己一個有點扭曲的硬殼中,無法抒發的抑鬱心情衍生出了數個晦暗偏差的願望。
本書不能說是推理小說,因為不管是謎題的鋪陳或者解謎的程度都不完整;但是或者本書所要描繪的主題是孤單迷惘的年少靈魂吧!所以其應是描寫慘綠年少心情的通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