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独白するユニバーサル横メルカトル

集結八篇短篇恐怖奇想小說的平山夢明作品,其中與書名同名之作為第59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的得獎作。
作者的想像力著實豐富,各篇作品也沉浸著相當的文藝成分。《独白するユニバーサル横メルカトル》中連續殺人魔父子所持有的地圖,以第一人稱的獨白述說著它所被標記的埋屍地點,其中有關地理記憶與空間的想像力非常特別。名為《C10H14N2(ニコチン)と少年――乞食と老婆》的殘酷童話,描繪出受欺凌的弱者展現出更人性醜惡的暴行。《無垢の祈り》中受到家暴的少女,祈求變態殺人魔如聖騎士般的救贖。《オペラントの肖像》中未來末世世界的想像雖然有些刻板,但是科幻小說的窠臼中卻轉出推理小說的巧思,執法者與被追緝者的驟然倒錯,導出了令人驚異的結局。
不過,作者瑰麗而摻雜著各種複雜詞彙的文字風格,對自己的日語閱讀能力是個吃力的挑戰。同時部分篇章相當跳接的情節流動,雖然是受限精簡篇幅而必須的敘事結構,但是卻非容易進入掌握的故事態樣。更重要的是,帶著殘暴非人的恐怖氛圍,以及超越現實的華麗想像,即使是作者風格的淋漓展現,卻非自己所期待或喜愛的小說型態。
是一本跳脫自己對推理小說想像的作品,但是也正因為並非是自己期待中的推理小說,在完全不同的文體中,自己的閱讀樂趣便也迷失了。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赤朽葉家の伝説

2007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長編及び連作短編集部門的得獎作,之後同作者之另一部小說也獲得了直木賞之肯定。
本書是從日本戰後到現代、以鳥取地方製鐵家族三代女性為三部曲之主要人物、所構成的推理小說。雖說是推理小說,但是作者的企圖心卻讓本書跳出了推理小說的文體框限,不但處理了日本戰後到現代社會變遷的側寫,還讓其所書寫的家族史有著不算太濃厚的魔幻寫實的味道。殺人的謎題是到了書的第三部份才出現,祖母臨終前告訴孫女自己殺過人,而孫女在好奇心驅使下,爬梳並查證祖母過去所口述的家族史,在不確定誰是死者、只知道誰是兇手的情況下,最後解開了祖母臨終遺言之謎。
自己在日本推理小說這塊領域還是剛剛入門,但是才疏學淺、歷練淺薄的自己,在閱讀本書時卻有被震撼到:把社會變遷縮影在特定家族興衰的發展,把傳統走向現代之變化附會在地傳說上予以論述,這些都不是新鮮的小說招式,只是作者能寫得輕鬆不沉重艱澀、同時具有娛樂性,就是其功力之所在了。讀完本書,自己對於日本戰後到現代之社會發展有了一些新的認知,雖然說不上有多深入,但是對一本被歸類成推理小說的書來說,這樣的閱讀經驗其實很難得。更難得的是,謎題之設計與解答雖然不是多麼奇想天外或者無法預想(其實死者是誰是很容易想到的),但是仍有一定之深度,也保住了這本書的娛樂性。
可以輕鬆讀卻也可以想些事,是這本書的價值。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傍聞き

集結四篇短篇推理小說的長岡弘樹作品,其中與書名同名之作為2008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的得獎作。
並非難解的密室詭計或者兇惡複雜的殺人犯罪案件,書中四篇短篇故事反而是現實感相當濃重的作品;概略來說,這些故事的特色在於,書中人物有些不合常理或者迂迴怪異的行動,在短短篇幅的情節行進中發展出「原來如此」的解釋,而這個解釋往往與篇名有著呼應與扣合,讓人驚覺作者構思的創意與鋪陳的縝密。
但是更令自己覺得有趣的是,在這些故事中包覆著謎題解答的人情世故描述,並非如同其他推理故事一般僅是背景,用來交代犯罪動機且往往流於俗套公式化;其在未喧賓奪主地奪去謎底解答的驚奇感之同時,像是有自己生命力般地緊密與謎題結合並且有發人省思與觸動人心之處。跨越私怨的救助行為、心思纖細的撫慰動作、救助受虐兒的縝密心思、更生人贖罪自盡前的心情流動,是這些故事現實感的來源,也是這些故事深度之所在,讓謎題解答在具備娛樂性之外有了人性與社會性。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桑潟幸一准教授のスタイリッシュな生活

因為看到來年一月本書將被翻拍成冬季檔日劇的新聞,所以偏執狂的好奇心就被牽引起來,當天便出動去搜尋本書並購入,然後利用這個周末將之讀完。
作者奥泉光曾在1994年得過芥川賞,而由於日本當代文學從來並非自己關注的重點,所以對於這項作者簡介所提供的資訊沒有太多的相應資訊可以伸展。本書被宣傳的賣點是幽默與推理的結合(ユーモア・ミステリー),而閱讀完後發現作者確實有其觀察細膩的獨到之處,所以其嘲諷的力道可以說是排山倒海又鞭辟入裡,看似誇張的幽默卻不會讓人有太過超脫現實之感,而讓人在嘲弄主角人生的荒謬之餘也對現實殘酷感到無奈與沉重。
主角在所謂掙扎於招生不足之閉校邊緣的三流大學中任教日本文學,薪俸低而必須過著節約生活,教學經歷十年多卻是智力退化且多年未閱讀較為嚴肅之書籍文章;面對大學教育的商業化以及普遍的教育水準下降,主角自我開釋與輕易妥協的滑稽荒唐思維與行徑,有著許多讓自己可以投射在所身處現實中的諷刺與批判。
至於推理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反正幽默的部分已經是具有相當的閱讀娛樂價值了。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The Buddha in the Attic

2011年the 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類的finalist,全書頁數僅130多頁,說的是20世紀初期日本女性被騙婚移民至美國而後定居、再經歷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集中監管日本移民的故事。
作者以如此簡短篇幅處理時序長且內涵複雜的歷史,其所使用的手法,是以複數第一人稱WE來做為敘事主體、以建立歷史集體性格,再利用some of us、one of us或者個體姓名等形式來描述歷史大趨勢流變中的個體經驗差異,或者說是個人際遇的不同。
這樣野心很大、匠氣十足的敘事手法,果然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本書獨特之處在於,隨著集體歷史大趨勢的變化可以看到個體被時代左右的侷限性,卻又可以看到個體主客觀條件之差別所帶來的個人際遇天壤之別;只是這樣的敘事手法也非人人都欣賞,過於定型且不斷複製的句型,一個冗長段落中叨絮許多不同個體經驗差別卻零散而不深入,讓故事像是工筆繁多卻構圖失焦的畫作。
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敘事手法,那這本書所說的故事有何特別之處呢?過於龐大的集體歷史,往往就只能停留在較為淺薄而容易想像的層次,因為沒有了聚焦的主角,也就沒有那個特別人物可以被深入刻劃或投射,自然也就少了更深一層的東西;如果不是透過以複數第一人稱之發言者來建構集體歷史意識之手法,讓讀者會有新鮮感,那這本書講的不過就是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好像其中個別個體經歷有好多種態樣,但是卻沒有什麼發人深省或者令人無法想像的細節浮現。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陽炎―東京湾臨海署安積班

因為先前一直有在follow日劇《ハンチョウ~神南署安積班~》,所以之前去日本旅行時,就買了幾本原著小說的單行本,而本書就是其中一本。當時旅行結束時有看了這本書的第一篇短篇故事,不過之後就是擱在書桌上而一直沒有再翻動過。這陣子開始周末閱讀日本推理小說的計畫,想想一直花錢買新書還不如先消化之前的庫存(雖然還是持續在購入新書就是),於是就把本書拿出來從頭重新閱讀。
說是推理小說或者犯罪小說,還不如說是擬真的警察小說。在閱讀的時候心中會一直受到日劇實寫化選角與形象的牽引(或干擾?),不過由於日劇只是取其部分人物與場景設定而與本書故事情節無涉,所以前者的故事比較戲劇化且較多娛樂元素,但是後者不論在犯罪情節或者故事基調上都顯得樸實許多。
但是本書並不因此就失去閱讀的樂趣;本書著重的是書中角色的性格側寫與形象塑造,以及警察世界的實在化描寫。情節平淡或者是因為作者選擇了寫實,而在看似樸素平常的故事中有趣的是角色對比所呈現出的人物性格歧異,以及不深入但有重點的人性描繪。
須田巡査部長的戲份在本書中吃重許多,過人的直覺與洞察力也是被突顯的重點;只是在日劇中,演員是否受歡迎或者大牌與否是另外一個殘酷的現實,須田只不過是個湊數的配角,表現明顯少了許多。
《予知夢》、《科学捜査》、《張り込み》、《トウキョウ・コンネクション》、《陽炎》等篇讀完都有值得玩味之處,雖然不是甚麼深刻的感觸,但也是另一種輕鬆閱讀的經驗。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赤い指

日本推理周末之文庫本第一彈,東野圭吾作品之加賀恭一郎シリーズ的第七件事件。根據日本amazon網站的介紹,這是作者得到直木賞後的第一本出版的作品,不知是否是因為這樣的關係,這本書有著濃重之人間drama氣味,以通俗淺白的手法在社會事件中挖掘人性情感的脆弱與糾葛。
書中以女童被殺害事件導引出兩個家庭人際關係之穿插鋪陳。一方面是加害者溺愛的母親,一心只想為子脫罪,最後導致加害者父親必須設計自己同住的母親頂罪;一方面是加賀自己從不去探望自己因癌症而期日不多的父親,而深受其父親照顧的表弟又是自己辦案搭檔,而後在父親身故後,加賀為何如此絕情的理由才被揭露。
說是推理小說不如說是社會犯罪小說,唯一一個不是故事進展中讀者就可以清楚知道的情節設定是,加害者祖母的癡呆症其實是偽裝出來的事實。加賀拆穿加害者父母隱蔽罪行之銳利眼光,可能也算不上是本書相當精彩的部分,雖然也沒有讓其失色就是。
本書的亮眼點在於,把已經看得有些浮濫的日本家族崩壞、老年化社會、溺愛教養等社會問題,雖然沒有跳脫窠臼地符合讀者的想像與期待,但是仍寫來具有相當通俗趣味、並且蘊藏思考啟發與情緒感染的力量。
加賀恭一郎シリーズ應該是自己之後會持續follow的作品吧!之前的幾本也得慢慢補上才行。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The Sojourn

2011年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類的finalist,是身為斯洛伐克裔移民第三代之作者的第一部小說。
閱讀過程中對於用不算短的篇幅來處理主角之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覺得有些不耐,對於故事一開始所開展出、主角身分認同浮移不定的命題為何轉向以戰爭為背景的人性書寫感到有些突兀,不過當故書最後收結到主角以出生在美國卻從未浸淫在美國生活的「美國公民」身分要重返美國時,那種走出失落與孤獨而以歸鄉形式所踏出未知且未完的旅居,卻讓自己重新檢視這本書所蘊含的豐富性與感染力。
主角的父親離開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捷克斯洛伐克鄉間小鎮到美國築夢,在自己老婆生下主角後不久便意外身亡以及其他意外麻煩接續發生後,回到小鎮成為旅居山間的牧羊人,並娶了主角的後母(為了照顧主角但事實上後母是偏愛自己的兩個兒子),而主角在隨著父親學習牧羊人與獵人的工作時,也偷偷學習著自己的「第一語言」(好像不能說是母語)英文,雖然其間有完成為期不長的斯洛伐克義務教育。
主角父親的舊情人託孤其兒子,而這個兒子成為主角的兄弟與之後在戰爭中做為狙擊手的夥伴戰友。身為斯洛伐克人為奧匈帝國迎戰義大利人與之後的英國人,沒有明確形成敘事軸線而在背景中稀釋著的主題是當時種族意識的隱然衝突與重構。在戰爭中經歷自己兄弟死亡而無力救助、淪為戰俘而在戰敗後感到迷惘與失落,主角與一個未婚懷孕的吉普賽女孩短暫結伴同行並互相照顧,在女孩生下孩子後死亡時幫忙帶著孩子回到吉普賽社群,之後選擇回到鄉間見父親最後一面,從敵視冷漠的後母口中得知父親的死訊,卻也獲得了父親最後的遺產:美國出生證明以及被妥善藏匿起來的五盎司黃金。
不斷在歸鄉的旅居,是現實所逼迫也是被不斷自己所身處的失落氛圍所驅動(因為對於能去與該去哪裡等問題所感到的茫然而半推半就地前進);在自己明明清楚意識到自己的陌生感與孤獨感的同時,前往自己或者外界所定義的故鄉,人生不也是就是這樣的旅居,誰又能說誰在時間的變動中能有不為所動的立足之地?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Tizzy Bac「國王的驢耳朵」



昨天帶著之前的一時興起所購入的票、前往先前從未去過的誠品信義店7樓空中花園聽了一場Tizzy Bac的演唱會,是他們全省18場「國王的驢耳朵」巡演的最終場,在今年入冬第一波冷氣團中,自己感受到自己隨節奏擺動所產生的暖意。
之前自己不能說是Tizzy Bac的大粉絲或鐵票,只買過他們兩張專輯(「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以及最新專輯「告密的心」),對他們的歌也不能說非常熟悉(雖然有幾首是自己相當喜歡且希望能現場聽到的);昨天在現場自己也是有部分歌曲並不熟悉,之前專輯中自己很喜歡的「For the Way I Live」也無緣可以聽到現場演唱,但是不論是否是陌生的歌曲,主唱相當純熟的表現仍讓自己相當投入,而之前有印象的歌曲,諸如「是誰吃了我的腦」、「保險推銷員之死」、「末日鋼琴手」、「周末午后的婦女時間」、「我們」等,都讓自己因為聽了現場而更加喜歡或有了感覺。
這次的演唱會主要曲目都是出自「告密的心」這張專輯,而主唱帶點冷靜與冷漠之距離感以及迴盪而感染之厚實感的獨特嗓音,現場聽來更具力道。他們帶著童話或寓言氣味的歌詞文字創作風格(就是他們自己說的「現代說書人」路線),遊走在民謠、合成器樂與搖滾等音樂元素之間的曲風,讓自己之後應該會持續follow他們的動向。
2012年5月他們應該會有不同於過往型態之表演,值得期待。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生老病,然後…

上週週末去桃園看了同事快要滿月的寶寶,手腳靈活的好動模樣給人一種生命的希望…
過了11月自己就要接受老了一歲的事實,不知道自己還有多久可活的現實,讓自己想著就算悽慘的衰老也應該不會需要再撐多久吧…
前幾天去看了因手術入院的同事,人體的病痛總有其不明所以的地方,醫學知識的侷限也是人必須接受的現實…
時序進入12月,自己也該檢視一下這一年自己的渾噩與頹廢:許多不敵慾望的浪擲千金、陷入荒謬可笑的人際問題,一整年留不下什麼也沒有長進什麼,對照年初自己的想像,是多麼不堪且可悲…
如果自己之後並沒有太多好日子可以過,那至少別讓自己再過得這麼悲慘與沒有安全感吧!質樸而孤獨地活著,直到那個應該不會太久的「然後」到來。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Salvage the Bones

2011 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類的得獎作,敘述失去母親的四兄妹、經歷Katrina颶風災難的12天故事。
在amazon網站上的網友評價不能說是不好,甚至是有許多盛讚;不過自己卻是認同其中一篇少數見解的評論,也就是這本書是「tightly written but soulless」。誠如該評論者所指出,自己讀完後也對於作者為何要述說這個故事的動機、述說這個故事的意義何在等問題感到困惑不解。毫無心得或感受可言,讓自己第一次感受到、讀一本書後無從下筆書寫感想的窘境。
如果本書的亮眼點在於人性特質的掌握或者人生失落無奈氛圍的感染,則資質駑鈍的自己實在無法進入作者所要描繪的世界中,看似好像應該有些什麼或者引發沉重共鳴的人物與遭遇,在看似文字技巧精鍊實則不明所以地緩慢與瑣細的故事情節開展中,顯得平淡乏味而毫無力道。
這樣的得獎作,只能說自己跟評審或文藝網友們的品味太大相逕庭了。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真夏の方程式

昨日請休假在家,自找麻煩地為自己做了頓晚餐以及今天中午的便當,還規劃要完成東野圭吾作家生活25周年特別刊行之第二彈作品(亦即是本書)的閱讀,雖然最後還是沒有按照既定時程完成閱讀、而是在今天早上的客運上把結局讀完。
本書是ガリレオシリーズ,推理謎題背後的真相有著所謂「献身」的主題;在本書中是生理上父親為親生女兒的犯行頂罪,雖然結構與型態均有所不同,不過還是讓自己聯想到作者同系列的另一部名作「容疑者Xの献身」(只可惜這個故事自己看的是改編電影而非原著)。
不過讓自己在全三彈作品中最喜歡本書的原因是,把關係人物的思考與行動各自獨立後再行牽連互動的結構:每個人有自己所知道的秘密與行動背後的想法,在相互牽引影響之同時,沒有誰是悲劇的主導者,也沒有誰在抽象與道德意義上完全可以被界定成真正的犯人(雖然在物理層面上是有的)。
雖然ガリレオシリーズ的主角是物理學家,故事中也有許多貌似科學論述的片段,但是本書的結局卻是個被物理學家推理出來、在當事人不願表白實情的狀態下無法被證據證明的「事實」。人生中有多少的事情是可以從個體主觀的角度出發而全盤掌握的呢?人際關係是複雜的,人心隔著肚皮,有多少的真相是無法被拼湊出來的?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麒麟の翼

在自己開始邁向39歲的第一天請休假,是希望自己可以補過個放任自己自由意志肆意伸展的生日,雖然自己還是很感謝記得並願意幫自己過生日的友人們,不過社交和自在之間的隱性矛盾,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然這樣的一天免不了讓自己的卑劣慾望所左右而浪擲千金,也讓自己精實生活並且開源節流、蓄積資源的決心又再一次變成空話與自欺欺人。
不過自己在墮落之餘還是利用了這天延續了自己日本推理周末的計畫(雖然其他更應該進行的閱讀都被擱置),讀完了2011年3月出版、東野圭吾作家生活25周年特別刊行第一彈的本書。
因為沒有讀過任何加賀シリーズ的作品,所以無從判斷書帶上所謂「加賀シリーズ最高傑作」是否為過譽或者不負責任的行銷;但是基於主角加賀恭一郎一步一腳印、認真踏實的辦案風格設定,所導引出帶有強烈社會派寫實風格的推理故事,對自己來說是相當具有娛樂性與吸引力的。不能說是很複雜的詭計設定或者有些超越現實的玄妙人物關係設定,反而是實在感很高、現實意味濃重的情節鋪陳,雖然不是深刻描繪人生與人性的文藝作品,但是卻因為其樸實的美感而讓閱讀經驗變得正面許多。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マスカレード・ホテル

在自己屆滿38歲的周末,續行上周未能完結的日本推理周末。
只是進度仍然不若自己想像地完美。在不顧工作報告進展以及文獻資料閱讀時程兩者均嚴重落後的放縱抑或逃避之心態下,捨下手邊剛開始進行之英文小說的閱讀規劃,集中可運用於閱讀的自主時間,仍僅讀完了東野圭吾作家生活25周年特別刊行之第三彈、2011年9月出版的本書,是一個以警察在高級飯店潛入搜查、透過謎樣數字暗號所串連起來之偽裝連續殺人事件的推理故事。
為何要交代自己閱讀規劃因為日本推理周末之設定而變更的細節,是因為本書並不若自己想像的精彩而有些失望與失落。這是自己第一部閱讀的東野圭吾作品,之前對其所構思的故事都是透過再改編的媒體來接觸,諸如電影或電視劇等,而之前總覺得他故事中出人意表的推理情節開展以及偶有靈光乍現的人性描繪,是不受到他多產所減損而讓其人氣穩固不墜的原因。
不過本書的結構對自己來說是有些鬆散,雖然個別橋段或插曲或有構思有趣之處,但在敘事鋪陳到歸結全書開展之核心事件時,卻可能是因為之前期待過高而感覺核心事件的真相是令人錯愕而平淡:令人錯愕的是犯罪動機與複雜詭計之間的不對稱(作者有透過書中人物加以解釋但是自己仍無法認同),而平淡則是因為在複雜詭計之真相被揭開後所感到的荒謬感,減損了先前所營造的懸疑感,進而致使故事高潮被總結的感覺完全淡化。
不能說是娛樂價值不高的推理小說,只是太莫名其妙或太矯枉過正的懸疑,會讓人有種期待被背叛的失落感。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The Quality of Mercy

Barry Unsworth的2011年最新力作,是承繼他獲得Booker Prize、讓自己相當激賞的《Sacred Hunger》故事所發展出來的後續延伸。然而難以擺脫的是必須和前作的輝煌成就相互比較,難以超越的門檻讓作者的企圖心成為危險的極限挑戰,而在自己看來結果也仍然還是英雄氣短,曾經的榮光已難重現或複製。
不過這本小說至少重拾自己對Barry Unsworth寫歷史情境虛構小說之功力的信心;因為前作《Land of Marvels 》敘事結構過於鬆散且情節平淡弱化而產生對作者可能江郎才盡的擔心,看來可以再被忽略一陣子。這次仍延續作者特有風格,以彷彿白描而簡練、卻實則深刻剖析且帶有對比衝突的文字功力,在特定歷史文化時空的框限中,透過虛構人物情節來展現對人性情感與道德選擇的深刻觀察與關懷。雖然是承繼著之前作品的故事,這次作品卻有著其自身的存在感與獨立生命,雖然帶給自己的感動與震撼不若之前作品,但是所導引出的省思與感觸仍然是相當豐富。
這本小說中有著許多細節可以牽引出許多進一步的思考空間:例如新富的資本主義階級與貴族世襲的地主之間的微妙對立、廢奴之人權主張所體現的經濟政治複雜性與司法審判的情境敏感性、命運如何環環相扣地導引著不同故事軸線的相交與錯開等等。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謎解きはディナーのあとで2

雖然不能如預期地過一個讀完兩本小說的日本推理周末,自己還是延遲了其他閱讀計畫進度而勉強讀完、這部周四才發行的日本人氣(應該吧?都改編成電視劇了,雖然櫻井翔實在差自己想像中的男主角形象太多)短篇推理單行本小說。
在這本連載集結第二部中可以看出小說家構思的進化軌跡,風祭警部以及宝生麗子的人物特質逐漸凝聚深化形成定模,影山執事的毒舌也定型且成為可以被進一步運用轉化的搞笑橋段,到最後安樂椅偵探的設定都變成了書中人物顛覆玩弄的法則。只是當人物特質與設定都逐漸normalized與formalized,也似乎是故事走向可預期且失去新意的開始,小說家即使再努力玩弄自己所設定的法則與框架,自己還是跳脫不出而必須深陷其中,最後就是流於俗套常規,而連載也就走向終局。
由於不是所謂社會派推理,這系列推理故事背後的動機不外乎是情殺或者遺產債務糾紛,受限於趣味且具原創性之設定而似乎失去了許多人性或社會現象探討的可能。不過文體不同不等於這本小說不夠有趣或沒有可看之處,對自己來說,這系列短篇推理的共通特質、或者說是小說家構思推理橋段的獨到手法,便是安樂椅偵探最能發揮的人類思考「盲點」(例如以為自己都相好的友人彼此之間應該也都熟識等)點破與操弄。
將一看彷彿當然成立的思維邏輯去連結後再行整理解讀,或者便是這系列短篇推理可以提供的閱讀樂趣吧!

幫不了的忙

自己是以favour-based approach在經營人際關係(如果可以說自己真的有什麼人際關係的話),不過能力有限也是無可奈何。
原本計畫的日本推理周末,插入了一個看清自己必然孤僻之現實的活動,以及一個來自友人的中翻英請託。前者就是散盡錢財又花費時間,但是只是突顯自已是索然無趣且格格不入之錯置感;後者在友人不會太專業、只有幾段話的說明下,一時不察就答應了下來,但是看到原稿後,驚覺這件工作要在周日完成,就必須是花費相當心力時間的浩大艱辛工程。
試圖翻譯了一段便舉白旗投降,一方面要確認的英文表現方法與特用詞彙相當多,二方面也對自己被請託要利用自己周末休假時間做這樣吃力的工作感到情緒上的反彈;所以打了電話給友人告知她自己無能為力、她必須另請高明,自己也盡量壓抑自己去意識、或者出於自己幻想或者是實然存在的對方的失望反應。
自己這個周末又是不夠充實地度過,進度落了一大截的閱讀,看來是毫無追趕的可能。自己總是不擅推託地會答應人家的請託,但是有些事情自己真的是力有未逮,所以就算因此自己又少了什麼人際關係發展的可能,也是只能接受這樣讓所有人都無法滿意的結果。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時間差還是以管窺豹?

昨日前往新竹參加一場所謂的科技法律國際研討會,聽著多數台灣學者在全程英語的環境中,試圖闡釋自己的研究成果。
或者都是不成熟的作品,所以大多數發表的論文都標註只是草稿、不可流傳或擅自引用;也由於研討會像是在辦滿漢全席一般,所以議題過於歧異也不容易有什麼深度的討論。
自己當然沒有什麼資格對這些台灣檯面上之科技法律學者的發表內容做出什麼嚴苛的批判,自己在這裡叨絮的感想也不是要表達自己的研究多有深度或內涵(自己有幾兩重自己很清楚);只不過聽了一天下來,可以說完全沒有讓自己可以進一步發想的有趣見解或討論。
一開始鎖定的biobank議題,講者試圖使用一些近年來在biobank議題討論中慣常出現的詞彙,諸如governance、reciprocity等,但是他的結論建議是要增進upstream engagement以及要重視consent做為一種resistance的權力展現,卻讓自己聽來有種頭重腳輕之感;前者是太過天真地沒有觸及近年來社會學領域對於科技民主化的實踐反思,後者則是在沒有提出解決問題之方案前就要建立其他合法性論述來正當化問題的必要性。
innovative therapy也是自己當初鎖定的議題,而講者所講述的內容也讓自己覺得最有收穫;只是除了提出區辨therapy與research之界線以及兩者在治理規範上之對應關係的亮點外,好像也沒有什麼進一步的闡釋,於是就有些讓人覺得可惜。
討論預防原則之場次,出現了well-being這樣一個fancy word,只是講者主張要用well-being poll來做為政策決定偏好的資訊基礎,完全沒有思考語言建構以及詮釋落差等文化研究的見解,更沒有解決well-being的價值衝突問題;試問,沒有正視價值衝突問題的決策機制設計,是會比其所批判的PP或CA好到哪去?
討論環評的場次,講者建議要擴大公眾參與以及提升專家治理;這兩者在科技社會學中被視為存在難解的矛盾,在講者的想像中卻好像可以和諧並存且順遂運作。
最讓自己覺得誇張的場次是討論中國網路管制的場次,根本就是把自己老師的理論幾乎原封不動地「引介」,還試圖透過將規範技術化來規避討論規範的價值與合法性,這樣的研究實在是讓自己看不出有多少的意義或價值。
總之是還沒有跟上國際間相關討論的進展還是因為都太侷限在自己的領域閉門造車,是自己聽完研討會後對台灣科技法律界所抱持的疑問;特別是對於科技社會學或文化研究之關照的缺乏,總覺得讓議題之討論缺乏廣度而流於淺薄。
不過自己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所以以上意見純屬苛求與個人偏見,切莫過於認真嚴肅對待。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Jamrach's Menagerie

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看到書末的acknowledgements才知道書中主角所經歷的兩段故事情節,幼童時虎口餘生以及青少年時期出海遭逢船難並槍殺自己摯友,是真實發生在不同人身上的遭遇,而被作者以小說虛構角色的人生所串接起來,並以想像力填補其中的偌大空缺。
只是自己掩上書扉後不禁質疑,這樣的串接到底有何意義?故事主角的前後段人生到底是因為作者想要把表達什麼,才會讓虛構人物的人生經歷如此驚濤駭浪地發展,讓故事情節到了中後段有了如此出人意表、幾近斷裂的展開?對自己來說,前段的故事像是寫得比較深入但又不夠冒險刺激的青少年小說,連捕捉dragon而後被dragon在海上逃脫的部分都勾不起自己太大的興趣,而雖然後段故事從船難發生開始,一連串求生與放棄、掙扎與瀕臨瘋狂的人性戲劇,以及主角倖存後如何艱難而真正地存活下去等情節,有著還算引人入勝的布局與描繪,但是如果本書的精彩處僅止於此,那前半部的鋪陳又所為何來?
當然小說情節結構不必一定要緊密構築,敘事也不必一定要意義連貫且前後呼應;只是就算不用這樣老舊陳腐的標準來檢視,這本小說的前半部對自己來說也還是不太有趣、像是雞肋的存在,而之後過於跳接的情節展開雖然讓自己有了終於值得一讀的感覺,卻還是消弭不了自己有種其實這本小說寫來只是為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觀感。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不能者亦多勞

今天一天的忙亂,等到平靜下來回想,驚覺自己是淌了好幾淌渾水,跟現在所身處工作團隊之每項計畫業務都沾上了邊,而且負擔上的工作量亦越發吃重。
或者是自己過度熱心,或者是自己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或者是自己不能忍受在工作上毫無表現或成長,或者是自己性子太急不能跟著別人老牛拖車、因循苟且,或者是自己不懂得擺爛推事情裝沒用,總之自己半被請君入甕、半被逼上梁山地,落到現在什麼事情自己都身在其中,狀況是治絲益棼,壓力逐漸膨大而自己能力已經無法應對,連敷衍蒙混過關都顯窘態。
自己為什麼要趕著把報告簡報做完呢?一拖再拖的人大有人在,亂做一通留下爛攤子要人收拾的人亦是毫無自覺地輕鬆自若,那為什麼自己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地把所有事情都看成是自己的責任,看不慣所有事情做得胡搞亂來,害怕天塌下來沒有人可以撐著?
就是自己太強出頭、太愛裝會逞強,所以每件事情都想涉入其中,而別人也樂得有這樣自投羅網的白痴可以利用甚至奴役。日子這樣無謂的辛苦與壓力沉重,是所為何來呢?
只能阿Q地想這樣的生活自己才過得有意義、有存在感吧!但是當自己是耗竭得多、累積得少時,自己當初所秉持的初衷是否還是維持原樣呢?會不會被浪潮打上岸奄奄一息時,才發現自己是誤上賊船還遭逢船難,錯得離譜還死到臨頭才知問題嚴重?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五味雜陳的盲目與茫然

為了一個可以敷衍了事也即將草率雜亂完成的報告而心煩,以期待在必然溺斃之前抓住根稻草的心情去台大圖書館蒐集一些期刊資料,亦順便撈一些刊載在之前follow期刊的最新文章。
超出自己預期地挖出了幾篇題目讓自己興趣盎然的文章,只是對自己當前的棘手問題仍然是苦思不出解決方案。
感覺上有許多主題或領域可以進一步探索,雖然自己並不清楚可以被帶往什麼方向、或者是否僅是不夠務實且不能有所產出的自我滿足式進修;感覺上可以有激發出自己不夠完全發揮之研究能量的空間,但是下一步該如何布局,才能兼顧自己的興趣與業務所需,才能在現實險惡的環境中開疆闢土或至少守住一塊耕土,好像還是自己釐不清楚的課題。
走一步是一步,所以感覺有了一些可以長見識的閱讀材料是件令自己欣喜的事情;走一步不知道下一步,所以對自己茫然於當前任務與未來走向,只能盲目突進亂闖,感到無奈心寒。
是該提振士氣、積極作為,還是該駐足思索、重整旗鼓?複雜的心緒就因為儲存在USB中將近80篇期刊文章電子檔而被勾動起來。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坐在邊界高牆上

被重重城牆圍住的世界,在其中的人是幸福而踏實的,他們相信世界就應該是這樣井然有序且涇渭甚至敵我分明,邊界外的他者無須認知也無須關注。
不知何時開始就習慣坐在城牆上的你,為了貪圖特別與冒險的感受、為了矯正自己無法追隨其他人形於正途的偏差,你精進自己爬牆的技藝,並成為遊走於界線的高手,甚至你還逞匹夫之勇地跳出牆外,不斷地在不同的國度穿梭,自以為像個雙面間諜一樣地顛覆且冷眼批判著不同世界的價值與規則。
只是到了這把必須尋求安定與歸屬感的年紀,城牆上的強風讓你像是未準備過冬的蟋蟀一樣不堪一擊、毫無抵抗能力;體能與技藝的退化,讓引以為傲的翻牆行為不再輕鬆寫意,反而像是失去觀眾緣的魔術師,了無新意且破綻百出的招式只能一瞬間引人惋惜憐憫,之後便是冷眼以待甚至嗤之以鼻。
別人在層層城牆中備受保護,構築溫暖的幸福並享受著各種形式的群聚陪伴;城牆上孤單俯瞰別人幸福的你,就像是餐風露宿的秋蟬,安貧樂道只是種自我標榜的清高,身上單薄的遮蔽物如何面對接下來肅殺的寒冬?

重整

刪除一些通訊錄中不會也不應該聯絡的人,簡化自己的生活,也希望讓自己可以認命地孤單清貧。
雖然不可靠而容易動搖的個性讓自己還被天真幻想與無謂期待所糾纏困擾,但是時間一久或者自己就可以比較看得開。
雖然說或者還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是緣分不如自己所斷言的淺薄,但是隨著時間一久對這樣渺茫可能的期待就會被點破成一個自欺欺人的謊言。
感情或者友情,依靠或者貼心,心意相通或者心靈契合,都不是自己這條賤命可以有幸得到的,斷了聯絡的可能就等於正視自己在別人生命中毫無價值的事實,也不再虛擲資源與時間去構築束縛自己、完全是自己一廂情願欺瞞自己的囚牢。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枯枝花不發

是衝動地做了件傻事,求證了一件其實自己已經想得八九不離十的事;但是偏執的自己或者還是要個清楚的結論,或者是想著還有一絲不同結論的可能,或者也是想確認自己真的就是這麼不值與不堪。
自己是因為被動所以總是拿捏不到進退分寸嗎?但是是自己先被人招惹的,招惹人的人如此地任性而不負責任,以逃避方式來面對問題,這樣或者可以讓自己自責的部分有所削減吧!不過自己其實早就知道的不適合與沒這麼有感覺,從招惹人的人口中說出,還是讓自己有種主客易位的不甘心感,覺得自己是被人選擇的標的而失去應有價值。
只是心情受影響而低落是真的,堆疊上這陣子所發生的事情,而讓自己覺得假的爛的花開多了只是惹人心煩;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走在同一條路上的人或者有某種相似或物以類聚、相濡以沫的特質,是和自己格格不入,是自己不該勉為其難或者太縱慾地妄想靠近的吧!
總之是所有波瀾都告一段落,一切其實都只是短短數月間,卻像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搞砸許多事情、把自己生活過得難以整頓收拾的地步一樣。
過些日子自己應該又會回到無趣封閉、孤僻清貧的生活狀態吧!自己如果是個還OK的人,還算有些與人不同之處,那可否有些人在來招惹自己的時候,多些誠意與耐心,或者是非誠勿擾?又或者自己真的是上輩子造了什麼孽,這輩子必須用寂寞孤獨來贖罪?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The Sisters Brothers

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最後不敵Julian Barnes的The Sense of an Ending而未能獲獎。
第一人稱敘事的主角及其哥哥是美國西部年代有名的職業殺手二人組,奉命前往當時的加州執行任務;在路上兩兄弟遭遇到一些人與事,主角是具有暴衝但是比較善良的性格,在旅途中其逐漸與其哥哥產生歧見與衝突,雖然當初走上做出殺人劫財等窮凶惡極事蹟的緣由是與其哥哥的羈絆,但是其追求平凡感情與生活的驅動力,卻讓其決定這次任務是其最後一次行動。
抵達加州後兩人發現說好的接頭人已經背叛,也發現其要暗殺的對象其實是發明了淘金秘方的不世出天才;在兩人逐漸背離其原始的任務而開始取得暗殺對象和接頭人的信賴、並一起嘗試實踐淘金秘方且約定分享其所得,卻因為意外而發現秘方有致命毒性,接頭人與暗殺對象先後因為傷重而死亡,哥哥也失去了其開槍用的慣用手臂。
淘金秘方是成功的,但是所獲成果卻被印地安人洗劫一空;兩人回到旅途中曾經洗劫的富商家,發現其得手的錢財已經被付之一炬,甚至兩人還被一群妓女所洗劫凌虐;回到Oregon又發現兩人的據點被哥哥的仇家所侵入、先前殺戮所得之儲蓄亦被強奪殆盡。最後主角潛入其老闆家中將之殺害,並帶著哥哥回到母親的住處,尋求母愛的慰藉。
曾經是意氣風發、人人聞之喪膽的窮凶極惡之徒,也曾經有過可以金盆洗手的財富累積;但是在淘金夢碎後,所有的霸氣光環與物質錢財都接續地崩壞與被掠奪,彷彿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的一場空,最後只能像是重回子宮地尋求落葉歸根的救贖。
與其說是解構西部英雄的豪傑形象與西部故事略帶男性沙文的故事文體,這本書更多是在描述那善惡不清的年代中形形色色之人求生存的人性與掙扎;而人生無常的驟變以及優勢如何可以一夕之間豬羊變色,隨著故事情節開展到最後,那種世界本多虛妄的感覺也就自然而然地浮上心頭。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如果學術應該有個標準…

今天友人打了電話給自己,在有點迂迴的狀況下告知、希望自己可以幫他看看他寫了14萬字的博士論文初稿;而聽著他所描述的事情經過,自己那種無聊管家婆、比皇帝緊張的太監性格有無法節制地出現,在過剩而不體貼的正義感氾濫的情況下,自己的尖銳批判讓對方退縮了他的要求,雖然之後自己還是致電表明,自己願意幫他看看然後提出一些可能會被其他人問到的問題(誰叫自己總是只能用favour-based approach去經營人際關係,不能幫到別人所託就會讓自己有所愧疚)。
但是在國內念博士真的就是這樣的光景嗎?指導教授叫學生自己在家寫完初稿,首次meeting就隨手翻閱然後不負責任地告知學生可以去找口試委員,可以在三個月後畢業;如果朋友真的是研究能量豐厚或想法特別鮮活,或者這樣的結果表示其指導教授放任友人的自由發揮;但是自己可能是偏見的觀察卻是感覺,那種只是為了獲得學位的隨便與勢利,讓這個博士研究失去了其應有的水準要求。
或者就是這樣吧!自己的長官也才能以其實力取得博士學位。只是這樣,也難怪博士即失業,滿街跑的高學歷卻讓人無法找出其所能發揮的作用。

不該踏進的雷區

這種完全沒有人可以說的事情,原本以為之前就會是最後一次在此書寫;但是克制不住地、自己又因為太想填補空虛而跨越一條應該被劃分得涇渭分明的界線,進入了不該進入的禁區,知道了讓自己心情低落的事實,一些先前無解的疑問與刻意忽略的細節雖然都有了解釋,但是這樣也讓自己對自己的淒涼命運有了更多的無奈與怨懟。
莫名其妙地被人欺騙耍弄,在自己的背後自己被人當成笑柄與冤大頭;莫名其妙地介入別人的關係,但是卻是一無所獲地自己只是惹了一身腥;又被自己的想像所擺弄而自己畫出欺騙自己的紙月亮,慾望蒙蔽了理智而相信世界是可以如此美好;結果雖不能說是出乎自己預料,卻可以說自己又被重重地擊中要害。
自己是個好人嗎?如果自己還有那麼一點好處,為什麼自己會如此地孤單寂寞?生活遭逢大劫難不說,偌大的空缺像是個黑洞,用著飲鴆止渴的方法也填補不了什麼只是徒增失望淒楚,還一味地被欲望導引而失去理智,自己到底要如何才能找到那可以輕輕依靠的安定感與歸屬感?
知道真相後自己就只是個無趣的傻子,無趣到不會有人感興趣想靠近,傻到好好騙還以為自己曾經存在得有其重量。
在現實世界中的自己就是如此的空虛孤獨,在那現實、用金錢換取慾望滿足的世界中,自己又如何找得到溫暖與慰藉?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術語

今天與友人及其友人吃飯,席間談及他們的結識機緣,果不其然是因為友人先前極力遊說自己要去參加的所謂「課程」。
聽著友人及其友人不斷界定他們參與的意義,賦予「課程」活動價值;使用著一些與日常用法有著歧異意義的詞彙,像是「畢業」、「enroll」、「階段」與「掉」等等,就這樣他們之間的鏈結就緊密了起來,像是一個次文化的祕密結社,依憑著其獨特的信念與遊戲規則,而讓每個參與者有所歸屬感、認同感以及與外界區別的異質感。
然而就像友人他們所一再強調的,對外人來說或者他們像是「邪教」或「老鼠會」,但是他們可以從參與中得到只有參與才能體會的「價值」,他們是因為有「緣」才能體驗這樣的經驗,撐到「畢業」就能得到「一輩子的朋友」。
只是當自己聽到「一輩子的朋友」這個用詞被說出口時,自己竟然是被驚嚇到地心頭一顫:這是什麼樣的激情,讓人可以這麼投入這樣一個被術語與論述所建構出來的世界觀?
吃完這頓飯,也知道了自己是多麼反骨、多麼不容易融入信奉共同價值的群體、多麼不習慣簡單到必須不假思索而自然反應出來的人我區別、多麼不能夠不靠自己去尋求自己的存在感與自在。
為什麼必須要靠著別人才能找到自我呢?如果到頭來價值還是要依循著必須付費的程序來建立或獲得時,那那樣的價值到底有多少的自我呢?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地球不為自己轉

總是無可奈何以及無法隨心所欲,周圍世界的步調總是雜沓紛亂、而自己總是必須壓抑與被動地妥協配合。
是合理的論述也是別人可以選擇的立場與價值,就算言不成理但也還是別人可以選擇立場與價值,別人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所以要怎麼過日子,自己本也就無可置喙。
是許多現實的因素所交纏而產生的結果,是自己有求於他人,希望獲取其所提供的服務,即使自己善盡顧客本分,但是想得到的滿意服務並不存在市場上,或者自己就還是只能退而求其次。
是別人的權利或權力,自己人在屋簷下,就也只能低頭。
說穿了就是自己命不好,活在一個自轉公轉、就是不為自己轉的地球上。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阿伯們的高談闊論

昨天搭公車,坐在最後一排座位的自己,發現前面幾排座位被一群應該是四、五十歲(自己很不擅長看出別人的年紀)的阿伯們所佔據,他們放聲喧嘩談論,話題是藍綠選舉場動員、博愛特區歷史、花博的浪費公帑、中正紀念堂是獨裁者圖騰等等。看樣子他們應該是在前往某場造勢活動,或是剛從某場活動離開吧!
操著口音純正的閩南語,尤其是其中那位說得最起勁也最大聲的阿伯(或者也是最年輕的),當他用閩南語發音念出羅斯福路時,我還有了一點台北俗的佩服。
只是不可避免地,他們在公車上肆無忌憚地談論立場鮮明的政治、毫無體恤其他乘客地製造吵鬧雜音,感覺上粗鄙的形象又要被偏見且刻板印象地與某種語言、某種激進政治立場畫上等號;不必然的事情,但只要車上有個對立立場的人存在,那個人應該就會想,果然是那些「沒水準」的莽夫愚民吧!
然而自己其實最受到牽引的事情是,這樣單純地抱持一個接近偏執的立場,這樣一個簡單的二元對立與歷史解讀,真的只是因為它可以滿足人渴望簡化的慾望,而不斷有人去信奉或覆誦?不是不能理解阿伯們所說的事情,但是彷彿是應該存在過去時間中的論述,聽起來就像有種時空錯置、時間停滯不前的感覺,覺得人好像走不出迷霧、僅是原地踏步。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Half Blood Blues

目前是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
主角是美國籍黑人貝斯手,在二次大戰前當時美國Baltimore的種族歧視氛圍中與友人到歐陸發展其爵士樂事業;在當時的柏林其加入了一個樂團,遇到了極有天分、當時未滿二十歲的德籍非洲混血黑人小號手。
在納粹興起的種族肅清政策中,伴隨歐陸戰事的白熱化,主角的樂團被迫逃出德國前往巴黎;逃亡前他們遇到了傳奇爵士樂手的女性友人(女主角),其欣賞小號手的才華而要將之介紹給傳奇樂手;女主角和主角陷入並不清楚且相互拉鋸的關係,而在逃到巴黎之過程中,樂團其他成員有了不同的遭遇。
在巴黎傳奇樂手要灌錄的唱片中排除了主角的加入,對與其發生關係的女主角和小號手之間的曖昧以及小號手的天賦感到忌妒,拉扯著主角與小號手之間的關係。在德軍即將入侵巴黎之前,女主角想方設法為主角等人取得離開巴黎的簽證,但是最後主角隱匿了遲來的小號手可以前往瑞士的簽證,而導致了小號手最後被德軍逮捕送往集中營的命運。然而其原因依其第一人稱的自述是並非出自忌妒或恨意,而是因為其希望可以加入並完成原本已中斷的唱片錄製計畫,感覺到與天才親近合作的成就感。
故事的結構是倒述以及現在過去的交替轉換;所以讀者一開始知道了後來主角的樂團曾在柏林錄製的爵士唱片,在某個應該是反對爵士樂的納粹成員的舊宅牆壁中被發現,並且由於小號手的天才精湛表演,以及歷史故事的傳奇性,而被人重新建構出當時故事的面貌並拍成紀錄片;只是在記錄與紀念天才小號手的紀錄片中,與主角一起前往柏林的美籍黑人樂手說天才小號手是因為主角的忌妒與恨意而受到陷害。只是即使是憤怒,主角還是跟著其友人樂手前往波蘭,尋找與後者取得聯繫、原本以為已不在人世的小號手。最後主角見到了眼瞎的小號手,說出了當年隱匿簽證的事情,而故事結束在一個懺悔與原諒的場面,所傳達描繪的情緒卻是很淡然又很綿細。
故事有趣也有人性的細緻描繪,不過讀完卻沒有什麼餘韻,所以自己也寫不出什麼感想與觸動,就只能把故事摘要出來,當它是一個好讀的故事卻不是自己會很讚賞的小說。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造神與沉淪

賈伯斯逝世,被渲染成如同國喪;科技商品設計與商業經營的奇才,或許;一將功成萬骨枯,或者只有個人主義的英雄才能被聚光燈所照耀;過度消費與追求享樂表徵的時代,這樣的成就被放大,讓同時間被發表的各項諾貝爾獎得主都相形失色(是啊!反正每年都有諾貝爾獎,而即使就算每年都有新的iPhone機型,但是誰會覺得發現準晶體、預言宇宙變冷、寫出神秘主義詩作等成就,是比隔一段時間推出細節進化之新產品的作為,來得有創新或智慧?);早一步知道消費者需求的先知,或者這樣的需求是被恐慌被孤立的時尚恐懼所創造出來的消費趨力?
對於造神的媒體一窩蜂現象感到不耐與憂心;但是一早來看到同事就此事件投稿的時事論壇,更讓自己心頭一陣火一陣涼。
是荒謬而愚蠢的要求,但是即便在荒謬,被要求的績效指標能有點交代當然值得稱許;只是不論是題材選擇本身,或者是被刊登出來的意見本身,都讓自己深切省思,原來這個世界要的主流論述是這樣淺薄的類垃圾,而為了達成無謂的績效要求,讓自己去產製這樣的類垃圾,真的是件好事嗎?這樣不斷淺碟化的向下沉淪,真的OK嗎?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抗拒變化的論理

方才中午去辦公室附近的便利商店,和店長閒聊時詢問到其是否不久將來就要全面改用電子發票,店長表示目前是台北市文山與信義區的分店先試用,到年底就是全面導入,以後該超商就不會再使用電子收銀機發票,而顧客拿到可以對獎的發票會從油墨打印變成感熱紙列印。
自己表示對這樣的轉變政策不以為然,理由是電子發票還是會用到列印出來的紙張(雖然或許是比較小張)、感熱紙字跡容易消退(不論對獎或報帳保存都困難)、感熱紙其實更不環保等。
雖然這些理由都是言之成理,但自己也不能否認,自己是因為不想接受電子發票,所以才想方設法地羅織了上述理由,即使有其論理依據,即使電子發票的政策是便利稅務而對消費者並無明顯立即實益,但是自己論述的出發點並不單純,有著自己明顯的主觀好惡。
想裝成理性論辯的個體,但到頭來人還是逃不出自己情緒與直覺喜好的框架,任何的陳述總有著它的預設價值與主觀武斷。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被書櫃追趕的自虐

總是不斷蒐集期刊文章、用計畫經費購入並影印書籍資料、揮霍著自己微薄收入來購買英文小說。
對於工作環境的紛紛擾擾、以及打著研究單位的招牌卻硬是沒有什麼研究實質能量的職場現狀,感到灰心喪志;在盡量忍受不受其影響的情況下,希望自己能繼續活用資源進行自己無用知識的追尋。無需深入鑽研卻可以自由採取不同取徑、無須受限學門卻可以整合性質多元的文獻資料,或者是目前這個職位還能吸引自己的地方;這樣的光景還能維持多久,自己有沒有別的安身之所可以去,是個想到就會讓自己焦躁不安的問題,只是消極逃避的心態,就會想著再吸收一些無用知識來轉移注意力並安撫情緒,問題就變成還是只是個問題。
花時間讀小說,讀別人的研究與論理,蓄積一堆想法與見解卻不見得有什麼現實的出口可以應用,更遑論可以有人討論或意見交流了。
閱讀進度總是趕不上書籍(不論於公於私)與期刊文章的累積速度;像是被自己用紙本資料所堆砌出的城牆所圍困,也像是被自己購買書籍所佔據或附身的幽靈書櫃所追趕,自己的閱讀有了自虐的偏執成分,帶著受虐者變態的快感與愉悅,也帶著不知今夕何夕、明日不知在何方的蒼茫感。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favour-based的人際關係

偶而會有朋友找上門來商量或者具體尋求一些協助,而自己則是能幫的就幫。
不過最近幾次的經驗,卻讓自己逐漸感覺到,自己能力上可以提供給別人的幫助,是越來越沒有實質的價值與意義,很多忙到頭來自己出力的部份是不痛不癢,只是錦上添花卻沒有讓事情有任何實質的長進。
自己的人際關係長久以來就都是所謂favour-based approach:被動而消極地經營著的人際往來,除非是對方有非常態的積極與熱情,否則會久久來連絡的人通常都是有事相商;當自己已逐漸失去扮演好心人的光環與能力時,對於別人生活的存在感就越來越淡薄、價值也越來越不彰顯。
可別誤會自己是要控訴別人的勢利或現實;人本來就是趨利防弊,交情有物質的成分自是無可厚非;就連單純的閒聊陪伴也是種互相取暖的過程,各取所需的關係本來就是人之常情,自然無須多加論辯。
只是當自己已經沒有籌碼可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那自然也沒有快樂可以從別人的溫情中獲得。自己是黔驢技窮,跳不出favour-based的人際關係經營模式,那麼孤僻封閉的生活也就是自己不再是助人市場主流商品、在別人眼中形象是無趣無能的必然結果。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Snowdrops

目前是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亦已有中譯本《融雪之後》在台灣出版。
書中以第一人稱敘事的主角,像是在向自己當下擁有親密關係的伴侶告解自己在莫斯科的過往罪過:在倫敦因為面臨30代壯年的近中年危機,選擇前往俄羅斯淘金、拓荒或者說是冒險;在當地地鐵站遇到一對「姊妹花」,而陷入與姊姊的情愛關係;之後兩姊妹介紹她們的「阿姨」給主角認識,一個獨居在莫斯科擁有一棟公寓的老婦人;最後一切都是要詐騙婦人房產的騙局,親戚關係並不存在,假姊妹均失蹤,老婦人生死下落不明,而主角也被詐騙了一筆巨款。另一方面主角所任職的事務所,老闆和他經手一個油田開發的貸款案,之後證明對方也是個詐騙者,預計開採的油田並不存在,主角也因此被調回倫敦工作。
Snowdrops有個意義是在雪地中發現的屍體;故事中的俄羅斯是個充滿物質欲望與人性醜惡的地方,秩序建立在金錢財富上,而為了求取金錢財富,謊言與犯罪並非稀奇的事情。
一開始閱讀覺得這本書像是在翻印莫斯科宛如萬惡城的刻板印象;作者的筆觸簡潔白描,或者反映了其新聞記者的背景。對於人性直言不諱而批判的針砭,把故事背景拉到具有異國情調與特色的城市,有點像是失去幽默感與嘲諷深度的Graham Greene,不過像的感覺只有一瞬間與一毫米,之後還是覺得兩者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讀到後半段,犯罪的事實開始呼之欲出,這本書的魅力就開始醞釀並揮發出來;人性中懷疑敵不過願意盲目的情感,為了尋求慰藉而犯罪後看清楚所有虛偽的失落,主角所面臨的不只是被捲入罪行成為共犯的自責,更是看到自己懦弱、脆弱以及被情感左右等人性共通弱點的悲傷感。
比自己一開始想的還要好看的小說,在其還沒入圍文學大獎決選名單便選擇譯介的編輯,或者有其獨到眼光。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修復崩壞

隨著年歲,自己的生活就像無法與時間抗衡的老朽建築物,斑駁頹圮,只能在自然規律的摧枯拉朽中勉強修補。
背包的安全扣環被拉斷,手錶的錶帶環斷裂,家中抽水馬桶水箱的橡皮墊磨損,開飲機的加熱指示燈無法正常運作;一連串接續而來的故障耗損,是生活消費品折舊後必然走向的終結宿命,或者也不是人力所能回天。不論是修復或者是購入新品取代原有功能,意外的開銷或者還是其次的考量,自己生活中開始充滿修補的跡象,那種老化的感覺讓自己更是深刻體會。
不過或許自己也不再能將這樣的修補或置換的開銷當成意外,自己已然拮据的經濟狀況應該找出資源來因應這個「常態」。
而自己單調乏味的生活,彷彿也開始只剩下解決這種生活細節接續崩壞問題的「波瀾」。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鍵のかかった部屋

被主打著「密室トリック」的宣傳語所吸引,所以選擇其成為自己跨入日文短篇偵探小說的另一部作品(岔開話題地自我批判一下:在日圓高騰的今日,購買這樣常常是一兩天就讀完的小說其實應該會被別人說是浪費,不過自己就是無法妥善儲蓄的人,雖然自己總是在擔心自己的福報會不會就將被自己虛耗殆盡?)。
雖然宣傳語寫著書中主角是「防犯コンサルタント(本職は泥棒!?)」與「美人弁護士(実は天然!?)」的拍檔組合,但是這樣的組合所能產生的化學反應,卻在實際讀來的時候無法深刻感受到;毋寧說,這本小說是比較硬派的密室推理小說,而比較沒有當下時代潮流的幽默嘲諷感。
於是想要輕鬆閱讀、偶而感受作者巧思諷刺之喜感的自己,便有些與自己想像有所出入的落差感;雖然トリック的設計不能說不有趣,但就可能是因為トリック的成分過於濃重,而讓自己少了一些愉悅放鬆的閱讀體驗。

放課後はミステリーとともに

在等待amazon.co.uk的配送抵達之前,花了一天多的時間看完這本短篇偵探小說集。是有一些培養閱讀日文短篇偵探小說習慣的打算,因為雖然之前的《謎解きはディナーのあとで》並不是讓自己激賞到值得再去follow作者其他作品的程度,但閱讀時讓自己能夠放鬆的娛樂感,即使不夠完整連貫,還是值得再尋求一次試試看,所以便又購入此次的作品,並找個空檔時間將之快速看完。
作者在這次作品中似乎較徹底地發揮冷面笑匠式幽默感,雖然自己因為缺乏足夠文化背景所以部分幽默表現並無法會心掌握;主角是有個會被誤認為空調產品之名字(這也是自己不甚理解的幽默點之一,雖然自己也無意去追根究底找出其鏈結)的女子高中生,喜歡棒球與從事偵探工作,涉入一些事件中,而周邊有許多人幫助其解決謎題,當然也有其自己靈光乍現的時候。
總括來說,這個作者的作品讀來輕鬆無壓力,トリック的設計雖然有時候有點荒誕不經、或者說是讓人啼笑皆非,不過閱讀的時候還是時有驚喜的意外出現。或者之後自己真的可以多多開發日本的短篇偵探小說,至於長篇或者社會派犯罪小說的世界,就等站穩短篇的領域再來考慮開發吧!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流浪的鑰匙

昨天去領回送修的單肩背包,在把每天攜帶身上的雜物放回背包時發現,公司筆電鎖的鑰匙一直放在背包裡層的拉鍊袋中,隨著送修往返了兩個多禮拜,也剛好自己這段時間沒有需要打開筆電鎖移動筆電的需求,所以渾然不覺鑰匙不在身邊的情況。
這樣的事情讓自己的想像有了脫韁的機會: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物背後都是一條漫長龐雜的作業線,許多經手的人、許多轉運而路過的空間,在我們面前都是隱而不見;太多生活的瑣事是我們無心無力追跡的「隨便怎樣都無妨」,就像是生命週期分析找出碳足跡的運動、或者鼓吹第三世界國家農產品公平交易認證或環境標章等團體所試圖喚起的認知一樣,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有著我們沒有意識到、毫無覺察的過往與歷史存在,更遑論每個在我們面前出現、僅是有著公式化或者淺薄接觸的人了。
如果可以跟自己的筆電鎖鑰匙心電感應的話,它能夠告訴我自己的背包在送修的過程中遭遇到甚麼人事物,又輾轉流浪到過什麼樣的地方呢?又或者它像是每天盲目生活的自己,因為被關在裡層拉上拉鍊的袋子中,所以耳不聰目不明,渾然不知外在事物的轉變,以及每個接點都是複雜網絡中千絲萬縷的勾纏?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Far to Go

2011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longlister,然而無緣進入shortlist。
講的是二次大戰前從捷克救出猶太人小孩之kindertransport的故事。故事的開展一開始是一個猶太青年實業家的家庭(夫妻與年僅五歲的稚子、非猶太人的保母),在席特勒即將染指捷克前、逐漸成形的恐怖中,家庭人際關係轉變與危機因應的故事;其中片段參雜當前某個人物的情緒意識流動,是在追尋、嘗試建立與確認某種關係的氛圍。
到了書的後段,發現故事的實情是,保母與實業家所生的女兒,輾轉遷徙到加拿大成為研究kindertransport的學者,費工夫找到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也就是當時被kindertransport到蘇格蘭而後又被送到孤兒院的五歲稚子。由於當時年幼,稚子對之前所發生的事情記憶相當淡薄模糊,甚至誤認照片中的保母是自己的生母,而整個主體故事的書寫,只是保母女兒為了照顧已經罹癌不久人世的兄長,與之共同想像構思出來的半歷史、半虛構的敘事。許多細節都在不知事實為何或者配合需求的情況下被任意改寫編撰,但是故事本身被敘述的目的就不是要陳述事實,而是為了懷舊與撫慰而賦予過去可以扭曲變形、自由寫意的空間。
故事時空背景與所指涉歷史題材或並非自己所中意,但是整個虛構過去、書寫個人歷史的設定,卻給自己一些閱讀的啟發與樂趣。是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小說,雖然沒有進shortlist的原因自己也可以想像,因為在有趣的設定下,其實也沒有太多深層的意義或省思可以被挖掘就是。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容易受騙的體質

昨日一則新聞,37歲的單身女博士工程師,因兌現偽造之旅支而被捕;她深信在網路上所認識的未婚夫是美國CIA局長,當下所發生的事情均是他安排好的身分隱匿工作,而她未來將會與他共結連理而過著幸福生活。
新聞中所使用「台籍熟女疑似遭網路情騙詐財」的字眼,顯示這類新聞事件的框架以及背後的文化意識型態:「熟女」一次所隱含的價值判斷,或有其值得審議批判之處。
不過自己覺得更饒具思考意義的點在於,該新聞報導指出,該女坦言「自己也曾懷疑是否遇到詐騙,曾用視訊紀錄比對中情局的資料,結果完全吻合,加上對方所提供的戰報訊息皆為真實,並認為詐騙集團不可能擁有這麼多資源,因此對David深信不疑」;其實「受害者」(如果真是詐騙的話)並非真的無知,甚至做過蒐證與確認的動作,只是她相當有自信,亦不聽信旁觀者的建言而相信自己的判斷。
如果人的耳根子軟,容易受他人影響,沒有相信自己判斷之自信而容易猶疑,這樣的人是否真如慣常所認為、是容易受騙的族群?英文不好、沒有高學歷,是否就是容易受騙的「無知」?
從上述個案來看,好像反而是過度自信與剛愎自用,才是容易受騙的體質吧!只要打到適當的誘因,並且提供可以亂真或者部分真實的資訊,這種人或者反而好騙,因為別人就算看出問題也勸不動。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豬八戒的鏡子

上周去中研院聽演講時遇到自己在那裡當研究員的大學同學,研究者的積極、怡然與企圖心均是清楚展現,自己相當欣賞與羨慕這樣的特質與氛圍,也深切體認所謂際遇這檔事的力道。討論著對方接下來的研究方向,自己提了一些基於自己無用知識累積所看到的問題點,沒想到對方卻表示自己的評論很是犀利,之後希望有進一步的討論交流,雖然這樣的表示應該有相當的客套成分在。
今天早上一個久疏連絡的大學友人在MSN上問自己是否要離職了,而一切都是自己MSN標題(實為自己讀完的小說標題)所引發的誤解。友人說自己應該可以有不錯的發展,雖然這樣說法或許也等於在暗示、自己目前並不是發展得很OK的評價。
不論是正面甚至是自欺欺人地說自己是因為權衡選擇而自主性的犧牲、還是負面甚至是自虐自責式地批判自己性格的消極、懦弱與愚昧,自己走到這步人生田地,不要說是離成功越來越遠,或者連基本成為一個成年社會人的條件都無法全數滿足。
而不管自己還有多少年歲可活,黯淡、平庸、被慾望牽著走、被情緒起伏所糾纏,似乎是自己前方道路與未來生活的固定版型,已經沒有花樣可以變,也不是有什麼機會等著自己去開創或爭取。
或許過去有著這麼一個時點,自己覺得自己可以修仙成佛;只是到頭來自己就算有些道行,也只不過是個豬八戒,再怎麼向人宣稱或誇耀自己是天篷大元帥,也改變不了照著鏡子就能看到自己不成人樣的景況。
別人說的話,即使是正面的善意,也還是像面鏡子,照出自己這個豬八戒的裡外不是人,或者說是,裡外都不成人的人間失格。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研究的逢場作戲

今天以教育訓練名義赴中研院法律所聽了一場與綠色專利有關的演講‧其為該單位研究人員定期排班發表並彼此交流研究成果之園地,此次發表人則是一位年輕的訪問學人。
彷彿在證實自己原本並不樂觀的預想,所發表的內容停留在複數可能法制議題與機制之並陳介紹,然而對於所欲討論的科技標的到底具有何種性質或特點、這樣的性質特點與專利制度如何產生必須被檢視的互動、討論綠色專利制度背後的政策價值為何、不同法制議題所著眼的科技標的涵攝範圍是否統一等等問題,卻是令人沮喪地毫無觸及,也致使演講內容紛雜無序。之後的提問討論亦無法聚焦在自己覺得較為有意義的方向上,自己的提問更好像是在踢館一樣,讓自己對自己無法節制的表現有些失望而深切反省。
坐在自己身旁的人應該是中研院內部的研究員吧!一整場活動都是在閱讀自己的書籍,雖說研究領域也是隔行如隔山,但這樣的景象不免讓自己覺得這種陳義過高的學術交流活動,就算到了學術重鎮中研院,也有其流於形式的可能吧!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The Sense of an Ending

Julian Barnes的新作,目前是2011年Man Booker Prize的longlister。
書中主角的中學生活,三個好友中有一個轉學生有著單親家庭的生活與過於成熟的智識;主角上了大學後結識一名女友,在當時60年代的社會文化氛圍中,兩人並未發生關係而分手;分手後兩人在一次偶遇中發生關係,之後女方與好友交往,主角在被扭曲的情緒中寫了一封不堪且醜惡的信,而最後好友自殺身亡,留下一封滿是哲學辯證的遺書。
時序轉到了現代,作者過了半輩子安全的生活,結婚離婚並與前妻保持友好關係,遇有一女並做了外公;退休後的某日收到當年女友母親的遺贈,其中包括小額的金錢以及當年好友的日記,只是這本日記現在在當年女友的手裡;主角想要取得日記而與當年女友再度有了交集,在不斷想方設法迫近她以及她相當情緒且謎樣的回應中,本書簡短的篇幅(150頁)結束在主角對當年所發生事情的設想,言之成理的推斷但是仍有許多未被釐清的細節。
本書讓自己喜歡的地方是作者透過主角的思緒,不斷辯證與論說有關人生成長與回憶的見解與哲理,亦有些讓自己有所觸發的點,例如「when we are young, we invent different futures for ourselves; when we are old, we invent different pasts for ourselves」等。不過除了主角自己的自我辯證與叨絮獨白,受限於主角第一人稱的限制,故事的敘事並非沒有縝密結構但是卻是刻意的不完整與片段,而情節的結尾更是令人不免有虎頭蛇尾之感,亦不得不認為作者是因為黔驢技窮而讓故事不自然的戛然而止,留下許多未解的謎團以及不滿足的閱讀經驗。
當然回憶是不斷在重構與自我書寫的、人的認知與理解都是片段片面且受到蒙蔽的,如果說作者有部分意圖是要表達這樣意旨的話,或者是有達到其預設效果;只是評價老派的讀者如自己,在掩上書扉的時候,對本書的失落感或者亦是無可厚非的。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夢想淺薄、爭豔無奇



陪著老媽去參觀之前花博之旅無緣得見的夢想館與未來館,也順便入場爭豔館看了所謂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夢想館打著結合工研院高科技研發成果(紙喇叭、生理感測技術等)以及互動藝術展演的招牌,實際參觀經驗並不能說不有趣。只是自己進入館內依循指示進行互動活動時,深感所謂高科技研發成果誇耀而炫技式的展示,並無法抹去事實上展演內容的貧瘠與策展概念的膚淺空洞;彷彿只是為了證明科技的成就而硬是套入一些互動的橋段,但是也是因為如此,受限於科技而讓互動的可能與彈性變得極其稀少,而參觀完後所獲得的感想就是還蠻有趣的科技研發成果,但是要說有什麼藝術人文的啟發或觸動,就可能是過度的奢求了。
未來館中利用溫室技術集結了不同生長條件與環境的植物品種,反而讓自己覺得還有參觀的價值與趣味。
然而最讓自己憤慨的是設在爭豔館中、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展覽。因為老媽想看而臨時起意去購票,全票220與優待票200的價位,讓自己期待至少是要有些誠意的策展。進入館內後發現,整個展覽就是那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必定要販售的所謂文創商品、以及一些零星而敷衍了事的平面展示;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雖然應該是花費成本不貲、必須有相當技術水平才能完成,但是其既沒有呈現出當時社會民情歷史意義的深度、動態內容也為時甚短且不斷重複,只能說就是譁眾取寵但是毫無理念想法的無趣展演。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研究迷航之低潮

是情緒影響自己掌舵穩定航向的能力,還是迷失航向造成情緒的低落?
總之,恐慌會發生的一事無成具現成為現實,不斷逃避的心情導致了明日復明日的惡性循環,也讓精神與實際作業期限兩方面的壓力都越積越沉重。
一直在爬梳一個概念在實務案例中的發展,卻面臨走入迷霧森林找不到出口、自己抓不到蛛絲馬跡可以拼湊出一個論述脈絡的窘境。對於必須要有個成果的主客觀壓力,反而讓自己更加添厭倦煩燥的負面情緒。
必須盡快找回自己可以走出迷霧的方向感,一個個必須結束的關卡就算不能漂亮的突破也要勉強度過;這樣的迷航感覺過去不是沒有,然而這次卻是以前所未見的強度、瀕臨臨界點地持續著;外在環境的惡質化、近期身邊一些會影響自己但卻無處可訴說解套的事件,或者都是原因,然而衰老感急遽激化、無所遁逃之寂寞感難以看破的狀態,究竟是因是果,或者應該說是相互強化的共犯結構吧!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On Canaan's Side

愛爾蘭作家Sebastian Barry的最新作品,目前是2011年Man Booker Prize的longlister。
一個出生時母親便難產而死的女主角,兄長在大戰中喪生,因緣際會地她與兄長當兵時的同袍發展成戀人關係;在愛爾蘭獨立運動中,因為其父親與戀人的警察身分與關係,害怕兩人會有生命危險的父親將她與戀人送到美國,而這一去便是永別。
而後在美國女主角的戀人在一場畫展中被槍殺身亡,女主角在恐懼之中四處流浪而獲得一對黑人父女的幫助,進而成為一戶人家的幫傭;在這過程中女主角習得了廚藝,認識一位警察並結婚生子,但卻遭逢黑人友人因為被主人持續性侵而自殺、丈夫拋家棄子而失蹤等等變故。
在幫傭家女兒相當慷慨的幫助下,女主角獨力扶養兒子成人;兒子赴越戰後歸國性情大變,離家逃到山林中並且不與母親聯絡,母親的友人找到兒子的行蹤,帶回到家裡的是生母已身亡的孫子,於是此時已相當年邁的女主角便開始扶養孫子,並因為巧遇失蹤丈夫而得知其秘密,原來他是個膚色可偽裝白人的黑人,在害怕小孩出生後會暴露祕密的情況下只好選擇離家。
孫子之後參與波灣戰爭而返國,在迷失了人生方向後選擇自殺結束生命;這段期間一直照顧幫助自己的友人原來是當年奉命殺害自己戀人的兇手;故事最後結束孫子喪禮隻身走入家中黑暗的女主角,意圖仰藥自殺結束生命。
在孫子死後每一天寫著回憶錄的女主角,在時序跳接的敘事結構中有秩序地逐漸開展自己的故事;生命中一直無法真正進入幸福殿堂的宿命,遠離家園來到美國卻不是逐夢,而是因為歷史流變不斷遭逢生離死別,不斷在人生波濤中踽踽獨行。
故事中彷彿環繞著「逃」這個主題,逃離歷史時代所帶來的風險、逃離自己秘密所帶來的束縛、逃離因為戰爭經歷所帶來的震撼與迷失、逃離自己人生的茫然與失落。故事中也彷彿環繞著「被遺棄」這個主題,女主角身邊許多人因為戰爭而離開她也帶走幸福、因為死亡或者逃走而留下她悵然無助。
是個內容很緊實的小說,文字描述流暢純熟,敘事結構工整縝密自是其優點;不過自己讀來卻彷彿有些迷失其中,掩卷後並不能清楚理出自己有什麼深刻的感想或觸發。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尷尬

昨天在客運站的便利商店內,迎面而來的人向自己揮手致意,自己的心不在焉讓自己想像著是個誤解或幻覺,然而對方卻叫出自己的名字,說是自己隔壁班的同學(應該是國中時期的),還說他應該很好認,並且還道出一些關於自己的事情(雖然不是太近期的事情,但卻是正確的聽說)。
自己對對方的毫無印象,讓自己手足無措同時自責不已的困窘,也讓對方有顯露出受傷的神情。
這樣的場景雖說自己並不常碰到,但是太過偶然的重逢或邂逅總會逼出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笨拙:自己對於與人親近總是只有那一招半式,不熟悉的對方或者太過生疏的距離就會讓自己黔驢技窮,而那種對方表現熱情但自己卻冷熱無常、進退失據的狀況,總是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對於人際關係有更大的排拒感與無力感。
自己真的很孤僻,對於記住人的長相簡直就是有認知能力的缺陷;會這樣孤單淒涼,或者也是改變不了的本質使然吧!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有些創意的節慶活動


在基隆港邊下客運準備走路回家時,恰巧碰到今年普渡系列活動中一項往年沒有的新花招:有人在基隆港邊海洋廣場發放小型的蓮花水燈,參拜許願後可以到港邊順著臨時搭建出來的小水道,一邊說著吉祥話、一邊流放自己的小水燈,讓自己的心願隨著迂迴旋繞的水道流到港中一個圈劃起來的區域,彷彿就像放水燈活動的縮小版,只是添加了祈福許願的創新成分。
自己許的願是希望家人身體健康,或者許太過虛妄或貪求的願望也是沒有什麼必要吧!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謎解きはディナーのあとで

獲得日本2011年本屋大賞第1位的推理小說,單行本銷量突破100萬本;自己因為看到即將拍成連續劇的新聞而對於其作品介紹產生興趣,也對於在amazon.co.jp上眾多負面評價感到好奇,所以在中譯本甫上市的周末、購入原文版本花了一天將之讀完。
全書由六個短篇構成:主角是實為財團千金的刑警,白天在職場上的搭檔與上司是招搖型的有錢人家少爺(但是家族財力遠不如隱藏身分的主角),而身邊有個毒舌的管家兼司機,在面對困難案件時,未到現場搜查僅聽取千金刑警之案件描述,毒舌管家便發揮過人的推理能力(其自稱原本想成為職業棒球選手或偵探但最後卻成為管家)、以所謂「安樂椅偵探」之姿點出案件真相與真犯人。
雖然介紹中強調毒舌管家與千金刑警之間的互動是其特色與賣點,而作者時而揮灑的幽默卻一針見血的描述,亦是介紹中強調的閱讀趣味所在;不過實際讀來,被挑起的期待卻沒有獲得滿足,有趣的角色設定其實發揮得並沒有很徹底,毒舌互動其實有點流於窠臼,也受到短篇篇幅的侷限而沒有火力全開。
自己認為amazon上的惡評應該是源自於這本書其實是復古老派的風格,在創新元素的加料如同前述地沒有太大發揮時,鎖定幾個嫌疑犯、然後安樂椅偵探登場指出辦案者推理盲點、並道出真相的故事架構,其實有點流於公式俗套;在短篇偵探小說已經發展成熟、安樂椅偵探的文體已經不再特別時,作者所設計的故事或者說是偵探問題其實沒有太多新意。
不過由於自己喜歡洗鍊而簡約的短篇偵探故事(像是日劇一話完結的刑警劇),所以讀來並沒有太大的無趣感,反而還有一些娛樂的效果;可能也是因為amazon上的惡評如潮,所以自己反而能不會期待過剩地、以一個較持平的心態來享受這次的閱讀。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一事無成的恐慌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就算是有些報酬不對等的工作,還是不能只是自顧自地毫無具體產出的研究,手上正在挖掘爬梳的議題總還是要轉化成什麼樣的具體產物甚至是產值才行。
過去總是會把一些研究心得整理成稿件,也常常演變成為了整理成稿件而佈局自己的文獻閱讀並界定自己資料處理的範疇。然而最近在手上滾動的幾個議題,自己卻有些理不出適當的界限範圍,無法務實地及時收手,讓自己的閱讀可以收斂成具體的論述,進而落成文字。
當然自己工作的績效還是有的,表訂的工作也是大體上有依照規劃完成;不過太過渾沌曖昧、盡是探索挖掘的研究風格也好像不是自己所能適應的狀況。還是比較習慣把個別議題有秩序地告個段落,不管夠不夠深度、是不是僅是外行人的班門弄斧,總還是一個完成,一個可以據以前進的中繼點。
雖然好像一直像是花蝴蝶般、在幾個領域中沾點甜頭卻沒有插旗畫地、確立疆域,但是自己待在這個工作的原因之一,或也是這樣的研究自由度;只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是,工作上還是要有些成績,畢竟給自己做些研究的這點資源,如果自己不能產出點回應的成果,那或許可以有更好的用途。
好像是因為自己旺盛的責任感所產生的恐慌,不過還是要修正一下自己的軌道,走回務實而能持續產出的路數,或者自己比較不會這樣浮躁不踏實吧!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Grace Williams Says it Loud

2011年Orange Prize for Fiction的shortlister,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說。
故事的主角是身體有缺陷同時發展異常的女孩,身為家庭中的第三個小孩(上有一姊一兄),父母將之送到療養院中接受照護,而後父母再生了一個年紀有落差的么妹。么妹因為年幼無知,言語與行為舉止成為了欺凌主角的現實的一部份。
故事的大部分都圍繞在主角被困在療養院中的生活:被隔絕的、懷念著家庭生活溫暖回憶的心情,現實中帶著殘酷氣味的療養院生活,在外面世界中不斷崩壞的原生家庭,因為他人善舉而出現的片段歡樂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療養院中主角邂逅了一個同樣身體有缺陷的男孩,兩人發展出一段親密且相互依存的關係;男孩帶著叛逆氣息的想像力,是兩人面對現實殘忍的救贖。
男孩最後離開了療養院;而作者在故事的一開始就揭示了主角會從其妹妹口中聽到男孩的死訊。而後療養院被關閉,主角被分配送至一個較社區式、規模小型的照護機構中,父親死亡、母親身體健康亦不佳、兄姊均離開英國、反而是長大後的么妹在探視這位有殘疾的姐姐。在多年未有任何音訊的情況下,么妹因為好奇與關心,調查了男孩的去向而得知男孩多年前已經死亡的事實。主角的現實還是持續下去,而男孩留下的回憶與想像,像是保留著餘溫,成為主角無法敘說、亦不被他人所知悉的一種陪伴。
想像力是人類逃脫現實的方式,或者是自己也心有戚戚焉的感想;雖然自己沒有殘疾,但是卻在自己的現實中也感受到主角被隔離、被驅逐的孤獨感;在主角不完滿的世界中曾經有過可以殘留餘溫的人與感情,然而自己卻是在或許可以說是身心健全的情況下,被禁錮在無邊無際的孤寂感中。
這本小說並不是自己會評價很正面的作品,因為故事對自己來說並不是很有趣,只是自己讀來卻有種微妙的共感,雖然大部分的共感應該都是自己任意妄為的主觀投射,硬把自己人生沒有甚麼了不得的際遇,對應到主角其實不幸的故事情節上。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為自己研究

那個理想的科學家形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積極而自發地去探求掌握週遭現象的樣貌、解釋現象背後的意義;不只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亦應如是;雖然科學所宣稱的絕對客觀真實已經不是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但是科學家理想形象中行為準則式的道德意涵,或者仍有其值得依循之處。
上週日朋友談論對在某私立大學講課研究之現狀的不滿、對於不能進到國立大學而失望,但是在敘述中偶爾透露的、為了別人目光、為了更多資源、為了不想被要求做更多的額外事務、為了區別自己的自命清高等潛在目的,卻讓自己懷疑,研究這件事是否真的必須如此現實,尤其當其已經有了可以做研究的位置時?批判自己的環境,是否也是種讓自己不去面對自己研究面臨瓶頸之轉移焦點的方式?
今早回撥昨晚友人的未接來電,討論起他最近趕博士論文所面臨的問題:像是基本教義派地黏附著某位國外大師的理論、堆砌著數據與藝術市場的現實分析,如此在資料與文獻的拼貼中找不出自己的立場與方向,這篇論文寫來是為了虐待自己拿一個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學位,還是真正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解決問題之渴望?研究中沒有自己的想法,又怎麼能找到自己整合資料的著眼點與施力點?
研究這檔事,或者不就應該還是為了自己、為了興趣?就算只是職業、只是工作,也該是在過往理論文獻累積與學術現實中說點自己想說的話的一種操演吧!如果沒有一點理想的科學家形象在其中,研究怎麼可能會不無趣、不讓人迷失方向、不容易就毫無所成?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需索溫暖

上週末與友人聚會,在聽著其工作上不順心的過程中,自己忍不住激動地指陳她,何必要不斷以讓自己會深陷不滿負面情緒的方式去詮釋身邊的人事物,卻不去想找出自己能脫出負面情緒的安身立命之道,而友人的回應是,就只是因為是朋友所以才要抱怨一下。
中午吃飯時和同事聊到,自己不能理解人為何有必須透過社群網站或互動網路、即時上傳更新訊息、昭告周知自己現狀的需求,而同事說著,他有著一群朋友會彼此關心,會隨時關心朋友的低潮與不順心,而社群網站等可以幫助大家掌握朋友的動向,另外大家也會在對方有需求時,不論何時都可以提供溫情與陪伴,也可以定期見面談心。
對孤獨的自己來說,總是無法接受這種過於黏稠綿密的人際關係態樣;自己的情緒乖張與總是理性批判,也總是無法適當回應別人對於溫情的需索;必須困在自己胡思亂想的世界中,好像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想學著需索別人的溫暖,卻還是做不來;自己的陰暗面或者不順心,總覺得說出來也沒什麼太了不得,在無法引起共鳴的情況下覺得說了只是浪費自己與別人的時間。至於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就更不用說,只是知音難覓了。
應該已經不太會再有人來向自己需索溫暖了,但是即便有,自己仍不會改變自己的風格,那種無濟於事的濫情陪伴從來不是自己的風格,找出答案才是自己所擅長的,至於別人要不要買單,或者就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給自己的戒律

如果人性必然有其現實與殘酷,強求或者自欺欺人都是種無謂的自殘;想得太樂觀正面或者用自我安慰來逃避面對,或者就不如讓自己抽離以策安全;把人性的冷漠自我與現實功利當成原則,把利他與溫情當成稀有的例外,或者才是自己這把歲數該有的生活態度。於是,自己應該戒掉基於妄想而產生對他人不切實際的期待。
如果自己總是說自己不在乎世俗的價值,而可以為追求自我欲望的滿足而捨棄累積有用資源的可能,那至少也應該告訴自己,填不滿的慾望就是填不滿,掌握在別人手上的事物,想要就是種不自量力的奢求;別再太過自我標榜,能握在手中的有形資源才是最具體的安定感。於是,自己應該戒掉浪擲千金換取虛無飄渺的自我存在感,或者至少留下一點資源,別讓自己在世俗中一點身價都沒有。
如果自己就是沒有同伴可以相陪、自己就是不配有個人讓自己能尋求慰藉或暢談心情,那自己踽踽獨行的姿態至少可以故做自在或帶點瀟灑;只能自己陪著自己,那就讓自己有著無法與別人分享也沒關係的興趣、不用跟別人講也沒關係的心情。於是,自己應該戒掉想找人說話的想望,那強迫著別人理解或進入自己世界的動作,只有讓自己更顯不堪,如果是必須花費金錢才能換得的虛情假意或搪塞敷衍,那麼保持買賣的現實感,做到等值交易的銀貨兩訖,或者才是適當的舉措。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或者都只是自己…

或者都只是自己的不中用,把自己的資源金錢揮霍到阮囊羞澀,所以長到這把歲數還是如此困頓拮据、無法安身立命、有穩固的基礎。
或者都只是自己的畏苦避難,把自己的路走到鮮少人跡的偏僻小徑,已回不到那來時的分歧點,沒有同行者的孤獨,只有眼前路的荒蕪淒涼。
或者都只是自己的軟弱,把自己的力圖振作一一摧毀殆盡,改變的決心無法抵擋故態復萌的驅力,放浪形骸最後還是贏得了自己的靈肉,而排山倒海的悔恨仍無法激出自己上進的氣力。
或者都只是自己,到頭來只有自己,貧窮、一事無成、乏善可陳、孤僻偏激、孑然一身的自己。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Jasper Jones

被選為2011年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之shortlister的澳洲小說。
偏遠獨立之小鎮中發生少女失蹤事件,身為主角的少年是唯二知其下落者,因為他協助與書名同名之角色,將其所發現的少女屍體沉入水庫深處,讓人無法發現。
主角的唯一好友是越南裔,在越戰之時空背景與外來移民所承受的偏見非難下,其家庭遭逢了被攻擊的意外。
與書名同名之角色是死去少女的戀人,兩人並計畫私奔逃離小鎮,當其發現少女身亡後,執拗地相信鎮上某個被妖魔化的老人是兇手,而後因緣際會地卻揭露了老人其實是其祖父,以及其母親死亡所帶來的謠言與醜聞。
主角與死去少女之妹妹陷入戀愛,透過少女妹妹之口少女死亡之真相浮現,父親的虐待以及少女誤以為的情人背叛,讓少女厭世輕生,也讓少女妹妹自責未能阻止悲劇發生,進而在故事最後著手放火燒掉其家庭。
主角的母親厭惡小鎮的平淡生活,偷歡的情景被主角撞見,成為其離家的導火線;主角的父親懷抱寫作的夢想,在書中是個沉穩而默默承受所有事情發展的形象展現。
整本書所聚焦的是犯罪、家庭倫常關係的扭曲、人性醜惡與殘忍的行徑、人言可畏與社群關係的險惡等面向;然而讀來卻沒有太肥皂劇的感覺,反而是有種低調的寫實感,不是平地造浪的灑狗血,而是引人入勝的縝密敘事結構與文字功力。
比自己原本所預期來得好看不少的作品。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界線內外

無論是敵我或者是非,那我輩與非我族類的區辨總是不斷地被實踐,並藉以在日常生活中取得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為了讓自己在生活中不被別人的價值所批判或輕忽、讓自己的不順遂或不得志可以有所解釋,劃分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讓自己可以選邊站、並且把問題歸咎於另外一邊的存在,或者是慣用常見的應對手法。
有了無法消滅、只能批判的敵人或對造,自己的問題就可以不用被檢視;因為對照組的漏洞百出、缺陷顯而易見,所以自己其實空洞而貧瘠的內涵、便因為自己對對照組之批判而顯得無挑剔之必要。
其實自己所追求的價值也沒有清高到哪裡去,甚至是自己其實根本就只是盲目地自命清高;批評或抱怨別人的市儈機巧或膚淺庸俗,但是自己不也是濯足在這淌現實的渾水之中?或者只有那些坐著壁上觀的人才能事不關己地、把別人的不是討論得輕鬆寫意。
人真的必須透過貶抑別人來找出自己的價值與存在感?還是說自己應該把自己好好認真地展演出來,體現出自己想要建構的特質,然後讓那條界線因而自然浮現?或者人根本無須去區辨,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誰是我輩而誰又是非我族類,因為人生來本就是有慾望與私心,誰都不會比誰清高到哪裡去。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歐塔庫三周年

上週email了2011年8月份的歐塔庫愛讀詩稿件,想起當該期電子報發行時,距離自己第一篇在單位電子報上刊登的稿件(2008年7月,當時電子報還是每月發行,到了2008年底才改成雙月發行)已經屆滿三年,自己為了一字三元的稿費而開始這個乏人問津、根本不會有人會有興趣follow的專欄,在自己略帶偏執的堅持性格下,轉眼間也撐了這樣一段時間。
前一陣子自己似乎文思枯竭、題材無以為繼的窘境浮現,停了很久都沒有產出新稿件:雖然之前累積的備稿有足夠撐將近兩年的量,不過淨是在吃老本的危機感還是三不五時出現。
週末時把之前已構思好但沒有著手處理的一個題材具體落成文字,總算是暖了一暖已經停機很久的創作機制;這個禮拜的時間應該還可以處理兩篇稿件,這樣備稿量或可回覆先前的滿水位。
想想自己寫這麼多、這麼規律(如果不能說是寫得這麼勤的話),也不知道何時可以消耗完這些備稿,只是很清楚知道沒有什麼人會對這些文字有興趣或耐性去閱讀,而這也就更確定了自己偏門而冷僻的性格與特質:把自己囚禁在一個沒有什麼可能與他人分享或溝通的空間中,構築著自己的文字金字塔,最後成為埋葬自己孤單寂寞的靈骨塔,而自己的肉身就枯乾成木乃伊,且明知毫無復活之可能。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有點)充實而(相當)茫然著

這幾天手頭幾乎沒有什麼必要工作地、有了許多時間在構思文章寫作的名義下、閱讀沒有體系脈絡且主題分歧的文獻資料。
看著別人忙著要緊的事情,自己難免有著被邊陲化且虛耗薪餉的不踏實與內疚感。
閱讀的過程中當然還是有些收穫,只是不見得可以具體務實地反應在工作表現上;也帶點展演意味地去和同事討論或分享心得,不過還是免不了感覺到交不出具體工作成效的危機感與罪惡感。
而在閱讀的同時,自己不免分心閃神、甚至情緒起伏地無法認真地進入文獻的論理中,特別是當這些文獻又都是學術性格較為濃重的抽象論述時,不能確定其有用性又僅是囫圇吞棗地吸納知識,更是讓自己有著自我質疑與批判的內心交戰,亦因此更推沉了自己的低落情緒。
好像可以說有些啟發、可以感受到無用知識帶給自己的充實感;但是排山倒海地襲來、帶著強勢迫力的茫然感,還是壓迫著自己必須找個定位、走出可以轉化成工作具體成果的研究方向才行。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The Tiger's Wife

「We’re all entitled to our superstitions」,這是書中女主角所說、讓自己有所觸動的一句話。
2011年the Orange Prize for Fiction的得獎作,據說是該獎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同時本書亦是其第一部小說。
如果是要尋求深層的意義與啟示,如果是要探求縝密而引人入勝的敘事結構或深層的人性刻劃,自己讀來的感覺是,這些都不太能從本書中找到,雖然如果硬是要穿鑿附會、為評論而評論的話,還是可以用一些模仿當代藝術批評的技法,找出一些好像有著大道理的解釋與說明。
是本年輕小說家炫技的作品,鋪陳著想像力並跌盪著連續起伏、斷簡殘篇拼湊式的敘事,有懸疑延宕,但卻好像無法深入挖掘出什麼,人物的形象與遭遇是鮮明有趣卻缺乏引起共感或觸動的深度。彷彿是李賀的詩一樣,不是不好,但是就少了一點人生歷練的感覺。
戰爭或歷史變遷的因素像條伏流般地在書中時隱時現,但是在整個故事中就像是個虛實交錯的背景無法產生其力道。自己閱讀整本書所感受到最大的重點是,每個人在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成長時空中都有些無法被理性解釋說明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在自己所身處的社群中以不同形式版本被流傳,或有真實與虛構想像的交疊互換,或有不同評價與解讀的主觀滲透,而這些故事影響著被述說者與述說者的行動與思維,也體現著每個個體被其歷史文化制約、同時又有個體際遇特殊性的兩面性格。
幾個配角的人生故事彷彿依循同一個主題脈絡:斷裂式的人生變化、無法實踐的追求或落空的夢想、在找尋歸屬的同時體現著異鄉者的流浪感,這或許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某種歷史性格,在戰亂中迷失或混淆著的巴爾幹半島的身分認同,在必須存活下去的日常生活中所透露出的不穩定感。
只是自己再多論述什麼,都像是自己不合時宜的閱讀癖在作祟,總是想為一本書設定意義框架並點出作者的意圖,但或許這種曖昧而意義混沌的作品,才是當代風格與顯學吧!
不是不好看的小說,只是有趣之餘讓自己無法用自己的方式拼貼、在書中因為片段故事或文字而得到的點狀或塊狀的觸動。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自我權益的最大擴充

和友人一起去看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合璧,面臨到需要排將近一小時隊的狀況;而後在距故宮博物院閉館時間不到一小時的當下,我們終於排到了剩山圖與無用師卷的展示櫃前,有機會欣賞意境深遠而筆觸墨色淡雅有致的名作。
不過在欣賞的同時,排隊隊伍後面開始有人對當場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高聲抱怨,說前面觀賞的人群(包括我們在內)逗留在畫作前太久,所以後面的人可能到了閉館時都還無法觀賞到畫作;另外一個聲音則發言要求大家只能看十分鐘,而先前第一位抱怨的人則打蛇隨棍上地說,大家應該要去看導覽的影片,有了基礎知識後才來快速瀏覽畫作,甚至還跟工作人員說如果其不疏導人潮就他自己來,而後就大聲說請大家快速觀賞、應該去看看導覽影片跟其他作品云云。
一位已經在畫作前的觀賞者、還有自己的友人均受不了而發聲要求第一位抱怨者小聲點、不要太聲咆哮抱怨,而後不知是自知理虧、受不住群眾壓力還是更怨懟地、抱怨者失去了進一步鬥爭的發聲力量。
自己對於這樣的抱怨者實在無法苟同:觀展的時程應該是自己的安排,讓自己在閉館前來不及欣賞畫作應該要檢視自己安排行程之疏失,怎能責怪其他觀賞者排在自己的前面、認真欣賞畫作?為什麼要強加自己的觀念在別人身上、要求大家都要先看導覽影片而後再走馬看花地逛過畫作的展示櫃?更重要的是,當這個抱怨者來到展示櫃前,其真的就能快速瀏覽畫作,而不好好欣賞畫作的藝術質感?
只是為了自己能縮短排隊的時間便無的放矢地亂發脾氣與恣意抱怨,這樣的人著實是毫無自省能力、只求放大自我權益的自私鬼。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慕夏的匠與藝



如果一個來自發展邊陲國家的藝術家,在所謂人文薈萃、通商繁盛、紙醉金迷的大城市中做著商品包裝與宣傳海報設計,那他應該不會覺得是徹底實踐了自我在藝術理想上的追求。
因為友人的好意而有機會可以免費去故宮看慕夏的展覽,卻對該展覽的策展概念有著許多的批判。強調著慕夏在巴黎所從事的商業設計是創造出獨特新穎的藝術風格,讓那些媚俗華麗、帶著廣宣誘惑功能的耽美型設計圖像充填著展場與所謂文創商品賣場,然而自己觀賞的感覺卻是這些圖像作品都是相同譁眾取寵的風格複製,帶著特定宣傳任務的商業氣息濃重,沒有藝術家自己的靈魂與思想,這樣的圖像繪製可以說是藝術嗎?還是只能說是藝匠的謀生之作?
不過該展覽中有一些不被強調的作品,像是慕夏表現其宗教信仰、用色沉重陰暗、主題瀰漫悲愴氣氛的畫作,與其早期寫實主義風格濃厚的寫生描景以及人像畫等,雖然不能說是自己相當喜歡的藝術作品(不過宗教主題的系列畫作卻有幾幅自己喜歡的,只是沒有相關的文創商品可以購買。然而這個文創商品的詞彙讓自己相當感冒,自己對於搶購慕夏商業設計圖像所翻製之各種商品的觀展者也有種冷眼旁觀的情緒,而對於自己想要消費所謂文創商品的念頭也產生了罪惡感,尤其當自己才讀完一篇有關過度消費的批判文章時),但是至少可以從中看出畫家的思想與主張,透露著藝術家的性格與自我。
展覽只是為求票房販賣著藝術家為謀生計而繪製之譁眾取寵的商業作品,那俗豔與媚俗的圖像,或者正中許多觀展者的喜好,這樣其實也無可厚非,而作品背後的經濟歷史背景,藝術家被商業收編等現象也或許無須太被省思;但是要把這種僅是尋求商業成功、著重圖像華美且可被複製的風格說成是畫家的藝術創作,或許就太不尊重藝術那個應該有思想與主張的面向、以及藝術家自我展現與向觀賞者傳達訴說理念的真正藝術魅力。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尋歡

自己的人際關係經營得真是徹底失敗,在心情低落的時候還會飽受寂寞感的煎熬;無法有人可以訴說自己其實枝微末節、上不了檯面的無聊瑣細小事,只能打腫臉充胖子,扮演虛擲千金的大爺尋求有限時的歡愉。
但是就算是尋歡也要貫徹自己的風格與想像:於是自以為浪漫地帶著小甜點、在不知對方是否領情的情況下獻媚討好;於是自我陶醉而自娛娛人地、在不符自己年紀應有表現的狀態下扮演胡言亂語的小淘氣。
當然對方是很敬業地配合演出,也很有職業道德地保持適當距離而有所回應;自己有這麼一點貪心地希望對方有那麼一些對自己動心,不過妄想終究必然是妄想,曲終人散後自己還是形單影隻,只能守住自己殘破的孤島,而與整個世界隔絕這一大片海洋。
這輩子應該就這樣了吧!尋歡後的孤獨會與迫使自己必須去尋歡的孤獨連成一氣,而在其中自己所短暫遁入的虛妄歡愉,就是一場很清醒的春日曉夢,在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多麼浪擲自己的福分、多麼放任自己的貪嗔作祟的情況下,須臾享樂,相信眼前的紙月亮是真的明亮皎潔。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太多負面的思考

的確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在發生,不公不義只是讓人義憤填膺卻又無計可施,糟糕至極的人總是得寸進尺、乖張行徑讓人無法想透人性的卑劣陰暗為何能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
所以有著很多不滿與批判的負面情緒在瀰漫,劣幣驅逐良幣的發展趨勢讓原本有心認真的人也失去積極的動力與誘因,事情的發展一直在偏離應有的正軌,虛耗資源、短視近利、矛盾鬥爭,讓前景顯得無比灰暗,了無生機與希望。
然而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除了怨懟與無奈的負面情緒外,還有孤獨與寂寥的淒滄感。總是覺得應該在批判週遭人事物的同時,想著並把握自己應為的事情與應前進之方向,總是覺得正面表列出事物的應然面並且找出具體的做法策略,才不至於原地踏步地浪費自己的生命,因為自己僅是耗費時間精力在批判自己所鄙夷的跳樑小丑們,到頭來就變成與他們變成維繫當前情況的共犯而同流合污。只是自己這樣的想法總是無法與其他人溝通,也很難找到可以奧援的資源或支持的聲音。
情緒無處可抒發,想走的人生方向無人可為伴;連要掙脫出負面思考的舉措都是如此孤僻地從事著,又怎能不一再陷入負面而自怨自艾的另一重情緒之中?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鏡花水月

因為清楚知道只是暫時性的虛妄,所以反而拼了命地想找到一些證明虛妄背後仍有真實的蛛絲馬跡。只是一切過了頭都只是執念與貪嗔,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也失去了自己賴以維生的自制與消極。
即使有著慾望澎湃的陰暗面,自己也化身不了豺狼虎豹;更重要的是,即使別人的演技如何地逼真、或者自己如何想自欺欺人地相信別人的演技是自然真實,所釋放的親切善意仍然是對自己的虛應故事,讓自己可以享受片刻須臾的人的溫暖。
是的,自己不應該頻繁地出現在別人的生活中,因為即使是場交易也會因為自己的企圖過於鮮明而讓人不快與厭惡;是該退回各取所需、不多存有妄想的狀態,如果只是一晌貪歡,那自己就別貪得無厭、行為乖張,守好應被構築出來的界線,太多太莽撞太刻意的行為都反而不像是自己,也起不了任何自己以為會有的作用。
因為別人的感覺是自己無法強求,別人的心意無法被自己所構建出來;所以看清楚自己不過就是買了一場鏡花水月,別傻傻地逼著自己相信,然後把自己弄得白忙一場、甚至渾身是傷。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下半年的第一天

感覺上這幾天侵擾自己身體的病毒逐漸在失去力量,自己的精神與體力雖然還是有點虛弱,但是已經逐漸恢復到可以應付日常生活與工作所需之程度。
按照自己所設的工作進度,今天自己整合先前文章內容而拼貼完成一篇短文,並讀完兩篇與生命倫理有關的文章,即使並沒有感覺到很大的閱讀啟發,但是至少自己難得地免除落後應有進度的罪惡感。
也知道這只是一瞬晴空,自己的人生不會一直這樣正面光明、順遂進取;負面的情緒、不夠好的機緣、扭曲偏執的性格、懶散放縱的虛擲光陰、難以融入人群的疏離感,林林總總還是會讓自己的生活壟罩陰霾,灰暗低沉。
不過自己還是要抱著脫出低潮、重整旗鼓而振作起來;時時提醒自己別被外在無謂的紛擾所困、別太注目自己與別人的天差地別;就算自己像是隻被自己所背負的殼重壓著、緩步前進的蝸牛,也還是可以找尋出存在的意義,以自己觀看世界的角度來衡量是非與價值。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曲不高還是和寡

如果當前的疑難雜症都是因為外在環境的畸形發展與充斥著不良的環境荷爾蒙、都是因為錯誤的人鳩佔鵲巢地霸佔其不配擁有的位置、都是因為缺了東風而致使火燒連環船的絕妙好計無法施展,那麼自己就可以毫無罣礙地說著,可以面對問題淡然處之而不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可以劃清界線而不用累死自己負擔多餘責任卻換來一身腥、可以勇敢反彈壓力而讓那些應該自食惡果的人了解其是多麼地得寸進尺、吃乾抹淨。
這也不能說是錯誤的論理,只是如此便也沒有審視自己、確立自己發展方向之機會:因為都是外在的缺陷還有別人的厚顏無恥,所以自己做不出些東西、或者放任情況惡化下去都是可以理解甚至原諒的;因為環境險惡、人心因循苟且,所以每下愈況的研究品質、不斷探底的知識掏空、逐漸流失的自稱專業、找不到定位也提不出創意構想等等情況也都只能當成現實來接受。
於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辦法融進條件險峻的外在環境中,好像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荒誕不經;覺得累積是重要的、覺得應該挑戰現狀或者在現狀中找到提升之道的自己,終究還是贏不了消極抵抗派的憤世嫉俗。
只是讓自己略感無助的是,原本以為自己是多麼地憤世嫉俗,但是到頭來自己卻是橫衝直撞的樂天莽撞派,想著多做點什麼可以提升自己進而改變些什麼、或者就算不能改變什麼但是至少可以提升點自己,這樣的想法卻沒有知音,只能繼續當個別人看來的傻子,做著一些盡是自我滿足甚至是多做多錯的無聊事情。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After the Fire, A Still Small Voice

2011年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的shortlister,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說(作者好像念過Goldsmiths,有種微妙的感覺)。
兩個因為戰爭而變得人生無法完整的父親,以及兩個因為家庭無法發揮功能而失落的兒子;兩條交替書寫的故事軸線,一個因為母親隨戰爭生還父親離家而被拋棄後投入越戰的父親,一個因為無法面對越戰歸來父親進而形成對伴侶暴力相向而後自我放逐的兒子。
似乎所有的人物都是無法正常社會化、有著必須舔舐的傷口、有著因為自己無法克服的問題而互相傷害的殘忍;很詭異的閱讀經驗,並不是因為這本小說有著多麼灰暗的人性描述或者陰沉殘暴的故事情節,而是因為刻意淡然或抽離的書寫風格,讀來有種不痛不癢、隔靴搔癢的輕浮感,以及抓不到敘事重心的不踏實感。
當然也是有可能處於沉積火山灰時期的自己,無法很專心去掌握本書的情節流動與情緒鋪陳;但是有時候人物心理情感的脈絡走得有些突兀、或者時隱時現,讓自己掌握不到作者更確切或深刻的表達。
總之,這本書讓自己就只是讀完了,但是並沒有太多的啟發或感受。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他人

自己真的是個無趣的人。即使一開始說得出幾個引人發噱或者譁眾取寵的話頭,總會讓別人三兩下就看破手腳,自己的情緒乖張、偏激孤僻、妄念執著,就像是紙包不住火一樣,終將焚燒殆盡自己與別人的一絲牽連。
過往的自己都會落得離群索居的下場。自己總是對別人的熱情或關注感覺無趣而想抽離、總是對別人的價值有著或深或淺的無法認同而忍不住想要批判、總是對別人的歡喜或興致有著許多卑劣的情緒而有著唱反調引人厭煩的情緒反應。
而逐漸被厚重火山灰掩蓋的自己的視野,甚至讓自己越來越無法有動力強迫自己看著別人的舉動言行,連勉強為了交際應酬而認同社會通念並扮演善良老百姓的行為能力都逐漸失去。
於是他人就真的越來越只是他人;自己越來越躲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想解釋自己的不合群與疏離,不想為了融入而融化自己的堅持,不想到頭來還是像是在炫耀地唱著獨角戲般地賣弄自己的無用知識,不想總是強迫自己必須應付別人的話題,也不想感覺到別人的注意力總在自己主導的話題中迅速轉移而潰散。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沉積的火山灰

一個久疏聯絡的友人來電,自己過於冷淡的態度似乎讓他有些失望甚至受傷。但是自己乏善可陳的生活也交代不出有趣的事情,對方所訴說的近況自己也只能有一搭沒一搭地擠出一些應對的話語,但是應該傳達不了什麼熱情、也不是什麼有益的理性建言。
一個同事想要請近一個月的長假,告訴自己其實她的真意是想要離職;自己直接言明自己的態度是過於冷靜,因為畢竟自己是完全可以感受那對了無新意且受困愁城之工作的厭煩與疲憊感,只是自己少了衝動離職的激情,只有過於疏離或者說是理智地看淡一切的反應,所以也說不出什麼能激勵或者安撫對方的溫暖話語。
越來越像是火山噴發後、漂浮在空氣中但逐漸向下沉積的火山灰,開始覆蓋自己心靈地圖上所有的景色,天空是灰濛的,地表上所有的顏色亦逐漸染成灰茫。因為火山爆發的熱度早已消退,所以開始無差別而冷淡地看著自己沒有很滿意甚至是極度不滿意的周遭事物,進而所有的情緒與感受都失去力道,像是視野中的顏色都逐漸劃一、人事物的形貌都逐漸模糊曖昧、觸及外在環境的觸感都逐漸遲鈍而無感。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The Memory of Love

2011年the Orange Prize for Fiction的shortlister,一個放置在西非國家獅子山共和國的歷史與內亂中、書寫人性與存在的故事。本以為會是個流於俗套的刻板複製,但是漸入佳境的閱讀卻讓自己逐漸反轉自己的刻板印象。
愛上有夫之婦的上一代主角,在其回憶的敘說中,面對暗戀者的丈夫所抱持的政治理想,可以想見應該會是朝向背叛與出賣的方向發展其情節;來自英國的心理醫生,以及在醫院經歷內亂殘暴經驗的當地醫生,這樣一開始的角色設定,有讓自己擔心故事會不會就這樣平淡而可預期地走到結局。
然而當內亂戰爭的經驗開始透過不同的故事軸線被交織出來,中後段才出現的下一代「女主角」把所有主要角色的關係逐漸串聯起來,這本小說的富厚以及深度便逐漸被醞釀出來。
當這個國家所有的人都有著創傷後症候群,有著無法說明或者逃避記憶的醜惡經驗時,選擇宿命論似乎是必然的生存之道。有人「有幸」跳出(但最後結局是他的回歸,雖然這完全不是故事的重心,所以無法揣測作者是否有意道破所謂美國夢的虛妄),有人嘗試逃避(沉重的歷史以及個人的經歷)卻最後仍選擇在當下安身立命,有人用自己敘述的故事版本來詮釋自己行為的意義,而來自西方的主角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當地人的特別與常態,而最後回到英國帶著他自己的memory of love。
在小說中真正在行進的敘事,是平淡而帶有意識流抽象的不確實感,就像是一個現實的日常生活,因為生活細節的瑣碎平庸、因為人的情感有其共通之處,所以經歷其中的主角並沒有外顯的戲劇效果,而只有似幻似真的情緒流動;但是在小說中被人物所述說的經歷與歷史,卻是張力十足且沉重壓迫的重口味情節,暴力血腥與非人道,情感糾葛的背叛與出賣,像是用放大鏡凸顯了內亂與政治迫害中最鹹濕與駭人聽聞的片段,而對比出經歷過這一切之後的人的求生之道與存在方式。
上述的對比或者是這本小說讓自己喜歡且閱讀起來進入佳境的原因之一。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沉淪的N次方

必須說謊來實踐沉淪的可能並加重其罪孽。
必須浪擲資源來證實慾望的虛妄與短暫滿足後的被掏空感。
一而再、再而三地讓自己的情緒必須透過墮落而虛張聲勢的奢華來求得平復、讓自己的破落寂寞必須透過表面而不恆常的溫度來取得些許暖意。
因為罪惡感與悔恨,重複地書寫著自己的脫軌與失序,但是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懦弱無能,毫無振衰起弊、痛改前非的可能。
只是就像是追求相信紙月亮是真的、想要有希望到了寧可自欺欺人的程度,再一次書寫不過就是希望讓自己有這麼一瞬間的自信與決心,相信自己的沉淪不是無限大、深不見底,而是從此刻起有停下來的可能,或是一絲絲的希望。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苦行僧化

追趕著美國最高法院最近做出、三個有關專利制度的判決,希望能盡快寫成稿件投稿。
對於前陣子突然被聯絡上的國中同學facebook社團,盛情難卻地加入其中,雖然自己也不能說不想跟國中同學保持聯絡,但是坦白說自己並不是這麼有social的動力與能量。
昨天的一場聚會面對必須合理化自己孤僻的情況,但是心理的疑問是:就算自己想要積極與人相處,那自己周邊的人會對真正的自己或者大部分被隱藏起來的自己有興趣嗎?談無用知識、談得獎小說、談非主流的價值與意義論述,問自己為何孤僻的人根本就不會是對自己生活有興趣的人,只是不負責任地要硬把蝸居的蝸牛拉出它的殼,但是根本無法負責其死活。
自己已經很明白,自己終將會是個被禁錮在無用知識叢林中修行的苦行僧,自虐地克制著自己守著自己容易被慾望和惰性吹熄的學習之火,淒涼地必須在有限的物質生活條件、隨時有墜落貧窮深淵的危機中勉強地與現實取得某種妥協。
自己如果不適合與大家走得太接近,那就認命地接受自己的屬性與命運吧!交際應酬就是適可而止,無需犧牲太多自己一個人的自在,去換取無謂而虛妄的人際關係或所謂交情。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再創新低的失敗作

走到這步田地是因為自己的排斥抗拒,還是因為自己被迫承受這樣一個目標設定錯誤的任務?
最近在工作上完成了一份對自已而言交代不過去的報告,過於片段的資料拼貼與斷章取義,為賦新辭強說愁地牽強論理評析,在毫無興趣、滿是敷衍交差的情緒中,湊出了上萬字卻讓自己不忍卒讀的荒唐作品。
這樣的工作表現讓自己有了複雜的心境:不能說自己沒有盡力、但是自己可以說並沒有盡全力(是盡量做但是也知道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不能說自己有被給予完成任務的適當條件、但是自己可以說是刻意讓條件變得更不利於自己(先處理其他事務而壓縮處理此事的時間與資源);不能說要研究的題目是有素材可以炒出一盤好菜,但是自己可以說是因為故意抗拒而不想嘗試化腐朽為神奇的挑戰。
希望這份報告可以塵封、可以盡快被淡忘;這次的工作讓自己又再度看到自己的侷限與膚淺:揮灑不開只能限在小框框中玩著跳樑小丑把戲的自己,有著許多招數是自己無法上手,對於自己的框框無力掙脫,也有許多情緒關卡無法克服,更重要的、自己適應環境險惡的應變能力還尚需加強。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持續進水的船艙

像是身在一艘宣告即將滅頂的沉船,應該要想方設法棄船逃生,卻找不到救生艇,連一片浮板或一個救生圈都沒有,無計可施的走投無路,到頭來卻變成像是有種迎向毀滅的自我坦然。
最近工作上許多事情的發展就像是往自己所身處的船艙不斷進水一般,想不出辦法可以改變扭曲的生態或者力挽崩壞的局勢;看著自己越來越像是苦行僧一般地堅持一種自虐式的刻苦,看著大多數人像是蟋蟀不知冬日惡寒還猶自虛華度日,雖然不是自命清高地要去鄙夷任何人,但是漸行漸遠、與沉淪的局面越來越格格不入卻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說自己想繼續待在這個工作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可以運用資源吸收一些自己想要的無用知識,則這樣的想法越來越不被環境所認同,可運作的空間也越來越受到擠壓,那自己該如何應對這樣惡劣的展開呢?因為無解而困擾,因為困擾著無解而日復一日的因循苟且,最後就物極必反地逞強、想看看自己沈船後、置於死地時會是如何悽慘悲涼?這是坦然吧?還是開錯單行道而無法回頭的愚者必須自我聊慰的逃避心態?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維新不易

太多時候自己都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生活回到自己所設定的正軌、或者有個自己所設定的理想樣貌。隨便瀏覽自己過去寫在這裡的文字,那掙扎著讓自己的現實與自己的想像能夠更加貼近的想法,彷彿不斷被複寫地、淺白而直接地證明自己的屢戰屢敗(或者是不戰而敗)。
最近生活又耽溺在慾望中而浪擲千金,因為過度強迫症的表面下失去了興趣的本質、而有了一種只是很勉強地催促著自己扮演追求知識之角色的失落與荒謬感。這時候自己有不下數百次地興起了生活維新的念頭:要振作、要活得讓自己有充實感、要讓自己能夠蓄積不論是金錢物質或是精神非物質的資源。
當然外在環境總是朝向更險惡與無法掌控的方向發展;這時候想要靠著生活維新來逃避外在環境問題的趨力也就越發強勁:如果自己過得讓自己滿意、能夠氣定神閒、四平八穩,在自己有著明白的生活軌道的情況下,外在的紛擾或污濁也就有被隔絕之可能。
只是如何的如何、怎樣的怎樣,自己都還是那個意志不堅、因循苟且的愚昧懦夫,打著革命的大旗卻總在槍聲還未響起、熱血尚未淌出、鬥爭仍未白熱的一開始,就經不起平庸的誘惑與鬆懈的煽動,選擇成為連匹夫之勇都沒有的草民,說著一口鬥士奮戰的好書,卻走不出自己當不成粉墨登場之主角、只能在天橋下看著別人上演英雄氣長之真實戲碼的窠臼。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The Privileges

2011年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的finalist,說的是一對年紀輕輕即結婚的俊男美女、育有一對兒女並且白手起家變成富豪的家庭故事。
小說一開始的婚禮故事,便揭示了作者挖掘在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下、體現近乎刻板之印象的人物角色的意圖;作者很有野心地不讓善惡分明、因果報應等通俗正義得以在故事中實現(故事中男主角透過內線交易致富卻未受到任何懲罰),也很刻意地不去做過於露骨或者鮮明的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價。
只是自己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不得不說對作者流於片段而無法適當連貫的敘事結構感到有些失望;雖然作者時而顯露出其剖析與描繪特定人物性格與情緒的紮實功力,特別是點出女主角的非情冷酷以及男主角的幾乎自虐的自我要求,但總括來看,整個故事難以跳脫刻板印象的重新構建與再製,再加上作者刻意不去道德批判銅臭味讓其流於通俗正義的情感抒發,更讓其所著重的角色刻劃顯得失去鵠的與重心。
作者說故事的重點到底什麼?作者希望讀者從這本小說中得到除了加深對有錢人或所謂特權階級的刻板印象之外的何種啟發?這是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浮出的疑問。
不能說這是本不好看的小說,但是卻是本看完後也不能說自己看了有多深多大感觸或省思的小說。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晚景淒涼的研討會

當這次丹麥出差所參加的研討會進行到最後一天,現場參與稀稀落落,最大的會場空位甚多,還有零星昨天的參與者所留下的垃圾,這樣的景象真讓自己有些感慨。而最後一場圓桌會議討論之議程,雖然自己本來參與的意願就不高,但是懷抱著有始有終的某種自虐性的自我要求情結,自己還是帶著筆電坐進會場,邊打著這次的出國報告,邊等待會議之開始;只是想不到(或者也是有一些預感會發生如此情事)等到的是最後一場議程取消的宣布。
其實從一開始知道這個研討會並決定參加,主觀上自己一直有所忐忑不安,畢竟討論議題與計畫執行方向能有多大的構連是個問題;而隨著時間逼近,會議議程之安排與走向開始有了變化,而自己也隱約感覺到這場研討會籌辦上的不順遂,只是木已成舟,還是硬著頭皮前來參加。
自己所參加的分眾討論工作坊,共有三篇原訂發表的文章在最後一刻取消其發表,而讓原本議程之吸引力失色不少。而一開始參與情況就不是相當理想的研討會,最後變成令人感覺蕭瑟的冷清會議,或者部分也是由於其籌辦並不順遂、最後討論之主題內容紛雜卻又乏善可陳所造成。最後一天的午餐明顯縮水,變成只提供三明治,也增加了自己心中唏噓傷感的感覺。
參與這場研討會也是自己到目前為止出國出差的經驗中,感覺出國報告最難處理的一次,雖然自己已經利用晚上在旅館的空檔時間,勉強地把報告完成,但是沒有討論內容呈現之中心主軸、沒有太多有趣或新鮮的資訊可以提供、亦沒有什麼讓自己有所啟發的心得或感想可以分享,讓自己對這份報告有著相當的抱憾與不滿意。不過相較與其他人的出國報告,或者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總之,有著幾位國際知名學者參與的研討會,到頭來還是淪為晚景蕭索淒涼的結局,讓自己有種該自我反省、或說是警惕的想法,自己的研究方向也該好好的爬梳整理一下了,不能再亂槍打鳥下去了。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2011年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的得獎作。本來對於書名有所不解,google了一下才理解,goon squad指的是一幫惡棍或壯漢的意思,而套在小說敘事內容上,應該說的是書中各故事軸的主角,或多或少都有性格缺陷,甚至是遊走在社會邊緣吧!
小說由許多獨立但是又有人物與情節彼此連結的篇章所構成,主要圍繞著搖滾樂、媒體公關形象、科技進展與社會變遷、人事起落等外在事件,以及身處其中之各個不同主角的情緒思想與人際關係的轉變。
必須說這本小說寫得有點炫技與匠氣,有著部分譁眾取寵的文字敘事樣式以及透過科技感與窺探特定次文化所形成的新奇元素,許多獨立篇章的故事讀完有讓人有避重就輕、待續未完的感覺,這是否是作者刻意的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自己在國外出差的過程中進度提前地讀完這本書,不可否認其敘事有著相當的易讀性與引人入勝之處;作者兩三筆點明角色性格,與聚焦事件所反映之社會文化與人性糾結的功力,均有其可看之處。
自己認為,這本小說最主要表達的意旨,就是隨著時間人都會成長或至少轉變,所有的曾經,不論多戲劇性或多麼高潮的迭起,最後都會塵埃落定,除了記憶(甚至是稀薄的)之外留不下太多痕跡。人到頭來都會走出自己生活的軌道或者安身立命之道,過去終會是過去,時間終讓人走出過去而不再回頭。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哥本哈根機場的中文指標


在哥本哈根的國際terminal看到中文的指示並沒有什麼好驚訝的,簡體繁體的問題也不用太有意識或計較(雖然其似乎有些簡繁混雜),只是其所使用的字體對一個習慣「正式」或「端莊」中文字體的人來說,是有點不能適應的詼諧亦或是輕佻。
或者對丹麥人來說這樣的漢字字體是具藝術性而具有輕鬆的美感;他們或者不能理解中文字型的端正或者穩重的美感。應該無意要戲謔什麼或者嘲諷什麼吧!畢竟要以使用字體來表達不尊重的態度,可能還是要有點文化背景吧!
當然是否中文字體在公眾場合指標或者正式文書上就必須要使用端正的字體呢?這樣的文化制約也是可以思索的問題。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長了見識、多了體悟

這次出差至丹麥的飛行轉機途中,在第一段台北飛曼谷的機上,鄰座坐著一位要去泰國橡膠製品廠指導如何使用其公司所設計販售之製品機台的工程師;在經歷過飛行一開始的尷尬期後,飛行的後半段自己和對方便聊了起來,雖然讓自己無法依照計畫讀完一篇文章,卻讓自己長了不少見識,所以是相當值得的有趣經歷。
例如現在輪胎為何不再需要內胎的原因,是因為在當前的輪胎製程中有使用橡膠氣囊,其充氣後可以將生產中的輪胎撐開誠與鋼圈密合;而在這樣的製程中所使用的橡膠氣囊,從原本只能使用一次到現在可以重複使用到生產二十多次,是材質與製程其他因素(壓力、加熱程度、射出過程等)的技術進步展現。
再如美國飯店大廳所使用之大型地毯下的橡膠止滑墊,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因為成品過於龐大,為節省運送成本便成為巴西橡膠製品廠的大宗生意;塑膠可以做到的事情橡膠或可以做到,但是橡膠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塑膠做不來的;塑膠不能耐油、沒有彈性、不能耐溫差,而橡膠材質卻可以做出許多特質的變化。
還有一些族繁不及備載的知識都讓自己有上了寶貴一課的感覺;這位工程師出差國外,不是要去其他國家工廠指導其所設計新機台的操作使用、就是被請去維修或處理意外問題;常常出國到東南亞國家的他,卻只有小學畢業、英語不通技術指導全靠現地操作示範與比手畫腳、技術累積與創新能力是靠自己從十四歲開始工作的經驗累積。
想想自己平常所接觸的科技研發菁英,可能會暗自鄙夷英文能力不夠、沒有喝過洋墨水的人,頂著博士光環卻不見得能創造出這位工程師所接觸或努力耕耘的市場規模與產值。想著不切實際也看不到具體成果出口的未來前瞻科技願景,台灣所謂傳統產業的技術優勢卻面臨斷層與競爭問題而逐漸逸失,台灣的產業政策是否要看著那些其實台灣根本沒有足夠資源去競逐的所謂前瞻產業科技之創新市場呢?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冷感

總是追求審議辯證社會建構之論述與意義的自己,也逐漸無法簡單相信符碼與指稱的表層解讀。
而在過度自我克制與限縮的生活態度與處事風格下,太多事情因為覺得就算追求到也難逃虛妄或不過如此的結局,太多價值與目標禁不起自己的檢視與批判,所以到頭來自己的熱情便難以被點燃,慾望往往容易失去興頭而如一陣煙飄散。
甚至是生理上自己也變得越來越能耐受,也越來越不容易被挑發。是種生理與心理的麻痺化,也越來越少事物可以帶自己暫時脫離麻木與淡漠的情緒與感覺。
是否只能越走越偏鋒呢?追求更驚世駭俗、旁門左道的刺激或想法,讓自己活著的感覺能維持一定熱度,而不至於冷感到底。
但是追求秩序感且生性墨守成規的自己,能有多少脫軌或偏差的勇氣與行動力?或者倒果為因地說,自己的冷感不也是自己堅持秩序感的原因與結果?

秩序感

一不小心,過度要求生活結構清晰、井然有序的自己,就會有偏執狂與躁鬱症的傾向,而在個人問題被心理與精神疾病化的當代,可能就必須尋求諮商甚至是醫療的協助。
事例一:在自己尋求把所有代辦事項密集接續辦理、以追趕的速度趕著自己安排的緊湊行程表、毫無必要地讓自己陷入緊張之壓迫感的同時,遇到意外遇見的舊日同學,尷尬、難以說明、緊張無所適從等等情緒,讓因為秩序感被打亂的自己有著許多突梯荒謬的舉動與發言。
事例二:又到了必須出國出差的時候,心中不斷盤算著出國前應該如何準備讓自己生活受到最小干擾、回國後應該如何盡速讓自己生活回到慣常、把所有雜務或瑣碎事情處理殆盡,而把自己搞得過分慌張、思緒無謂地複雜且紊亂起來;因為不想讓自己的生活秩序偏離太久、想著減少問題之同時反而讓自己被問題糾纏。
因為不喜歡自己生活的步調與排序被打擾,所以只能與其他人事物維持著一種制式而形式的關係;因為追求秩序感,所以孤獨與無趣也就是必須忍受的缺陷。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postpiracy generation

今天閱讀小說時所學到的新辭彙,意指沒有著作權或者創作所有權概念的世代,視透過網路不付費取得數位影音作品為理所當然,且能振振有辭地主張一些沒有經過深入辯證的理由。
「常常就只有一首歌好聽的專輯,還訂這麼高價」,但是或可換個角度想:如果那首歌真的好聽,根據市場價格決定的法則,那首歌就值一張專輯價格之價值,而其他的歌就只是無用的贈品。
「不付費下載是對不認真製作唱片之公司的懲罰」,說這種言論的人難道是月光仙子嗎?也太自以為是地正義氾濫吧!不買正版就是種抵制了,非法下載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佔人便宜還要自命清高。
完全無意為不求上進的唱片公司或電影公司說話,流行影音產業完全是陷入創意枯竭的窘境,噱頭、置入性行銷與複製文化圖騰的感官刺激,讓產品消費者的視聽經驗變成飲鴆止渴、徒增空虛。但是文化的貧瘠與文化產品的沉淪是互為因果的關係,人類社會文化的庸俗化與感官化,也不全是文化影音產業的錯誤。要說誰該被懲罰或者該反省,不能支持有價值作品的我們大眾,無論是透過合法或非合法的管道去取得那些廣為流傳、濫竽充數的次等作品,都是文化沉淪的幫兇。
自己不是要鼓吹高尚文化精英論點,而是要說所有人都是文化社群中維繫特定文化型態的一份子,我們都是透過自己的行為再製出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文化。流行影音作品了無新意不能成為不尊重別人努力的理由,除非要完全推翻資本主義的經濟基本原則,不然使用者付費本是應該,否則自己要怎麼說服別人該對自己工作的貢獻付出對價或報酬?
其實並無意深入去批判postpiracy generation主流論述的是非對錯,而是更想指出,對於自己的價值立場不能或選擇不去深入探究與思辨,只停留在自欺欺人的層次上甘於接受自己的偏頗或者膚淺,或者才是更關鍵的問題:沒有具備反思能力的文化主體,也就沒有具反思能力的社會文化;遠比沒有透過消費支撐流行影音產業之經濟基礎來得嚴重的是,沒有思考批判主流論述的能力、而僅是人云亦云的文化貧瘠。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Ransom

2011年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的shortlister,是澳洲作家David Malouf的作品。
特洛伊戰爭故事中的一小片段,在作者的想像力與文字功力中被渲染放大;Achilles為兄報仇而殺了特洛伊的王子Hector,特洛伊國王Priam為贖回兒子屍體而隻身帶著作為贖金的財寶、在庶民挑夫的陪伴下進入敵人陣營,與Achilles有了微妙且相互影響的互動。
篇幅算短的小說放大了某個在傳說史詩中相當細微、未被著墨的枝節:特洛伊國王褪下王的神化尊貴裝飾,以一介凡人的姿態經歷喪子且必須贖回其屍骨的屈辱與冒險;過程中人性的複雜與幽微逐漸顯現,王的圖騰形象與備受保護的崇高亦逐漸轉化,最後王與Achilles都被這場虛妄甚至是荒謬的經驗所改變,英雄或者君王都只是肉身的凡人,在人性晦暗與情感糾結中顯得普通卻又獨特。
一開始不是很融入這本書的敘事中,但是到了Priam登場後,小說的故事就變得有趣許多,作者的文字美學亦越來越有感染力,為這本書增色不少。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便利商店所定義的時間感

便利商店不斷尋求更深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據點不斷增殖並填充進生活空間的每個角落,服務內容的繁複化與品牌形象的轉型與再界定,都讓其層出不窮的行銷手法與消費者生活更緊密的粘黏。
今晨在便利商店中瞄到新DM,是端午節粽子等相關商品的預購型錄;旁邊還放著母親節蛋糕的DM,還有幾天才到的五月,卻已經悄悄被六月的節日所追趕上。
因為跟生活的接近,方便或許正逐漸變成必須;便利商店在強調多元貼心的消費服務之同時,也逐漸影響到進去消費或利用服務者的生活意識;因為不經意注意到新上架的DM,端午節的到來便進入自己的意識,彷彿提醒自己生活常規的時間軸正在不斷運行,自己是無法脫軌的行進列車。
一個節慶過了又復一個節慶到來,本是人生之常態;搭配節慶從事行銷活動以販售商品的便利商店或者也沒有改變了什麼;只是因為在生活中便利商店的能見度逐漸放大,所以其所界定出的時間感也就醒目了許多。
也因為這樣,讓還沒準備好過母親節的自己,有了點惶恐,一瞬間想著端午節的到來而悵然有所失。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必要的知識量與認知基礎

今天又從旁觀察了所謂的公眾討論。
對自己這個自認的社會建構論者來說,所謂客觀知識或事實資訊都是會讓自己有所提防的標的,而且在自己試圖維持的平等論者形象下,總是想著要挑戰科技知識霸權或者主流論述威權,也總是期待看到不同面貌的所謂俗民聲音與日常理性。
但是無法聚焦的討論、建立在錯誤之事實前提或者未明確釐清之概念上所開展的價值判斷或意見立場、拼貼片面甚至是矛盾的主流論述部分內容與無法質疑挑戰之抽象上位的政治正確觀點,讓自己不免感覺公眾單向教育與欠缺模式的批判還是有其可取之處。
在社會中沒有存在足夠的知識量或者夠豐厚多樣的認知基礎時,把一群公眾集結起來討論審議科技政策議題,就只是像把娃娃兵推上戰場前線,如何戰勝那些科技菁英的批判甚至鄙夷?

是火山孝子就別抱怨

所有的親切笑容都只是服務業的基本,任何的說明與解釋都有避重就輕、遮掩了買賣的限制並推銷符合利益的選擇。
無法克制放縱慾望之驅力的自己,不符自己能力地短短幾天浪擲千金;無法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服務卻一再退而求其次地接受對方的安排。
妄想著對方會多為自己著想地、或者至少看在自己密集消費的情面上、會更加體察自己的想法或者給予一些方便;但是當自己的消費時間因為超過預訂而被催趕、下一位顧客已經顧不得應該錯開打不到照面的行規、在自己前腳都還沒有踏出去就被緊接著帶到服務的地點,自己就該知道自己不過就是可有可無的顧客一名,在別人的好生意中,是不必太過費心照顧的對象。
是啊!是自己在花錢如流水、購買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能夠期待買賣的關係中能有多少的真心真意?不過就是一隻打腫臉充胖子的待宰肥羊,油水又不是源源不絕的多,肉質也不是最美味的鮮嫩,怎麼能期待對方能夠有職業化、公式化之客套對待外的貼心與盡心服務呢?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兩種專家

今天參加活動,吸收了一些蠻受用的資訊,也遇見了兩種態樣的專家,給了自己相當的知識啟發。
認真固守自己的工作崗位,是開疆闢土的先鋒也是在專業領域中必然被聯想到的響噹噹人物;經驗的積累有了許多言之有物的涵養,不卑不亢的務實中有著自我堅持的信念立場與價值判斷。這樣的專家讓自己有了見賢思齊的想法。
看似憤世嫉俗而對現實多有嘲諷批判,但是其背後卻是真誠地期待現實能更好的期許;同樣是多年第一線實務經驗的累積,面對從不同角度立場出發的其他意見聲音,或者只能用嘲弄的口吻來質疑挑戰,來堅持自己想守護的價值。在接近但不致變成語出不遜的邊界上,偶而讓自己像個丑角般帶著戲謔神態表達嚴肅的意見,這樣的專家也讓自己有了省思自己應如何面對人生多元意見的啟發。
還好自己當初有勉強自己不要偷懶地出席這場活動,讓自己在相關專業資訊外有了多一層的人生觀察。

微弱的曖昧

因為要出席活動而一反常態地搭乘周末的晨間客運…
因為座位的狹窄,若有意似無意地鄰座乘客的大腿和自己有了輕淺地貼觸…
起身禮讓比自己早下車的鄰座乘客,在眼神的偶然交會中、自己不知是否為誤解地、感覺看到了意味深長的眼神…
在等待下車的時候,鄰座乘客若有似無地轉頭望向自己的方向,而自己也在閃躲的欲拒還迎中數次對應其目光;下車後鄰座乘客似乎有在搜尋留在車上的自己,其表情是困惑還是不捨…
如果這是有絲毫真實成分的曖昧想像,則不過只是稍縱即逝的煙花,薄得不能再薄的交會沒有任何後續發展的可能…
如果這一切都只是自己妄想的易醒曉夢,則希望不要讓那位可憐的鄰座乘客有種被侵擾的感覺…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The Ruby in Her Navel

Barry Unsworth的作品,是自己閱讀這個作家的第四本歷史小說。
宗教與種族的混雜、隔閡與衝突,各派系權力的競逐與利益的保衛,人性的缺陷在權謀交疊的詭異氛圍中被放大,面貌模糊的君王,其名義被不同陰謀者所借用、其偌大權力成為正當化殺人與行惡的理由。
不過自己比較喜歡的切入角度是,失去世襲騎士爵位的主角,為擁有相當權力之派閥領袖提供服務,自己的種族血統與過去、和現在所在位置的矛盾衝突形成主角一種失去歸屬感的根源;被過去戀情所惑、以及渴望透過尋回騎士身分來重新取得自己的立足點與定位,成為他淪為權力競逐下邪惡罪行的幫兇。最後主角從充滿魅惑力的女舞者身上尋求到愛情與慰藉,並且在女舞者的堅強與智慧中,發現自己的歸屬是不停地吟唱敘事與流浪,在沒有根的浮動中、和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以及無法純正分類的身分定位和平共處,並走向自己的未來人生。
不能說自己很喜歡這本小說,跟閱讀自己相當欣賞之同作者另一部作品Sacred Hunger時的經驗比起來少了許多觸動,過程中也有無法投入的尷尬時刻;只是這本小說還是有值得閱讀之處,有讓自己可以思考的觸發也就足夠。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一則索取打氣的提問

在日本Yahoo的知識家網頁上偶然看到一個日本震災受災者的提問,上面寫著:自己的公司因為震災失去市場、生產線也中斷,所以必須裁員半數員工,自己所從事的營業工作在此情況下也無法繼續,所以在老闆的低頭道歉中自己被解雇變成因為震災而失業的受害者,在自己週遭的朋友也有同樣遭遇的情況下,自己在此發問希望得到一些鼓勵打氣的話語或建議。這則留言其中這句話讓身為意外讀者的自己心揪了一下:「自分が何が出来るかと言うよりも、生き抜くために何をすべきかにまた戻りそうです」,而這位留言者也特別強調:「頑張ってはいるのでがんばれ以外でお願いします」。
這樣的留言提問讓自己有許多感觸:災難中不幸身亡的人變成了嗜血媒體灑狗血的數字喊價,但是生還者的人生故事卻是一道道必須憑藉己力撐過的難關與解決的問題;不只是創傷後症候群,那現實的殘酷與人生際遇的難測,讓許多受害者的故事不是用悲慘可以一言以蔽之,卻是日常生活中複雜難解的課題。因為沒有對與錯、沒有可以責難的標的,才讓壓力與負擔更難以承受;面對人生的無常與虛妄,心靈上那個被撬開的洞如何填補?也不是多麼殘酷或悽慘的遭遇,也不是最嚴重的受害或者最慘重的損失,但是卻是最貨真價實的自己的人生,最徬徨無助的不知該何去何從。
能夠生還真的就是一種幸運嗎?之後不知該如何賡續的人生,真的可以讓人說出能夠活著真是太好了這樣不太負責任的話嗎?

familiar stranger

今晨坐國道客運上班時,因為是最後一個上車而司機誤判乘坐的狀況,所以導致票已投入但沒有座位可坐的窘境;在尷尬地一直被司機道歉的情況下,自己拿著椅墊(還好不是報紙)坐在車門階梯上,無法補眠亦無法閱讀地到了台北。
在道歉的過程中,司機說了一句「我記得你,你就是常常在路口下車的那個」;自己靠這條路線的客運通勤已經將近五年,總是要求著司機「違規」地不在停靠站讓自己下車,所以或者自己對幾個較有資歷的司機來說應該是有印象的乘客。不過自己比較有印象的司機,其一是那個絕不違規讓自己提早下車的司機,另一則是那個話比較多的司機。
所謂familiar stranger就是因為一同從事一些日常慣習的活動而可以辨識出來、但毫無互動的人。今天的意外插曲,讓自己與司機有了一些交談,雖然familiar stranger的關係應該還是不會改變。
而今天的意外插曲也讓自己跟另一個familiar stranger有了交談:一個總是和自己差不多時間到站排隊、常常搭同一班車又是在同一個地點違規下車的另一個上班族乘客,今天在下車後也和自己交換了一下有關於意外插曲的意見與經驗。一個意外插曲,有了短暫非常態的交流,不過之後還是會船過水無痕,familiar stranger還是僅是familiar stranger。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一臂之遙

at arm’s length是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親密或熟識感;the arm’s length principle則是指交易雙方彼此獨立且站在平等的立場。
自己在面對人際關係時,雖然有深切的慾望渴求親密的關係,但是到頭來自己還是無法與人有太深入的交際;總是想著迎合別人,總是因為害怕冷場而過頭地插科打諢,總是太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而刻意忍受,總是在不適當的時候讓自己負面的情緒無法掩飾而爆發,最重要的是,自己總是會感覺到自己與別人的格格不入,有著許多無法說明的批判意識,以及容易感到無趣的意興闌珊。
最後自己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斷垣殘壁中,就算是抱殘守缺也是自己的無用知識才能讓自己舒服自在;許多社會通念都是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到頭來自己還是無法打入別人的世界中。
於是,自己還是留在與世界上其他人都保持一臂之遙的自我放逐空間中,在別人偶爾釋出的善意中,勉強感受一點點別人的體溫溫暖。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研究這回事

自己所做研究之品質良窳如何?自問自答的答案是,自己只是喜歡廣泛累積無用知識,但是其實對於特定主題的鑽研或爬梳,往往著力不夠且沒有持續進行深度的辨證與慎思。
工作上多了優良研究獎競逐這樣一件事情,其實自己的心情甚是複雜;自己無意去競爭這樣的獎項,一方面自己不想讓自己與其他人被放在同一天秤檢視,另一方面自己所進行的文獻爬梳與無用知識的累積,也希望能不受挑戰地維持其獨立與自由性格。
結果是好的,但是卻有著許多干擾的變因在影響著這個結果的解讀;自己對於這樣一個其實有些爭議的結果,與其是去接受這樣不夠完全正當的利得,或者不想涉入這樣的比較才是比較符合自己的本意。
有空間把自己喜歡的東西、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弄到自己標準中的好,或者才是最重要的;行有餘力幫助一下他人,做個讓別人光采的幕後推手,也或者是自己可以追求的另一層境界。

回到原點與走不出原點

有些事情是努力了許多,但是因為外在因素或變故而被打回原形,所有都歸零,努力化為烏有而彷彿不曾存在。然而至少一切都因為曾經努力而有離開原點過,只是到頭來是場空而令人備感失望空虛罷了。
而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努力,或者所有作為都是虛耗與浪費許多氣力在鬼打牆地互相拖累、非難或推卸責任,於是事情根本沒有離開過原點,就像一直向大海中撒鹽,只是徒勞無功,海水的鹹度並不會因而產生太明顯的變化。
或許是個機會地自己過去幾年參與了基因改造科技管理規範的相關研究,也或深或淺地可以觀察甚至涉入我國相關政策與法規的研議發展過程;只是計畫已結束超過一年,卻突然感覺到所有事情並非是回到原點,而是根本沒有走出原點過,因為那個應該被選擇的價值一直沒有被有擔當地明確選擇,紛紛擾擾的聲音也不曾被有效地溝通或互相認知理解。
回到原點與走不出原點到底何者比較好呢?即使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前者或者讓參與者沮喪感慨卻還是會留下一些曾經走過的成就感,而後者除了埋怨責難他人外到底能帶給參與者什麼呢?基因改造科技管理規範之發展,讓自己有了思考這個其實也不是很重要問題的機會。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居心叵測的有問題調查

今日聯合報一則新聞標題為「文創競爭力 台北連杭州、深圳都輸」,其中講的是一個不知幕後金主為誰、政治意圖或立場為何的「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委託中原大學教授呂鴻德擔任計畫主持人、所進行之2011《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的結果。
根據報載,這個調查所進行之方法是,以兩岸具有文化創意潛力的卅六個城市為研究對象,根據文化硬實力、文化軟實力,細分為八十個指標評估換算而得,並以問卷調查,共回收了一九一一份問卷,分別由台商、旅居大陸的老外及EMBA學生所屬的企業答覆。
而根據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之網頁新聞所載,這個調查的結果如下:
「36 座城市展現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簡稱「文創產業競爭力」)中,台北市位居第5名,前十名分別為:上海﹙96.211﹚、北京﹙94.990﹚、杭州 ﹙94.756﹚、深圳﹙93.689﹚、台北﹙93.261﹚、蘇州﹙91.853﹚、南京﹙88.716﹚、大連﹙88.629﹚、廈門 ﹙88.134﹚、成都﹙86.343﹚。台灣另外五座城市,台中﹙85.511﹚、高雄﹙84.375﹚、新北市﹙79.342﹚、台南 ﹙69.105﹚與新竹﹙76.022﹚於36座城市排行中,則分別位居第11、12、15、17與21名。
依據2011《CCIA調查報告》分析總結,可匯整幾項結論:1、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分獲兩岸文創城市七項衡量構面排名之首;2、就城市文創競爭力而言,台灣僅次於中國大陸直轄市優於副省級城市;3、兩岸歷史名城與國際化城市羅列城市文創競爭力排名前五名; 4、兩岸文創城市成功關鍵因素各有其稟賦;5、中國大陸城市文創競爭力中,以直轄市最優,副省級次之,地級市居後;6、最具文創競爭力城市以長三角經濟區最多;7、經濟實力為文化創意城市發展之必要條件;8、「數位內容」及「設計品牌時尚」為兩岸最適合發展之文化創意產業。」
並不是說台北一定比大陸城市好,跟北京、上海比也一定有必須改進之處;但是重點是,這個調查所訪問的對象,有什麼立場或專業、經驗或觀察可以做出這樣的評價與排比?台商(待在大陸多久了?有真的接觸過文創產業嗎?有全數待過受評比的36個城市嗎?)、旅居大陸的老外(有來過台灣嗎?)、企業(哪裡的企業?何種業種?),這樣的訪問對象是如何擇取,他們的意見有什麼代表性呢?
文化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分成80個指標,這些指標是如何設計與對受訪者描述的呢?在「少數族群接納與包容」、「外來遊客接受與歡迎」等「多元價值」指標上,據報載台北是輸給深圳,但是上述的受訪者有什麼立場、經驗或專業知識就這些指標做出評價,又對這些指標是如何詮釋解讀,卻是在研究方法上未被交代清楚的設計缺失(雖然或許在詳細報告中會有,但很明顯的這兩個問題並非研究設計所能解決的,是研究上的大謬誤)。立基於未被說明的價值、找一些特定族群去回答其不知為何能的問題、依據一些曖昧不清的指標、在不知事實依據為何的條件下做出一些主觀的臆斷與評估,這是哪門子的調查報告?這樣的調查結果還被大肆廣宣,其中所涉及的人究竟有何意圖,只能說是居心叵測了。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所謂「無謂」的工作

有些工作無助於加薪升遷、也不是能夠增加績效或者別人會認同甚至讚賞的事情,但是做來會讓自己高興,所以還是盡量挪時間出來做,而這也似乎是自己留在目前職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工作雖然是表定工作,但就算自己僅用三分力隨便做也不會出太大問題,因為一方面這些成果實際上是無人聞問,另一方面其他人做的往往都是品質參差不齊;只是自己覺得做這樣的事情還是可以累積自己的無用知識,所以自己還是設定了比較高的標準,善盡自己的責任良心。
有些工作雖然是表定工作或臨時交辦的業務,但是其實自己並不擅長或者毫無被涉入之意願;這樣的工作有時會有績效,是別人會看重的事(但是這樣的工作往往輪不到我),或者有助於自己或單位的發展。為了五斗米,這種事總還是勉強得來,只是往往都不會有太讓自己滿意的成績就是。
有些工作是做了後突然因為情事變更而發生白做工的情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希望這樣的情事變更不會衝擊自己的工作穩定度太多就好。
有些工作則是不知道是哪個突發奇想或者唯恐天下不亂所導致出來的毒害,做了無益可能有害不說,還會干擾涉入其中者的其他重要工作,甚至攪亂職場的人際關係或生態。這樣的工作就是「無謂」。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陣子的「無謂」工作越來越多了;自己沒有什麼升遷空間的事實已經昭然若揭,還被「無謂」工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陷入英名毀於一旦的困境,該如何是好呢?無奈的是自己看來好像也無路可走吧!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Troubles

1970年出版的一本小說,是the Lost Man Booker Prize的得獎作。
在閱讀本書的時候自己的情緒常常是因為外在事件(主要是工作上的諸多不順與失策)而低落,連帶地對許多事情都提不起勁,所以這本書讀來就有點像在應付功課般地、無法深入其中而只是浮面掠過,中間還有幾度無法一如往常地每天均有進度;當然這樣的情況亦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文字風格對自己來說有點僵硬、用詞也有進入的門檻。
不過就算這本小說自己讀來有斷斷續續、不夠投入的問題,但是其所描述的一個歷史族群與宗教信仰所產生的隔閡與衝突還是讓自己有所觸動。在二次大戰前愛爾蘭與英國政治紛擾的情境中,革命反動與暴力犯罪僅是不同立場的判斷,無法跟上時代變化的思維與自我封閉的無形桎梏,讓舊日的美好(如果曾經存在的話)終必衰敗崩壞。
更重要的是,已經日薄西山的家族與其所經營的飯店,收留著許多可說是已經被時代所放棄的老婦人們,天涯孤身的退役軍人主角,因為一段錯誤與另一段無法得到的感情,兩度寄身於破敗在即的飯店中,見證許多人性的麻煩,亦被牽扯入許多人力不可逆的必然無奈或人性懦弱與情感複雜所帶來的糾葛之中。
該說是因為自己沒有興味盎然地閱讀而讓本書失色許多,還是因為本書本來就不和自己胃口而加重了自己這陣子的意興闌珊?無法重頭來過檢視的問題,所以也就是必然的無解。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猶想起幾年前自己還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別人分析情況、說著別人做了一個不明智的決定。
然而今天看起來,別人其實過得很不錯;當初的選擇說難聽點是歪打正著,但是說實在的也是別人身在其中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
自己呢?總是猶豫不決,總是情緒翻山倒海但是最後還是因循苟且;這樣得過且過地自己就慢慢地向下沉淪,可以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受到侷限,前面的路是一片愁雲慘霧。
身處的環境越來越不樂觀,有著內憂外患卻也欲振乏力、情況險巇卻也只能等著被巨浪滅頂;何去何從呢?自己有什麼辦法或本事可以逃出生天呢?
曾經自己有資格評論別人的情況;今天卻驚覺自己才是深陷泥沼無法抽身的愚者。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不擅長的路數

前幾天日本所發生的地震與海嘯,是場重創其國力的重大災難。一直想著是否應該email給幾個之前在倫敦認識但久疏聯絡的日本友人探詢其情況(知道他們都是東京人,情況應該還不至於像東北地區一般悽慘),但是又覺得尷尬且不自然而遲遲未動手。
昨天北京友人MSN告知,共同之日本友人平安的消息,更進一步告知那位日本友人已經奉子成婚的消息。轉念想想,即使再不是自己的風格,問一下別人的狀況也算是盡個人情義務,所以就很簡短地僅以兩句話、探問了一下四位日本友人的情況。
克己復禮的日本人當然是很快地就回覆、告知一切都平安的消息。一方面為他們都很OK的事實感到放心而高興,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好像完成一項自己不擅長的艱鉅任務而鬆了一口氣。
各自有自己人生的異國友誼,本來就會是漸漸淡去,不再聯絡甚至是遺忘彼此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自己的問候並不會改變什麼,自己也沒有什麼期待就是。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東施效顰的瘋狂

昨天中午偶然發現便利超商有推出新款聖鬥士星矢圖案的iCash卡,三款(海皇、海鬥士與神鬥士)各限量5000張,當下經過短暫的掙扎後便下手買了其中一款(神鬥士)。
因為iCash的儲值金與累積紅利點數均無法移轉(認卡不認人),所以用了新卡就等於重新開啟一個帳戶,之前卡片中的金額與點數就必須先清空,否則就是浪費(但是零頭很難完全清空)。因此買了新卡就是為了圖案的收集,自己應該會避免麻煩地不會實際拿來使用。
下班後到了西門町取貨,途中開始進入每家經過的便利超商,蒐羅另外兩款圖案的卡片(本來只想要再買張海鬥士,但是想想有二就有三,所以就變成三款都想到手)。第一家超商有完整的三款,但自己只買了其中一張,想說另一張可以在另一家店買,這樣多張發票也多個中獎機會(想太多就會自找苦吃)。
之後走了五六家超商,發覺這款卡片還有點搶手;有一家店的店員還說剛才有人來把三款全買走,自己聞言心想,瘋狂的人還不只自己一個囉!
不過自己最後還是買到了最後一款。花了300元就是為了一個衝動的不必須狂熱,多繞了些路就是只是為了一個偏執但不是很有意義或價值的貪念。
自己從來都不是個戀物癖或者收集狂,三款卡片到手也讓自己有點頭痛如何收藏(最後就是放進書桌抽屜)。昨日自己這樣的行徑,彷彿就只是在模仿別人追求或堅持生活意義價值的態度宣稱與激情行為,但是事情完成後卻又感到空虛與荒謬。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應該加班的日子

今天照原定計畫室應該進辦公室寫一篇短稿,把自己工作排班表上一件礙眼的小事先完成。
不過提不起勁來的逃避心態,讓自己決定還是出門去散步就好。
多做少做好像也差不多,提早做完和拖了時程也不會有太大差別;自己彷彿只是在賭氣般地想盡快把手邊工作完成,也彷彿就是不想再被數件工作拖著的心理壓力所糾纏,所以就拼命地把工作的量與速度提升,讓工作的事情填滿自己空洞虛無的生活。
但是這樣又如何呢?自己有了無用的知識是讓自己很滿足的事情,但是這樣還是只是把自己推向更遠離人群的邊陲去;格格不入的錯置感,在看著別人的懶散與推託、質量均是低落的工作表現時,就變成了怨懟與憤憤不平。
不過即使是這樣,自己還是會選擇做下去吧!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現在也只有無用知識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有著活著的感覺,所以守著這份工作,即使周邊所有的事情都在不斷地腐爛敗壞,自己還是要努力做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吧!
今天就放慢腳步,雖然自己還是看了一些文獻。在自己的心中重新辯證了自己要的生活方式,也算是今天偏離正軌的收穫吧!

第一台i字頭的產品

因為老哥的好意出讓其尾牙抽到的禮品,也剛好自己破舊的MP3壽終正寢,於是自己在一段時日的推託與抗拒下,還是開始使用老哥給的8G iPod Touch。
一開始因為設定的不順利讓自己心生許多反感,必須提供個人資料與信用卡號碼等讓自己覺得這根本就是跟微軟差不了多少的另一個科技產品霸業;因為先前音樂檔案的WMA檔是不相容的格式,自己又想與其轉檔不如花點時間找出之前的一些舊CD、把一些殘留在記憶裡的歌曲藉此機會錄進iPod中,結果就變成了花了三個晚上的時間、翻箱倒櫃地找出一些積了厚重灰塵的CD,錄了2百多首歌,每天睡眠不足地幾乎影響到白天工作的表現。
最不行的是自己還花了2千多元買了保護殼、保護套與保護貼,並在失敗三次之後不太完美地完成貼上保護貼的工作(所以就浪費了三張保護貼),這樣的花費都可以買一台便宜可用的MP3了。
實際使用了兩三天,已經適應自己所需要功能之操作方式,所以之前的抗拒與反感也削減了許多。不過8G的記憶空間實在過大(自己應該沒有時間或這麼多的歌曲去填滿它),而且除了音樂播放之外的功能自己都不需要用到,所以這台8000元左右的高檔消費電子產品,對自己來說還是種浪費。
對自己來說,必須接上電腦才能充電的缺點,抵銷了其音樂檔案有條理整理排列、使用介面很人性的優點;不過不論如何,自己還是感謝老哥給自己這個機會,即使不是最新的i字頭產品,還是可以假裝一下自己沒有偏離世俗流行太遙遠,雖然這應該也是自己的限界了(其他產品應該都很難對自己產生吸引力吧)。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The Impostor

Damon Galgut在2008年所發表的作品,自己則是因為欣賞他的最新作品In a Strange Room而開始閱讀他之前的小說。
一個失去工作後只能投靠自己哥哥的白人主角,選擇離群索居地在哥哥所有、已經荒廢的偏僻家宅中住下,想要重拾之前寫詩的志業;因緣際會地他遇到之前的同窗,並被拖入了同窗的生活中,與其黑人野心家妻子發生不倫,涉入黑暗官商勾結的高爾夫球場興建案中,最後還讓自己鄰居代替自己送命。
小說中作者野心很大地想要呈現破除種族藩籬後,重商主義盛行、社會秩序紊亂、是非混雜的南非社會,但是故事情節流於浮面的結果,讓其想要切入的社會面向顯得不夠深入,而其擅長處理的人際關係幽暗面與複雜情感刻劃,卻因而削減了許多;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作者僅有點到為止,便顯得有些刻板而表面。
不過這本小說並非不夠水準,只是讀來感覺平淡而鬆散了些,直覺就是一個不夠精彩的故事。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So Much for That

2010年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類的finalist,是之前以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得過Orange Prize for Fiction之作者的新作。
將原本自己經營的公司賣掉後變成受雇員工、努力賺錢儲蓄只想到第三世界過所謂afterlife的水電工,故事一開始便是他收拾行李、準備問他曾經是一名金屬藝術家的老婆是否要一起離開美國時,發現他老婆因為接觸石綿而得到罕見的癌症。主角的唯一好友是另外一條故事軸線,其老婆幹練美麗,兩人扶養一個患有罕見遺傳疾病的女兒,而這個好友常常批判美國社會重商主義與個人主義所造成的不公不義現象。主角除支撐一個家庭外,還負擔自己的老爸與只想成為紀綠片導演但對生活毫不負責的妹妹,但是老婆癌症治療的鉅額費用讓他多年積蓄在一年內完全破產還失去工作;另一方面好友因為自卑而偷偷動了陰莖增大手術,搞到自己負債累累且家庭破碎,最後走向自殺一途。
非常肥皂而且戲劇化的故事情節,這應該可以說是作者的特色;但是其對社會現實的觀察與嘲諷,對人性幽暗面的掌握與批判,卻是讓自己相當欣賞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經濟現實與社會責任的框限下,所謂追求自由與自我是否是種任性與自私?到頭來主角似乎找到自己的烏托邦,在非洲小島上有著自己的afterlife,但是這是否只是作者不忍把現實寫得太過透澈殘忍,要留給讀者一個認為讀小說還是可以滿足美好想像的happy ending?
儘管這本書有其過於煽情或者激情、戲劇張力過頭的問題,但是其對自己來說,是真的比2010年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類得獎作Lord of Misrule來得好太多的作品:後者只是文藝腔到底的曲高和寡,無法讓人對社會現實有更深或者更多的體悟與省思。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是天真還是逃避?

或許是自己主觀的偏見,也或者是自己又太雞婆地對別人的事情想太多且批判太過偏激。
友人說著自己終於把博士論文的架構確立下來,也將要寫的內容論述限縮出一個明確的方向,接下來就是要在時限內把論文寫出來;只是這樣的方向沒有前人處理或討論過,是個艱鉅困難的挑戰。
但是自己聽來卻似乎沒有跟之前友人所描述的想法有多大差別;有著幾個關鍵字,但是構連起來後要形成的論述還是有著無法說服自己的漏洞與偏頗。
最重要的是,政治立場是否能轉化成令人滿意的抽象哲學論述呢?有可能在理論層次建構或辯證政治上的價值歧見與受害情結嗎?
友人一味地想要證明自己的政治立場站得住腳,還能批判自己主觀價值無法認同的理論;但是這樣的價值應該是運動家或革命者的訴求,不太能夠成為學術研究者的論證成果。
如果是博士第一年,這樣的雄心壯志或者還有調整磨練的空間,但是已經是第九年的最後期限,想要挑戰過於艱難的挑戰是否是有點不切實際?
所有權力結構的受害者如果都能把自己的政治立場化成學術,那或者所有社運團體的主力分子應該都能成為學者;但是政治是種策略與權力拮抗的現實,即使學術也是種政治,兩者界線只是人為,但是學術政治所訂下的遊戲規則,或者並不見容、太過明確具體的政治立場想要透過建立學術理論來包裝的偽裝。就像殖民主義的人類學者想盡所有科學的可能要證明殖民地民族是次等人,想要透過倫理學或法理學論述來論證性別政治的孰是孰非,或者在外人看來也是有點荒謬。
到頭來這樣不太容易打贏的硬仗,是否可以成為合理化曠日廢時之資源消耗戰的藉口?或者只是成為逃避面對現實的幫手?
而強調自己的意見是非主流、可能會被遭受許多人的攻擊批判,是否也是一種受害情結的自我標榜策略,一種自以為與眾不同或特立獨行的自我滿足感?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加班完稿後的歸途

連假最後一天,進辦公室以超出預期的進度、單日寫完一篇短文;在回家的路上,因為想把回數票用完,便散步繞了遠路,經過住宅區的巷弄與大安森林公園,一路上人跡稀少而闃靜,被這樣的氣氛感染,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必須加班而後孤單回家的蒼涼感。
其實沒有必須加班的急迫壓力,只是自己想把手邊的一個案例寫成可以發表賺取微薄稿酬的稿件;完稿的時候雖然有又累積了一些無用知識、還有點具體成果的成就感,不過這樣的感覺撐不了多久就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焦慮地思考下一步必須繼續進行與必須著手開始進行的稿件主題。
在歸途中,自己的形單影隻與自己想著沒有別人會關心之議題的事實,讓自己又有了個機會可以深刻品嘗、自己如何不斷向真正孤寂持續探底的感想與心情。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送修的時光機

沒有過去可以回去,下一秒的自己永遠不再會是上一秒的自己。
接連兩天的聚會,雖然友人說是已經認識20年的朋友,但是這20年來各自所走向的歧異的道路,早已不是可以能再度匯流而必須有不同流向的、分水嶺兩邊的河川。
隨著年歲漸長,家庭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差距會越發明顯,別人菁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工作或家庭問題在思考,而自己窮酸的生活,也有許多不能溝通或被理解的感觸與經驗。
單單只是物理性的重聚,換不回過去曾經有較深交集的共同生活;只是交換著別人生活的片段訊息,失去了可以共鳴的相通頻率,便只是可以排遣時間的閒聊雜談,轉身分開後便又是各自的人生。
朋友不是越久越好,當下誰是最靠近可以取暖的人,誰是可以分享生活感受、相互協助解決疑難雜症的人,或者才更有朋友的實感與意義。
過去的人事物都是留不住的,到頭來人還是只有自己和當下,最多是再向外擴張一點的家庭或人際圈罷了。

問路的老伯

大年初三、人跡稀少的台北車站周邊,一個行動遲緩的老伯迎面走來,詢問衡陽路該如何走,然而他所朝向的卻是相反的方向。
無法有效地向這位老伯說明其應走的方向,而這位老伯亦不斷解釋他因為年邁而行動不靈活、眼睛與記憶都不是很靈光,到最後自己還是無法提供任何實質的幫忙,而在路口讓老伯走向下一個或許能真正幫助他的人。
過年時節沒有家人陪伴的老伯,是要去衡陽路買什麼東西呢?沒有晚輩接送而必須自己搭乘公車行動的他,是否知道衡陽路的許多商家不見得有開張營業呢?即使老伯外表看來並非晚景淒涼,生活應該還算安康,但是那份孤立無援而必須自力更生的孤獨,似乎揹著許多身體與精神上的重負,像是印照出自己的未來,如果自己有命活到所謂的晚年的話。
自己應該帶老伯去他要去的地方,當自己在想著老伯的形象如何呈現出自己的黯淡前程時,一瞬間突然想到自己應該可以做更多的努力,於是也在自己的心裡多了一抹遺憾。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門當戶對

友人有了男朋友,是這個過年自己在冷清無人的辦公室內所聽到、一件令人相當高興的好事。
只是很多主觀的感觸沒有什麼立論依據、也很難向旁人說得明白而不會顯得證據薄弱且立場偏頗。
友人的描述是,對方是母親友人的親戚,小時候在歐洲待過一段時間、之前在美國也待了十年(只是單純唸書還是有別的工作經驗就不得而知),所以很international;很聰明還跳過級,長相很娃娃臉所以比實際年紀看起來小,現在在中研院做post-doc而正在尋找教職(就是生活無憂無慮也沒什麼經濟壓力就是)。
一言以蔽之,自己戴著有色眼鏡看起來就是一個家世很不錯的少爺,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念到博士(中間還可以轉換一下跑道),家庭可以支持所以不太需要擔心前途發展與經濟問題。家裡有辦法培養,自己也不太差,所以就能很聰明並且international。
友人所強調的特質顯示出她的價值觀,而這並沒有太跳脫出自己的想像。
當然自己很祝福這段姻緣,也很替友人高興;只是自己的窮酸性格,不免因為對比起來自慚形穢而開始一些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與分析,也因而再度認清人生現實,以及自己處境的黯淡淒涼。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Such a Long Journey

旅居加拿大之印度作家Rohinton Mistry在1991年所發表的作品,也是其截至目前為止所發表、全數入圍Booker Prize的三篇長篇小說之一。
之前讀過他2002年的Family Matters,當時就很欣賞其複雜但有條不紊的敘事架構與故事軸線,也喜歡他把宗教、種族、社會與政治等議題用家族與社群等小社會的故事來具體而微地書寫出來,雖然感覺其部份議題描述得太過露骨淺顯、有些過度戲劇性而有可能有orientalism的問題。
這次閱讀完的感覺與評價和當時閱讀完Family Matters時並無太大出入:故事情節的複雜度雖然較為簡潔,但是軸線的鋪陳與交疊仍是井然有序、四平八穩;角色性格與想法的轉折描繪得活靈活現而發人省思;只是秘密情報組織與政治腐敗黑暗的橋段有些像好萊塢電影,雖然其中所涉及的友誼、信任、猜疑與背叛等human story的部分仍是有一定的精彩度。
自己閱讀過程中最有感觸的部分是,書中主角的社經地位在幼時由盛而衰、而後再以自己力量爬回中產階級位置,這樣際遇對其性格與處事方式的影響,以及書中後半段與主角有密切聯結的角色接連死亡,對主角人生體驗所產生的觸發等等。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天后與推手

這兩天莫名其妙吹皺一池春水的新聞,其中之一就是在天后演唱會後有前代音樂製作人有感而發批評另一位前代作曲人忘恩負義、吹噓膨風的事件。
一個已經轉為唱片公司管理職而另一個已經成為綜藝節目主持人,事件中無法發言的製作人已經過世,而沒人有辦法或者想到要她發言的天后、根據傳言指出是為了撈一筆救自己丈夫的財務危機、才復出開唱。
當年天后推手是誰,誰又該居功多少,是這次事件的爭議;誰該感謝誰,誰該謙虛不居功而把功勞表彰給誰,這些問題的論辯卻似乎偏離了一個核心,那就是天后從來沒有感謝過任何人,只有聽說她不喜歡之前發行唱片時所唱的曲風,雖然她的天后地位還有唱片銷量,那時候的作品贊助甚多。
如果有人該稱過世的製作人是恩師的話,天后應該才是那個人吧!雖然自己不認為人一定要隨時把過往的事情或感謝掛在嘴上、透過消費過往來顯示自己的道德高尚,但是在媒體不斷吹捧天后省話、塑造其酷且做自己之形象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其實這也在隱隱宣揚著天后現實與無情的性格?天后對音樂有熱情嗎?很難說;有感謝歌迷與曾經幫助自己成名的人嗎?好像不常看到;只是把演唱會當場工作做完,雖然無可厚非,但也應該沒什麼值得大肆報導的。
至於前代製作人與前代作曲人之間的是非,過世的製作人並沒有要任何人幫他討回公道,就算有,也應該是向在這件事中獲利最多的天后要吧!所以就省省狗咬狗一嘴毛的難看畫面吧!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無法安身的座談會

上週六被友人邀約去參加一場由三個台灣非主流/地下/並非市面上唱片大賣/常常參加搖滾音樂祭活動(很難定義,但是席間的言談卻不斷在建構與解構這些定義)的樂團主唱對談的座談會,是《聲音與時代》系列座談第二季的其中一場。在席間的自己並不能說是自在,因為自己總是不斷在抽離並冷眼旁觀這些對談人的身分認同搖擺以及與現實的拉鋸推扯。最後自己還是在活動尚未結束前就逃離現場,回到自己比較習慣的世界呼吸適合常民的空氣。
面對看來熟悉台灣樂團史之主持人的芭樂提問,像是樂團成員不合爭吵的理由、被live house封殺的經驗、對於大陸市場的看法、樂團是否要做或如何做社會參與等等,三位與談的年輕主唱(約莫是二十代中後半吧)時而脫軌變成閒話家常地討論台灣樂團八卦、時而像是南蠻鴃舌(此處用此成語沒有貶抑之意,只是想表達他們的語言和自己有所隔閡)地說著其實很符合其刻板印象或者是其想要塑造形象的論述、時而透露出對現實殘酷的感慨甚至是敵意。三個人的談話可以看出三個人的性格、觀念與背景等的差異,也點出了所謂的音樂的堅持與夢想背後、複雜而深層的矛盾與歧異。
何謂音樂的理想,如何自圓其說自己所作所為是有意義而非虛妄,如何一方面在現實求生存卻又可以對自己有所交代,在不斷論述樂團這件事情的過程中,身分認同的合縱連橫政治不斷體現,是與不是什麼不斷地被建構與解構。
照道理來說這樣的省思與觀察應該是自己最愛的人生經驗,那自己為何還是到頭來感到不耐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太膩了,而且很難投入這種其實在自己價值觀裡覺得很虛妄無謂的定義與論述。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半路出家

自己的研究型態其實是很速成而躁進、不求甚解而斷章取義的。
要說自己在哪個領域有所鑽研、耕耘甚深,答案應該是沒有;總是像個採花蜂一樣,在不同領域中尋找盛開的花朵,吸取足以維生或所需的蜜汁,但其實對於自己採蜜的花朵都沒有深入的掌握,對於其所身處的苗圃或園地也沒有通盤的認識或了解。
說好聽的話是涉獵廣,雖然好像都只是蜻蜓點水;說難聽的話就是沒有定性的膚淺,總是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沒有深度掌握特定領域議題的耐性與能力。
自己或許是有些排斥、也沒有能力成為很專精的專家;大學的法律念得是七零八落,看小說或者讀詩也都沒有設定培養更專業賞析的目標,新聞所的碩士論文是數個學門文獻的大雜燴,傳播博士的研究也是興之所致的跨領域研究,而沒有明確的領域設定。
現在的工作更是充斥著許多半路出家的研究:生物安全管理規範、專利制度、科技社會溝通等等,都是議題或案例導向的研究態樣,而沒有打底打根基地厚植自己的實力基礎。
知道自己就是想不斷找出新的議題而不想局限自己在特定領域;知道自己是莽夫、總會不自量力地挑戰一些主題,但又不思好好認真奠定基本的知識基礎;知道自己總在半路出家,不斷換著研究的跑道,所以也就到不了任何領域的專業終點。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DADA

RADWIMPS在2011年1月推出的新單曲,風格與先前作品相較有所突破與變革。
副歌尖銳的鬼哭神號,讓自己擔心這首歌會不會是誤以為扯破喉嚨、彈斷電吉他、節奏弄快弄強就是好搖滾之裝模作樣、故作態度的非我族類歌曲。但聽完之後卻有身體被牽動的感覺,因為主唱纖細而回盪的聲線,在主歌時以快節奏的行板敘說故事,和節奏強烈、重複歌詞旋律的重板尖銳副歌,竟交織出一種有趣的競合。
人的品味真的是可以拓展與開發的,或者這是自己轉性的開端也說不定。
不過coupling song就是該團的本色之作,只是有點一般。

台大外籍生霸凌?

為什麼需要在標題上加上問號,是因為整件事在媒體上的呈現就是一整個偏頗而單面。
爬牆意圖拆窗、恐嚇後糾眾叫囂,所有事情都只是一方在網路上的爆料,而且爆料者是不是受害者還無法確知。
結果是網路上串連了許多人到台大太子學舍外示威;這算不算群眾暴力與霸凌呢?
平衡報導早已被台灣媒體視為無物,因為根本沒有記者想要去訪問那個所謂霸凌本地生的外籍學生;就算是罪證確鑿的殺人犯也該有自我辯白的機會,一件根本沒有人物證、單憑網路PO文就定罪的事件,「加害者」的人權也未免太被漠視了吧!
網友意見已經成為台灣新聞媒體的最主要消息來源;做新聞懶惰成這樣,只有情緒的煽動與欲望的販售,這個社會該如何往上提升呢?
霸凌這個詞彙看來是會繼續被濫用下去;就算這件事件是真實的,被蠻不講理的人嗆聲甚至動作挑釁,這可以稱得上霸凌嗎?別把這種事情和校園內集體的言語甚至是肢體暴力混為一談,而且被欺負就招集更多人示威反擊,誰才是聚眾霸凌?
如果台灣大學生就只有這樣的自省能力,台灣媒體的新聞水準是自甘墮落地不求上進的話,只能靠仇恨激動的情緒來宣揚「國威」,或者才是真的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別人的美好、自己的平淡

即將到來的尾牙,為數應該不多的獎項,憑自己的運氣應該是無緣獲得,想像自己看著少數的幸運兒可以「昔人因夢到青冥」,對照自己應該還是只能回到自己的微薄收入,靠自己血汗來換取溫飽。
甲同事有機會被推選出參加一項獎勵頗豐、首度舉辦的優秀新人競賽,自己不論是年資或年紀都已經不符參賽資格,想著自己就是那種生不逢時的人,什麼意外的好處或驚喜都是跟自己沾不上邊。
乙同事將自己計畫工作的文章轉成期刊投稿,但是自己卻不知道在堅持什麼地、覺得自己去年的多篇計畫工作產出,都有不適宜投稿之處,果然自己就是有這樣作繭自縛的傾向。
丙同事因為考上律師,距離離職之日是倒數計時,雖然交情不到他會交代去向的程度,但是空氣中瀰漫即將啟程去飛黃騰達的氛圍卻是昭然若揭。自己就這樣被壓榨地寫著堆砌無用知識之文章稿件,前途是灰濛濛而茫茫然,但又能如何呢?
最近必須為家裡添購電器、消耗品,並且繳交一年的有線電視訊號費;不能說是意外但是還是打亂自己儲蓄計畫的支出,讓自己覺得自己真的只能一直勞碌下去,在剛好溫飽而已的程度上求取基本的生存。
別人的生活好像都是有好事發生,甚至是接二連三地發生;自己雖然可以節制忌妒等負面的情緒,但是甘於自己的平淡卻又好像太過消極了一些。雖然自我聊慰地說著、自己只要有無用知識的累積便已足夠,但是這樣的平淡是否真的足夠讓自己在外在世界不斷前進與變化的情勢中獲得平靜與滿足,卻也還是自己自我懷疑的來源之一。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捨本逐末

每開完一次長官主持的計畫內部會議,就會有陣陣無名火以及無奈摻雜哀悽的感觸產生。
沒有確立價值與目標,就像翻飛的蝴蝶一般、憑著本能與欲望追求豔麗芬芳的花朵,卻不想盤算自己在這個春天過後能夠留住什麼,而只是著重花開表象的華美、不在乎實質的根基。
難道沒有研究能量、只有成果傳播的多元管道就有用嗎?一直和稀泥、打混仗,不去想想自己如果要宣稱專業、那專業到底在哪裡的問題,只是一味說著自己是專業,難道這樣裸體的國王就永遠不會被拆穿根本沒有穿著新衣嗎?
很難聽到值得認真聽聽的議題討論,總是錦上添花而無法真正創造或發想出什麼令人驚喜的事物或構想,別人浪費人生在表象虛幻的萬花筒世界中,自己也只能自我隔絕地留在自己白紙黑字的無用知識世界中。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鐘擺的最低點

左右擺盪的高潮與激情,都在重複經過最低點之後,反覆亢奮與平靜、情緒升高與低落的週期。
一連幾本不合自己口味的小說,2011年工作分配中讓自己情緒有所反彈的坑洞,放浪慾望讓自己帳戶的數字像洩洪般減少,林林總總蓄積成自己情緒的迷失與波動。
不過這應該是鐘擺原理而非失根浮萍吧!現實中不如己願的人事物,許多拉力與阻力的牽引拮抗,自己總無法一直留在自己所設定的軌道上,而必須時常脫軌失序。
但是鐘擺值得學習之處在於,最後所有的擺盪都有最低點做為依歸;如果自己是個鐘擺,那閱讀與寫稿就是自己的最低點。回到無用知識的懷抱,或者就有平靜與歸屬感可以追尋吧!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The Same Sea

以色列作家Amos Oz的作品,原文是以篇章分明的韻文詩句形式所構成的小說,翻譯成英文似乎就必然流失原文的某些韻味,雖然自己也無從得知是怎樣的韻味就是了。
一開始故事開展的時候,自己頗欣賞作者用簡約的字句描繪情緒與人際關係的那種深入淺出、淡漠卻凝聚的筆觸,但是到後來故事情節越來越沒有推進,而開始意象與隱喻的夢囈呢喃式書寫後,自己就越來越不能進入書中情境,也對於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有了乏善可陳、黔驢技窮的感覺。
看到最後譯者的補充說明,才知道書中有許多聖經的典故;沒有文化背景與相關知識的自己,就更是無法得窺堂奧的門外漢了。
自己還是適合比較俗世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