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春風捎來的問候 Grüße aus Fukushima

雖然已經放棄在此撰寫觀影後記,不過看完這部德國電影後卻讓自己有想書寫感想的衝動。
本片是德國女導演Doris Dörrie的作品,講述一個因為自己過錯而在婚禮當天被退婚的德國女子,在311震災與福島核災發生後,到福島的災民收容所擔任義工,扮演小丑娛樂留在災區的高齡災民,並因緣際會遇到了曾經是藝伎的日本老婦人。原本不該重回位在輻射區老家的老婦人,誘使德國女子開車載她回去「重建」家園並固執地不肯回到收容所,而德國女子因為水土不服萌生不如歸去的念頭,卻在搭上火車的最後一刻轉念回到輻射區協助老婦人整理已經是廢墟的老家。因為這個轉念而走進老婦人沈重失落與哀傷的德國女子,在夜間招引來亡者的鬼魂並迫使老婦人面對束縛自己的罪惡感。德國女子在及時解救打算上吊自殺的老婦人後,與老婦人展開一場所謂的「輻射之旅」,在過程中德國女子述說自己與老婦人失去家園、生離死別不成比例的失落與哀傷,並陪著老婦人前往探視其關係疏遠的女兒。回到輻射區,老婦人的藝伎朋友前來拜訪,而看到老婦人似乎走出哀傷與自責,德國女子也彷彿重生般地踏上歸途。
鋪陳出前述故事的本片,說實話,所有自己預期會有的問題一個也沒有少地全部出現在片中。歐洲人對日本文化的刻板印象,發生在日本老婦人戲謔地稱德國女子為「大象」,並不斷指責其身形過於龐大且動作無禮粗魯,還有在老婦人女兒工作的莫名其妙酒吧中舞獅與荒謬的cosplay舞蹈表演並存等橋段。一開始德國女子不斷提問的獨白以及在中段老婦人類似的獨白,是有些流於做作而膚淺的濫情式表演,因為探問著其實很淺薄、貌似哲學論辯的問題,並無助於感動人心而只是矯情。德國女子夜晚看見亡者鬼魂的運鏡,像是廉價驚悚片,而日本老婦人撒鹽驅鬼以及贈送亡者做為其夫婿的布偶等狀似風俗文化的描寫,看在自己的眼裡都有些違和感,讓自己抽離故事所營造的氛圍。
不過,撇除前述問題,本片所描述失落與哀傷、自責與自暴自棄等情緒其實蠻能觸動人心。一開始德國女子用力表現的小丑表演以及帶著高齡災民做呼拉圈運動,無法引起共鳴的結果突顯出人自以為是的視野狹隘。逐漸敞開心房的老婦人,從自我防衛的武裝中走出,也等於是面對自己的過錯與失落,而其與德國女子所發展出的「情誼」,則是種依賴與自我救贖。老婦人與其女兒的關係雖然未被深入描繪,但是被輕描淡寫出來的矛盾與尷尬,已經足以讓觀眾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是種有趣的留白。
總之,本片對自己來說是部有些濫情、在文化觀點上有點幼稚、卻在看完後仍會有所感動與感觸的電影,雖然不是部上乘之作卻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The Turner House

2015年the National Book Awards在fiction類的finalist。
一對經歷相隔兩地且雙方均出軌背叛的黑人夫妻,最後在底特律落地生根,並生養13個子女。在種族隔閡的社會文化意識雖然逐漸淡去但仍然懸浮在空氣中的城市生活情境中,本書敘事的主軸線聚焦在13個子女的大哥以及么妹身上,前者一直為從小迄今只有自己目擊到的幽靈所困擾,甚至必須因此求助於心理醫生,後者則是因為染上賭博惡習而失去工作與住所。
前述兩條敘事主軸線交錯進行,夾雜著對其他親族的片段描繪以及大哥和么妹兩位主角與這些親族間的矛盾衝突。在父母成家的老屋因為財務問題而必須考慮是否應將之處分、但失去住所的么妹卻偷偷寄宿於其中並變賣其中物品求現的情況下,兩位主角必須開始去面對其人生已無法規避的生命課題,亦即是自己的過去如何形塑出自己當前的困境,而自己的未來又要如何在正視自己軟弱與所犯下錯誤的情況下能有些許的轉變。
如果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看,本書其實有些精彩的地方。舉例來說:必須擔負長兄如父的責任,自覺自己不受父親疼愛的大哥,將這樣的矛盾情結與一路糾纏著自己的幽靈重疊,而其內心不滿意現狀,導致自己錯得離譜地投射感情在自己的心理醫生身上,進而身陷尷尬無比的窘態,迫使大哥最後必須找出擺脫幽靈並重整自己生活的方法。覺得自己從小被大哥欺凌的十二弟,從軍隊退伍後投身警隊任職,對大哥的對抗意識其實是尋求愛與認同。么妹曾經離家,但因為被家暴後離異,帶著女兒回底特律獨立生活,而一味忽視與埋葬過去以及生活的壓力與孤獨感,讓么妹的人生走向頻頻出錯的境地,但當其決定向自己的女兒求救時,過往的矛盾以及自身難保的生活讓女兒決定離開底特律重新開始,留下已為人母與外祖母的么妹自己重整自己的人生。這些情節中的人性缺陷與幽微情緒,都被作者處理得相當精緻細膩,閱讀起來有相當的感染力,也能觸發相當省思。
只是,如果比較整體地去看本書的敘事,則架構枝節繁雜、部分情節虎頭蛇尾以及進展節奏略顯拖泥帶水,是會影響到讀者進入故事的缺點。可能是作者太過自由不想裁剪其所創作出的任何片段,也或許是作者整理故事情節的邏輯能力不及於其觀察書寫人心的能力,本書敘事的散漫凌亂,對自己來說,可能已經是無法被說成瑕不掩瑜的缺失,而讓自己在欣賞作者描繪人性的功力時,不得不扣減自己對本書的喜好。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横浜1963

日本歷史小說家伊東潤的長篇小說。amazon.co.jp網站是這樣介紹本書:「横浜生まれ横浜育ちの作家が放つ、郷愁の社会派ミステリー」。而誠如該網站的一則讀者評論所言,「時代小説作家の雄、伊東潤がミステリーを書いたと聞いて、『どんなミステリーになるのだろう』と興味津々でアマゾンで予約して買いました」,雖然自己從未讀過作者所寫的歷史小說,但是一個總是爬梳史料並從其中挖掘出人性課題的小說家,會如何書寫社會冷硬派的推理小說,著實令人好奇,於是自己如同前述讀者一樣,出自好奇心而購入本書閱讀。
不過,本書即使有著推理小說的元素,亦即是有殺人案件發生而警察投入調查並嘗試抽絲剝繭釐清真相,但是對自己而言,本書還是一部「歷史小說」,只是其所描繪的時代是相對近代的1960年代,是東京即將舉辦奧運、越戰還在進行、駐在横須賀市的美軍享有特權的年代。
如果從評價推理小說的角度切入看本書,則本書並不能稱得上是很精彩。雖然本書所描述的是日本女性連續被殺害的案件,但是案情本身並不懸疑,辦案警察的調查過程也相當直接不曲折。而雖然在調查中間階段被鎖定的嫌疑犯其實是基於報恩心情包庇真兇,但是讓辦案警察得以察覺真相的線索過於瑣細,真兇身分在故事中太早曝光,真相浮現的轉折戲劇張力不夠且略顯拖泥帶水。這些缺點都讓本書做為一本推理小說稱不上是上乘之作。
但是本書是本歷史小說,而如果從此角度來檢視,本書或許就不需要承受這麼多的挑剔與批判。作者利用前述時代背景去書寫,在種族界線分明、種族歧視意識嚴重的情況下,無法被明確歸類或曖昧處在分類界線的人,勢必面對無所歸屬、到哪裡都是異鄉人的窘境。做為故事主角的日本警察是有著白人外貌的混血兒,雖然是日本籍卻無法完全被日本社會所接納,而因緣際會與主角一起查案的美國軍人,則是日本移民第三代,有著完全是日本人的外貌卻貨真價實地擁有美國籍。兩個人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異鄉人,面對種種壓力卻嘗試揪出犯案真兇。面對這樣的敘事情節,讀者或者應該著眼的便不是案件謎團與推理辦案,反而該著眼於主角在辦案過程中的心情轉折、感懷與對環境的批判。
總而言之,本書並不是一本精彩的推理小說,但是卻是本構思有創意的小說,其在特定的時代背景情境中,嘗試述說一個切入角度有其獨到之處的故事。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ジャッジメント

日本推理小說家小林由香的短篇小說連作集,亦是其出道作品。本書收錄五篇故事,其中同名作《ジャッジメント》獲得2011年第33回小説推理新人賞,而《サイレン》則是2016年第69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的候補作,雖然之後並未能獲獎。自己之前曾閱讀過收錄在〈ザ・ベストミステリーズ2016 (推理小説年鑑)〉中的《サイレン》,當時自己的感想是「作者誠意十足而讀者少了點滿足」,不過這次讀完本書後,覺得前述感想必須有所修正,應該是「作者有誠意而讀者也能有所滿足」才對。
本書的虛構背景設定是,在兇惡犯罪難以遏止的情況下,日本通過「復讐法」,讓被害者遺族親屬可以選擇,要讓加害者受到法院依據既有刑法所判決的刑罰,或者依據「復讐法」由自己來執行對加害者的復仇,亦即是親手讓加害者受到與被害者一樣的惡行,而這往往等於是被害者遺族親屬要親手殺害加害者。這樣的設定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的人性衝突:自覺讓加害者依既有法律承擔刑責無法洩憤,但是選擇復仇就等於讓自己變成與加害者一樣兇惡的惡魔;即使是加害者也有被矯正後回歸社會的可能,而以牙還牙的復仇不過是進一步侵害人權,賦予被害者遺族親屬合法殺人的權力。
然而,在這樣的虛構背景設定中,本書中各篇故事最讓自己覺得深入而細膩的探討是,在被害者遇害後,遺族親屬如何在痛恨加害者之外,嘗試從過往記憶中找出蛛絲馬跡可以解釋事件為何會如此發生,並透過選擇復仇來逃避或面對自己其實也是造成事件發生一環的內疚自責。特別是本書有兩篇故事,其中被害者、選擇復仇的遺族親屬以及加害者之間其實是具有血緣關係的同居家人,因為涉及家暴、控制欲、疏於養育照顧等家庭中醜惡的陰暗面,所以可以製造出的戲劇張力自然更為強大。
此外,作者並非只是在前述設定中反覆套用同樣的情節架構,而是用心地嘗試在前述設定中翻出新意,探索各種敘事的可能。例如《フェイク》這篇故事便是講述一個宣稱有預知能力的新興宗教教主,其影響力甚至滲透到警界與司法界中,當這名教主成為適用「復讐法」的加害者時,其狂熱信徒開始威脅甚至迫害選擇復仇的被害者遺族,而其也透過事後調查找出被害者遺族的醜惡行為,並以此逼迫該遺族放棄復仇而選擇自殺。雖然並非故事的重點,但是作者對於新興宗教的反感與批判可見一斑。
因此,閱讀本書中的各篇故事,除了猜想個別個案中選擇復仇的被害者遺族親屬到最後會如何面對加害者及其罪行外,亦可以觀察到具備肥皂劇之娛樂性但又比肥皂劇多一些深度的人性矛盾與衝突。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代体

日本推理小說家山田宗樹的長篇小說新作。自己曾閱讀過作者獲得2013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的作品〈百年法〉以及得獎之後所發表的另一部長篇小說〈ギフテッド〉,當時便好奇作者發想創作如是風格的故事能夠持續到什麼時候,又能把自己的想像力馳騁到什麼樣的境地。本書部分解答了前述疑惑:至少作者的靈感還能支撐一本讀來頗具娛樂性的小說,而作者的想像力雖然可以看出有些套路甚至窠臼,但還不至於讓讀者失去期待或新鮮感。
作者所發展出且逐漸自成一路的題材風格是,構思出一個好像在可預見未來會真的發生的科幻元素,想像因應這樣的科技發展,人類社會會如何透過建置規範體制與管理系統來框限科技的應用,進而鋪陳人性、執念或慾望等會如何挑戰甚至是衝撞規範體制與管理系統,並將前述的挑戰或衝撞描述成一個懸疑緊張的犯罪推理故事。
本書所使用的科幻元素是人類記憶與意識(或用個傳統點的字眼,靈魂)的可轉移化,而伴隨這樣的科技發展,為消除接受治療的病患所需承受的苦痛,開始出現可以暫時接受病患所轉移意識的人工肉體,即所謂「代体」,此時失去知覺能力的真正肉體便可以接受治療,但是病患卻仍可正常生活且不會有任何感覺。
然而,當意識可被轉移時,靈肉分離後意識便可能透過不斷轉移到不同肉體上而形成違背「自然」的「長生不死」狀態,於是「代体」的使用以及意識轉移的進行,均受到嚴格的法規限制與監督控管。只是,如果當初開發出這樣技術的人其實別有居心,那人類社會所建置的規範體制與管理系統是否能夠以及該如何應對,便是個能製造出緊張感與懸疑性的故事,而這也正是本書所講述的故事。
本書的敘事節奏緊湊而不拖泥帶水,敘事軸線雖然並非單線進行但是開展的幅度並不大,且收束方式是不重視製造讀者懸念而著重敘事進展的簡練明快。在這樣的敘事中,讀者雖然無法完全預期之後情節的走向,但是也不會有太多猜想或感覺意外的空間,只不過對自已來說,這樣並不會減損閱讀本書的樂趣。
不過,雖然作者的選材都有其社會爭議性與人性衝突面,可以被挖掘甚至是引發讀者省思,但是本書在這方面的表現對自己來說是略顯平庸而淺薄。最後會引發人類社會崩壞的危機其實是出自於一個小孩的冒險慾與期盼,雖然不是不合理,但是卻也少了些深度與嚴肅,或者意識轉移的發想所能衍生出的課題,本來就有其侷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