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十部作品。本書為作者在1972年所自選的十本偏愛作品之一,理由是因為「it was a new idea for a plot」。此外,本書亦被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在1995年選為「the Top 100 Mystery Novels of All Time」的41名,所以要說本書是作者廣為人知的名作之一,也不為過。
橫跨歐陸的臥鋪列車被暴風雪困住,看似有著不同國籍與不同身分背景的乘客只是因為「巧合」而搭乘同一車廂,卻在深夜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件,死者身上被刺深淺不一的12刀。車廂宛如巨大的密室,但是身處在此密室中的所有乘客,證詞相互支持著彼此的不在場證明,並羅織出一個來自外部並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神祕人物。
名偵探Hercule Poirot是個意外闖入案發現場的程咬金,不僅在案發當時待在車廂內,更被列車公司代表請託來調查案件。在沒有警察蒐證輔助的情況下,偵探只能透過找出乘客證詞或陳述中的蛛絲馬跡來推理出謎團背後的真相。死者被偵探查出其實是使用假名的美國罪犯,其犯下綁票撕票的凶惡罪行,並為其所加害的家庭帶來莫大的悲劇。當偵探逐步揭露每個乘客與死者所加害家庭間的關係時,偵探也帶領讀者進入其從證詞細節中抽絲剝繭並整合出來的「推論」,只是被偵探之「推論」所揭露的真相是件規劃縝密的殺人案件,既太過特別又讓人「情有可原」,所以偵探與相關人士決定採納較不完美的另一種「推論」,讓「殺人兇手」消失在風雪之中…
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有趣之處在於,作者讓偵探所面對的是真偽參雜的證詞與陳述,是編造細緻的串供,而作者在個別證人的說詞中摻入「百密一疏」的小突破口,讓偵探找出並藉以一步步剝開遮掩真相的偽裝。作者所設計的情節繁複得有條有理,獨具風格且開創嶄新格局,就算自己早已聽聞結局,卻仍然在讀完本書後有種視野被打開的感覺,不得不讚嘆作者的想像力與敘事功力。
然而,本書故事亦給自己一種過於匠氣的感覺,是刻意搭建出其實很人工的舞台背景,並讓其實不太有現實感的人物組合,在這個舞台背景中演出作者為跳脫窠臼而炫技書寫出的劇本。當然,沒有必要在本書這樣的小說中尋找對社會文化的觀察省思或對人性的深入刻劃,畢竟作者只是完美實踐其深富創意的好點子,只要故事有趣就不應再多奢求。不過,雖然有點勉強,但還是有零星橋段,可以帶給讀者一些溢出推理小說框框外的想法。例如,偵探說原本幾乎不可能聚在一起的多元國籍人士會搭乘同一列車,令其想起這樣的情景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偵探這樣的推論,背後有著作者對於當時美國的印象,也算是作者對於其當代社會的一種有趣觀察。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Towards Zero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九部作品。本書為作者在1972年所自選的十本偏愛作品之一,作者闡述其偏愛的原因是因為其構思與創作本書故事之方法對其來說是有趣的:「 I found it interesting to work on the idea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coming towards a murder, instead of starting with the murder and working from that」。
本書跟自己上一部閱讀的作品《Ordeal by Innocence》有個相似之處,亦即是在書中謀殺案件被偵破後,作者都在書的結尾附上僅有數頁篇幅的小浪漫故事;但是如果稍微進一步推敲,或許就會想說作者還是個20世紀初的傳統女性,因為其所寫出的小浪漫,就是一個身負犯下謀殺案嫌疑的女性最後愛上那個讓案情真相水落石出的關鍵男性,而這個男性是個從涉案之人際關係網絡外部闖入案件發生當下情境的「程咬金」,其將嫌疑被洗刷的女性從發生案件的愛恨情仇與人性扭曲中解救出來。要說這是種性別刻板印象,可能是不夠體諒作者所身處的時代背景對其所造成的影響;自己會比較偏向說這是作者的套路,有點陳腐,但也無須過度苛求。
本書的關鍵人物之一是個未能贏得重要大賽冠軍的職業網球選手,而這樣的事實最後被推理辦案的警察用來佐證其對於該名關鍵人物偏執性格的推論與說明。自己偶而也看網球比賽,對於作者如此解讀網球選手表現無法突破瓶頸的現象感到有趣。當然這不是說表現無法更上一層樓的選手都有性格上的問題或缺陷,但是太重視自我形象的展演以及放不下某些身段或姿態,會讓一個人作繭自縛而無法突破自己的框架,或者是本書這個其實微不足道的橋段,能為自己這樣一個看書不看重點的讀者所帶來的啟發吧!
在本書故事一開始,作者鋪陳了複數人物的個別行動,然後讓他們從不同地方在同一時間來到案件所發生的地方。這些人物並不是彼此之間完全沒有關係,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納編到同一張人際關係網絡圖中;這些人物有著各自的想法與目的,同時出現在同一地點也不是為了要共同完成什麼特定的事情或達成什麼特定的目標。兇手是早有預謀,甚至可以說是出自於扭曲到有點幼稚之動機來策畫出一場複雜且充滿惡意的謀殺,但是在故事所鋪陳出的人際關係中,案情真相被隱藏得很密實,而兇手所計畫的層層嫁禍,讓推理辦案的情節有了懸疑與轉折。從前述角度來看,作者在本書故事中設計謎團與鋪排敘事的表現,其實是有其應有的水準;只是問題是,當案情真相被揭開,故事來到應該要說明兇手動機的橋段時,作者所書寫的是兇手是因為其偏執扭曲之性格所蓄積出的惡意與恨意而採取行動,雖然這是要讓讀者意想不到並跳脫不是出自貪念就是出自復仇的「典型」殺人動機,但是總還是會讓人有種現實感不足的遺憾感。
不過,作者收束敘事之枝節讓其在故事結尾均有所交代,以及製造懸疑轉折讓人無法預期故事情節之走向與案情真相的說故事功力,都讓閱讀本書有了相當的娛樂感,至於作者對於人性的刻劃描述是否有其侷限,則也是如前所述,無須過度苛求。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Ordeal by Innocenc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八部作品。據悉本書為作者自選十本偏愛作品之一,而作者解釋其理由是因為本書構想是「an idea I had had for some time before starting to work upon it」。在自己讀完本書後,雖然不會將本書評價為作者讓人拍案叫絕的傑作,但卻也不是不能理解,為何作者會對本書有所偏愛的原因。
雖然自己完全稱不上是作者的書迷,閱讀其作品的數量也沒有多到讓自己可以成為有資格做出論斷的「專家」,但是自己在閱讀完本書後,卻還是有個或許只是偏頗或武斷的感想,那就是本書的確開拓出一個與作者「典型」或「正統」風格有所不同的格局。出現在本書裡的類型人物相當程度跳脫出在作者其他作品中登場的「刻板」嫌疑人形象,雖然表面上本書所述故事還是一個在富豪及其親族、友人或雇員間發生了謀殺案的故事,但是其中個別人物性格特質的鮮明度與獨特性,特別是幽微陰暗的內在情緒與偏執扭曲的價值觀,讓本書有了不同於之前自己所讀過作者其他作品的風味與調性,雖然這樣的風味與調性是有點晦暗、偏激而令人不快的。
本書中謀殺案的案情,雖然有點離奇,但是相較作者其他作品來說並不懸疑或曲折。一個因為自己不孕而收養了五名子女的女富豪,一心一意經營慈善事業,並揭著道德正確的大旗在規劃他人人生,而在這個慈善家所張開的保護傘下,有著對其懷抱不同情緒或觀感的家庭成員。被收養的其中一名兒子是素行不良的麻煩分子,在一個晚上其與養母發生爭執並口出威脅,而後養母便被發現陳屍家中;在這名兒子所主張的不在場證明無法被證據所支持的情況下,這名兒子被定罪並死在獄中。本書故事開始在前述事件發生的兩年後,可以證明死於獄中之兒子所主張不在場證明的證人登場,其證詞讓原本以為事件已經落幕的家庭成員,因為兇手不再是兇手而人人有嫌疑,便陷入疑心生暗鬼的沉重負面氛圍中。在重啟調查的過程中,案件關係人彼此之間的關係開始產生質變,而個別關係人亦開始審視自己對於受害者以及其他關係人所抱持的觀感與情緒,並開始檢視自己的人生意義與未來將何去何從等課題。
這樣的故事情節其實不能說不特別,而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亦將這樣一個有趣的構想執行得不太有可以被挑剔的缺陷。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或者可以說本書的敘事架構,在自己所讀過的作者作品中,算是比較鬆散與外延的,而作者所鋪陳的故事軸線並沒有很工整地被收束在結局上,有些枝節沒有被精準與整齊地裁剪。本書結局雖然可以說是令人意外,但是其轉折顯得有點勉強,或者也是拉低本書普遍評價的原因之一。
只是對自己來說,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在不斷精進其講述犯罪推理故事的技巧與功力外的一種另類嘗試,其放置較多的心力在書寫人性的陰暗與晦澀,在塑造非典型人物性格特質的獨特性與立體感,以及在敘事中營出造一種人互不信任、各有心機的詭譎氣氛。從此角度觀之,自己其實是可以給本書正面的評價,而閱讀本書也的確讓自己有透過閱讀推理小說來獲得娛樂感以外的收穫。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回想のぬいぐるみ警部

日本推理小說家西澤保彦「ぬいぐるみ警部シリーズ」的短篇小說集,単行本版本在2015年6月出版,自己所購入閱讀者則是在2017年3月所出版的文庫本版本。
本書是自己第一次接觸作者此一系列作品。在本書所收錄故事中看到比較突出的系列作品主要登場人物,包括:外表俊美非凡、具有過人推理能力的菁英警部,但必須在職場上隱藏其熱愛布偶到無法自拔的特質,雖然時而會露餡;同樣擁有過人美貌、給人感覺強悍獨立的女刑事,但在職場上卻必須隱藏其愛慕菁英警部的少女情懷。前者收斂不了對布偶幾近病態的喜愛,以及後者對前者的暗戀情愫,是本書各篇故事中黑色幽默或揶揄橋段的主要元素。另一個根據作者在〈あとがき〉中所述、未來若有機會可能會被更「委以重任」的人物則是,帶點小惡魔性格、有著過人洞察力的女高中生。這些有著浮誇性格設定的人物,支撐出作者在其系列作品中慣常想營造的獨特世界觀與幽默氛圍。
不過對自己來說,本書各篇故事的黑色幽默元素其實不算濃厚,反倒是作者所擅長、透過對話辯證來排除可能性並找出謎團事件背後真相的推理敘事風格,非常明顯地體現在各篇故事中,而且表現得有一定水準。在謎團事件中某個關係人的行動成為在進行抽絲剝繭的推理時可以突破的切入口,透過登場人物的辯證討論,關係人為何必須如此行動的原因被鎖定,然後以其原因做為出發點,登場人物便帶著讀者解開看似沒有可能發生、或者表象讓人墜入五里霧中無法看清的謎團。
只是從各篇故事的情節題材來看,作者所選用的人際關係元素似乎跳不出婚姻關係破滅、親子關係變異等框架。雖然個別故事所描述的謎團事件具有一定的懸疑性,其敘事伏線的鋪陳與收束也是相當細膩而可以讓人閱讀後獲得娛樂感,但是個別故事還是因為選材狹隘而自限在一個閉鎖的世界內。所以即使作者在故事中填充了自己獨特的幽默世界觀,那種一直看到類似題材元素的既視感還是無法消除,故事整體的外延性以及可以帶給人的現實感也就因此變得不高。
當然,通俗娛樂小說可以不用被如此雞蛋裡挑骨頭。作者鋪陳線索然後再收束出一個讓人意外卻又合理的結局,這樣的功力在本書各篇故事中表現得是有其水準,只要不要去苛求,有些人物的行為動機是否有些牽強或者不夠日常,則閱讀本書還是可以獲得相當樂趣。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 ゾンビ殺人事件

日本女性推理小說家藤木稟「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シリーズ」的短篇小說作品。
之前只有讀過系列作品中的一本長篇小說《バチカン奇跡調査官 楽園の十字架》,所以對於系列作品的主要登場人物並不熟悉。本書一開始有列出5個主要人物並附上簡要的人物說明,自己便以為在本書所收錄的4篇故事中,這5個主要人物都會一起或者至少交錯地登場,但讀完才發現,4篇故事各是由1至2名主要人物擔任破解釋事件謎團的偵探角色,主要人物在其擔任偵探角色的故事中與其他主要人物並無交集。也就是說,本書所收錄的各篇故事都是獨立的內容,登場的偵探角色各有不同,各篇故事彼此之間並無關聯或接點。
另外一件出乎自己預期的事情是,原以為系列作品的風格是以用科學或常理去解釋看似超現實或超自然的事件謎團,但是本書所收錄的第一篇故事〈チャイナタウン・ラプソディ〉便打破這個預期,讓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與兵馬俑部隊的靈異傳說,以華盛頓的唐人街為背景上演一齣拯救被綁架人質的冒險戲碼。作者在前述故事中並沒有打算為傳說增添任何科學或現實的成分,反而是擺明了就是要以一個日本作家的身分,用日文寫作在美國發生、以中國稗官野史與鄉野奇譚為元素的虛構冒險事件。雖然作者處理這樣的混搭不能說是太過膚淺或者不夠用心,但是總還是讓自己讀來有種說不清楚的違和感,不過就一篇主要訴求娛樂性的短篇小說來說,前述故事並不算表現不好。
當自己讀到書名同名作之第四篇故事,本想該不會這篇故事又是要讓人死後變成殭屍的靈異現象在其所描述事件中「實際」發生,然後用巫毒教的傳說來做為解釋的基礎,不過讀到結局時自己放下心中一塊大石,因為該篇故事最後還是給了看似詭異離奇的事件,一個符合常理而具現實感的背後真相。
當然,本書是娛樂通俗小說,所以為了增加故事的驚奇感與刺激度,使用與讀者日常生活經驗相距遙遠或者較為誇張的故事元素,自然不是需要被吹毛求疵的問題。而作者在使用某些故事元素時,雖然是微量但是還是有做功課地加入一些冷知識,也是為本書故事增添了一些厚度。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Imagine Me Gone

2017年the Pulitzer Prize在Fiction類的Finalist。
一段跨越大西洋兩岸的婚姻,當女方在交往時得知男方有需要被治療的精神或心理問題時,其選擇繼續這段關係並走進婚姻。兩人組成家庭後育有兩子一女,男方無法承擔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只能待在家裡等等問題,逐漸成為這個家庭必須承受的壓力。男方的死亡讓故事走進另一個階段,長子如同其父親一樣也有無法融入社會的精神或心理問題,而當其母親、妹妹與弟弟各自開始有不得不去面對的人生問題甚至困境時,長子的人生成為其他家庭成員所必須背負的額外責任與壓力。
本書帶著讀者直視這樣一個家庭如何抵住走向破碎崩壞的趨勢,在個人或者只能軟弱無助而不得不自掃門前雪地被命運所安排的意外所翻弄時,如何嘗試著走進一個大家都還能對明天有著較正面期待的未來。
先說本書的敘事讓自己不容易完全進入之處。作者使用一章由一個人物自述的敘事架構,在故事所描述家庭數十年轉變進展的時間裡,依照時序敘述個別人物所遭遇的人生際遇以及這些際遇與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牽連。雖然這樣的敘事架構讓整體故事有種日常感與現實感,可以完整鋪陳出所有家庭成員的人生故事,並可以更深入地刻劃與區隔個別家庭成員的人物特質與性格,但是其亦不可避免地讓整體故事變得有些破碎與鬆散,許多軼事般的橋段零散地被鋪陳出來,但是卻沒有給讀者有更進一步涉入的可能。因此,讀者被陷入一種不論精彩與否都被迫要翻看別人家庭故事的狀態,雖然有些軼事讓人可以有不少啟發與省思,但是卻也時常有讓人會失去閱讀專注力的零碎橋段。
不過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在於,每個家庭成員做為一個故事人物都是飽滿而立體的,可以獨當一面敘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而無須依附在其他人物的故事中成為沒有自己定位或特質的配角。
作者很細緻地處理個別家庭成員如何面對自己人生中所遭遇的人際關係課題,而這樣的經驗即使脫出故事所描述的家庭情境之外,仍然有讓人可以有所共感並可從中找出自己得以借鏡之處的效果。面對親密關係永遠存在不確定性的惶恐,面對對方總是無法完全讓自己如願或者自己總有無法改變之問題的缺憾甚至怨懟,面對無法不去妥協或者總是只能逃避問題的無奈,在這樣的情況中人要如何幸福,或者更正確地說,人要如何給自己一個相信自己有可能幸福的希望或期待,透過書中人物的遭遇與成長,本書試圖探究前述問題的答案,而這樣的內容是本書故事在書寫有需要費心關照家人的家庭如何承受壓力的敘事主軸之外,能夠讓自己的閱讀產生想法與觸發的主要部分。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どこかでベートーヴェン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岬洋介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雖然自己所購入者為在2016年5月所出版的単行本版本,但是卻拖到其文庫本版本在2017年5月都已經出版之後才拿出來閱讀,看來自己真的要改變一下衝動購書的壞習慣,沉重的庫存壓力以及沒有成本概念的花費,都是已經變成不得不面對的嚴重問題。
本書的〈プロローグ〉將本書所述故事連接到過往系列作品的世界中,同時也界定了本書所述故事的背景時空,其是發生在系列作品主角的高中時代,也就是說是一個存在於敘事者回憶中的故事。這次作者還是透過敘事者的眼光來側寫系列作品主角,而敘事者眼中的系列作品主角,是個不容易被定性、並存著歧異甚至矛盾之特質、會令人產生複雜情緒、又時而讓周圍人感到意外的獨特人物;從完全陌生的轉學生到事件結束後必須跟著轉調的父親再次離開,短短半年的相處時間,系列作品主角帶給敘事者以及其他音樂班同班同學相當強烈的震撼與刺激,而伴隨著一名同學在學校遭逢土石流意外當日被殺身亡的事件發生,這些刺激所引發的效應是相當負面,甚至可以說是展現了人性的狹隘與醜惡。
或者可以這麼說,前述人性的狹隘與醜惡是本書故事較吸睛的部分。系列作品主角不世出的鋼琴天賦,讓其轉入之音樂班的所有同學明確感知到自己的平庸與不足;當系列作品主角被當成殺人事件嫌疑人、又因為其父親的職業而讓警方對其輕放,音樂班同學對天才的嫉妒情結演進成敵意,而後當系列作品主角因為聽力障礙發病而不得不中斷其在文化祭活動中的鋼琴獨奏,前述敵意就進一步演變成排擠甚至霸凌。作者透過敘事者的省思以及音樂班老師的發言,去檢視天賦僅存在於少數人身上的不公平,以及選擇以音樂為職業的困難等現實。當作者在〈エピローグ〉中交代敘事者最後並未成為專業音樂人之同時,作者也為系列作品丟出一個令讀者意外的展開,一方面讓本書的寫作變成是敘事者對於其在本書所述故事中所犯罪行的懺悔,另一方面也讓本書所述故事與當下的現實有了某種微妙的連結。
然而,就殺人事件謎團設計以及解謎推理的鋪陳來說,本書的表現僅差強人意。由於沒有架構出太繁複的人際關係,所以即使本書所書寫的殺人事件因為天候與災害等非人為因素而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物證,卻仍然不會讓人讀來覺得其有難以捉摸其樣貌的懸疑感。事件背後所涉及、建設公司與地方政府間的利益輸送,雖然是罔顧人命的官商勾結並讓蓋在不該蓋地方的學校遭逢土石流災害,但是由於作者僅是把其當成背景而沒有深入書寫,所以其讓讀者有所省思的力道便減弱不少,也讓本書跳不出青春推理小說的框架,無法讓社會派推理小說元素在本書中進一步發酵。從這點來說,本書讀來是給自己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對於作者的「不完全燃燒」有種淡淡的憤慨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