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Imagine Me Gone

2017年the Pulitzer Prize在Fiction類的Finalist。
一段跨越大西洋兩岸的婚姻,當女方在交往時得知男方有需要被治療的精神或心理問題時,其選擇繼續這段關係並走進婚姻。兩人組成家庭後育有兩子一女,男方無法承擔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只能待在家裡等等問題,逐漸成為這個家庭必須承受的壓力。男方的死亡讓故事走進另一個階段,長子如同其父親一樣也有無法融入社會的精神或心理問題,而當其母親、妹妹與弟弟各自開始有不得不去面對的人生問題甚至困境時,長子的人生成為其他家庭成員所必須背負的額外責任與壓力。
本書帶著讀者直視這樣一個家庭如何抵住走向破碎崩壞的趨勢,在個人或者只能軟弱無助而不得不自掃門前雪地被命運所安排的意外所翻弄時,如何嘗試著走進一個大家都還能對明天有著較正面期待的未來。
先說本書的敘事讓自己不容易完全進入之處。作者使用一章由一個人物自述的敘事架構,在故事所描述家庭數十年轉變進展的時間裡,依照時序敘述個別人物所遭遇的人生際遇以及這些際遇與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牽連。雖然這樣的敘事架構讓整體故事有種日常感與現實感,可以完整鋪陳出所有家庭成員的人生故事,並可以更深入地刻劃與區隔個別家庭成員的人物特質與性格,但是其亦不可避免地讓整體故事變得有些破碎與鬆散,許多軼事般的橋段零散地被鋪陳出來,但是卻沒有給讀者有更進一步涉入的可能。因此,讀者被陷入一種不論精彩與否都被迫要翻看別人家庭故事的狀態,雖然有些軼事讓人可以有不少啟發與省思,但是卻也時常有讓人會失去閱讀專注力的零碎橋段。
不過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在於,每個家庭成員做為一個故事人物都是飽滿而立體的,可以獨當一面敘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而無須依附在其他人物的故事中成為沒有自己定位或特質的配角。
作者很細緻地處理個別家庭成員如何面對自己人生中所遭遇的人際關係課題,而這樣的經驗即使脫出故事所描述的家庭情境之外,仍然有讓人可以有所共感並可從中找出自己得以借鏡之處的效果。面對親密關係永遠存在不確定性的惶恐,面對對方總是無法完全讓自己如願或者自己總有無法改變之問題的缺憾甚至怨懟,面對無法不去妥協或者總是只能逃避問題的無奈,在這樣的情況中人要如何幸福,或者更正確地說,人要如何給自己一個相信自己有可能幸福的希望或期待,透過書中人物的遭遇與成長,本書試圖探究前述問題的答案,而這樣的內容是本書故事在書寫有需要費心關照家人的家庭如何承受壓力的敘事主軸之外,能夠讓自己的閱讀產生想法與觸發的主要部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