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The Buddha in the Attic

2011年the 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類的finalist,全書頁數僅130多頁,說的是20世紀初期日本女性被騙婚移民至美國而後定居、再經歷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集中監管日本移民的故事。
作者以如此簡短篇幅處理時序長且內涵複雜的歷史,其所使用的手法,是以複數第一人稱WE來做為敘事主體、以建立歷史集體性格,再利用some of us、one of us或者個體姓名等形式來描述歷史大趨勢流變中的個體經驗差異,或者說是個人際遇的不同。
這樣野心很大、匠氣十足的敘事手法,果然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本書獨特之處在於,隨著集體歷史大趨勢的變化可以看到個體被時代左右的侷限性,卻又可以看到個體主客觀條件之差別所帶來的個人際遇天壤之別;只是這樣的敘事手法也非人人都欣賞,過於定型且不斷複製的句型,一個冗長段落中叨絮許多不同個體經驗差別卻零散而不深入,讓故事像是工筆繁多卻構圖失焦的畫作。
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敘事手法,那這本書所說的故事有何特別之處呢?過於龐大的集體歷史,往往就只能停留在較為淺薄而容易想像的層次,因為沒有了聚焦的主角,也就沒有那個特別人物可以被深入刻劃或投射,自然也就少了更深一層的東西;如果不是透過以複數第一人稱之發言者來建構集體歷史意識之手法,讓讀者會有新鮮感,那這本書講的不過就是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好像其中個別個體經歷有好多種態樣,但是卻沒有什麼發人深省或者令人無法想像的細節浮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