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The Privileges

2011年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的finalist,說的是一對年紀輕輕即結婚的俊男美女、育有一對兒女並且白手起家變成富豪的家庭故事。
小說一開始的婚禮故事,便揭示了作者挖掘在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下、體現近乎刻板之印象的人物角色的意圖;作者很有野心地不讓善惡分明、因果報應等通俗正義得以在故事中實現(故事中男主角透過內線交易致富卻未受到任何懲罰),也很刻意地不去做過於露骨或者鮮明的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價。
只是自己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不得不說對作者流於片段而無法適當連貫的敘事結構感到有些失望;雖然作者時而顯露出其剖析與描繪特定人物性格與情緒的紮實功力,特別是點出女主角的非情冷酷以及男主角的幾乎自虐的自我要求,但總括來看,整個故事難以跳脫刻板印象的重新構建與再製,再加上作者刻意不去道德批判銅臭味讓其流於通俗正義的情感抒發,更讓其所著重的角色刻劃顯得失去鵠的與重心。
作者說故事的重點到底什麼?作者希望讀者從這本小說中得到除了加深對有錢人或所謂特權階級的刻板印象之外的何種啟發?這是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浮出的疑問。
不能說這是本不好看的小說,但是卻是本看完後也不能說自己看了有多深多大感觸或省思的小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