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理由

偶爾被問起自己假日都在做什麼休閒活動時,自己總是敷衍地說看看書、看看電視,而如果再被追問是看什麼類型的書,自己就會回答日本推理小說。只是,要自己說自己的興趣是閱讀日本推理小說,則總會伴隨而來心虛的感覺,例如自己從來都沒有讀過宮部みゆき的作品。
本書是第120回(1998年下半期)直木賞的授賞作,自己所閱讀的則是2004年所出版的新潮文庫版。購入本書已經有一段時間,卻一直放在自己堆書的紙箱中沒有讀它,而自己會選擇它做為閱讀宮部みゆき作品之入門的原因,則不外乎是因為它是讓宮部みゆき得到直木賞的作品。
如從較狹義的推理小說定義來看,本書沒有縝密設計的謎團、高潮迭起的推理過程或者個性特色十足的偵探角色,所以如果想要閱讀一本符合狹義推理小說定義且娛樂性十足的小說,本書則過於冗長且不夠緊湊,無法稱得上是個好選擇。雖然書中事件的謎團有其吸引人之處,亦即是在一間高樓住宅中死亡的四個人身分不明且無法查證,而兇手是基於何種動機而殺人的誰更是無從調查,但是這個謎團的根源是社會性格的問題,而事件真相難白更不是因為犯人的故佈疑陣,而是因為事件本身與人性及社會的互動所致生的複雜,所以自然無法符合基於狹義推理小說定義所產生的期待。
不過對自己來說,本書能得獎有其實至名歸之處。作者在敘事結構上採用模仿紀錄片報導訪談的形式,讓書中各人物的故事與觀點,被貌似客觀地側寫、或者是以自己的敘述被訪問出來,並讓本書在沒有貫穿通篇之主角人物的情況下,仍能把錯綜複雜的人與事,架構有條理且不失敘事高潮起伏地書寫出來。如此在小說敘事形態上的挑戰與實驗性,讓本書跳脫了狹義推理小說的框架,而進化成現實感與社會究責性十足的犯罪小說。
本書的一項特點是,對個別登場人物個人或家庭背景問題有著深淺掌握得宜的描繪。書中所觸及到的許多親子與家族關係問題,反映著人性的缺陷以及社會現實的結構性扭曲。雖然書中事件涉及到強佔法拍屋訛詐錢財之玩弄法規制度的社會犯罪,但是對自己來說,書中更多能觸發省思的面向,或者是那些點出人性與人際關係如何會扭曲出一個社會病態現象或問題的個案。
本書之出版就算距今已隔了十多年,閱讀時所能觸發的思考與想像,似乎並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