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Peril at End House

「My Agatha Christie Project」的第四部作品。
讀完本書的最直覺感想是,在本書中登場的Hercule Poirot,驕傲而自視甚高的人格特質相當搶眼,卻在調查事件真相的過程中如同墜入五里霧,被真兇導引與欺瞞直至最後一刻。然而,做為一本Agatha Christie的小說,本書卻好像是落入一個窠臼,亦即說是,本書故事的最大轉折被設定為,真兇並不在原本設定的嫌疑犯名單中,或者更精準地說,真兇是本來被認為不應該是真兇的那個人。該說是這次作者的伏筆埋得太淺,還是其刻意營造的懸疑氛圍不夠深厚,做為讀者的自己一直無法將懷疑的目光從真兇身上移開,即使偵探在書中做了一個A到J的嫌疑犯名單,但自己卻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都認為,那個最後被偵探加入名單的K才是真兇。因此,當聰明的偵探在本書中一直無法找到破解事件真相的突破口時,自己不免有種感覺是,作者只是為了製造懸疑謎團而讓偵探「昧於事實」;當作者不斷放出煙霧彈,讓其他嫌疑人做出啟人疑竇的言行舉止,或者讓涉及案件的複數人陳述彼此有所出入的說詞時,那個很「明顯」可以釐清所有「疑雲」的答案,卻一直沒有被偵探所採納。
或許這次作者是要書寫,有時一個明顯而簡單的真相,會因為人過於見樹不見林或者一開始就被誤導到錯誤的框架中,反而無法被看清楚。作者為了讓讀者可以清楚地認知到此事,便一方面不斷地強化或加深真兇無法讓人完全信任的特質,另一方面卻又讓偵探一開始就將之排除在嫌疑犯名單之外,如此就能讓讀者比偵探更早猜想到偵探所犯下的「錯誤」。
不過,如果屏除做為一個現代讀者的「後見之明」,或者可以接受,在本書首次出版的1932年,這樣的謎團設計其實可說是相當有新意,且可以製造出讓讀者出乎意料的驚喜感與娛樂感吧!只是,對自己來說,本書的情節設計有一個較大的「瑕疵」,就是本書故事看似敘事軸線多重交纏且個別嫌疑人均有值得被懷疑的「秘密」,但是就核心事件而言,這些軸線其實沒有縝密地被串接,而是顯得鬆散,並且很容易被看穿是與殺人事件並無實質關聯。會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作者雖然透過偵探釋放出本書事件之犯罪動機會有許多可能的訊息,但是當存在龐大遺產繼承權的資訊在故事中被揭露出來時,犯案動機就可被預期是與遺產繼承脫不了關係,此時可以獲益的登場人物便變得有限,而部分軸線就可以被推論是被用來誤導讀者。
雖然感覺自己好像對本書有不少負評,但是其實自己在閱讀本書時還是有獲得相當的閱讀樂趣,只是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地把評價標準拉高了一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