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Kairos

出生於東柏林之德國歌劇導演、劇作家與小說家Jenny Erpenbeck的作品,由Michael Hofmann翻譯的英文版為2024年The 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的winner。對於東德的歷史與文化嚴重缺乏知識與常識的自己,閱讀本書故事遭遇相當的困難與瓶頸,而透過譯者之作為所傳達出來的作者敘事風格,並沒有在讓自己掌握或理解敘事情節與弦外之音上幫到什麼忙。然而,即使有部分段落是被自己囫圇吞棗地帶過,即使有時候自己所理解的敘事可能只是捕風捉影、穿鑿附會,但是閱讀本書對自己來說,卻還是一次感覺收穫不算太少的體驗。或許是因為自己原本好像已經麻痺的想像力有回光返照的跡象,也或許是因為本書故事有繁複的層次與被多重解讀的可能,所以就算沒有完全進入到敘事之中,卻還是可以透過閱讀感受或體悟到什麼。

本書故事講述一段發生在年輕女學生與中年作家之間的感情,更精準地說,是一段婚外情。這段感情的開始與結束剛好是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前與後,於是感覺原本會像是肥皂劇或大叔貪戀少女肉體之老套戲碼的敘事情節,便拉出了可以讓讀者看到個體如何在生存環境劇烈變化中尋求安身立命之掙扎的視野。對自己來說,中年作家或許某程度象徵著一個即將被顛覆或取代的社會文化,而年輕女學生則是傾慕著過去,對於即將在其眼前開展的自由或可能性,感到迷惘、無法適應甚至是憤怒,卻又某種程度無法只是滿足於受限在過去中,因為過去所能夠提供的有限,而還有許多成長空間的年輕人,則還有很長的路必須走下去。

因此,中年作家無法原諒年輕女學生一個晚上的「出軌」,變成一名不斷進行情緒勒索與道德騷擾的恐怖情人,用挑三揀四的質疑與攻其不備的嘲諷,製造出牽制年輕女學生行動的壓力,或許就也不只是一個缺乏安全感之中年人所做出的荒謬行徑,而有可能是體現某種具政治與歷史意涵的權力不對等關係。舊有的思想箝制體制,監控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限制人們對可能性的想像,也制約人們對做出不符合期待的行為會有罪惡感。但是,這個體制的運作其實有許多人性的陰暗與自私滲透其中,判定他人的是非對錯往往沒有相應的自我檢視,而限制了他人的可能性卻也無法保障被限制的人都能得到其想要獲得或被承諾獲得的事物。中年作家讓年輕女學生覺得其尋求掙脫束縛之可能是一種背叛,其除了在中年作家所構築的世界中尋找歡愉外別無選擇。中年作家所體現的過去有其美好,而年輕女學生對自由的不信任,讓其更無法把出自其意願加在其身上的桎梏取下。

即使美其名說是對等的結合,但由於世界運作很難讓矛盾的邏輯與衝突的價值觀並存,所以終將有人會在結合的過程中被犧牲,其所相信或想堅持的事物會在大義的旗幟下被抹除或至少被邊緣化。柏林圍牆被推倒,讓某些人必須澈底改變其曾經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調整其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既得利益一夕之間被剝奪,一直在做的工作不再被需要,可能逼迫著人們去看清現實的殘酷,而像是突襲般地突然給人們更多的機會與更多的自由,或許就是放任人們自生自滅,特別是其實這些人並沒有被給予完整的選擇,因為其沒有不去改變或故步自封的可能。

處在人生不同階段、人生歷練的厚度與重量截然不同的主角兩人,因在公車上偶遇而發展成穩定交往的關係,即使這段關係勢必會因為侵害他人的配偶權而遇到阻礙。前述的不相稱導致兩人權力的不對等,但這樣的不對等卻又是一個不穩定的結構,主導關係走向的一方,在對方不再受到宰制之後,就會驚慌失措、進退失據。另一方面,前述的不相稱也讓兩人在關係中看到不同的景色,那些交流與分享或許是兩人各自的投影,其實都只是在各自腦海裡的繪聲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