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許されようとは思いません

日本推理小說家芦沢央的短篇小說集,收錄5篇作品,其中書名同名作為2015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的候補作,而本次購入閱讀者為在2019年5月所出版的文庫本版本。截至自己讀完本書時,在amazon.co.jp網站上共有16則關於本書的讀者評價,平均分數為3.4顆星。前述結果或許不能說本書是獲得相當好評,而持負面評價的讀者多半是認為,本書所收錄各篇故事的敘事情節不太符合現實,作者為了要刻意製造出讓人料想不到的情節轉折,反而犧牲掉敘事情節的合理性以及對人性心理的剖析與觀察。對自己來說,作者要書寫偏激或扭曲的人性並沒有太多問題,要挑戰讓人不會有太多日常生活感的題材也是無可厚非,只是如果作者想要發揮想像力與敘事功力,寫出讓人完全無法預想的情節轉折的話,則其在敘事情節的前後呼應上必須能自圓其說,更重要的是,要在僅是很匠氣地製造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外,給人至少可以對故事情節產生一些同理心或共鳴的觸發點。
舉例來說,雖然被書後解説認為是本書中最佳傑作,但是對自己來說,〈姉のように〉正是一篇作者在其中過於用力地賣弄透過誤導讀者來製造情節轉折意外性的技巧,反而沒有餘力好好把敘事情節所言及之人性心理寫得更深刻細緻的故事。該篇故事的一開始是一則新聞報導,陳述有名母親因為壓力而殺害自己的親生女兒,而後開始講述一個妹妹因為自己姐姐犯了罪,所以感覺被周遭人們懷疑、不信任甚至排擠,這樣日積月累的壓力找不到出口,便讓這位妹妹開始對自己的女兒施加暴力。只是當故事情節推展到最後,讀者會突然發現,一路讀來所感受到的些許不對勁,其實是作者透過模稜兩可的敘述來讓讀者誤以為殺害親生女兒是姐姐所犯下的罪行,但作者所安排的結局卻是,姐姐是因為生活費拮据而竊取友人財物,而妹妹才是失手害死自己親生女兒的那個人。自己讀完該篇故事後,感覺作者對自己所構思出來的敘事情節內容似乎沒什麼信心,所以必須透過釋放煙霧來讓讀者視野迷茫,無法明辨故事中登場人物之間的關係。然而,如果作者只是平鋪直敘地講述,姐姐的竊盜行為加深妹妹的神經質,進而導致不幸的憾事發生,這樣好像也無法成為一部推理小說,因為敘事情節的展開將缺乏懸疑與轉折。不過,沒有讓人感到意外的情節轉折以及太刻意製造出情節轉折,兩害相權孰輕孰重,或者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書名同名作講述孫子帶著自己女友來到外祖母生前居住的村落,在路途中孫子向女友說明,外祖母生前受到村落裡的人集體排擠,並因為殺害自己的公公而入監服刑,最後因病死在獄中。女友聽完孫子的敘述後,推論出外祖母殺害其公公的真正理由是,外祖母不想死後被葬在家族墳墓中,想要與自己所嫁入的家族以及整個村落完全切割。閱讀該篇故事會感覺到一種微妙的懸疑感,因為會無法猜想敘事情節的展開會走向哪個方向與走到何處,但是當閱讀到最後得知作者所安排的結局時,卻又覺得該篇故事的情節轉折有點流於匠氣與刻意,因為雖然不是不能理解故事所描繪的外祖母的心情,但是也無法對這樣的心情產生太多共鳴。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另一篇故事〈絵の中の男〉中。作者在該篇故事中迂迴曲折地鋪陳出敘事情節,讓人無法掌握作者會如何收束出故事的結局,但是在真正讀到故事結局時,又會有種結果竟然只是這樣的小小失落感。
〈ありがとう、ばあば〉讀來會讓人省思小孩是否因為太過天真,反而無法估算自己行為有多殘暴。不論該篇故事有多麼不切實際,故事裡登場人物的行為有多麼偏激,至少其提供了一個可以讓人正視並省思現實的窺視孔,而不是只有意圖讓人無法掌握敘事情節發展的障眼法。〈目撃者はいなかった〉的敘事情節轉折,並不是透過誤導讀者的手法而是透過將不同故事橋段環環相扣後所製造出來,亦既是主角為了粉飾自己在工作上的失誤,意外目擊一場車禍,只是為了不讓自己的行為暴露,主角選擇不說出所目擊到的實情,而這讓想要車禍真相水落石出的人,只能選擇以牙還牙。不過正是這個以牙還牙,讓整篇故事的敘事情節顯得太過湊巧,讀來也就沒有那麼有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