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復讐の協奏曲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御子柴弁護士シリーズ」的長篇小說作品。作者在今年以作家生活10周年紀念的名義,推出每個月出版一本書的計畫,而本書則是依前述計畫在11月出版。系列作品的主角曾殺害女童並將之分屍遺棄,但由於其當時未成年,所以其僅接受感化教育,重返社會後便改名換姓並當上了律師。主角的風評並不算太好,甚至被認為是為求獲利而泯滅良知,雖然勝訴率高,但是會為了求勝而不擇手段,對於委託人的背景與品行也不會設下選擇的標準或門檻。當主角原本被隱匿的過去經歷被公諸於世,其爭議性也就變得更大,雖然最後沒有被律師公會懲戒,但是仍不免遭受他人的酸言酸語、批判目光甚至是暴力攻擊。在如此鮮明的人物角色設定下,本書故事敘述了兩起事件,一是一名匿名的部落客煽動鄉民們向律師公會投書要求懲戒主角,而主角決定對投書民眾提告並請求損害賠償,另一則是主角的唯一助理在與男性友人共進晚餐後,涉嫌殺害該名男性友人而被起訴。

本書故事所鋪陳出的最大謎團是,在殺害主角助理男性友人的凶器上只留有助理的指紋,在沒有其他有力證據的情況下,如果助理否認犯行屬實,則真凶是誰以及是如何嫁禍給助理。前述謎團其實並不複雜也不難解,特別是作者並沒有意圖要將線索藏得晦澀或隱蔽,而是直白地敘述,在助理與男性友人一起用餐時,為其進行桌邊服務的女服務生在案發後便離職,如此一來對讀者來說或許就不是很難聯想到,女服務生的突然離職必有隱情,而助理用餐時所使用的餐刀應該就會是凶器。而如果主要謎團所能製造出來的懸疑感略有不足,則作者便用其他謎團來補足,例如描述主角如何在調查案情的同時,挖掘出助理小時候的家庭狀況以及其與主角過去所犯下罪行有所關連等。

另一方面,煽動民眾投書要求律師公會懲戒主角之部落客的真實身分為何,是本書故事所鋪陳出的另一個謎團。然而,雖然讀者應該可以預想到,部落客因為與主角過去所犯下罪行有所關連,所以對主角懷抱恨意,但是部落客與誣陷助理殺人的案件也有牽連,或許就是出乎意料的情節轉折,即使這個轉折讓自己讀來感覺有點生硬而突兀。刻意接近助理的男性友人,其實是一個會透過玩弄女性感情來換取對其工作有用之機密情報的惡徒,而其之所以能對不同的目標女性下手,乃是因為有一個真實身分不明的女性在居中牽線。前述負責牽線的女性原來與主角過去所犯下罪行也有所關連,也因為其把助理當成目標,所以才驚覺原來助理在主角的事務所上班,進而讓其開始採取報復行動,透過部落格煽動民眾,甚至對主角施以暴行。這樣的敘事情節設定,或許可以合理化為何本書故事所敘述的兩起事件會在同一個時點發生,但是由於本書故事用過少的篇幅在描繪居中牽線之女性的性格或心理,所以讓自己讀來會感覺,作者只是用有點草率的手法來收束所有的敘事軸線,讓一個登場人物去承擔起本書故事所鋪陳部分犯罪行為的責任,但卻沒有好好說明這個登場人物對其行為所抱持的想法或情感。

或許可以這麼說,本書故事透過鋪陳出複數謎團事件,讓其敘事結構變得較為複雜且有層次,但是對自己來說,正是因為如此,本書故事敘事情節的展開或轉折,才會出現一些疏漏或破綻,畢竟要用對複數謎團事件的描寫去交織出一篇故事,可能就會無法對每個連接不同謎團事件之敘事節點均面面俱到地顧及並妥善處理。舉例來說,一開始作者在〈プロローグ〉中描述小時候的助理與後來被主角殺害的女童是關係還算親密的玩伴,誤導讀者去想像,或許助理刻意到主角事務所上班,是因為其策劃或甚至進行了某個對主角的報復行為。但到了結尾,作者卻是讓另一個登場人物,即助理自己都已經不太記得的另一個兒時玩伴,在被殺害女童之母親的授意與支援下,對主角採取了報復行動。前述敘事對自己來說,誤導的手法有點粗糙,而製造轉折的手法又不夠細緻。不過就娛樂小說來說,本書故事情節有其曲折起伏之處,讀來感覺有趣,甚至還能啟發一些思考,似乎也就沒必要就其表現太過吹毛求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