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成瀬は天下を取りにいく

日本小說家宮島未奈的出道作品,為2024年本屋大賞受賞作。讓登場人物的名字出現在書名中,想必作者是想要透過描繪出一個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來讓讀者對照與反思,發生在己身現實生活中的人生百態。作者運用敘事者視角的轉換,讓與主角距離有遠有近的登場人物們,一邊向讀者講述與主角有密切互動或主角只是偶然在背景中出現的生活經歷,一邊讓讀者透過敘事者的解讀與評價,窺見主角的特立獨行。作者在本書最後一章中則使用第三人稱觀點來敘事,並聚焦在主角身上,讓主角的性格特質變得更立體,顯露出更多內在情緒與思緒流動。

如果認為前述敘事結構是作者的精心設計,則或許會感覺這樣的架構是用不同角度與距離的鏡頭來捕捉主角的多重樣貌。但是若進入敘事的實質內容,則會發現主角涉入不同敘事者所講述之生活經歷的程度相差頗大,而這樣或會讓人感覺,即使在最後一章中作者有收束各章節的敘事情節,但是通篇故事讀來還是會有一種拼貼感,主角的多重樣貌並不一定是被效果加乘地組裝起來。

或許,將本書各章節故事當成獨立但有脈絡相連的敘事,是可以從推敲作者所構築之敘事結構是緊實還是鬆散的課題中跳脫出來的一條蹊徑。

舉例來說,在〈線がつながる〉中,升上高中時因為想要研究頭髮生長速度而剃了光頭的主角,讓中學與主角同校、也進入同所高中就讀的敘事者,不想跟主角有太多交流或牽扯,避免在人際關係上自找麻煩。主角的特立獨行在該篇故事中持續被描述出來,但是或許因為有點老調重彈,所以讀來沒有讓人有太多的驚喜。反而是敘事者務實地想要讓其高中生活無風無浪,所以選擇走上不太結交朋友、以考上東大為目標的道路,這樣的想法與行動會讓人讀來覺得有趣。無法找到歸屬,或者要避免勉強找到歸屬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人可以選擇獨善其身,而在從這樣的立場所看出去的視野中,如果出現更不在乎他人想法、我行我素的存在,會是怎樣的一種刺激或觸發呢?該篇故事點出這樣幽微的人性情感,或能成為進一步想像的起點。

主角拒絕追求者也是很有個人風格。〈レッツゴーミシガン〉講述主角以稱職地陪的姿態,帶著對其有好感的他校學生搭乘觀光船,並在行程結束時對對方說明,其目前有很多想做的事,所以把談戀愛的時間點擺在其人生的後半段。對方一方面在心裡吐槽,如果主角想要活到兩百歲,那其談戀愛不就要等到超過80歲,但一方面卻又在拿到沒有智慧型手機之主角的聯絡方式時,想著之後或許應該要寫信來保持聯繫。對自己來說,主角吾道一以貫之、不輕易被左右的行事風格或許很鮮明,但是對其有好感的高中男生,如何在跟主角對不上頻率、也跟不上主角腳步的狀況下,體悟感情不能勉強,或許也能讓人讀來有一些感觸。

〈ありがとう西武大津店〉與〈膳所から来ました〉都是在講述主角不顧忌太多的冒險行動,不管是堅持要持續被現場直播節目拍到,還是用業餘身分參加漫才大賽,或許都是在旁人眼裡不符合社會通念、有勇無謀或甚至莫名其妙的行為。拉著朋友做這些事,看起來好像沒有對主角生活產生什麼實質影響,但卻又好像為主角帶來一些新的契機與不一樣的可能。或許就是這種微不足道的瘋狂、無傷大雅的荒唐,讓人感覺到主角的行動或許體現了一種格局不大的自由,一種並沒有要去挑戰或對抗什麼的能動性。

前述各篇故事或許都是在闡述,青春可以被揮霍,有嘗試與莽撞的空間,可以選擇想要變成的樣子,可以善變而不必非要自圓其說。相較之下,〈階段は走らない〉所描寫,青春記憶因為一個契機而被喚醒的懷舊感,或許就有不同的韻味與風情。有點年紀與社會歷練的積極行動,以及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洗練感,可以說是為前述本書故事之主旋律帶來變化的插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