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We Need New Names

2013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er,作者出生於辛巴威並在18歲那年移居至美國密西根州。從作者這樣的經歷來看,本書所描述的主角或有部分比重是作者自身的投射;不過就算本書是作者自己潤色或重構過後的自傳,也不見得會讓這本小說的閱讀價值有所改變或提升。
書中主角一開始與一群年紀相仿的朋友,在貧窮、社會隔閡、政局動盪、家庭問題等陰影下,尋找著讓自己童年快樂度過的方式;在對周遭事物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主角為自己當前的生活與存在界定意義。故事在這個階段,配合著主角心智與認知的不完全成熟,許多情節的細節並沒有被描繪清楚,或者更正確地說,被刻意地以小孩子淺白與不完整的視角來敘述,導致情節背後的緣由或者意義,都必須依賴讀者去填補、延伸或詮釋。
書中故事在沒有很明確交代原因與過程的情況下,主角被送到美國與自己的阿姨同住;而這個篇幅不過數頁的過場橋段,就像是舞台劇的中場休息,讓故事舞台的背景被重新陳設,登場人物大換血,主角也像是一夜長大地,不僅自述故事的細緻度與深度增加,批判與論述的成分也開始顯著化。
以並不完全合法的身分掙扎地留在美國,主角求學、打工貼補家用,遭遇其他移民以及無法理解自己的所謂美國人;主角踏進美國這個所謂的民族大熔爐裡,在無法被理解與言說的非洲血液以及美國化驅力的相互拉扯與牽引下,找尋著自己的身分認同與存在。故事的最後,主角意料之外地與童年友人通話,卻在友人的質疑與批判中,發現自己在無法完全成為美國人的同時,也失去了宣稱自己是辛巴威人的立場與資格,在被剝奪可以主張自己了解故鄉生活疾苦之發言權的時候,自己的故事該如何被定位與述說也變成令人迷失而焦慮的一個難題。
然而,雖然本書故事不能說沒有深度,讀來也不能說沒有相當啟發,但是其敘事結構有點過於刻意拼湊且支離破碎,令人覺得作者是過於匠氣地想要把某些批判與省思的故事橋段或情節元素呈現出來,反而落入窠臼或刻板印象中,讀來像是進入作者設好的局,是被拉入其要討論的課題中而失去看故事的美感與感染力。不過對自己來說,這樣的瑕疵不會完全抹去本書的閱讀價值,只能說作者的說故事功力還無法讓她成為一個虛構故事的能手,其賣點還是自己的身分認同與經歷,其價值在於這樣的故事只有她能說、只有她才有資格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