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鬼はもとより

平成26年(2014年)下半期第152回直木賞候補作。時代小說加上經濟小說,成為對自己而言不太能夠掌控的文體:時代小說的用語文字考驗著自己日文讀解的能力,經濟小說題材設定則是不斷提醒著自己是個不懂經世濟民的庸才。
還好,本書的「難度」還不至於讓自己完全無法進入書中故事所鋪陳出的世界。書帶上提示本書故事內容的標語為「剣は役に立たない時代、武家が穀潰しでなくなる方策とは?三年で赤貧の小藩に活気ある経済状況をもたらしうるか!」、「戦のない時代、最大の敵は貧しさ。食えずに人が死んでゆく最貧小藩の経済立て直しは可能なのか?家老と藩札万指南の浪人が、命を懸けて挑んだ!」,而實際讀完覺得,這些標語的描述並沒有太言過其實。
一開始錯誤地預想,本書會是「半沢直樹」類小說的江戶時代版,所以會有一個熱血的英雄角色,在惡意滿溢、派閥林立、私利橫流的險峻世界中實踐貫徹自己的理念。不過實際閱讀本書卻完全不是這回事。書中有的「敵人」是到處都不景氣的貧窮時代、時不時就發生的饑荒、一人之力無法扭轉或對抗的現實以及因為不同的生存之道所產生出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書中的「英雄」雖然有遠大的抱負,卻必須透過沾染血腥、決斷到絕情寡義的方式來貫徹實踐自己的理念。
書中有不斷試誤、修正、摸索與學習的主角,從浪蕩生活中順著機緣進入地方貨幣(藩札)發行的世界,因為不順承上意以大量發行貨幣之方法解決饑荒問題,而逃離屬國成為經營小本生意的流浪武士;在另一次機緣下主角開始從事指導諸侯國如何發行地方貨幣的諮詢顧問工作,在意識到如何可以透過發行貨幣之特別設計來協助一個國家脫貧的時候,一個貧苦孱弱的小國找上了主角,在領主採取六親不認之鐵腕手段來遂行其意志與法度的情況下,脫貧的成效顯著,但是已經走上變成惡鬼之不歸路的領主,卻必須透過犧牲自己來讓改善國家經濟的結果得以圓滿,並藉以對那些在脫貧道路上被迫犧牲的人以及被強力壓制的反對力量有所交代。
對自己而言,本書值得一讀之處並非在於作者寫出了什麼高明或讓人拍案叫絕的方法來讓一個國家脫離貧窮,也並非在於故事有多麼峰迴路轉或者高潮迭起地讓讀者緊張揪心,而是在進展節奏其實平緩沉穩的敘事中,讓人讀到人決斷與一意孤行的力道與殘忍,還有面對時勢起伏順勢或逆勢的選擇,以及這個選擇背後的掙扎與體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