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To Rise Again at a Decent Hour

2014年the Man Booker Prize的shortlist。過去曾經讀過同一作者的另一部作品〈Then We Came to the End〉,其為2007年the National Book Award在fiction類的finalist。
本書在amazon.co.uk上的評價相當兩極,從五顆星到一顆星的評價都有,但一顆星的評價多於五顆星,最多的則是三顆星。自己覺得會有這樣兩極評價的原因是,本書題材詭異而難以定位,敘事結構其實有點凌亂潦草,有些故事支線鋪排並無章法而顯得有些莫名其妙,結尾則是虎頭蛇尾且草草了事,這些太過明確的缺點,讓本書中可以觸動人心或發人省思的細緻描述被掩蓋住,效果或力道無法連貫。
書中主角是個生活孤單的牙醫,在尋求著生活意義與歸屬感的某一天,發現自己的身分在網路上被盜用:一開始是出現冒名的牙醫診所網站,接著則是以主角的名義在臉書、推特等發表意見或評論。這些意見或評論傳達出反猶太價值,這讓主角與其身為猶太人及牙醫診所行政助理之前女友間的關係出現緊張與衝突,特別是主角曾經想要透過與前女友之間的關係,打進前女友背後龐大的猶太家族並藉以取得歸屬感與生活意義。宣稱為無神論者的主角後來發現,盜用其身分之行為背後存在著一個試圖建立特定民族認同與歷史的野心,要實現這個野心的人物宣稱主角也是這個古代民族的後裔,而主角在不斷的懷疑與被質疑中,與周遭人際關係發生碰撞,並與相信自己是古代民族後裔進而獲得存在感與歸屬感的誘惑進行拉鋸。
本書有相當篇幅在述說著透過宗教信仰或者親族關係所獲得的歸屬感,而主角身為局外人總是羨慕著能夠存在在具有固有意義的小宇宙中的人們,不管這個小宇宙中的核心是相信神存在的信仰或者被血緣聯繫起來的家族羈絆。有關猶太認同以及非猶太血統者想取得猶太身分認同的故事情節,或者會讓人想起2010年the Man Booker Prize得獎作〈The Finkler Question〉,但是本書切入的細膩度及深度與之相比尚有一段差距。
然而對自己來說,本書其實並不太糟糕,反而還可以說有些瑕不掩瑜之處,讓自己在閱讀時觸動思考或共鳴。主角的孑然一身,與周遭世界格格不入,只能困在自己對於紅襪隊的執著之中,時而因為被想受到接納的衝動所驅使而過於投入想要改變自己身分認同的渴望,這些橋段都讓自己很有感觸。書中有著這樣的一小段軼事:主角至一名年邁新病患的家中出診,過於急切而叨絮地解釋自己為什麼要請求在老病患家中看棒球賽轉播,老病患雖然善意地同意請求,卻無法融入主角的熱情以及之後過於偏執而詭異的要求。這個小軼事所透露出的疏離、隔閡、孤獨與落寞,就讓自己有了觸動與共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