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刑事の約束

日本推理小說家薬丸岳「夏目信人シリーズ」的第3部作品。本書為收錄5篇作品的短篇小說集,其中包括2014年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短編部門的候補作〈不惑〉。
自己過去曾經在其他短篇小說選集中讀過〈不惑〉,而這次重讀該篇作品,則有不同的感受。或許是因為該篇作品這次被與其他屬同一系列的短篇小說擺在一起,所以近似的風格與題材,讓該篇作品的優缺點都被突顯了出來。
系列作品的故事情節特色是,主角在調查並推理出犯罪事件真相的過程中,會同時挖掘出隱藏在事件背後的溫情與人性。整體來說,系列作品所敘述的故事通常是在傳達一個訊息,亦即是犯罪不見得都是窮凶惡極、冷血殘忍或者人心不足蛇吞象,犯罪者或許會有其犯案的動機或理由,而這個動機或理由往往是基於人性情感或甚至是善意利他的基礎。
只是,當犯罪者不再是出自於惡意、歹念、貪欲或甚至泯滅人性的扭曲動機而行動時,要創作出這樣的犯罪事件,發想出不同態樣與變化型,便是相當考驗作者創意與想像力的一件事。因為是走寫實風格與溫情主義的路線,所以作者所發想出的故事,即使是虛構,也要讓人覺得其在現實中是有可能發生,其中犯罪者的心理與想法是言之成理、至少讓人可以理解或有所共鳴。然而,當作者必須同時放入推理小說的必要元素,亦即是要有情節轉折與讓人料想不到的結局時,作者所面臨的挑戰就更加嚴峻,其所書寫出來的故事也就不見得能在寫實風格、溫情主義與推理解謎之間維持良好平衡。
包括〈不惑〉在內,本書的各篇故事或多或少都會讓人讀完有種這個事件未免太過「特別」的感覺。當然,不「特別」也就沒有書寫的必要,也引發不了讀者閱讀的興趣;但是本書各篇故事的太過「特別」之處在於,有過多「剛好」與「湊巧」,雖然讓故事情節得以發展,卻也同時讓故事情節少了現實感與讓人可以有所共鳴的地方。
以〈不惑〉來說,當事人要從束縛其多年的罪惡感中解脫,是其採取偏激行動的理由。然而,當事人被罪惡感糾纏許久卻沒有用其他可能的方式來排解,而是要一直等到一個其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時機到來才採取行動,或許是讀來會讓人覺得有點不合情理的地方,也因此影響了在閱讀時的情感投入。
〈被疑者死亡〉與〈無縁〉兩篇故事均涉及小孩的身世之謎,而為了隱藏與小孩有真正血緣關係的生父或生母身分,當事人或事件關係人採取了積極的作為,甚至進一步引發犯罪事件。只是在故事中小孩的複雜身世以及造成複雜身世的大人間的人際關係,雖然不是現實中不會發生的事,但是以此為原點迂迴而曲折地連接上後來發生的犯罪事件,進而讓身為系列作品故事主角的警察登場來抽絲剝繭並找出事件背後真相,這樣的敘事布局還是會讓自己讀來覺得有點過於匠氣,是刻意要製造出以人情義理為基礎的情節轉折。
書名同名作則是一篇敘事軸線繁複、顯示作者創作野心的作品。然而,對自己來說,作者的創作野心並沒有完全獲得實現,最後的成果其實只有差強人意的水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