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火と汐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作品,收錄其在1967年至1968年間所發表的4篇小說。因為作品的時代背景,所以在當時鑑識技術尚未如同今日一般進步的情況下,作者的寫實風格,鉅細靡遺且單刀直入地鋪陳出事件的各項細節,就會讓整體故事讀來有種時代感,例如只能確認血型而沒有DNA比對,監視器尚未普及便只能依靠目擊證詞等。不過,作者平鋪直敘、近乎客觀新聞報導調性的文字描述,僅在最小限度的必要範圍內對於故事人物心情或思緒有所著墨,例如讓該人物之後的作為能被合理解釋,或者讓事件所涉及的人際關係與所發生的背景情境可以被說明清楚等,如果直接放回作品被寫出時的歷史時空背景,在接受當時各種條件限制的情況下閱讀,對自己來說反而是更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時代感也變成是一種有獨特味道的風情。
舉例來說,〈証言の森〉可以說就是一篇因為歷史時空背景而變得更有趣與更有意涵的故事。一起狀似是強盜殺人的案件,被害人丈夫被懷疑是兇手,但在警方調查偵訊的過程中,被害人丈夫從否認犯行到坦承犯案,前後口供數度翻轉,對於細節的說明也是反反覆覆。在被害人丈夫被判刑定讞後,在案發當日送味噌等雜貨至被害人家中的送貨員向警方投案自首,表示前述案件是其犯行,但是警方因為被害人丈夫已經入監服刑而未受理。該篇故事書寫一起因為走進複數當事人證詞所形成之迷宮後導致真相無法被辨明的案件,而之所以複數證詞會形成迷宮,一方面是因為被害人丈夫受到警方壓力與出自個人私心,反覆變更其供述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他人出於各自不同考量而做出產生混淆視聽效果之證詞。向警方自首的送貨員,為了逃避被徵兵而宣稱犯案,希望能因此入監服刑而不用上戰場,不論其是真兇還是想要頂罪,其行為動機都可以被理解。作者最後所安排的故事結局是,送貨員所搭乘的運兵船被擊沈,被害人丈夫則因為在獄中服刑而不必承受為國犧牲的風險,這樣一明一暗的對比,拉出了可以導引讀者去思考的餘韻。
對自己來說,〈種族同盟〉是一篇在書寫人性本惡論的故事。接下刑事案件指定辯護的律師,面對其當事人是基於間接證據被起訴而起訴內容仍有部分疑義的情況下,成功為其當事人取得無罪之判決。之後律師讓該當事人到其事務所工作,而該當事人的偏差性格也逐漸顯露出來。當律師忍無可忍決定要求該當事人離開事務所時,該當事人不僅坦承自己過去的犯行,說明自己是透過何種詭計來製造出其無法犯案的假象,更要脅律師,會讓律師背負顛倒黑白之惡德律師的污名;此時律師心中便燃起了一股殺意,因為眼前的人性醜惡,或許只能透過以暴制暴的方式方能解決。冤罪與脫罪,因為無力而遭受不白之冤與因為機巧而能在為非作歹後還偽裝清白,人在面臨信任課題時,該相信眼前的狀況是前者還是後者?雖然是個一念之間的抉擇,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後續效應。面對人心險惡,相信人本善良的信念顯得愚昧而淺薄,但是如果因為這樣就變得事事懷疑與處處提防,不也讓人性變得毫無期待可能?
根據書後解説所言,作者的「トラベルミステリ」是結合交通工具、旅遊、時事與解謎等敘事元素,並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樣貌,而本書所收錄的〈火と汐〉也是可以被分類在這個彰顯作者個人特色的類別之中。安排兇手利用飛機等交通工具來偽裝自己人身在遊艇上的不在場證明,是透過不同交通工具間的差異性來設計出需要被破解的謎團;而描寫社會富裕階層以擁有與駕駛遊艇為娛樂消遣,以及民用航空愈發普及等現象,則是反映出日本社會當時的狀況。然而,在該篇故事中,鍥而不捨的警察最後終於拼湊出兇手如何完成看似不可能之犯罪的手法,只是作者以其寫實風格描述警察調查過程,就故事情節的起伏轉折來說,顯得有些冗長繁瑣、拖泥帶水,進而影響到自己對於該篇故事精彩度的評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