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闇に香る嘘

日本推理小說家下村敦史的長篇小說作品,為2014年第60回江戸川乱歩賞的受賞作。據悉作者連續9年向江戸川乱歩賞遞交作品,終於在2014年以本書獲獎並得到出版本書、以作家身分出道的機會。雖然前述經歷可以說是展現作者的堅持,即使成為作家的道路並不平順,但是仍然不放棄,最後成功抓到屬於自己的機會,但對自己來說,前述經歷比較像是十年磨一劍,因為有過去的失敗,才能讓作者把自己的功力持續向上提升。本書或許展現出作者想要獲獎的強烈企圖心,不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敘事情節的鋪陳與轉折,都看得出來有要讓評審眼睛為之一亮的用心與努力,但是否用力過猛而流於匠氣,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在自己讀完本書,並得知作者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奮鬥才能得獎並成為作家後,就對本書的表現產生一種可以說是偏見的感覺,覺得作者就是從過去多次的失敗中學習,找出可以在推理小說的文學獎中獲勝的方法與技巧,並在精準地將之實踐出來後,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之所以會有前述感覺,第一個原因是作者選擇了一個對自己來說有點冷僻的題材。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許多之前到中國東北開墾的日本人,因為無法即時撤退而被迫留在當地,並與在日本的親人斷了聯繫。一些被留在中國東北的小孩,長大成人後回到日本與親人相認,取回日本國籍,並以日本人的身分認同重新展開生活。前述歸鄉認親的過程並非總是順遂與溫馨,誤認或甚至冒名頂替的可能性並不是沒有,而回到日本生活的日本人自然也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以這樣被歷史所牽動的個人際遇做為基礎,作者在本書故事中書寫出一個謎團事件,即主角懷疑自己從中國東北回日本、與母親相認並同住的哥哥,其實是個冒牌貨,甚至懷抱惡意想要殺害母親。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懷疑,原因是主角的孫女需要換腎,但是身為伯公的哥哥卻拒絕接受捐腎的比對。主角因為懷疑所以展開調查,但是在調查過程中卻像是走入迷宮中,對於自己所接觸的人是否說的是真話無法確定,甚至有人跑出來宣稱自己是主角真正的哥哥,而不斷寄給主角的神秘匿名信讓整起事件變得更匪夷所思。
然而,整起事件會有如墜入五里霧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角是個盲人,而這同時也是讓自己會感覺作者寫本書是為了要得獎的另一個原因。作者挑戰不依循典型推理小說的敘事套路,讓本書故事裡沒有符合嚴謹定義的偵探,而只有一個好像一直被擺布、被欺瞞的盲人,掙扎著要解開自己一直在糾結的疑問。嚴格來說,本書故事中的謎團事件其實並不是什麼精心設計來混淆視聽的陰謀與布局,也不是什麼出於私心或貪念而犯下的罪行,而是一個不想讓當事人知道、一直被隱瞞的秘密。如果主角不是被設定成眼睛看不到的人,其實本書故事中很多的懸疑或許根本就不會成立。也就是說,作者嘗試用自己所設下的敘事條件來書寫,只有在這樣的敘事條件下得以言之成理的故事。作者有這樣的創作企圖心或許值得鼓勵,想要創出新的敘事格局,自然也不應受到太嚴苛的批評。只是如果太過追求創作上的獨特與新意,或許就會因為太過偏執而犧牲掉故事敘事情節所能帶給讀者的共鳴或感動,也就是說本書故事或許會讓人讀來眼睛為之一亮,但是開了眼後卻發現視野裡的景物有點空虛冷清。
或許應該這麼說,主角因為自己看不見而一直對許多蛛絲馬跡感到懷疑,這樣的敘事橋段一再地在本書故事中反覆出現,但是這樣的敘事橋段不斷堆疊的結果是,讓身為讀者的自己覺得枯燥乏味。特別是最後謎團事件的真相得以被揭開,是因為主角終於有機會找到可以給答案的人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問,但是當自己讀到這裡時就不免在心中質疑,如果不是因為主角眼盲,會有可能或必要兜這麼一大圈,事情的真相才得以被揭開嗎?
最後一個讓自己感覺作者很刻意要讓本書得獎的原因是,作者在本書故事裡放入許多敘事元素,意圖讓本書故事內容更為豐富,雖然自己讀來覺得是畫蛇添足。例如,用點字寫成的神秘匿名信,內容看似沒有意義與邏輯,卻是暗藏密碼可以被解讀出重要訊息。其實寄信的人大可明說,是否有故弄玄虛的動機與必要性讓自己存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