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明智恭介の奔走

日本推理小說家今村昌弘的作品。要說本書是讓作者打響名號之系列作品的最新作,或許自己會比較偏向將本書界定為先前作品的衍生作品或番外篇。作者先前作品的特徵是,將科幻或非現實的敘事元素融進本格推理小說的敘事框架中,並讓其所鋪陳出的謎團事件,是因為立基在前述敘事元素上才得以成立。本書各篇故事並沒有承繼或延伸這樣的特徵,反而是在書寫具獨特個性或甚至偏執性格的登場人物,解決發生在其周遭的所謂日常生活之謎或沒有屍體出現的犯罪事件。這樣的書寫或許可以說是體現在日本推理小說已發展成一個流派的次類型,即描述可能是讀破萬卷書之推理小說迷、或者是個性古怪卻討喜的聰明人,為在其生活中所遭遇的各類謎團找出答案。相較於作者先前作品,體現前述次類型的本書各篇故事,讀來感覺就少了一點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雖然也不能說讀來感覺無趣,就只是有點平庸而已。

對自己來說,在本書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故事是〈宗教学試験問題漏洩事件〉,原因是其鋪陳出一個出自卑劣惡意且精心策劃的詭計,雖然不是謀殺卻是意圖誣陷他人犯罪,而其敘事又借用了一些推理小說的經典敘事元素且運用還算得宜。該篇故事一開始讓偵探掙扎著要釐清,到底是找不出動機但沒有不在場證明的嫌疑人,還是有動機卻有明確不在場證明的嫌疑人是真正的犯人,但後來偵探跳出框架,指出看不見的犯人其是一場自導自演的虛構。調換門牌來瞬間交換案發現場與隔壁空房,構思出這樣的手法其實不能說是太有創意,但作者所構築出的敘事結構,鋪陳出線索後再收束成敘事轉折,還是體現了其敘事功力。

如果一直讓故事的舞臺背景是大學校園,並讓主角是一個個性獨特的推理小說迷,拉著不太情願又時常對學長行為感到傻眼的學弟四處解謎,則或許作者的創意會因為發揮空間有限而很快碰壁受阻。因此,作者在〈手紙ばら撒きハイツ事件〉中讓主角的時間再往回推了幾年,以想成為推理小說中之偵探的大學新鮮人之姿,進入徵信社打工,藉此來拓展題材的可選擇範圍。主角的理想與徵信社的工作實務之間自然存在齟齬,而作者也運用了這個齟齬來製造出一些敘事橋段,雖然不能說運用得很完全,但可能是為了日後可以再使用這個設定所預留的空間。更重要的是,這個設定讓作者可以把主角所遭遇的事件寫得較成熟與社會化,而不是被局限在描述校園生活或社團活動的框架中。

本書各篇故事的另一個特徵或可以說是謎中有謎的敘事結構。舉例來說,在〈とある日常の謎について〉中,為何會有人出高價要買下位在商店街中的破落建物是主角要尋求答案的主要謎團,但在解謎過程中,主角也附帶地揭露了該篇故事主要登場人物如何攢私房錢來用於居酒屋的消費。由於該篇故事的敘事是從前述主要登場人物的視角出發,描述其所看到的世界與所觸發的想法與情緒,所以作者要鋪陳出謎中有謎的敘事展開或許便有一些難度,但作者處理得還算得宜,重要線索有被預先描述到,而謎團的答案也藏得夠深,不容易被讀者猜到。

〈最初でも最後でもない事件〉講述發生在校園裡的竊盜案件,被捕的竊賊供稱其被另一個侵入者襲擊後手套被搶走,同時其並沒有把指紋擦拭掉。如果真的有另一個侵入者存在,則其身分與目的是什麼,又為何要做出奪人手套後還擦拭指紋這等讓人困惑不解的行為,便是該篇故事所鋪陳的複雜謎團。作者用了侵入者為了要掩蓋不該有的東西出現在現場之事實,來讓前述看似沒有脈絡的混亂狀態有個合理解釋,而這樣的構思讀來感覺還算新鮮有趣。

〈泥酔肌着引き裂き事件〉則是作者發揮想像力發揮得有點過頭的故事。立基在巧合與酒醒後失憶等條件上所形成的謎團事件,或許讀來就會感覺太偏向作者的恣意想像而不夠嚴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