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木挽町のあだ討ち

日本小說家永井紗耶子的作品,為169回2023年上半期直木賞的共同受賞作。一場宣稱是為了要報殺父之仇而展開的決鬥,最後年輕武士成功砍下了曾經在其家中任職之殺父仇人的首級。年輕武士妻子的兄長到決鬥發生地的劇場街區,拜訪當時曾經與年輕武士有所接觸的人們,想要探問相關訊息。而受訪的人們是在劇場各司其職的幕後工作人員,其除了描述其所認識的年輕武士外,其實多半都是在敘述其是如何來到這個街區並從事眼前的工作。對自己來說,本書故事最後所揭露之報仇事件的背後真相,其實大概在閱讀到一半時就可以隱約猜到,而雖然這樣的敘事情節轉折並非沒有可以觸發思考之處,但是畢竟已經被自己所破梗,所以讀來就不會感覺太有趣。

然而,本書故事並不會因為如此,就變得讓人讀來感覺不夠精彩,或甚至做出其不應該得獎的評斷。或許本書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運用了像是在描繪偵探調查或記者採訪過程的敘事結構,讓因為各自原因而輾轉來到劇場並從事不同專業工作的人們述說其遭遇,並藉此反映出當時的民情文化與超越時代的共通人性課題。劇場街區或許給人一種龍蛇雜處、充滿敗德與危險氣息的感覺,而外面的人會為裡面的人貼上階級低下的標籤,甚至會帶著偏見地認為其都是行為放蕩不羈的。但是會來到這裡的人,或許都有其幸與不幸,幸的是其最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不幸的是其並沒有太多選擇而只能隨波逐流。

舉例來說,因為天災而離開家鄉且最後成為孤兒的男孩子,被在火葬場處理屍體的人收留並扶養長大,之後因為其具備裁縫的技能,所以在劇場謀得製作舞臺服裝的工作,甚至有時會粉墨登場,上臺扮演女性角色。在接觸死者的場域長大成人,讓其被質疑、被鄙夷、甚至被排擠,而可以在舞臺上變換性別,讓其找到縫隙去撬開被加諸在其身上的枷鎖,不論是性別的刻板印象,還是出身高或低的階級意識。或許離不開可以接納其過去與現在、可以讓其發揮才華的劇場街區,但是其至少擺脫了自卑與自我懷疑,並不為如何過日子設下任何不必要的限制。

人應該為了所相信的公理正義做出什麼,又或者應該與現實妥協而活得更圓滑世故?父不詳而母親從事陪侍男客的工作,在燈紅酒綠的世界中出生的男孩,發現越來越找不到可以棲身的地方。隨著年紀增長,男子開始從事所謂「幇間」的工作,但在某次宴席上因為嘗試保護陪侍男客的女子,而被逐出原本還可以讓其填飽肚子的世界。後來男子找到更適合的工作,即靠表演來幫忙劇場攬客的「木戸芸者」,而雖然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但是堅持做對的事卻不見得總能為人開出一條路,有時甚至是製造落石來擋住去路。就像後來在劇場從事武術動作設計與指導工作的男子,也曾經因為無法妥善就其所遭遇到的惡行採取行動,而因緣際會地來到劇場街區找能棲身之處所。堅持某個身分該有的行為舉止,是否真的就能扶善懲惡呢?面對在現實中惡會有多元樣態,人或許需要用更有彈性的方式去因應,並等待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結局到來。

或許戲劇表演的虛實真假就是一種彈性,讓人學會如何在命運並沒有道理、正義找不到蹤跡的時候,不會作繭自縛而能找到以退為進的可能。在眾人協助下完成一場將仇人斬首的實境演出,或許就是讓身陷進退維谷之兩難局面的人,能夠從困境中被解放,並活得更自由、更忠於自我。而不論是遇到了什麼事才輾轉到劇場街區討生活的人們,其或許都是與過去跟自我做出妥協,才能找到自在與安身立命。理應如此、現實是如此這般,或許都是人在過不去與放不開,就算在別人眼中是沈淪或生活過得不盡如意,但只要能夠成為一種救贖,那又何必執著僵化之真假或是非的區別呢?

沒有留言: